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32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docx

初三盐学生版难度拔高

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

初三辅导科目:

化学课时数:

3

课题

盐和肥料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1、了解颜色反应。

2、掌握盐和酸碱的反应,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

3、理解常见盐的用途和肥料。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一)中和反应的产物——盐

1.盐可以看成酸中的氢被金属元素(或铵根)取代后的产物。

HCl——NaCl氯化钠

一种酸中的氢可以被不同金属元素取代

MgCl2氯化镁

Mg——MgCl2氯化镁

同一种金属可以取代不同酸中的氢

MgSO4硫酸镁

2.盐的分类

(1)“正盐”可看成是酸中的氢被金属元素或铵根全部取代后的产物;

(2)“酸式盐”可看成是酸中的氢被金属元素或铵根部分取代后的产物。

3.结晶水合物

某些盐含有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盐又称为结晶水合物。

4.常见盐的水合物

水合物无水盐

Na2CO3·10H2ONa2CO3

CuSO4·5H2OCuSO4

CuSO4·5H2O

CuSO4+5H2O

蓝色晶体白色粉末

5.盐的命名

对含有相同金属元素或酸根的盐,命名时常给它们一个统称,如:

钠盐、硫酸盐等。

6.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溶于水,硝酸盐类个个溶,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硫酸钡,其他盐类都不溶。

(二)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

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几种常见焰色反应的颜色

金属元素

焰色反应的颜色

黄色

紫色

砖红色

绿色

3.焰色反应的应用

(1)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殊颜色,可以鉴定这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2)利用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现出各种光彩夺目的色彩生产五彩缤纷的焰火。

(三)盐和酸、碱的反应

1.盐酸的检验

硝酸银溶液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

硝酸银溶液可以用于检验盐酸。

AgNO3+HCl→AgCl↓+HNO3

2.硫酸的检验

硝酸钡、氯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生成难溶于稀硝酸、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

Ba(NO3)2+H2SO4→BaSO4↓+2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氯化钡溶液能产生难溶于稀硝酸、盐酸的白色沉淀,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别稀硫酸和盐酸。

3.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反应

(1)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2)CuSO4+Ca(OH)2→Cu(OH)2↓+CaSO4

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现象:

原来棕黄色的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4)Fe2(SO4)3+3Ca(OH)2→2Fe(OH)3↓+3CaSO4

现象:

原来棕黄色的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4.复分解反应

(1)定义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注意】酸跟碱、酸跟盐、碱跟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但是,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在反应中要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

5.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鉴别

Na2CO3溶液

Na2SO4溶液

NaCl溶液

盐酸

BaCl2溶液

AgNO3溶液

【注意】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则没有明显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SO4+BaCl2→BaSO4↓+2NaCl

可见,氯化钡溶液可从用于检验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硝酸银溶液也可以用于检验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

(四)一些盐的用途

1.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

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硫酸钡,用于鉴别硫酸。

3.冶炼金属。

例如,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铁与铜盐(如硫酸铜)溶液反应能够得到铜。

这一反应原理就是我国劳动人民早期发现的“湿法炼钢”,它还可用于含铜废水中铜的回收。

4.明矾[KAl(SO4)2·12H2O]也是一种盐。

溶于水后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天然水中常含有许多细小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这些杂质可以随氢氧化铝絮状物一起凝聚下沉,使水变清。

【注意】明矾只能净水,而不能有效地杀死细茵。

5.在一般的锌锰于电池中,氯化铵制成糊状用在电池内层。

6.照相底片中用到溴化银。

7.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和硫酸铵[(NH4)2SO4]用作肥料。

8.大理石(CaCO3)用作建筑材料。

9.食盐的用途。

食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纯碱、火碱、盐酸、聚氯乙烯塑料等。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取金属钠。

农业上用食盐溶液选种,以保证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生长强壮,提高产量。

在大城市里,环卫工人用喷洒食盐水的方法融化道路上的积雪,以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

在医院里,可用食盐水代消毒剂洗伤口,因为食盐的浓溶液能强烈吸收细菌体内的水,使其新陈代谢紊乱而死亡。

(五)化肥

1.氮肥

(1)根据氮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

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有机态氮肥。

(2)几种常见的氮肥及其含氮量:

名称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硫酸铵

氯化铵

尿素

俗称

碳铵

硝铵

肥田粉

/

/

含氮量%

17.7%

35%

21.2%

26.2%

46.7%

【注意】由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后放出氨气,会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2.磷肥:

