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74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包括()【多选题】{分值5分}

A.总则

B.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

C.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物植物疫情

D.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

E.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F.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

G.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

H.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I.法律责任

J.附则

2.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事()活动,适用本法,【多选题】{分值5分}

A.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B.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C.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D.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

E.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F.应对微生物耐药:

G.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

H.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3.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

国家安全观,统发展和安全,坚持()的原则,【多选题】{分

值5分}

A.以人为本

B.风险预防

C.分类管理

D.协同配合

4.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制度。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应当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依法釆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

()【多选题】{分

值5分}

A.通过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风险:

B.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制定、调整生物安全相关名录或者清单;

C.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危害生物安全的事件;

D.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情形,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

(){分值1分}

A.对

B.错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依法釆取

下列措施:

()【多选题】{分值5分}

A.进入被检查单位、地点或者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勘查、检查或者核查;

B.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C.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记录、凭证等;

D.查封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设施;

E.扣押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以及相关物品;

F.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

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分值1分}

A.对

B.错

8,医疗机构、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釆取保护性措施。

依法应当报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眼报、瓷报、缓报、漏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分值1分}

A.对

B.错

9.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安全负责,采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跟踪检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分值1分}

A.对

B.错

10.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对公众健康、

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类.{分值5分}

A.

B.二

C.三

D.四

11.从事高风险、中风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根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降低研究、开发活动实施的风险。

(){分值1分}

A.对

B.错

12.个人不得购买或者持有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和特殊生物因子。

(){分值1分}

A.对

B.错

13.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伦理审查,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

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分值1分}

A.对

B.错

14.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

【多选题】{分值5分}

A,传染性

B,感染后对人的群体的危害程度

C,感染后对动物的群体的危害程度

D,感染后对人的个体的危害程度

E,感染后对动物的个体的危害程度

15.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进行备案,个人不得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或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分值1分}

A.对

B.错

16.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实验活动,应当经()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或者农

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实验活动情况向批准部门报告。

{分值5分}

A.县

B.市

C.省

D.国家

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

室的生物安全负责。

(){分值1分}

A.对

B.错

1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制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涌、丢失和被盗、被抢或者其他生物安全风险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釆取控制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报告.(){分值1分}

A.对

B.错

19.国家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享有主权.(){分值1

分}

A.对

B.错

20.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

种.(){分值1分}

A.对

B.错

21.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未在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或者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经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监智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职、开除处分。

(){分值1分}

A.对

B.错

22.医疗机构、专业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或者阳碍他人报告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可以依法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直至吊销相关执业证书。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国家禁止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科学技术、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技术资料和用于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依法禁止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对法定代表人、主

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依法吊销相关执业证书,(){分

值1分}

A.对

B.错

23.本法下列术语的含义:

生物因子是指()【多选题】{分值5

分}

A.指动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B,指植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C.指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D,指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24.我国境内首次出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引起社会恐,影响社会稳定的传染病,是指(){分值5分}

A.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

B.重大新发夹发动物疫情

C.重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

25.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

物,包括()等。

【多选题】{分值5分}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立克次体

E.寄生虫

26.植物有害生物,是指能够对农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危害的

()生物。

【多选题】{分值5分}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昆虫

E.线虫

F.杂草

G.喜鼠

H.

软体动物

28.生物武器,是指类型和数量不属于预防、保护或者其他和平用途

所正当需要的、任何来源或者任何方法产生的微生物剂、其他生物剂以及生物毒素;也包括为将上述生物剂、生物毒素使用于敌对目的或者武装冲突而设计的武器、设备或者运载工具,(){分值1分}

A.对

B.错

29.生物恐怖,是指故意使用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毒素等实施袭击,

损害人类或者动植物健康,引起社会恐慌,企图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行为。

(){分值1分}

A.对

B.错

30.生物安全信息都不属于国家秘密。

(){分值1分}

A.对

B.错

31.本法自()起施行,{分值5分}

A.2020年10月17日

B.2021年1月1日

C.2021年3月15日

D.2021年4月15日

E.2021年5月15日

32.微生物耐药,是指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抗性,导致抗微生

物药物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感染,(){分值1分}

A.对

B.错

33.国家统筹布局全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

职责分工,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方面的生物安全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建立共享利用机制,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路保障和支撑,(){分值5分}

A.对

B.错

34.禁止以任何方式酸使、资助、协助他人开发、制造或者以其他方

式获取生物武器,(){分值1分}

A.对

B.错

35.釆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符合伦理

原则,不得危害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分值

1分}

A.对

B.错

36.为了取得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我国上市许可,在临床试验机构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临床试验、不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出境的,需要批准;(){分值5分}

A.对

B.错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参考答案

(红色部分为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包括()【多选题】{分值5分}

A.总则(正确答案)

B.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正确答案)

C.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物植物疫情(正确答案)

