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62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高中学生竞赛模拟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D.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再收集气体

5.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D)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①②③④B.⑤⑥⑦C.②③⑥⑦D.③⑥

6.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B)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取氨水时氨气溶于水的导管;

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A.①②④B.①④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

7.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LCO和20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CO+H2O

CO2+H2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4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平衡后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相等

B.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

C.平衡后CO的体积与CO2相等

D.平衡后CO2的体积分数为20%

8.将ag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

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B)

A.0.1mol·

L-1B.0.2mol·

L-1C.0.4mol·

L-1D.0.8mol·

L-1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00mL2.0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D.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0.将等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

A.2mol•L-1的H2SO4溶液B.18mol•L-1的H2SO4溶液

C.6mol•L-1的KOH溶液D.3mol•L-1的HNO3溶液

11.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C)

A.氯化铍分子中有2对共用电子对

B.铍原子半径小于硼原子半径

C.单质铍能跟冷水反应放出氢气

D.氢氧化铍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2.硫钠原电池具有输出功率较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

其工作原理可表示为:

2Na+xS=Na2Sx。

但工作温度过高是这种高

性能电池的缺陷,科学家研究发现,采用多硫化合物(如图)作为电极反应材料,可有效地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且原材料价,低毒,具有生物降解性。

下列关于此种多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此化合物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将是单体

转化为

的过程

D.当电路中转移0.02mol电子时,将消耗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材料1.48g

12.

13.已知:

CH4(g)+2O2(g)→CO2(g)+2H2O(l);

△H=-Q1kJ·

mol-1;

2H2(g)+O2(g)=2H2O(g);

△H=-Q2kJ·

mol-1

2H2(g)+O2(g)==2H2O

(1);

△H=-Q3kJ·

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

kJ)(A)

A.0.4Q1+0.05Q3B.0.4Q1+0.05Q2C.0.4Ql+0.1Q3D.0.4Q1+0.2Q2

14.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在0.1mol·

L-1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mol·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c(C2O42-)

15.具有解热镇痛的新药“芬必得”,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式为

它属于(AB)

A.苯甲酸的同系物B.芳香族化合物

C.易升华的有机物D.易溶于水的物质

16.二氧化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形态,晶态二氧化硅主要存在于石英矿中。

除石英外,SiO2还有鳞石英和方英石等多种变体。

方英石结构和金刚石相似,其结构单元如

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结构单元

B.1molSi原子形成2molSi—O键

C.右图所示的结构单元中实际占有18个Si原子

D.方英石晶体中,SiO2键之间的夹角为90°

17.将2molA和2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B(g)

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ω。

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

A.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1时,按1molB、1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大于ω

C.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3时,按0.5molB、1.5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小于ω

D.若在恒温恒压下,按3molA、3molB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一定x=3

18.

有甲乙两位同学,他们一起做了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以下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电极材料

水果品种

电极间距

电压/mV

1

菠萝

3

900

2

苹果

650

柑桔

850

4

西红柿

750

5

6

450

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解释不正确的是(C)

甲同学

乙同学

A

实验6中的负极电极反应如何写?

铝为负极,Al-3e-=Al3+

B

实验1,5中电流方向为什么相反?

1中锌为负极,电流由铜经导线到锌,5中铝为负极,铝失去电子,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铝

C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只跟水果的类型有关

D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亮,如何使它亮起来?

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9.(5分)某学生要做检验Na2CO3粉末中含有少量的NaOH和NaCl的实验。

他的实

验设计分为7个步骤,其中的5个步骤所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见下表:

实验步骤

所用实验试剂及操作

()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里

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向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

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试将上表里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

步骤的顺序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填入相应的“实验步骤”栏里。

20.(11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下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

__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装置的作用是,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21.(9分)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常温常压下C、D、

F、G、I均呈气态。

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

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

略去。

 

(1)写出B的电子式,D的结构简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如对气体G进行加压操作,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_______________。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22.(6分)已知:

①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

②25℃时,0.1mol•L-1醋酸的电离程度和0.1mol•L-1氨水的电离程度基本相同。

现向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

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此溶液的pH增大;

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

向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D.固体NaHCO3

(2)若甲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8分)软性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

,试写出:

(1)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A;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C→D;

E→F。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I→G;

②G+F→H。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7分)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x转化为N2。

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1)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

是_______________(填一项)。

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

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4)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x的反应。

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

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

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

消耗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B.②C.都有可能

25.(10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和B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A和C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

D元素与A、B、C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请回答:

(1)C元素的名称是。

(2)A、B、D可组成化学式为D4B2A3的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B、D形成的化合物液态时可发生微弱电离(电离过程与D2A的电离相似),电离产生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4)已知:

BA2+A2+D2A→DBA3。

如图所示,若将一充满mmLBA2和A2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于D2A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试管中余下nmL气体,则:

①若余下nmL气体为,则原混合气体中BA2的体积为mL,A2的体积为mL。

②若余下nmL气体为,则原混合气体中BA2的体积为mL,A2的体积为mL。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各10分,任选一道作答)

26.(10分)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

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

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

元素符号表示)

(3)A和D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

原因是。

(4)A和E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阳离子共有

个。

(5)已知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

10-22cm3,则A和E组成的

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有s、p、d、f、g、h……等能级,各

能级分别有1、3、5……个轨道。

2006年有人预言,126号元素(一种极稳定的超重元素)可能与A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按照元素周期律,12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周期;

请根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填充的顺序预测,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应为。

27.(10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某同学用铝片分别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跟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跟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

这和课本中的内容“铝在常温下能与酸溶液反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

是试剂出了问题吗?

