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86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坚持四大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是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告诉我们在大学建设中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学校的一切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受到大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是激励功能。

大学的文化一旦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内心,就会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能够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大学的使命而凝聚力量,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图进。

三是规范功能。

管理有三种境界,低层次管理是人管人,中层次管理是制度管人,高层次管理是文化管人。

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从众心理,一旦文化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学校中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言行。

四是熏陶功能。

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课堂、最好的老师。

五是识别功能。

大学之间具有鲜明的文化差异,大学文化也是大学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志。

我们提出大学文化建设有三个目的:

一是提高师生对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认识。

明确大学是文化单位,大学的使命是以文化人,大学要发挥社会道德良心、文明旗帜作用,大学人要有崇真、向善、求美和务实的精神境界。

二是营造良好精神氛围,端正校风。

文化氛围是一种风气,目的是要学生刻苦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之风;

教师要认真治学,精心育人,有良好的治学育人之风;

管理服务人员要率先垂范,服务一线,有良好的工作之风。

三是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继续深化大学文化建设

2006年初,学院党委提出了“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中心,着力提升学院品位”的工作思路,一年半来,我们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全院师生响应党委号召,身体力行“四种精神”和“四种要求”,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有了明显进步,学校的学术氛围、学习风气有了显著变化,大学文化成为推动我院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但是,对于大学文化建设,我们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内容还有待于深化,措施还有待于加强,效果应该更加明显。

1.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我院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中心,着力提升学院品位”,确定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大学精神铸“校魂”,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在校园风气上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在管理体制上尽快形成以系(院)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运行机制;

建设优势学科专业,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进一步强化科研,真正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带动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进一步深化大学文化建设,就要按照《加强我院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培育我院的大学精神;

二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高效有序的大学管理机制;

三是推进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是加强学院形象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

五是培育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

六是加强大学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

总之,学院和各系(院)、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形成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2.在四个层次上狠下功夫

(1)领导与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提升领导能力,将先进的文化理念渗透到领导和管理过程之中很有必要。

因此,要在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间,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重视管理,研究管理,提升管理,形成追求品位、追求修养、追求境界的领导和管理氛围,培育争先创优的发展意识。

要加大改革力度,明确职责,细化分工,采用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2)教师与教学文化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是育人的关键。

教师是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宝塔尖”,是学校进行队伍建设、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思想引导者,更是文化的使者,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面貌和业务技能是构成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构建先进的教学文化,就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

就要严格落实我院《教学工作规范》,不断规范和提高教学水平。

就要认真抓好教风建设,使广大教师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来。

就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

(3)学生与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文化场所,它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

建设班级文化,应教育引导全院各个班级根据班情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培育学生的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教室环境、班级标志、班级制度、文化活动等方面塑造自己的特色。

要实行班级目标管理,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责任感,学会自我发展,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作用。

要以优秀学风班级建设为载体,培育良好学风。

要加强学生管理,定期检查,做好记录,作为优秀班级评选的考核指标。

(4)校园与环境文化

整洁、美观、高雅的学校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

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环境的建设。

我们应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学院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3.切实抓好内部管理

(1)充分认识高校管理的重要性,认真掌握高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大学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是人本管理。

学校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等进行具体的科学管理。

对于高校发展来讲,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素,但高校领导自身的领导才能和工作作风无疑是决定性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如何来决定。

”邓小平同志也讲过:

“我们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学校管理人员,这也是专业人员。

应该是懂得教育的有管理学校专长的专业人员,会管理某一类学校。

”发展要求管理,管理为了发展。

加强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应有之意和长久之计。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

各个高校发展经验表明,学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成为一流大学,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工作,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就我们学院来讲,无论是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是科学管理的水平,与一流大学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管理的重要性,认真掌握高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2)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坚持“严格、民主、科学”这三条原则、基本要求

严格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管而不严,等于不管。

严格管理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大庆提出的“三老四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其精神实质是我们今天仍然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从严治校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为许多教育家所倡导,所践行。

目前,我院还存在管理不到位、不严格的问题:

有的事情没有规矩,没有标准,做成啥样就是啥样;

