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14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1 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docx

表1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

表11998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

装备制造业

全国工业

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

21.2226.6922.1919.6120.8326.3815.6415.2821.1021.6920.4825.4317.8121.91

目前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的70%要靠进口。

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外贸逆差有数百亿美元,1999年进口为700多亿美元,出口却仅为500亿美元先进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大体在40%到50%之间,最低的也在30%以上,中国只有25%,差距很大。

劳动生产率差距更大,中国只有0.338万美元/人,只相当于日本的3.2%、美国的3.5%和韩国的6.1%。

目前不少国内媒体声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外国媒体也趁机鼓吹所谓‘中国威胁论’,让人觉得好像中国在制造业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了。

而事实上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还在依靠进口设备、零件发展,缺乏自主开发项目。

许多本应由国内制造业提供设备的领域也在依靠进口。

  

  他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显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但大量的是来料加工、装配等工序,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并没有转移过来。

即使有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开发机构,也主要是一些需要本地化的技术工作。

  “中国基本上是承担了国际分工中的劳动密集部分,我们还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

”朱高峰强调。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

 

表21978、1998和1999年装备制造业产品占全国外贸出口总计的比重单位:

亿美元%

1978年

1998年

1999年

全国外贸出口总计

92.3

1837.6

1949.25

其中:

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总计

1.2

242.9

496.24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计的比重

1.3

13.22

25.46

 

  当今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公布的数据,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

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产品研究和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

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美国(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

并且从行业集中度和其生产经营与其他跨国公司的相关性等经济指标来看,全球500强都有极强的代表性。

  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4年的全球综合500强中制造业跨国企业达230家左右,1995年以后制造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500强前10名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几年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1994年制造业企业有4家,1995年、1996年均占到5家,1998年上升为6家。

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在前10名中的数量继续保持在6家。

并且,从1996年开始制造业企业一直占据前2位(见表1)。

而根据美国《商业周刊》资料,1999年“全球1000家”公司的前10名中,属于制造业及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公司占了9家,其中美国占了7家(见表

制造水平六十年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制造水平就有了很大提高,开发研制了一批新产品和重大成套装备,如3万吨级压力模锻水压机、原子反应堆和核原料加工设备、成套氮肥装置、成套炼油装置等,其中有些装备已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集中显示了新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尖端技术装备的实力。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装备制造业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500项以上,占全国引进技术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产50%达到8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水平。

一些重要产品年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如汽车28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120万辆以上),大中型发电设备1200万千瓦以上(火电1000万千瓦,水电2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1万台以上,金切机床10万台以上等

我国制造业虽然名列世界第4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表现为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重大,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远低于美国的49%、日本的38%、德国的48.5%;

  在生产能力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产品“过剩”与“短缺”并存。

据悉,同时,许多市场急需的装备产品又大量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这些差别使得中国目前的装备制造业还处在‘打小工赚小钱’的境遇,这不足以使我们同国际制造业巨头成为平等的竞争对手。

”陆燕荪说。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点低,速度也比较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削弱,现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据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靠进口;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设备利用率仅为51.86%,约一半的生产能力闲置;主要机械产品的技术来源57%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受国外产品的冲击,一些曾经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国有大型企业当前经济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

可以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带来极大影响。

 一直为我国制造业鼓与呼的朱高峰院士说:

“我到沈阳看了3个企业,感到这些企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困难。

如我们的机床售价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价格低到如此程度令我吃惊。

我国企业价格战越来越激烈,主要是由于技术雷同,缺乏自主创新造成的。

朱高峰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研究忧心忡忡:

“这方面研究现在很少有人重视,若干年后,我们在装备业的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可能要完全依靠国外,沈阳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 

  为消除这些差别,与会专家认为,关键在于围绕自身的比较优势,创造形成独立、完整、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加工制造体系,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融入这一体系,一方面培养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骨干力量,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创造中国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还要大力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了飞速发展。

目前,中国制造业居全球第四位,几十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基本维持在40%;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将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机器,创造了中国接近3/4的外汇收入。

 但是,首先,我国工业产值在全球市场的比重还不够大。

1999年我国工业产值近5000亿美元,在全球市场的比重为5%相比,排名第四。

与美国的20%、日本的15%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我国工业品的产量虽大,但产品品种较少、档次偏低、产品附加值也较低。

这是因为我国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都不高,真正有原创或控制核心技术的产品还不多。