主要有磷矿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3.钾肥:

主要有草木灰、氯化钾、碳酸钾等。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水溶液呈碱性。

4.复合肥料: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如:

KNO3、(NH4)3PO4。

5.施用化肥的利与弊

(1)利:

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弊:

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①有的化肥中含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了潜在的土壤污染。

②引起土壤酸化,水域含氮、磷的量偏高。

③土壤退化,水、大气环境污染。

(3)化肥的合理施用。

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因此,化肥要合理施用。

肥料的合理施用,要根据土壤的情况和农作物的种类,如碱性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或普钙(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钙)会损失氮肥或妨碍磷的吸收;硫铵不宜长期大量施用,以免增加土壤的酸性。

另外,要注意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合理配用,如磷肥(如重钙、普钙)要与农家肥料混合施用,铵态氮肥、磷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施,氨水不能与重钙或普钙混施,以免降低肥效。

二、典型例题

【例1】硫酸镁和硫酸铜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其水溶液都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

(B)溶于水后,溶液都呈无色

(C)能跟盐酸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D)其水溶液能跟烧碱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盐与另一种碱

【例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正盐、酸式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二氧化碳、硫酸钡、碳酸氢钠、天然气(B)一氧化碳、碳酸铵、氢氧化钙、自来水

(C)氧化钠、硝酸锌、硫酸氢钾、铜粉(D)氧化亚铁、氯化镁、盐酸、矿泉水

【例3】现有①硫酸钠、②氯化钠、③硫酸钡、④碳酸氢钠、⑤氯化银五种盐,请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分类:

钠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溶性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溶性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列盐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

(A)硫酸钠(B)氯化铜(C)硝酸钾(D)硫酸钙

【例5】某正盐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钻玻璃看到呈砖红色,在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把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推测该盐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把盐酸和硫酸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B)铁粉(C)氯化钡溶液(D)烧碱溶液

【例7】下列物质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碳酸钠溶液

【点拨】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运用它进行判断;注意审题、选择能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不要选择不反应的。

【例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NO3、NaCl、K2SO4(B)KCl、NaOH、CuSO4

(C)BaCl2、NaOH、H2SO4(D)FeCl3、Na2SO4、KCl

【点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关键是看是否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例9】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则简述其理由。

(1)硫酸和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苏打和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钙和火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0】向某无色溶液A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A可能是Na2CO3镕液,因为Na2CO3溶液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BaCO3沉淀。

而乙同学认为A可能是一种硝酸盐溶液,丙同学认为A可能是一种酸溶液。

请你将乙、丙同学的结论及理由填在下表中:

A中溶质的化学式

判断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

BaCl2+Na2CO3→2NaCl+BaCO3↓

【例11】在玻璃、洗涤工业上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厨房常用的盐类物质是()

(A)碳酸钠(B)氯化钠(C)硝酸钾(D)硫酸铜

【例12】右图是一个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的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这种化肥属于()

(A)氮肥(B)磷肥

(C)钾肥(D)复合肥料

【例13】某农场种植的棉花,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需施用的化肥是()

(A)K2SO4(B)CO(NH2)2(C)Ca(H2PO4)2(D)KCl

【例14】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由两种钙盐组成的,它的肥效比磷矿粉、钙镁磷肥的肥效高,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则过磷酸钙中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成分是()

(A)Ca3(PO4)2(B)CaSO4(C)Ca(H2PO4)2(D)CaCO3

【例15】下列做法有利于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是()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施用(B)注意发展高效化肥和复合肥料的生产

(C)逐年增加单位面积上硫铵的施用量(D)将草木灰、硝酸铵、过磷酸钙混合施用

三、课堂练习

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

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

“哑泉”和“安乐泉’冲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NaCl、CaCl2(B)Na2SO4、KCl(C)BaCl2、NaNO3(D)CuSO4、Ca(OH)2

2.有四瓶溶液分别是Ba(OH)2、Na2CO3、HCl,(NH4)2SO4中的一种,为了区别它们,编号为①②③④,做如下三个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内容及现象,确定①②③④依次是()

实验内容

①+③

②+③

②+④

实验现象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A)Na2CO3、Ba(OH)2、HCl、(NH4)2SO4(B)HCl、Ba(OH)2、(NH4)2SO4、Na2CO3

(C)Na2CO3、(NH4)2SO4、Ba(OH)2、HCl(D)HCl、Ba(OH)2、Na2CO2、(NH4)2SO4

3.江西的“南丰蜜橘”享誉全国,某果农发现他种植的橘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色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

(A)NH4H2PO4(B)NH4Cl(C)K2SO4(D)CO(NH2)2

4.食盐和碱面(Na2CO3),酱油和黑酷都是家庭中常用的烹调用品。

你能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吗?