一些任务没有时间要求,想啥时完成就啥时完成,甚至定了的事情一拖再拖;

一些现象明显有问题,碰见也见怪不怪、无人问津。

上述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要引起注意。

今后我们不论对事的管理还是对人的管理都要敢于管理、严格要求,以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民主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我们管理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标准。

为此,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特别是各方面的利益,严格工作程序,注意工作方法,特别是要深入群众,尊重民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科学管理就是遵循规律,科学确定管理目标、科学组织管理活动。

其核心是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知识分子工作特点,符合知识分子生活特点。

周济部长把高校管理概括为四个特点:

一是高校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活动过程,是知识管理。

目标是使知识的传播、创新、应用有效运行,从而实现三大功能。

二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管理要符合知识分子工作学习个性化程度比较高,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三是高校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高校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

高校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

四是高校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管理具有开放性。

高校一方面要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推动自身发展。

以上看法对我们实施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3)内部管理要从“建章立制,典型引路,抓住关键”三个方面着手

建章立制,就是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健全的制度有这样一些特点:

禁止性规定要明确,规范性制度尽可能量化;

制度设计无漏洞,管理无死角;

制度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制度上的合力。

制度建全,大家接受制度制约,都按制度办事,是管理的长效机制。

目前制度管理方面我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按照高等教育规律,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有些制度制定时考虑的不周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完善;

有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要及时修订。

二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现在更多的问题是不是没有制度,而是有制度没有认真去执行。

今后必须要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要建立和执行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典型引路,就是要善于抓住典型,搞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盘。

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是优良的传统。

这方面我们要推广典型、培育典型、做好试点。

首先是发现、推广典型。

各系(院)在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就业等方面都有搞的比较好的经验,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相关处室要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在全院推广,以带动全面工作。

其次是培育典型。

受国家和省上重视,通过评比确定的项目,我们要积极培育,如重点学科(包括重点实验室)、名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成果奖;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层次科研成果;

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这些都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可比性指标,其中大部分我们是空白,已有的项目数量很少。

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相应工作,有针对性地培育。

在这个问题上要切忌心中无数的态度,临时抱佛脚的方式,猴子搬包谷式的方法。

第三是有些工作要搞一些试点,如人才培养模式,不少学校前两年按大类打通培养,后两年按专业学习,所谓“2十2”或者“3十1”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否在专业多一些的系(院)试点;

还有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基地的建立,都可以搞一些试点。

抓住关键,就是管理要抓住关键点,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环节在不同管理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上有不同表现,有的属于重要任务、主要工作,有的属于薄弱环节、突出问题。

就学校层面上,我们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继续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树立良好的党风、校风、教风、学风。

二是要抓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各部门、各系(院)也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

(4)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谈到关键,应该说办好我们学院的关键,还在于在座同志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大家的素质和能力对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

党和政府要求高校领导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即成为教育管理专家,要求学校各级管理干部和人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就学院层次讲,我们几位领导经常议论,大家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深感我们责任的重大,深感提高自身的领导力、管理力的必要。

就各部门、各系(院)来说,明显看到,不同单位人们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工作实绩与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这里提出几点与大家共勉。

这就是讲学习、讲规范、讲民主、讲实干。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管理者需要的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也需要通过学习来培养。

我们大家都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善于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干好管理工作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的目标是要让管理对象的行为守规矩、有秩序,从而保证组织正常地运行和活动。

为此,管理者的管理行为首先要讲规范,包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全校一盘棋。

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让大家心齐、气顺,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讲实干,就是要坚持严格管理的原则。

必须强化执行力,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北京大学老校长陆平同志曾经说过:

“大学领导要有省委书记的水平,支部书记的作风”,意义非常深刻。

我们既要有战略思维、长远眼光、前瞻意识,又要脚踏实地、立足当前、小处着手,干好每一件事情。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有“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的态度和精神,管理具体到一人一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作。

二、实施质量兴校战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就一般意义而言,高校有三大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最基本的首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要为教学、为人才培养服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社会满意是最高标准。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传承文明的机构,是文化再生产的组织。

