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68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的传统节日.docx

古代的传统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古代的传统节日

 

  篇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第二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

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

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元镇《连昌宫词》: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杜甫有《丽人行》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

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

"端午被恩荣。

"

  七夕

  七月七日。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和凝《宫词》:

"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

  中秋

  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

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

  重阳

  九月初九。

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此日  

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杜甫有《腊日》诗:

"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华人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

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

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

(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

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

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历:

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风俗活动:

吃春饼、春卷。

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

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

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

《附三醉立春》: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

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

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

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来历:

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

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句: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习俗: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

吃粽子、赛龙舟。

  诗句:

文秀《端午》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风俗活动:

妇女比赛针线活。

  诗句:

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

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

  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来历、故事:

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

“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

”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

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风俗活动:

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

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

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诗句: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来历: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

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诗句:

清·夏仁虎《腊八》: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备注: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

  来历: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

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唐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整理于20XX年8月30日夜

  篇三:

《水浒传》与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水浒传》与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姚看江湖

  摘要:

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水浒传》中大量节日场景的描写,不仅将水浒故事有机地连为一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而且也为水浒故事提供了最为真实的时代背景。

本文通过对水浒节日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节日对于《水浒传》名著地位确立的重要意义以及水浒节日描写所折射出的古代传统节日特点。

  关键词:

水浒节日

  水浒故事所发生的那个时代背景——北宋,正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一个时期,所以当时所过的节日也是非常得丰富多彩,几乎是日日有节,甚至一日多节。

朱瑞熙先生在《宋代的节日》一文中曾把宋代的节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帝、后的“圣节”,即皇帝、太后的生日;第二类是官定的重要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和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临时制定的节日;第三类是节令性和季节性节日;第四类是为宗教性节日。

《水浒传》对于上述四类节日基本都有涉及,并且因为水浒英雄多出身于草莽,地气十足,所以其热衷的节日也更加接近于普通百姓所钟爱的传统性和季节性节日,再加上这两种节日大都是全民性的热闹节日,便于好汉们“浑水摸鱼”,办些平时不易办到的事情。

因此,这类节日在《水浒传》中出现的频率非常得高,描写得也非常细致入微。

《水浒传》中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的节日庆典连连看,不但使千里后的我们有机会窥探到了北宋末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当时人们节日庆典时的真实民俗民风,而且也让《水浒传》有了最为真实的社会背景。

  一、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夜晚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

当天夜里,中国民间历来有挂彩灯的习俗,因此元宵节又被称做“灯节”。

元宵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汉朝,至隋唐时基本习俗已经形成,宋时由于文人笔记的详尽记载,使宋代元宵节成为了解古代元宵节活动的重要窗口。

从宋人笔记中可以看出,宋时的元宵节已经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就连皇帝也掀开神秘面纱,从深宫中走出,与万民同乐。

宋徽宗时代,元宵节的当晚,道君皇帝要亲临宣德楼现场看灯,《武林旧事》记载“至二鼓,上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鳌山。

”而《东京梦华录》则站在百姓的视角详细地描述了这一盛况:

“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

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

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

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

皇帝的亲临让本已沸腾的节日变得更加狂欢,人们将欣赏宣德楼下瑰丽壮观的灯山烛海、百戏杂耍,与一睹天子尊颜、争赏宫嫔嬉笑融为一体。

《水浒传》对元宵节的描写也是不吝笔墨,比如政和七年清风寨的元宵节“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

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

?

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

银蛾斗彩,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华幡翠幙。

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阗;织妇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宣和二年大名府的元宵节“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

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

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

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著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宣和三年东京城的元宵节“融和初报,乍瑞霭霁色,皇都春早。

翠幕竞飞,玉勒争驰,都闻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

绛霄

  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从穷乡僻壤的清风小寨,到边陲要塞的大名府,再到政治中心的东京城,《水浒传》以详尽的笔墨为我们展现了全景的北宋元宵节。

  二、中秋节

  宋朝与中秋节有着不解之缘。

正是在宋朝,中秋节完成了从唐时的基于文人清兴、限于文人群体的玩月吟诗活动的非全民性节日,到以宴饮赏玩、家人团圆为核心节俗内涵的大众化节日的演变,使起源较晚的中秋节地位不断上升,明清时成为与春节、端午节并重的中华民族三大节日。

可见,两宋对中秋节的完善和传播功不可没。

读水浒,了解宋时的中秋节,因此而显得尤为有意义。

史家村的中秋夜是《水浒传》的第一个大型节日,可谓水浒开篇第一节。

发生在政和三年的中秋节,是史太公殁后,史进当家作主的第一个中秋节:

