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21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级资料分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本主义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罗杰斯(美)

现代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奈塞尔、皮亚杰(瑞士)

第二章认知过程

1、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不稳定,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的分配:

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4、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5、感受性:

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

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6、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7、感觉的补偿:

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8、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9、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观察: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1、观察力:

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12、实物直观:

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模像直观:

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言语直观:

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13、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4、形象记忆:

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万里长城”

逻辑记忆:

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公式定理

情绪记忆:

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

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

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外显记忆:

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5、识记:

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遗忘: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

消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压抑说:

(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

遗忘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16、回忆:

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7、再认:

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8、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长时记忆:

(永久性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19、表象: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0、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1、再造想象:

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2、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3、原型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24、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25、直觉动作思维:

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抽象逻辑思维:

词语逻辑思维,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分析思维:

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的思维。

直觉思维:

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上。

聚合思维:

(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再造性思维:

(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经验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理论思维:

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

26、概念:

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思维形式。

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第三章情绪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心境:

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

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压力:

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4、意志: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5、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6、意志的果断性:

是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7、意志的自制性:

是一个人善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8、意志的坚韧性:

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第四章个性心理

1、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2、动机:

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3、兴趣:

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能力:

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信度:

一个测量量表的可靠程度。

6、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

7、人格:

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决定人体的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总和心理特征。

8、性格:

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9、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

1、社会态度:

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特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2、社会知觉:

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印象形成:

是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是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4、社会刻板效应: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5、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它特征作相似判断。

6、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7、近因效应:

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8、投射效应:

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9、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的社会心理关系。

10、群体心理:

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应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的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11、社会助长:

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2、社会惰化:

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3、利他行为:

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处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

14、侵犯行为:

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15、从众:

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16、服从:

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广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4、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的生理心理和性格发展的人。

5、教育媒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6、教育的功能----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7、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2、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3、孔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64、孟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65、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圣人”。

66、柏拉图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统治者。

67、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目的是追求理性、追求美德。

68、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

69、卢梭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70、康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适当控制人的本性。

71、洛克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72、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73、杜威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无目的”。

74、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那几点?

75、原始社会的教育的基本特征有那几点?

76、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那几点?

77、古代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78、19世纪后期近代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9、现代社会教育呈现出那些特征?

80、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81、研究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

1、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来指导实践。

3、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来提高教学质量。

4、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8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上强调有教无类,不跟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2、教育作用上强调人的先天差别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3、培养目标上强调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内容上有五经和贯穿其中的道德教育。

5、教学方法和原则上强调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等。

83、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1、教育功能上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上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制度,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3、提出了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

长善救失、学不躐等等教学原则。

84、简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85、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上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也认为教育有其现世目的,人应该过好现世生活。

2、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3、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

4、确立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原则。

86、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认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应该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倡导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教育目的上强调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还提出了教学四阶段论。

4、形成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三中心论。

87、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在教育的本质上,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2、在教育目的上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3、强调从做中学,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第2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1、人力资本----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2、校园文化----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3、学生文化----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到死的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5、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和霍尔。

6、外铄轮(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和华生。

7、个体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8、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9、关键期----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个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和最佳期。

28、简述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取舍。

2、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9、简述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取舍,学校专业设置。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0、简述教育和科技的关系。

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1、科技可以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技可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科技可以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技的发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技知识。

2、教育促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研功能。

4、教育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

31、简述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

2、个性塑造策略。

3、传统拓展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

32、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2、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3、教育和其它社会意识形式是相互平行的。

3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依据社会要求来规范个体的发展。

2、学校能够发展个体个性还能够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3、学校教育能够即时或延时影响个体发展。

4、学校教育能够加速个体的发展。

3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的教师,相对来说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3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3、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4、教育方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5、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6、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7、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8、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者阶级服务。

个人本为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佩斯泰洛奇和马斯洛。

9、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的要求。

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成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赫尔巴特和涂尔干等。

10、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2、智育----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教育。

1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17、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18、谈谈你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关系的理解。

19、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时怎么样的?

2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怎么样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怎么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24、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25、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6、建立学制的依据有那几条?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7、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理解。

答:

2010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