为了寻找原因,该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

10×

25n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应进程

1min

2min

5min

15min

20min

3mol·

L-1HCl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mol·

L-1H2SO4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无论是用1.5mol·

L-1的H2SO4还是3mol·

L-1的H2SO4,均无明显反应现象。

(1)为了探究“铝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差异的原因”,请提出两种假设。

(2)为了论证你的假设,请设计对应的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C[说明]A中

He比

He少一个中子。

B中氦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由各同位素的质量数和各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原子百分含量(丰度)共同决定的,现不知道丰度的值,因此不能计算氦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D中

He的摩尔质量应为

NAg•mol-1。

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2.C[说明]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醇其结构式中必须符合“邻碳有氢”的规律,即结构简式应符合

,因此除了醇

以外的醇均符合题意,共8-1=7种。

3.C[说明]由同种元素构成的O—O键为非极性键,由不种元素构成的O—H为极性键。

由图示可知,两个O—H键与O—O键处于不对称的位置,所以H2O2分子为极性分子。

4.A[说明]虽然碘化钾能和溴发生反应:

2KI+Br2===2KBr+I2,但生成的I2会溶解于溴苯中而不能除去。

因此欲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可加入NaOH溶液,再分液弃去水溶液可得纯净的溴苯。

当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苯酚溶液中的少量甲苯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氧化甲苯的同时也会将苯酚氧化,因此C选项也错。

除去N2中少量的氧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而不是氧化铜。

5.D[说明]有的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属于金属氧化物,因此①错。

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如NO、CO等属于不成盐氧化物,因此②错。

有的金属氧化物如Na2O2等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此④错。

有的酸性氧化物如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因此⑤错。

有些氧化物如NO、CO等属于不成盐氧化物,即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因此⑦错。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6.B[说明]由于分液漏斗是短颈的并且有活塞,因此分液漏斗一般不插入液面以下。

如换成长颈漏斗,则必须插入液面以下,否则易使气体逃逸出,如④中在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在③中制取氨水时,如将氨气直接通入水中易引起倒吸。

分馏是利用液体沸点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在⑤中石油分馏是,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来测量液体的沸点。

在⑥中制备乙酸乙酯时,如将乙酸乙酯的蒸气导管直接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引起倒吸,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7.C[说明]考虑到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可根据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40%求出平衡时CO的体积为20mL,反应过程中转化了10mLCO,达到平衡时CO、H2O、CO2和H2的体积分别为20mL、10mL、10mL、10mL,故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8.B[说明]当Fe3+、Al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的溶质仅为Na2SO4,根据SO42—守恒可知,Na+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SO42—物质的量的两倍。

9.D[说明]5.6g铁为0.1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FeCl2,转移电子数为0.2NA。

由于醋酸是弱酸,所以100mL2.0mol•L-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小于0.2NA。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A。

20g重水为1mol,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0.A[说明]A:

镁、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

铝遇浓硫酸钝化;

C:

镁不强碱溶液反应;

D镁、铝遇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

11.BC[说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氢氧化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e(OH)2+2NaOH====Na2BeO2+2H2O,因此D也正确。

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BC不正确。

12.BD[说明]注意键线式中碳元素符号省略了,学生易忽视而被其”新”所吸引,易误选A,含有”C=N”双键,不难判断B正确。

原电池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的判断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结合起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应为Na,则不难算出D中消耗该多硫化合物1.48g。

13.A[说明]根据题意先确定常温条件下甲烷和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mol-1。

在11.2L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8.96L合0.4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合0.1mol。

可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0.4mol甲烷和0.1mol氢气所放出的热量共为0.4Q1+0.05Q3。

选项A符合题意。

14.CD[说明]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c(H+)=c(HC2O4-)+c(OH-)+2c(C2O42-),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c(HC2O4-)+c(C2O42-)+c(H2C2O4)=0.1mol·

L-1,而c(K+)=0.1mol·

L-1,故A、B不正确。

由于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则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

本题答案CD。

15.AB[说明]由于“芬必得”和苯甲酸都含有苯环和羧基,其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故“芬必得”是苯甲酸的同系物;

由于该结构中含有苯环,因此是芳香族化合物,与低级羧酸(如甲酸和乙酸)相比,“芬必得”因含碳原子数较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其熔点也高,不会升华,且更趋向于高级羧酸的性质,不易溶于水,综上所述,A、B项正确。

16.A[说明]分析方英石结构图可知,每个Si原子结合4个O原子形成4根Si—O键,所以在方石英晶体中着SiO4结构单元,A正确;

B不正确;

图中立方体顶角上的Si被8个立方体所共用,面上的Si被2个立方体所共用,每个结构单元中实际占有的Si原子数为:

+6×

+4=8,所以C不正确;

由于方石英结构和金刚石相似,所以Si—O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09°

28′,D不正确。

17.AB[说明]A中相当于起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所以A正确;

B中相当于起始充入2molA和1molB,与反应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平衡时产物的体积分数最高,所以B正确;

C中相当于起始时充入1molA和1molB,这与原2molA和2molB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