“史进请三位头领上坐,史进对席相陪,便叫庄客把前后庄门拴了。

一面饮酒,庄内庄客,轮流把盏,一边割羊劝酒。

酒至数杯,却早东边推起那轮明月,但见:

桂花离海峤,云叶散天衢。

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

影横旷野,惊独宿之乌鸦;光射平湖,照双栖之鸿雁。

冰轮展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

”《水浒传》对这段中秋宴描写的很形象,也很具体,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普通人家过中秋的热闹场面。

并且,通过史进的中秋宴也折射出了唐代中秋与宋代中秋的极大不同:

唐时过中秋多是文人墨客单纯的玩月吟诗;而宋时的中秋,已经多宴了饮聚会的内容,在这样的聚会上,对月亮的玩赏已不是唯一的焦点,“中秋赏月”甚至只是聚会的一个契机和理由。

  政和六年,武松在张都监府上所过的中秋节,是《水浒传》中最温馨、最浪

  漫、最有中秋味道的中秋节。

“张都监向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筵宴,庆赏中秋,叫唤武松到里面饮酒”,席间养娘玉兰一曲“中秋水调歌”,将节日后气氛推向高潮。

张都监府上的中秋节相信是武松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一个中秋节。

节日前半段的温馨欢乐让骤失亲人的武松有了家一般的温暖,而席间那位风姿绰约、声音甜美,即将成为武夫人的玉兰小姐,如同一剂止痛良药让武松被大嫂伤得遍体鳞伤的身心得到了暂时的慰藉。

然而曲终人散后,武松等来的不是娇娘入怀的酥软,而是精心设计的圈套。

当武松血溅中秋之夜曾给他带来美好憧憬的鸳鸯楼之后,终水浒全书,再也看不到了那个豪气云天的武松,或许中秋梦碎之后,武松已然只剩下一个被女人伤得千疮百孔的躯壳。

  从史进血洗史家村的水浒第一中秋,到武松身陷都监府的痛并快乐中秋,都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北宋中秋的特点、特色,以及节日因人的心境不同而阐释出的不同意义。

回眸《东京梦华录》以及《梦粱录》等宋人笔记中对中秋的描写,再结合《水浒传》中的几次中秋节,可以明显的看出,北宋之时的中秋节已较唐时单纯的吟诗玩月有了质的改变,加入了宴会、娱乐的内容,而到南宋,随着山河沦陷,骨肉离散,中秋被赋予了更多“团圆”的意义,“阖家团圆”就此成为中秋节的核心主题,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菊花节、茱萸节、登高节、女儿节、老人节等,是中国民间流传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即为“重阳节”,“重阳”二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籍《易经》,《易经》载:

“以阳爻为九”,即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即为“重九”,两阳相重,故为“重阳”。

宣和二年的重阳节是梁山历史的分

  水岭,也是金圣叹腰斩水浒之处,因为在这一年重阳节,宋江决定进行招安的总动员:

“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

菊花之会?

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

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给散马步水三军一应小头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团儿吃酒。

且说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头把盏。

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

马麟品箫,乐和唱曲,燕青弹筝,各取其乐。

  重阳节赏菊花,古已有之。

早在唐代,诗人王维就曾作诗“无穷菊花节,长寿柏梁篇”,直称重阳节为菊花节。

可以想象,在秋风萧瑟、百花凋零的九月,唯有菊花,凌霜开放,是何等的意境!

难怪菊花在仙道方家眼中被视作“延寿客”、“不老草”。

于是,赏菊、采菊、食菊、佩菊、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

虽是一群莽汉的梁山,这一年的重阳节也少有的在忠义堂上遍插菊花,赏菊品菊。

菊花酒和重阳糕是宋时重阳节的主要食品饮料,《水浒传》中虽未提及,但菊花大会的酒桌之上一定不会缺席,除非负责宴会组织工作的宋清太过孤陋寡闻了。

菊花酒是用菊花并茎叶酿之以黍米而成,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癣,消百病之功效,因此被赋予长命酒的美名。

重阳糕是由糖面蒸制而成,加上猪羊肉、鸭子肉作成的丝簇钉,或以果实(如榴、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作成的,上面再插剪彩小旗,好吃又好看。

  宣和二年的重阳节菊花大会,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大聚义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节日庆典,也是宋江独揽权柄后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第一次尝试。

至此之后,水浒的故事便开始由最初的“如何上梁山”向“如何下梁山”发展。

无怪乎,金圣叹在此将《水浒传》腰斩为两截,足可见此重阳菊花大会在水浒故事中的分水岭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