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86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经营现金流量

股东价值资本投资、营运资本投资活动

资本结构、破产风险筹资活动

资本成本税率、股利政策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

注意:

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

  影响企业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既有内部的原因,如盈利、亏损或扩充等;

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如市场变化、经济兴衰、企业间竞争等。

1.影响企业现金流转的内部原因

  

(1)盈利企业的现金流转。

  盈利企业也可能由于抽出过多现金而发生临时流转困难。

  

(2)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

  从长期的观点看,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是不可能维持的。

从短期来看,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在固定资产重置以前可以维持下去;

另一类是亏损额大于折旧额的企业,不从外部补充现金将很快破产。

  (3)扩充企业的现金流转。

  任何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情况。

2.影响企业现金流转的外部原因

  

(1)市场的季节性变化。

  

(2)经济的波动。

  (3)通货膨胀。

  不能靠短期借款解决,因其不是季节性临时现金短缺,而是现金购买力被永久地“蚕食”了。

  (4)竞争。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投资决策

  1.直接投资(项目投资)和间接投资(证券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营业利润的投资。

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便获得股利或者利息收入的投资。

  2.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二)筹资决策

  企业资金来源按不同的标志分为:

  1.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

  2.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三)股利分配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法律环境

  金融市场环境

  经济环境

  一、金融性资产及其特点

  1.金融性资产含义及特点

  金融性资产是指现金或有价证券等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资产。

  金融性资产的特点

  ①流动性:

它是指金融性资产能够在短期内不受损失地变为现金的属性。

  ②收益性:

它是指某项金融性资产投资收益率的高低。

  ③风险性:

它是指某种金融性资产不能恢复其原投资价格的可能性。

  上述三种属性相互联系、互相制约。

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收益性和流动性成反比。

2.金融市场上利率的构成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1)纯粹利率

纯粹利率是指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

纯粹利率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一般来说,利息率随平均利润率的提高而提高。

利息率有最高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

  

(2)通货膨胀附加率

  由于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投资者的真实报酬下降,他们在把资金交给借款人时,他们会在纯粹利息率的水平上再加上通货膨胀附加率,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

  (3)风险附加率

  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也越高,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风险附加率是投资者要求的除了纯粹利率和通货膨胀之外的风险补偿。

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无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筹资管理

1、掌握筹资的概念目的

2、掌握股票筹资和负债筹资的原理

3、掌握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本量利的计算

重点、难点、考点知识

1、债券价格计算

2、资本结构优化方法

3、量本利分析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财务估价的含义:

财务估价是指对一项资产价值的估计。

资产内在价值指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含义P97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计算

(一)利息的两种计算方法

单利:

只对本金计算利息。

(各期利息是一样的)

复利:

不仅要对本金计算利息,而且要对前期的利息也要计算利息。

(各期利息不是一样的)

(二)一次性款项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1.复利终值:

复利计算的一般公式:

S=P×

(1+i)n,其中的(1+i)n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S/P,i,n)表示。

【例题1】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现在一次性付80万元;

另一方案是5年后付100万元,若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答案】方案一的终值:

S=800000×

(1+7%)5=1122400(元)

或S=800000×

(S/P,7%,5)=1122400(元)

方案二的终值:

S=1000000元

应选择方案2。

2.复利现值:

 P=S×

(1+i)-n

其中(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S,i,n)表示。

复利现值系数表

【例题2】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现在一次性付80万元,另一方案是5年后付100万元,若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答案】方案1的现值:

800000元

方案2的现值:

P=1000000×

(1+7%)-5

或P=1000000×

(P/S,7%,5)=713000(元)

3.系数间的关系:

复利现值系数(P/S,i,n)与复利终值系数(S/P,i,n)互为倒数。

20:

20

(三)年金

1.含义: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例如,分期付款赊购、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期支付工程款、每年相同的销售收入等,都属于年金收付形式。

2.种类:

普通年金:

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预付年金:

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初收款、付款的年金。

递延年金:

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收付的年金。

永续年金:

无限期的普通年金。

3.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1)普通年金终值

【例题3】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5年后付120万元,另一方案是从现在起每年末付20元,连续5年,若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答案】方案1的终值:

S=120万元

方案2的终值:

S=20×

(S/A,7%,5)=20×

5.7507=115.014(万元)

(2)普通年金现值

【例题4】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现在一次性付80万元,另一方案是从现在起每年末付20万元,连续支付5年,若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答案】

方案1的现值:

80万元

P=20×

(P/A,7%,5)=20×

4.100=82(万元)

应选择方案1。

(3)系数间的关系:

P102: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s,i,n)。

P104: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它可以把普通年金现值折算为年金,称作投资回收系数。

【教材例4-7】拟在5年后还清10000元债务,从现在起每年末等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10%,每年需要存入多少元?