大学的所有职能都在于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灵魂、启迪学生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视质量为生命线,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的客观要求

从特殊意义讲,我们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的客观要求。

我国自从上世纪末,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受生源、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家长、学生和用人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规模基本适当,已经到了要更加注重质量的阶段”,“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并出台了“质量工程”等多种措施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院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我们应该坦荡地承认,我院就生源、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来说,与兄弟院校比,基本上都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下更多的功夫,搞好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国家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即,我们没有退路,必须义无反顾、别无选择地狠抓教学质量提高。

2005年学院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去年到上学期又抓了学风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外语、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等,学生的学习风气日益好转,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离我们所期望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要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准备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认真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解决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标准问题。

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水平的教学?

什么样的学生是一名好学生?

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要从宏观时代背景和高教发展阶段两个角度考察。

当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高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必须接受人才市场检验。

因此,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和认可度是检验学校人才质量的标准。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不是毕业生在考场上能得多少分,而是在实际岗位上能干多少事。

换言之,就是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与此相适应,高校的人才质量观必须由过去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综合质量观,要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追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质量标准。

同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校的类型和培养对象发生了明显分化,质量标准也必然走向多元化,各个学校的质量标准首先要和本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相一致。

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既符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同时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就是高质量。

根据以上看法,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应突出两点:

一是综合素质高;

二是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是指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思想品德优秀,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积极向上、务实肯干、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实践能力强”是指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相一致,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胜任工作,师范生能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非师范生能有与岗位相适应的较强的动口、动手能力,均能受到服务对象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营造良好氛围,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我们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要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认真教学,政策导向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和运行机制。

学院和各系(院)要坚持教学质量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党政一把手是学院、系(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

要坚持教务处每两周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每月一次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的院务会议制度;

坚持院领导联系系(院)制度和听课制度,把教学工作作为工作主要内容。

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保证教师在教学上的精力投入、时间投入,加强教师师能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津贴分配上,教师的平均津贴要高于管理人员的平均水平;

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中,要重视教学业绩,向教学质量优秀者倾斜;

在专业、课程、教材、教改研究等方面建立表彰、资助办法;

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坚持科研服务教学、推动教学。

要努力做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以教学为目的确定科研内容,通过科学研究追踪学科前沿最新突破,掌握学科前沿最新成果,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要努力做到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坚持“学习即探索”原则,制订以研究、探索为本的教学方案,开展本科生科研、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实践,把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观念,树立民主管理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学院在财务预算上要优先安排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工作经费,教学四项经费投入要超过当年学费收入的25%,要建立教改基金,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和改革实践。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1.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解决好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怎么样教与学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包括三个层次: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学习内容,总体上解决学生上学期间,该学一些什么课程,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每门课程内容有什么要求。

就人才培养方案来说,古今中外都特别强调通识教育。

耶鲁大学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量的人文、社会、文化艺术课程,认为通识教育“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生活”。

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们有过很好的见识和倡导。

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本科教育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从目前世界各国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各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方面都特别强调拓宽专业面,重视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使学生有宽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

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广泛性,需要通过人文、社会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地看待和处理人生和社会相关问题。

二是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通识教育为学生本科后深入学习,终身发展做了准备。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未来的技术难以预测,只能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现在各校都很重视通识教育,我们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目前,各系(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将《高等数学》和《大学语文》列为本科生的必修通识课。

除外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若干门课程列入必修通识课程外,还要设若干系列、门类的选修通识课,如教师综合素质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自然、信息科学系列、艺术、体育系列、管理科学系列等,文科生和理科生必须兼选一定课程,取得一定学分。

只有构建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种“文理贯通”的教育,才能完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体系方面,要科学处理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主干课之间的知识整合与优化,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统筹课程结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在各门课程的教学方面,要精选内容,不断充实本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着力反映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等。

与此相适应,要积极推进合格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2.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今天的学生与十多年前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部分学生入学时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相对差一些;

二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因长期学习负担过重、过累,产生了厌烦情绪,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强;

三是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大为增加。

以上情况给今天的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大学教师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