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43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docx

大气环境之降水专题练习

降水习题

1.图示某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l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

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洋流②海陆分布③信风④地形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1.近年来,该岛屿越来越受到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其对该岛的影响最可能是

A.山顶冰川融化B.农作物产量增加C.植被更加茂密D.海岸线缩短

2.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

完成17~18题。

17.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B.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

C.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D.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18.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地形影响,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B.②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C.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

D.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

3.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图6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7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14.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4.读世界某区域图,

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R1>R2  洋流    

B.R1>R2  地形   

C.R1

D.R1

5.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据此回答10-12题

10.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

11.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

12.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6.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A.雨雪天气B.尘埃颗粒多C.冷空气过境D.暖空气过境

7.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8.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图2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第4~5题。

4.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5.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

9.读“海南年降水量分布(单位:

毫米)图”,回答下列问题。

5.海南年降水量总体分布特点是

A.沿海多内陆少B.西北多东南少

C.南部多北部少D.东部多西部少

6.海南省西部昌化拥有我国少有的热带滨海沙漠景观,其成因最可能是

A.地处内陆,受大陆

气团控制B.终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地处夏季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D.海水侵蚀形成

10.

每年的三、四月份,广东沿海地区一些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冒水”,称为“回南天”。

“回南天”一般是由于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然变得暖湿而形成的。

下表是“佛山市2011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天气状况

小雨

小雨

小雨

晴天

阴天

阴天

平均气温(0C)

12.3

14.6

16.9

23.5

17

14.7

相对湿度(%)

34-93

90-95

70-95

62-94

59-87

47-64

A.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B.21日至23日期间,佛山可能有冷锋过境

C.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 D.19日佛山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

11.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20~21题。

20.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1.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受季风影响B受西风带控制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2.右图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

回答12~14题。

12.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

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B.乙:

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而达到饱和

C.丙:

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D.丁:

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13.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A.甲B.乙C.丙D.丁

14.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13.试题内容丢失

14.该图是某岛1月份均温分布图。

读后回答问题。

20.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中部多,四周少B.四周多,中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D.西部多,东部少

21.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是

(  )

A.东南季风和寒流B.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C.东南信风和暖流D.副热带高气压和

寒流

22.关于河流水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B.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一年往往没有汛期

C.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D.地下水是河流最稳定、可靠的,水量大的补给形式

15.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

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B.t2C.t1之前D.t2之前

11.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

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16.读我国(40°N~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46——47题。

46、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47、乙地可能有丰富的

①风能②太阳能③水能④地热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17.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

%)。

读图回答下面2题。

53.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约60毫米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54.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18.图3为“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据图可以判定

A.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B.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

C.B点至D点降水逐渐减少D.山顶的C点和山麓的A点降水量大致相当

19.下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地区春雨比例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C.鄱阳湖平原D.江淮平原

23.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C.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④地区少D.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20.读某地2007年1月7日和6月9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日变化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1月盛行偏北风,6月盛行偏南风,据图分析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

C.地中海沿岸D.印度半岛

18.读图,关于该地6月9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多少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

B.该日降水不可能是对流雨

C.12~13时气温降低是因为云层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该是6∶00左右地面辐射最强,损失热量最多

21.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4~36题。

34.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20毫米B.450毫米C.650毫米D.400毫米

35.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6.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起初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此一定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

图8为某地区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分布图(单位:

千米),据此完成18~19题。

18.甲地区最大降水量高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原内部,且降水少B.深居内陆,距海洋较远

C.光照强烈,地面蒸发强D.气压低,降水量丰富

19.乙地区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

A.自然带向低纬度延伸B.地势北高南低

C.山脉呈南北纵列分布D.降水量南多北少

23.下左图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高西低

B.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C.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关系密切

D.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4.关于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C.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洋流的影响

D.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4.图9为我国(40°N~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图9

14.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高山草甸带

15.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B.该地区降水稀少,主要是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C.该地区河流的多为内流河,径流年际变化大

D.该地区的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25.在某一温度下,空气水汽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水汽含量的比值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当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100%时就有可能产生降水天气过程。

