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55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学案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文档格式.docx

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达,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高考真题剖析】

〔2018福建卷〕28.在福建平漳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障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建设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

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②不选;

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不选。

发展新兴产业和风电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

〔2018上海卷〕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欧美国家痛定思痛,举起“再工业化”旗帜,力图重构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

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应该

A、继续提升新兴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B、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完成工业化进程

D、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答案】ACD

【解析】金融危机提醒人们,过分依赖第三产业是有风险的,因此要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BC项正确,要发展第二产业的新兴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实力,故A项正确;

D项与此题无关,舍去。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2018山东卷〕30、〔24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图7为2001年和2017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

2018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

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

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处发展。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又好又快发展。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①表现:

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目标: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经济建设方面: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要求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社会建设方面: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标准

低标准的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较高标准的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生活

质量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

社会

发展

状态

发展很不平衡。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距

发展比较均衡。

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表达共同富裕原那么

相同点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知识拓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相对落后的地区,那么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典题探究】

【例1】2017年10月2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

都包含①,因此选A项。

【变式精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指出,到2018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这说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建设新要求的理解。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国当前已经实现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是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的新要求。

①项错误,全面建设小康需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考点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调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③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①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技巧方法】

不能将“又快又好”与“又好又快”等同起来,“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

“又快又好”,既追求速度,也追求质量,即“快中求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现在把“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快”的前面,说明要比以往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要在“好中求快”,这更加契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知识拓展】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

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从国内方面来讲,首先,增长是和谐增长、可持续增长和科学增长;

其次,增长的同时,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

再次,这种增长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国际方面来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某国增长不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增长,不给对方带来危害,国家间协调、和谐增长,在共赢多赢中实现共同发展。

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例2】

(2017·

全国新课标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打电话、看电视等。

“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

A、它利润高,发展快B、它是基础性产业

C、它改变人们得生活方式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答案】D

【解析】我国把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为D,信息技术产业不是基础产业,B说法本身错误,A、C不符合题意。

【例3】

北京卷)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年

2000年

2017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既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从表可知,自1990年至2017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试题取材社会热点,通过再现某校高二

(1)班的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巧妙地将上海世博、世博安徽以及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等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要求学生从该同学的发言中获取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论证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因此,可以调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

①我国需要能源,否那么政府不会大力扶持。

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不符合我国当前能源实际状况。

④不构成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原因。

【易错全面排查】

【易错点1】认为“总体小康就是全面小康”

1.以下对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认识,正确的有()

A、我国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人们的消费已经是富裕型消费

D、是少数人的小康,贫富差距大

【答案】B

【解析】此题易误选A,对总体小康的认识不准确。

【易错知识点分析】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

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易错点2】全面小康社会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2.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①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③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易错选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认识错误。

【易错知识点分析】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使绝对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并非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复习感悟心得】

【课后巩固训练】

【能力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解析】漫画说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是落后的。

这是不全面的表达。

答案选B。

2.国务院2017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三角洲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有利于()

①优化资源配置,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①不正确,排除。

3.右图漫画《绝不手软》是在要求我们()

A.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家庭

B.凡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都要停产整顿

C.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D.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其目的在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知识点】二:

科学发展观

5.“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④不准确,低碳经济不一定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6.2017年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①错误,我们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

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7.“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

这告诫我们,必须()

A.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B.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C.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D.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解析】要解决经济效率和环境压力的问题,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B、C、D都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三: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假设干意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在于()

A.我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B.我国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我国政府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D.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解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措施,我国加大科技投入,旨在促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

10.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后,沿海一带将依托大港口,重点发展石化、钢铁和装备制造业,建设1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和精品钢基地;

沿陇海线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都市型、环保型产业园区,着重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新”产业板块。

上述举措有利于该地区()

①率先实现现代化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③提高经济竞争力④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解析】江苏沿海发展“三新”产业板块,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①与题旨不符。

题是()

A.减少开车,节约能源,绿色安全出行

B.熄灭灯光,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C.全民行动,节约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D.全民行动,绿色出行,发展低碳经济

【解析】材料中无车日、地球一小时、更换路灯的共同主题是节能。

应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关系到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

利用能源,必须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材料1:

注: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能源消费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1978~200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

材料2:

我国能源问题的症结在于:

经济增长带来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

能源价格形成

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③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

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4.2017年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图:

山东省2017~2017年季度累计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17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表:

山东省与全国、广东省、江苏省产业结构和能耗对比

项目

地区

2017年三大产业

占GDP比重(%)

能源消耗

万元(GDP)

标准煤

全国

10.57

46.80

42.61

1.1

广东

2.50

48.40

49.10

0.71

江苏

6.40

54.10

39.50

0.803

山东

9.6

56.3

34.1

1.102

揭示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为山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此题属于图表题,考查考生提取解读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

对图表的内容应从表头、比较的内容、注解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得出的结论用语言精练、准确地表述出来。

【答案】

(1)受金融危机影响,2017年山东省GDP增速逐季下降;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2017年山东省经济企稳回升,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但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

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拓展冲刺训练】

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简化如下表:

传统经济部门

现代经济部门

技术状况

近乎停滞

不断创新

管理状况

依赖经验

依赖制度

劳动力状况

平时过剩

无绝对过剩

资本状况

财产缺乏流动性

财产充分流动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