D.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正确答案)

E.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正确答案)

F.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正确答案)

G.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正确答案)

H.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正确答案)

I.法律责任(正确答案)

J.附则(正确答案)

2.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事()活动,适用本法,【多选题】{分值5分}

A.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正确答案)

B.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正确答案)

C.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正确答案)

D.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正确答案)

E.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答案)

F.应对微生物耐药:

(正确答案)

G.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正确答案)

H.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正确答案)

3.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

国家安全观,统发展和安全,坚持()的原则,【多选题】{分

值5分}

A.以人为本(正确答案)

B.风险预防(正确答案)

C.分类管理(正确答案)

D.协同配合(正确答案)

4.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制度。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应当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依法釆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

()【多选题】{分

值5分}

A.通过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风险:

(正确答案)

B.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制定、调整生物安全相关

名录或者清单;(正确答案)

C.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危害生物安全的事件;

(正确答案)

D.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情形,(正确答案)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

(){分

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依法釆取

下列措施:

()【多选题】{分值5分}

A.进入被检查单位、地点或者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勘查、检查或者核查;(正确答案)

B.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C.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记录、凭证等;(正确答案)

D.查封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设施;(正确答案)

E.扣押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以及相关物品;(正确答案)

F.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正确答案)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

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8.医疗机构、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

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釆取保护性措施。

依法应当报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眼报、瓷报、缓报、漏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9.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安全负责,采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跟踪检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0.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对公众健康、

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类.{分值5分}

A.

B.二

C.三(正确答案)

D.四

11.从事高风险、中风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根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降低研究、开发活动实施的风险。

(){分值1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12.个人不得购买或者持有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和特殊生物因子。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3.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伦理审查,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

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4,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

),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

【多选题】{分值5分}

A.传染性(正确答案)

B.感染后对人的群体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

C.感染后对动物的群体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

D.感染后对人的个体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

E.感染后对动物的个体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

15.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进行备案,个人不得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或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6.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实验活动,应当经()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或者农

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实验活动情况向批准部门报告。

{分值5分}

A.县

B.市

C.省(正确答案)

D.国家

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

室的生物安全负责。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制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涌、丢失和被盗、被抢或者其他生物安全风险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釆取控制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报告.(){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19.国家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享有主权.(){分值1

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20.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

种.(){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21.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未在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或者高等

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经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监智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职、开除处分。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22.医疗机构、专业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或者阳碍他人报告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可以依法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直至吊销相关执业证书。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国家禁止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科学技术、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技术资料和用于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十倍

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依法禁止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依法吊销相关执业证书,(){分

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23.本法下列术语的含义:

生物因子是指()【多选题】{分值5分}

A.指动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正确答案)

B.指植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正确答案)

C.指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正确答案)

D.指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正确答案)

24.我国境内首次出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引起社会恐,影响社会稳定的传染病,是指(){分值5分}

A.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正确答案)

B.重大新发夹发动物疫情

C.重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

25.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

物,包括()等。

【多选题】{分值5分}

A.病毒(正确答案)

B.细菌(正确答案)

C.真菌(正确答案)

D.立克次体(正确答案)

E.寄生虫(正确答案)

26.植物有害生物,是指能够对农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危害的

()生物。

【多选题】{分值5分}

A.真菌(正确答案)

B.细菌(正确答案)

C.病毒(正确答案)

D.昆虫(正确答案)

E.线虫(正确答案)

F.杂草(正确答案)

G.喜鼠(正确答案)

H.软体动物(正确答案)

27.人类遗传资源,包括().【多选题】{分值5分}

A.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正确答案)

B.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正确答案)

28.生物武器,是指类型和数量不属于预防、保护或者其他和平用途

所正当需要的、任何来源或者任何方法产生的微生物剂、其他生物剂以及生物毒素;也包括为将上述生物剂、生物毒素使用于敌对目的或者武装冲突而设计的武器、设备或者运载工具,(){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29.生物恐怖,是指故意使用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毒素等实施袭击,

损害人类或者动植物健康,引起社会恐慌,企图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行为。

(){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30.生物安全信息都不属于国家秘密。

(){分值1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31.本法自()起施行,{分值5分}

A.2020年10月17日

B.2021年1月1日

C.2021年3月15日

D.2021年4月15日(正确答案)

E.2021年5月15日

32.微生物耐药,是指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抗性,导致抗微生

物药物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感染,(){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33.国家统筹布局全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

职责分工,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方面的生物安全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建立共享利用机制,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路保障和支撑,(){分值5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34.禁止以任何方式酸使、资助、协助他人开发、制造或者以其他方

式获取生物武器,(){分值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35.釆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符合伦理

原则,不得危害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分值

1分}

A.对(正确答案)

B.错

36.为了取得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我国上市许可,在临床试验机构

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临床试验、不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出境的,需要批准;(){分值5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