图甲为“饱和状态空气的水汽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图乙为“某城市某日空气水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当地此日的天气状况的判断可能的是

A.全天晴朗少云B.凌晨4时产生霜C.上午10时可能有雨D.下午温度升高不可能有雨

4.图乙所示时段内

A.随着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逐渐减小B.随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一直增大

C.气温在发生降水过程后不断降低D.气温在正午午后达到最大

26.关于黄山“四绝”中云海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温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③山高谷深,林木繁茂④日照时间短,山地两侧温差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7.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a<b<cB.b=cC.a=bD.b<a

15.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河流B.湖泊C.山脉D.城市

16.甲地比乙地()

A.纬度高地势高B.年太阳辐射量小C.日照时间较短D.气温年较差较大

28.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B.四川盆地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D.横断山脉

11.图中甲地区7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B.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D.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29.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

读表格数据,回答3~4题。

城市

夏秋降水量(mm)

冬春降水量(mm)

7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

110.2

84.4

25.7

-15.2

351.5

66.0

21.9

-13.5

165.6

37.1

23.6

-9.0

435.0

36.8

14.9

-2.3

南宁

868.8

431.8

28.3

12.8

3.代表我国面积最小的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城市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4.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副高控制B.蒙古高压控制C.热带气旋影响D.西风气流影响

30.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23.中美洲是世界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C.高温多雨的气候D.邻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31.2011年1月13日国际在线报道 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水灾加剧,灾情可能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读下图,回答5~6题。

5.导致澳大利亚不同季节气压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分布B.洋流分布

C.地形起伏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在正常年份,处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降水也很多。

其原因有(  )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 ④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图4,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回答8~9题。

8.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

9.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D.季风环流

33.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雪结束日期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影响图中降雪结束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纬度D.洋流

10.导致M、N两地降雪结束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纬度 ③距海远近 ④洋流ks5u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4.

右图是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导致图中L地与Q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海区属于印度洋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35.材料一:

降水变率就是用以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

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材料二: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城市名

4~5月

7~8月

全年

齐齐哈尔

0.43

0.21

0.14

北京

0.54

0.31

0.26

延安

0.44

0.31

0.26

开封

0.47

0.35

0.20

苏州

0.27

0.38

0.16

南昌

0.26

0.43

0.16

汉口

0.27

0.56

0.19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 

①春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大②夏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长江流域向北递减

③黄河流域是我国季风区全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④年降水总量越多的地区,降水的变率越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

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

C.大气污染严重

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

15.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

B.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

C.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

D.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37.2011年汕头出现冬春和夏秋连旱,全市“无透雨”日数达6个月。

据此资料,回答8~9题。

8.不是2011年汕头市年降水量偏少的原因是

A.锋面活动比往年少B.大气的水汽含量比往年偏少

C.受副高控制时间长D.温带气旋活动比往年减少

9.冬春和夏秋连旱对汕头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地表的流水侵蚀作用加强B.当地的气候变干旱

C.当地出现咸潮的可能性减少D.境内江河的搬运能力减弱

38.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图4为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

完成8~9题。

8.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B.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

C.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     D.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9.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地形影响,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B.②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C.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

D.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

39.下面左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分布图,图中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

读图完成12-13题。

12.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

A.ⅠB.ⅡC.ⅢD.Ⅳ

13.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②③④⑤四处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A.②与③B.②与④C.③与⑤D.④与⑤

40.下图为某山地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山地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四个点,位于该山地迎风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1.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雪结束日期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影响图中降雪结束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纬度D.洋流

8.导致M、N两地降雪结束日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②纬度③距海远近③洋流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42.右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据图回答14~15

14.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处于背风坡          D.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15.在图中④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A.钢铁工业     B.棉纺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

43.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24.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44.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我国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据此完成3~4题。

3.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

4.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

45.图12等值线表示欧洲地区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甲、乙两处的数值大小可能是()

A.甲15乙23B.甲15乙34

C.甲26乙39D.甲18乙28

28.丙处附近等值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洋流的影响B.受山地的影响

C.受海陆位置的影响D.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46.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