比如2000年我国进口钢铁97亿美元,大量优质钢材、特殊钢材都需要进口。

近年我国虽然出口大量的电子产品,但它们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支需要进口。

  第三,我国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企业数还较少。

2001年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上榜11家,但没有一家是制造企业。

2001年中国外贸200强中,前三名都是外贸代理公司,出口额最大的为61.8亿元,而出口额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只有20多亿美元。

从另一方面看,上海装备制造业通过近几年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

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加快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促使上海装备制造业向外向型转变。

济的影响。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而且,在对外合资中,由于我们自身实力不济,外方绝对控股,显然受制于外方。

即使中方控股,由于我们是倾所有或倾精华投入合资公司,而外方的投入相对于其母公司是九牛一毛,一旦遭到损失,外方不过是折指,中方则是断臂或斩腰,所以,风险分担的悬殊,使中方无论控股与否,往往弱化了应有份额的决策权,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外方的附庸。

近两年来,

6,西部大开发东西联动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发展战略,也与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相吻合

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上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源缺乏,土地稀缺。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上海要赢得新的发展主动权,必须走出上海,积极地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因此,上海装备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要求把自身的技术、人才、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中西部的资源、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以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上海工业正从重化工业后期向后丁业化过渡阶段转变。

这意味,未来15年上海工业结构的升级方向将与工业化国家过去30年的升级方向趋于一致,即朝着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方向发展。

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只会加快,不会趋缓,只会超前,不会滞后。

全世界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各国产业间、各大公司间的竞争一方面表现为对生产资源的抢夺,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市场的占领,且后者表现得更突出。

对国内市场来说,随着国家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更加突出。

从“十五”开始我国将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产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国有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指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高水平装备,还是从广泛吸收社会就业、提供积累、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来说,机械装备工业首当其冲要承担起支撑和装备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

1、通用类装备制造不仅大,而且强。

特别是一般技术水平的装备,成长为国际性通用装备的重要供应基地。

不仅能做好做便宜中低档产品,也能做出满足个性化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扣高档次产品。

2、基础类装备形成坚实基础,有能力设计制造出绝大多数有市场需求的机床工具产品和零部件元器件;特定的高档专用产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参与合理的国际性分工;大规模生产的零部件元器件,包括汽车电子零部件,成为国际性重要采购基地,具备完善的面向全球供应的电子商务网络和现代物流系统。

3、盛大类装备成为世界供应大国。

大大延伸价值:

从工艺流程设计、装备开发制造、工程建造监管到开车交钥匙,在诸多流程工业领域形成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强大的成套供应集团。

4、安全保障类装备确保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所需的装备完全立足国内;一般性安全类装备积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改变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

为把中国建成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中国政府应该抓住机遇,采取一引起重大措施,以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

国加入WTO的日程日渐临近。

前一段,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我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

在这些分析和判断中,有一个较为共性的认识是:

真正面临竞争压力的是制造业,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这种分析和判断是有根据的。

制造业作为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支柱行业,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总量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去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8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6%,制造业中的从业人员达1.3亿人。

无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和为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我国制造业都发挥了极其重要金的的作用。

但加入WT0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对我国制造业产品进入战略,正由过去推销产品为主转变以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多种手段的全面市场输人。

制造业中的汽车、电力设备、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设备等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是,技术水平不高,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差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制造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此专家分析认为,从长远来看,加入WT0有利于我国技术、管理和资金的引进,若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来换取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有利。

从短期来看,由于全面正式履行对WT0的承诺之前,有三五年缓冲期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在这一段时间里,诸多制造部门不会马上受到太大的冲击。

而为了抢滩进人中国国内市场的国外投资可能在加入WTO后会急剧增加。

若在这个缓冲期内,制造业仍不思进取,那真正挑战是在缓冲期过后,直至以后一个较长时期。

  我们要重视加入WTO带来的挑战,认真分析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乃至生一个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提出应对措施。

最近,有关专家提出了几条战略,值得我们研究。

  一是属于劳动密集性的制造业,我们具有在劳动力成本及生产技术的优势,只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组织力度,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大胆地"走出去",将会创出一条新路。

  二是属于地域性较强的制造业。

这些行业由于受运输条件、生产成本等限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国内企业比国外公司有先天优势。

这些行业和企业要积极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三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

这些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技术水平和产品成本都赶不上国外先进水平。

这些行业应鼓励外资更大范围内进入,把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吸引过来,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是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业。

我们应加快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再看以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为目标的装备发展计划:

美国在1991年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明确指出:

“美国半导体工业是依赖于设备供应商这个基础的,在制造设备方面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主宰半导体器件的世界市场”。