(1)食盐和碱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酱油和黑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已知BaSO4难溶于水)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

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

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边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想像,在下图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6.已知有一种钾盐具有和纯碱类似的性质,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1)将酚酞溶液滴人该钾盐中,酚酞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

(2)将稀盐酸滴人该钾盐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钾盐中含有_______。

(3)若要用该盐为原料来制取KOH,选用的另一种原料应为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

7.A、B、C、D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A中含钾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2A+B→C+2H2O

②C+D→BaSO4↓+2A

③D+CuSO4→BaSO4↓+Cu(OH)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写化学式:

A__________,B,C,D。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魏娜同学家乡出现水稻倒伏现象,她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缺少钾肥,她应该建议农民施用哪种肥料?

若过多施用这种肥料,对当地的土壤有何影响?

 

9.某学生在家中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他收集到的物质有:

厨房中的食醋、纯碱、味精、食盐,装修剩下的大理石碎片、生石灰及铜丝、铁丝、废干电池等。

利用上述物质,你认为他能制出哪些新物质?

请写出这些物质的名称(至少三种)。

 

10.某保健食品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

主要原料:

碳酸钙

食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1片,嚼食

(1)该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2)服用后,该保健食品中的碳酸钙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保健食品要嚼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碱面Na2CO3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NaCl,某制碱厂生产的碱面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6%”字样。

为了判断该碱面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王华取10g该碱面样品进行检验,请你帮他完或检验过程的设计。

(1)从下表中选择所需的药品及测量的数据:

项目

选择结果

药品

H2O、HCl、BaCl2

测量数据

CO2的质量、BaCO3的质量

(2)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通过计算回答,当被测量的数据是多少时,该碱厂生产的碱面中Na2CO3的含量达到要求?

 

12.已知:

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②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成同体烧碱。

现要分析一种仓库里的固体烧碱样品。

(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测悬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Cl与KCl:

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

加水

(C)K2SO4与Ca3(PO4)2:

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4.实验室可用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上述反应生成的盐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5.(2008.揭阳)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BaCl2、Na2SO4、Ca(OH)2(B)MgCl2、CuSO4、NaNO3

(C)AgNO3、BaCl2、K2SO4(D)CaCl2、K2CO3、NaNO3

四、易错题点拨

本节知识在理解与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是:

1.不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对各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辨不清,造成判断上的错误;

(2)对离子、物质的共存问题把握不准,也就是没有完全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3)对除杂问题辨析不当。

2.不清楚酸、碱、盐的组成。

3.关于肥料的混用问题,不清楚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16.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Cu2+、Na+、OH-、Cl-、NO3-、CO32-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__________。

(需考虑学生是否掌握离子的概念。

17.下列关于酸、碱、盐三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18.氮、磷、钾对植物的生长十分重要,这里的氮、磷、钾指的是()

(A)氮、磷、钾元素(B)氮、磷、钾的化合物

(C)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料(D)氮、磷、钾的单质

19.某农民发现他种植的农作物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于是他决定将碳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以补充植物生长所缺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请回答:

该农民施用肥料的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20.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己应用于我国研制的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中,在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价,磷酸二氢钾在农业上还可用作__________。

五、难点突破

1.盐的分类

根据酸与碱的分类方法与规律,我们也可以找出盐的分类方法。

根据盐的组成中是否有氧元素,分为含氧酸盐与无氧酸盐,命名规则:

含氧酸盐为“某酸某”,如K2SO4叫“硫酸钾”;无氧酸盐为“某化某”,如K2S叫“硫化钾”;按酸中氢元素是否被碱完全中和,分为正盐和酸式盐,如碱中的氢氧根没有完全被中和得到的盐为碱式盐;按盐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盐写不溶性盐;按盐的金属元素或铵根分为钾盐、钠盐、钙盐、铵盐等,按盐中的酸根分为硫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等。

2.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别,来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鉴别的方法应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如可先根据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再可采用化学方法,取少量试剂进行反应,根据不同的现象(气体生成、沉淀生成、颜色变化、是否溶于酸等方面)进行鉴别,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