由于有利息因素,不必每年存入2000元(10000÷

5),只要存入较少的金额,5年后本利和即可达到10000元,可用以清偿债务。

S=A×

(S/A,i,n)

10000=A×

(S/A,10%,5)=A×

6.105

A=10000÷

6.105=1638(元)

4.预付年金

(1)预付年金终值计算:

方法1:

=

×

(1+i)

方法2:

系数间的关系:

预付年金终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而系数减1。

(2)预付年金现值计算:

P预=P普×

(1+i)

方法2: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要减1,而系数要加1,可记作[(P/A,i,n-1)+1]。

【例题5】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5年后一次性付120万元,另一方案是从现在起每年初付20万元,连续5年,若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答案】方案1终值:

=120万元

=20×

(S/A,7%,5)×

(1+7%)=123.065(万元)

=20×

(S/A,7%,6)-20=123.066(万元)

【例题6】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现在一次性付80万元,另一方案是从现在起每年初付20万元,连续支付5年,若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

(P/A,7%,5)×

(1+7%)=87.744(万元)

或P=20+20×

(P/A,7%,4)=87.744(万元)

5.递延年金

m:

递延期(第一次有收支的前一期)

n:

连续收支期

(1)递延年金终值

结论:

递延年金终值只与连续收支期(n)有关,与递延期(m)无关。

(2)递延年金现值

方法1:

 方法2:

6.永续年金

(1)终值:

没有

(2)现值:

P=

第二节长期筹资

(一)普通股

1、股票发行方式

2、普通股融资的优缺点

(二)长期负债筹资

1、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

负债融资的特点(与普通股相比):

(1)到期偿还;

(2)支付固定利息;

(3)成本较低;

(4)不分散控制权。

长期负债的特点(与短期负债相比):

(1)长期性;

(2)成本较高;

(3)限制较多。

2、长期借款筹资

(1)银行的保护性条款

1)一般性保护条款

2)特殊性保护条款

(2)银行借款的特点

与其他长期负债融资相比,长期借款的优点是融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借款成本低。

主要缺点是限制性条款比较多,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借款使用。

(三)债券筹资

2、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债券发行时使用的价格,即投资者购买债券时所支付的价格。

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有三种:

平价、溢价和折价。

债券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为:

债券发行价格=

式中:

n——债券期限;

t——付息期数。

市场利率指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

3、债券筹资的特点:

与其他长期负债筹资方式相比,发行债券的突出优点在于筹资对象广、市场大。

但是,这种筹资方式成本高、风险大、限制条件多。

第三节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概述

1.含义:

它是一种机会成本,指公司以现有资产获得的符合投资人期望的最小收益率,也称为最低可接受的收益率,是投资项目取舍的收益率,在数量上它等于各项资本来源的成本按其在公司资本结构中的重要性加权计算的平均数。

2.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总体经济环境、证券市场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项目融资规模。

(二)个别资本成本

个别资本成本的内容

1、债务成本

(1)简单债务的成本-不考虑时间价值

在平价发行,没有手续费时的简便算法:

税前债务成本

=票面利息率

税后债务成本

=税前债务成本

(1-所得税率)

(2)一般情况下债务成本-考虑时间价值

2、普通股成本

计算普通股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股利增长模型法—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

计算公式为: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计算:

(3)风险溢价法—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

式中:

—债券成本;

—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一般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当市场利率达到历史性高点时,风险溢价通常较低,在3%左右;

当市场利率处于历史性低点时,风险溢价通常较高,在5%左右;

而通常的情况下,采用4%的平均风险溢价。

3、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成本可以按照前述股利增长模式的思路计算,计算公式为:

—留存收益成本;

—预期年股利额;

—普通股市价;

