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40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肝硬化

10.阻塞性黄疸时,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正确:

A.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C.尿中尿胆原增高

D.尿胆红素阳性

11.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人骨髓增生程度为增生活跃,粒红比值约为2~4:

1。

B.作骨髓穿刺时,最常见的骨髓穿刺部位为胸骨穿刺点,骨髓抽取量以0.1~0.2ml为宜。

C.NSE+NaF抑制试验主要可用于急单与急粒的鉴别。

D.POX染色主要可用于急粒与急淋的鉴别。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肝细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B.溶血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C.梗阻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

D.血清胆红素主要来源于骨髓、肝、脾等网状内皮细胞内的血红蛋白。

13.为区别肾性糖尿及糖尿病应作(B)检查:

不确定

A.尿糖定性实验。

B.血糖及糖耐量检查。

C.尿蛋白分析。

D.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14.某患者MCV:

75fl,MCH:

25pg,MCHC:

28%,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C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15.某成人Hb:

90g/L,MCV:

115fl,MCH:

37pg,MCHC:

34%,应属于:

D.正常

16.血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其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当血9mmol/L<

BUN<

20mmol/L时,肾功能处于:

A.正常

B.肾衰竭代偿期

C.肾衰竭失代偿期

D.肾衰竭期

17.对甲、乙型血友病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试验是:

A.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B.APTT

C.PT

D.D—二聚体检测

18.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

D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B.甲胎蛋白(AFP)

C.胆红素测定

D.白/球蛋白比值

19.关于病毒性肝炎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指标。

B.通常所说的“两对半”检测指的是HBsAg、HBsAb、HBeAg、HbcAg、HbcAb的检测。

C.丁型肝炎病毒是HBV的共生体,需有HBV的存在方能复制和传播。

D.丙型肝炎IgG(抗HCV-IgG)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

20.对抗栓治疗监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不确定

A.对普通肝素的抗栓治疗,首选APTT为监测指标,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B.对较大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监测可选用因子Ⅹa抑制试验(抗因子Ⅹa活性测定)

C.对口服抗凝剂(华法令)治疗监测首选PT时间作为监测指标,中国人的PT时间维持在正常对照的2.0—3.0倍为宜。

D.D—二聚测定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较特异指标。

21.关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检查,下列不正确的是BC

A.渗出液常为炎性积液

B.渗出液李凡他试验(Rivalta试验)常阴性

C.漏出液蛋白定量常<

30g/l

D.漏出液的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

22.关于几种贫血的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变化,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性非均一性贫血,MCV降低,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

RDW增高,波峰基底增宽。

B.典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呈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图形表现为波峰左移,基底变宽。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呈典型的“双形”性改变。

D.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呈大细胞非均一性,直方图波峰右移,峰底增宽。

23.鉴别急单与急粒主要应用哪种细胞化学染色:

A.POX

B.NAP

C.NSE

D.PAS

24.下列DIC实验诊断标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不确定C

A.PLT计数进行性下降<

100×

109/L

B.PT比正常对照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

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1.5g/L

D.3P试验阳性

25.能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受损程度的指标是:

A.血清尿素氮测定(BUN)

B.血清肌酐测定(Cr)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D.尿液渗透压测定

26.肝细胞性黄疸时,不正确的是:

C.尿内尿胆原增高

D.尿胆红素阴性

27.诊断原发性肝癌下面哪项指标最特异:

A.LDH

B.GGT

C.AFP

D.ALT

28.镜下血尿是指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中红细胞数:

A.>

2个/HP

B.>

3个/HP

C.>

5个/HP、

D.>

10个/HP

2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

30.阻塞性黄疸时,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正确:

31.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判断成年女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应低于:

A.120g/l

B.110g/l

C.120g/dl

D.110g/dl

32.一病人急性背腹部疼痛或肾绞痛,急诊时尿沉渣检验发现有15-20RBC/HPF,此病人可能是:

B不确定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结石

C.肾病综合征

D.骨髓炎

33.肾脏浓缩功能检查的指标是:

A.蛋白质定性和定量

B.尿液pH值

C.尿渗透量

D.尿无机盐

34.下列几种物质中哪一种在正常人红细胞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

A.钠

B.钾

C.葡萄糖

D.尿素氮

35.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多种,目前;

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是:

A.双缩脲法

B.染料结合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比浊法

36.下列白细胞分化抗原中,代表T辅助细胞(TH)的是:

A.CD3

B.CD4

C.CD8

D.CD19

37.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抗原测定,代表T抑制细胞(Ts)的是:

38.与溶血性黄疽诊断不符的实验结果:

D

A.血中未结合胆红素↑

B.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

C.尿胆红素正常

D.尿中尿胆原↓

39.以下几项正常人参考值,哪一项显然是错误的:

A.血清空腹葡萄糖3.9~6.4mmol/L

B.血清尿素氮1.8~7.1mmol/L

C.血清ALT<

40U/L

D.血清总蛋白6.O~8.0g/L

40.关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B.正常骨髓像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C.作骨髓穿刺时,最常见的骨髓穿刺部位为胸骨穿刺点

D.POX染色主要可用于急粒与急淋的鉴别

41.在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中,用于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是:

A.BT和PLT计数

B.PT和APTT

C.FDP和DD

D.蛋白C和蛋白S

42.关于血培养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但感染灶附近血管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B.每次采血量为5-10ml,婴幼儿1-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

1为宜

C.选择体温上升时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D.为节省医疗费用,每例病人只能采一次血培养标本。

43.下列肿瘤标志物中,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最具诊断意义的是:

A.AFP

B.CEA

C.CA125

D.PSA

4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

A.560nm

B.540nm

C.510nm

D.450nm

45.指出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组:

A.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B.变态反应性疾病——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C.病毒性感染——常有淋巴细胞增多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46.严重化脓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中哪种酶活性增高:

A.过氧化物酶(POX)

B.碱性磷酸酶(NAP)

C.特异性酯酶(SE)

D.酸性磷酸酶(ACP)

47.用作血友病的过筛检查的试验是:

A.束臂试验

B.PT

C.APTT

D.D二聚体

48.用于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监测实验是:

A.APTT

B.PT时间及INR

C.D二聚体

D.AT-Ⅲ活性

49.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价值:

A.谷丙转氨酶

B.甲胎蛋白

C.碱性磷酸酶

50.用于诊断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学测定试验是:

A.肥达反应

B.外斐反应

C.RPR

D.抗O试验

51.在ENA多肽抗体谱测定,SLE的标记抗体为:

A.抗Sm

B.抗U1RNA

C.抗SSA

D.抗SCL-70

52.下列关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

A.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

B.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C.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尿液等可置于肉汤培养基中送检

D.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53.下列白细胞分类,哪项异常:

A.中性粒细胞:

50—70%(0.50-0.70)

B.淋巴细胞:

20-40%(0.20-0.40)

C.嗜酸性粒细胞:

0.5—5%(0.005-0.05)

D.嗜碱性粒细胞:

4—10%(0.04-0.10)

54.指出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组:

A.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

B.急性大出血——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

C.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

D.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苯——常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55.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的模式提示病人处于:

A.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传染性

B.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性

C.乙肝恢复期,弱传染性

D.疫苗接种后或HBV感染后康复

56.符合下列描述的为何种类型的蛋白尿:

多为轻度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等小分子量蛋白为主。

D.溢出性蛋白尿

57.急性病毒性肝炎时,下列指标中哪项最容易出现异常: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碱性磷酸酶

C.A/G

D.AFP

58.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正确:

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C.尿内尿胆原阳性

D.尿胆红素强阳性

59.成人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A

A.(4-10)×

B.(15-20)×

C.(4.0-5.5)×

1012/L

D.(3.5-5.0)×

60.血常规标本最适抗凝剂应选:

A.草酸钾

B.EDTA-K2

C.枸橼酸钠

D.肝素

61.血清A/G比值<1常见于:

B.脂肪肝

C.肝硬化致肝功能严重损害

D.慢性肾炎

62.转氨酶的检测与它们在机体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密切相关,ALT及AST各分别在哪些机体组织细胞中含量最丰富:

A.肝脏、肝脏

B.肝脏、心脏

C.心脏、肝脏

D.心脏、肾脏

63.肥达反应(WR)在临床上用于何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A.梅毒

B.爱滋病

C.乙肝

D.伤寒、副伤寒

64.肥达反应(WR)在临床上用于何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B.伤寒、副伤寒

D.类风湿关节炎

65.下列关于临床常用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于血常规实验的抗凝剂是EDTA·

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一些受进餐影响大的生化物质如血甘油三脂的测定需采取空腹血

D.采集血液标本时,为了减少病人重新采血的痛苦,可以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液标本

66.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膜电泳中,从阳极开始依次为:

A.清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

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清蛋白

C.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D.α1球蛋白、β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清蛋白

67.在临床病原体检查中,对于血培养的采集要求,不正确的是:

A.一般在发热初期和高峰期采集

B.已用抗菌药物治疗者,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C.严格无菌操作,为提高阳性检出率,每次采血量越多越好

D.24小时内多次采血(2-3次),并在不同部位采集,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68.下列哪项检查更能反应出炎症、中毒引起的肾小管病变:

A.尿酮体

B.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C.尿免疫球蛋白测定

D.尿补体C3测定

69.急性病毒性肝炎时,下列指标中最容易出现异常的是:

A.血清蛋白电泳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C.碱性磷酸酶ALP

D.甲胎蛋白AFP

70.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点的是:

A.增生程度:

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

2-4︰1

C.粒系约占有核细胞的0.40-0.60,以中性中幼粒以下为主

D.淋系约占有核细胞的0.20,以幼淋巴细胞为主

正常骨髓象特征:

(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2)粒红比值正常(2~4∶1)。

(3)粒细胞系所占比例最大,约占40%~60%,一般原粒细胞小于2%,早幼粒细胞小于5%,二者之和小于10%,中、晚幼粒细胞各小于15%,成熟粒细胞中杆状核多于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小于5%,嗜碱性粒细胞小于1%。

(4)红细胞系占骨髓第二位,约20%左右,原红细胞小于1%,早幼红细胞小于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平均各约为10%,无巨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正常。

(5)淋巴细胞占20%(小儿可达40%),难见到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小于4%,主要是成熟阶段。

(7)浆细胞小于4%,主要是成熟阶段。

(8)巨核细胞,1.5cm×

3cm髓膜可见巨核细胞7~35个,难见原始巨核细胞,其中幼巨核细胞0~5%,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裸核8%~30%。

髓片约每25个成熟红细胞应有一个血小板,无异形和巨大血小板。

(9)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酸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百分率虽然很低,但却是骨髓的标志。

(10)无异常细胞和寄生虫,不易见核分裂象。

 

71.高效价的抗Sm抗体对下列何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A.干燥综合症(SS)

B.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D.类风湿性关节炎(RA)

72.血常规检测参数中,用于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

A.MCV

B.MCH

C.MCHC

D.RDW

73.在急性重症肝炎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可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是指:

A.黄疸进行性降低,转氨酶活性反而升高

B.黄疸进行性降低,转氨酶活性随之降低

C.黄疸进行性加深,转氨酶活性随之升高

D.黄疸进行性加深,转氨酶活性反而降低

74.束臂实验阴性,出血时间正常,APTT延长见于: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血友病甲

D.血管性血友病(vWD)

75.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PSA在下列那种疾病中血清水平明显增高:

A.原发性肝细胞癌

B.卵巢癌

C.胰腺癌

D.前列腺癌

76.下列符合渗出液特点的是:

A.常为非炎性积液,粘蛋白(Rivaltatest)定性阳性

B.常为炎性积液,粘蛋白(Rivaltatest)定性阳性

C.常为非炎性积液,粘蛋白(Rivaltatest)定性阴性

D.常为炎性积液,粘蛋白(Rivaltatest)定性阴性

77.以下常可见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除外:

A.变态反应性疾病

B.伤寒极期

C.寄生虫病

D.皮肤病

78.在血细胞的自动化分析中,与红细胞直方图相关的两个参数是:

A.MCV,RDW

B.MCH,MCHC

C.Hb,RBC

D.Hct,MCHC

79.下列骨穿的适应症,除外:

A.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B.不明原因发烧

C.不明原因外周血细胞计数或和分类异常

D.血友病

80.D-二聚体是:

A.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的标志

B.急性心肌梗塞的标志

C.原发性纤溶的标志

D.继发性纤溶的标志

81.蛋白尿以白蛋白增多为主,β2-微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属于:

D.假性蛋白尿

82.推荐应用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是:

A.PT

C.D-二聚体测定

D.束臂试验

83.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可对贫血进行划分,一男性患者Hb测值为75g/L,则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度贫血

84.血常规检测参数中,指血液中每一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以皮克(pg)为单位的参数是:

A.MCV

85.蛋白质代谢检查中,成人A/G参考值范围为:

A.1.0-2.0︰1

B.1︰1.0-2.0

C.1.5-2.5︰1

D.1︰1.5-2.5

86.在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M

C.IgA

D.IgE

87.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在寄生虫病如钩虫病时,常可见何种细胞的增高: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88.从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来看,缺铁性贫血属于:

A.正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

B.心肌梗塞

90.在ENA抗体谱检测中,认为是SLE标志抗体的是:

A.抗Sm抗体

B.抗SS-A抗体

C.抗SS-B抗体

D.抗Jo-1抗体

91.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中,俗称为“大三阳”的模式的病人具高传染性,其检测结果为:

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B.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D.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92.下列何者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A.MCV:

82flMCH:

29pgMCHC:

354g/L

B.MCV:

80flMCH:

33pgMCHC:

412g/L

C.MCV:

71flMCH:

25pgMCHC:

350g/L

D.MCV:

73flMCH:

22pgMCHC:

301g/L

93.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用于估计:

A.红细胞数

B.红细胞比积

C.血红蛋白浓度

D.红细胞体积异质性

94.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增多的是:

A.伤寒

B.副伤寒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链球菌感染

95.取静脉血20uL加至0.78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盘,计数五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为625个,则应报告白细胞计数结果为:

A.5.0ⅹ109/L

B.25.0ⅹ109/L

C.50.0ⅹ109/L

D.62.5ⅹ109/L

96.肾性蛋白尿不包括:

(C)

C.体位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97.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

A.1mL

B.2mL

C.3mL

D.4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