为此,将“微米级和毫微米级制造”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具体瞄准集成电路应用,从毫微米光刻技术、薄膜/表面处理技术、微米级机械器件三方面列项目集中突破。

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是集中精力来“选准目标(无论是高技术装备、成套装备还是安全保障装备领域)、突破基础(有实实在在需求的基础技术和产品)”,再不去理会“成套重要还是基础重要”、“设计第一还是工艺第一”、“制造牵头还是使用牵头”之类的、命题本身就充满模糊的不必要的争议。

有了理念的飞跃、发展思路的飞跃,才会有行动的飞跃,装备业和飞跃。

  2002年年初,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

“十五”期间,科技部将在“九五”CAD/CIMS应用工程的基础上,从863计划和攻关计划中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

这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科技部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一个重要泱策。

我国近期内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地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将使上百亿美元的投资用在并不是当今最高技术水平的外国装备的进口上。

未来五年,仅上海就要投入700亿元于集成电路产业;北京也已将大直径半导体硅晶片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化列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项目。

这既充分反映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和前景,也充分说明了高技术产业的关键设备正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最致命的薄弱点所在。

这薄弱点既是技术上的,也是组织上和体制上的,体现在技术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组织协调无力,部门配合松散,装备制造和装备使用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纳米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都难以得到装备工业的有力支撑。

如果说,在通用装备领域,充分运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依靠企业运作,在国际上买到最好的设备是可能的,那么在高技术领域,单个企业即使化大钱也只能买到国外的二流设备,这是谁都看清的不容争辩的事实。

1.产业结合,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战略

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次产业界线越来越模糊。

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良的服务业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宽松与和谐的环境支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及优越与可靠的技术支撑。

当今服务在整个装备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上海发展装备制造业要立足产业融合,要发展以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为特征的重大装备融资性租赁公司;发展能承担系统设计、设备成套供应、工程建设交钥匙的大型总承包公司:

发展提供市场调查、信息咨询、成套装置日常运营,维修保养的中介服务公司,促进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2.外向带动,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市场拓展战略

加大上海装备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通过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参加国际招投标等途径,了解国际市场行情,扩大上海装备类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通过到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以生产线投资或技术(管理)输出等形式,带动上海成套设备出口,以销售地生产的方式抢占国际市场。

通过到发达国家设立办事处、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等途径,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交流与联系。

通过大力吸引国外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投资上海,使上海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装备制造企业的集聚地。

通过嫁接国外的技术、人才、管理模式,使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尽快接近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

3.技术创新,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升级战略

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性产品。

要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装备,加大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选择一批重点技术、重点产品、重点项目推动高科技产业化。

要研究开发数字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快速响应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节能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等,并推动上述技术的广泛运用。

要特别注重用信息技术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倡对硬装备用信息技术进行软提升。

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选择一批影响和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予以重点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产品和技术,使装备制造业逐步向精密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使上海成为国内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基地之一,提升产品等级,促进结构调整。

4.成套为主,促进区域协作东西联动战略

成套设备意义重大,既涉及单个企业上水平,也涉及上海向内外辐射与联合,是组织创新的关键,是动态联盟型集团的主要目标,是上海装备制造业能否上台阶的关键。

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做好成套这篇大文章,推动从单机供货向成套服务直至工程承包为主转变,以成套带单机,使相关产品上品种、上质量、上能力,推动专业化协作,建立各种工程的总承包公司,形成发电、输配电、环保、轨道交通、冶金、石化等大型成套装备的总承包能力,增强上海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分工协作,实行以上海设计、成套和总承包,全国采购与配套,部份国际采购与配套,以成套装备带动一大批单机,基础件、控制系统等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配套企业群和产业链。

5.品牌培育,形成两三个国际著名大公司战略

上海装备制造业要打破封闭式发展模式,综合运用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市场、资金等有利条件,通过精品设计,优化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加强服务,扩展产品的市场规模和价值链;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的信誉,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为重点,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发展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制造环节的梯度转移及强化市场拓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两头强、中间精的哑铃”型企业集团,培育2~3个拥有国际品牌的著名大公司。

(--)规划目标

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加强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扬长避短,培育整合优势:

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基于此,上海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应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以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为宗旨,加强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扬长避短,培育整合优势:

在迎接世界产业资本的转移中,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出口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要从加工组装和零部件制造的阶段、逐级向核心部件及芯片制造阶段,向研究与开发阶段升级;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将高耗能产业等传统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不断转移,下大力气抓能体现国家实力和水平的重大装备成套中的系统集成,重点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高、精、尖、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更好地发挥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