—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通常情况下个别资本成本的比较:

借款<

债券<

留存收益<

普通股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

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j----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

Wj——第j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可分别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权数来计算。

二、财务杠杆

财务管理中杠杆的含义:

在财务管理中杠杆是指由于存在固定性费用,使得某一变量发生较小变动,会引起另一变量发生较大的变动。

(一)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二)经营杠杆 

1、概念:

由于存在固定成本,销售量较小幅度的变动可以引发利润更大幅度变动的经济现象。

EBIT=(P-V)Q–F

2、经营杠杆系数(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息前税前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其定义公式为:

DOL----经营杠杆系数;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盈余;

△Q——销售变动量;

Q——变动前销售量。

为了便于应用,经营杠杆系数可通过销售额和成本来表示。

其又有两个公式:

公式一:

DOLq——销售量为Q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P——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V——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公式二:

DOLS—销售额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S—销售额;

VC—变动成本总额。

3、经营杠杆系数表达的问题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即经营风险的大小。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波动较大的企业,应维持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反之亦然。

(3)为了维持较低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充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过度投资。

(三)财务杠杆系数

由于存在固定的利息和优先股利,使息税前利润的较小变动引起每股收益的较大变动,这种作用叫财务杠杆作用。

2、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

上述公式还可以推导为:

I—债务利息;

d—优先股息。

3、财务杠杆系数说明的问题

(1)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前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2)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3)当存在固定利息或优先股利时,会存在财务杠杆的放大作用

(4)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5)影响因素:

I、D与DFL成同向变动;

EBIT与DFL成反向变动

(四)总杠杆系数(DEGREEOFTOTALLEVERAGE)

1、总杠杆系数的计算:

通常把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

总杠杆的作用程度,可用总杠杆系数表示,它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或:

第二节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教材P167)

(一)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

 1.交易性需要:

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

2.预防性需要:

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

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二方面:

一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

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3.投机性需要:

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准备的现金需要。

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一)成本分析模式(教材P169)

 1.含义: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决策原则:

使得现金持有总成本最小的那一现金持有量

 3.成本与持有量之间的关系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持有的现金有三种成本:

 

(1)机会成本。

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资金成本。

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

 

(2)管理成本。

企业持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就是现金的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

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

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能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1.含义:

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又称鲍曼模型。

  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2.假设前提:

(补充)

(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不允许短缺)

(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3.存货模式下的现金管理的相关成本

  

(1)机会成本:

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

有价证券利息率=

  

(2)交易成本:

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交易次数×

每次交易成本=

  (3)最佳现金持有量:

图6-2现金的成本构成

最佳现金持有量C是机会成本线与交易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

(4)最小相关总成本:

4.存货模式的优缺点

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有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但他也有缺点,

主要是假定现金的流出量稳定不变,实际上这很少有,相比而言,那些适用于现金流量不

确定的控制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就显得更具普遍应用性。

(三)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

1.基本原理:

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2.计算公式(注意影响因素)

(1)现金返回线(R)的计算公式:

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资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L——现金存量的下限

(2)现金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

H=3R-2L

(3)下限的确定:

每日最低现金需要量;

管理人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3.随机模式与存货模式的比较

(1)相同点:

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2)不同点:

适用范围不一样

①存货模式:

未来的需要量恒定。

②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教材P175)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功能:

扩大销售规模

  成本:

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费用

  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确定

  

(一)信用政策的构成:

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例题1】企业赊销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确定信用期间

  B.确定信用条件

  C.确定现金折扣政策

  D.确定收账方法

【答案】D

  【解析】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确定收账方法是收账政策的主要内容。

  

(二)信用期间的决策

  1.含义:

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

  2.决策方法

总额分析法:

计算各方案的收益、成本

  

(1)计算各个方案的收益

  

(2)计算各个方案实施信用政策成本:

     第一:

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第二: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赊销额×

坏账率  

     第三:

计算折扣成本(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3)计算各方案税前损益=收益-成本费用

   决策原则:

选择税前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差量分析法

(1)计算收益的增加  

(2)计算实施信用政策成本的增加:

  第一:

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第二: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第三:

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3)计算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决策原则:

如果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大于0,可以改变。

3.关键指标确定

(1)计算收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有变化的固定成本

(二)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