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99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浮梁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Word格式.docx

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

评估结果公开的,自公开之日起有效期一年;

评估结果不公开的,自评估基准日起有效期一年。

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关主管机关审查公示而作。

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

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摘自《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部情况,请认真阅读评估报告全文。

法定代表人(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

报告复核人(签名):

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受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委托,组成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小组根据国家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方法,对拟出让的“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了评估。

现将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

机构名称:

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武昌区中北路车家岭尚城国际28层2号房;

法定代表人:

汪晓菲;

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资格证书编号:

矿权评资[2002]012;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03737500093P。

2、评估委托人

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址: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大道98号。

3、采矿权人

采矿权人:

景德镇陶源矿业有限公司;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吕蒙桥南陈湾矿区;

经济类型:

国有企业;

开采矿种:

陶瓷土;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经营范围:

陶土、瓷土开采、加工;

陶瓷原料、瓷用化工原料(不含化学危险品)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根据市原料总厂宁村瓷石矿采矿权价款评估,矿山于2008年有偿处置36万吨的可采储量,处置价款为18.45万元,该价款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采矿难易程度等综合因素上下浮动20%。

最终价款为14.76万元,根据相关票据,该采矿权出让收益(价款)已全部缴纳。

4、评估目的

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拟出让“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该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委托人确定该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

5、评估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估的对象:

根据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8年9月28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C360200*********0109332)及采矿权评估委托书,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1.25万立方米/年,有效期限为贰年零贰月,自2018年8月19日至2020年10月19日,矿区面积0.3311km2,开采深度:

+60m~-183m标高,矿区范围由17个拐点圈定,编号及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

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坐标系

X

Y

1

3231632.85

39525150.46

3231629.39

39525268.22

2

3231574.85

39525209.46

3231571.39

39525327.22

3

3231840.85

39525580.46

3231837.39

39525698.22

4

3232106.86

39525904.46

3232103.40

39526022.22

5

3232180.86

39525978.47

3232177.40

39526096.23

6

3232408.86

39526156.47

3232405.40

39526274.23

7

3232655.87

39526324.47

3232652.41

39526442.23

8

3232924.87

39526466.47

3232921.41

39526584.23

9

3233174.88

39526706.47

3233171.42

39526824.23

10

3233306.88

39526633.47

3233303.42

39526751.23

11

3232982.87

39526394.47

3232979.41

39526512.23

12

3232752.49

39526268.29

3232749.03

39526386.05

13

3232749.87

39526128.47

3232746.41

39526246.23

14

3232645.87

39526077.46

3232642.41

39526195.22

15

3232683.87

39526035.46

3232680.41

39526153.22

16

3232575.87

39525935.46

3232572.41

39526053.22

17

3232453.86

39526002.46

3232450.40

39526120.22

储量估算范围在上述矿区范围之内,本次评估范围为上述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矿区范围。

6、评估基准日

根据《采矿权评估委托书》,委托时间为2019年5月20日。

考虑评估基准日应尽可能接近经济行为实现日以及方便收集评估所需资料等因素,并符合《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的要求,因此本项目评估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19年4月30日。

7、评估依据

7.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正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3)《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

(4)《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2号令);

(5)《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0]309号文);

(6)《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

(7)《国土资源部关于施行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取消后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5号);

(9)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35号);

(10)《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8]58号);

(11)《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国家标准GB/T13908-2002);

(1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66-1999);

(1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14)《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5)《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16)《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自2017年11月1日起执行);

(17)《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

(18)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5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CMVS11100-2008)》、《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

7.2、经济行为依据

采矿权评估委托书。

7.3、矿业权权属依据

景德镇陶源矿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与采矿许可证。

7.4、评估参数选取依据

(1)景德镇市地质队2017年12月编制的《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7月30日下发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备案证明》(景国土资储备字[2018]13号);

(3)景德镇市自然资源不动产规划勘测队2019年4月编制的《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

(4)《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

(5)市原料总厂宁村瓷石矿采矿权价款评估及缴纳凭证;

(6)景德镇陶源矿业有限公司宁村瓷石矿提供的固定资产及成本表;

(7)景德镇陶源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矿产品销售合同与运输合同;

(8)评估人员收集的其他有关资料。

8、采矿权概况

8.1、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宁村瓷石矿位于浮梁县南东176°

方向,直距约17Km处,属浮梁县寿安镇管辖。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北京54坐标):

东经117°

16′08.4″、北纬29°

12′35.5″。

有约6Km简易公路接景(德镇)—涌(山)公路,距景德镇市26Km,市区有皖赣铁路和九景衢铁路通过,高速有杭瑞和景鹰交汇,交通十分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为低山丘陵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山势平缓不连续,沟谷平坦开阔;

地形为东西两端高、中间低。

矿区最高点标高为181.49米,最低点62.20米(7线附近宁村村边小溪),最大相对高差为116.29米。

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地表径流为东南缘的朱溪河。

区内有两条小溪与13-15线间北缘的山田水库形成密布全区配套灌溉系统。

气候属江南温润性气候,降雨多集中在4-7月,最高气温为41℃,最低气温为-9.3℃。

年降雨量1600mm±

,年蒸发量为1500mm±

项目区及周边地表覆盖植被以次生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区域内没有需要重点保护的古树、大树及珍稀植物,植被较好。

项目区内植被发育,以灌木、松木、杉木为主。

草种重要有白茅、狗牙根及红三叶等。

寿安镇属资源型乡镇,矿藏资源丰富,有煤、石灰、大理石、铜、银、铬、瓷土、匣钵土、海泡石等。

煤、石灰石、瓷土储量最多。

全镇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水、电、通讯设施齐全。

镇域旅游资源丰富,有令人神往的风景游览区“诸仙洞”,鬼斧神工的宁厂“怪石林”,扑朔迷离的寺前“龙池”和闻名遐迩的南市街古窑遗址。

这些景点的开发,成为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

8.2、地质工作概况

该区域曾进行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

1962年,赣东北地质大队105队曾派普查组进行过地表踏勘,编有矿点踏勘报告。

1968年,赣东北地质大队102队在该区进行了普查评价,施工了7个钻孔,测制了1/2000地形地质草图。

1986年,景德镇市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1:

2.5万地质普查工作。

1980年11月至1986年5月,景德镇市地质队对该矿进行了勘探。

提交了《江西省景德镇市宁村瓷石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交C+D级储量368.84万吨。

该报告经江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89)赣储决字第73号决议审批,审批结果为:

我委同意批准《江西省景德镇市宁村瓷石矿区勘探地质报告》及其探明的各级矿石储量。

2007年3月,景德镇市地质队提交了《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提交总资源储量为268.10万吨,其中(111b)储量123.63万吨、(122b)资源量114.52万吨、(2s22)资源量29.95万吨。

该报告经景矿咨储评字[2007]44号审批通过,景国土资储备字[2007]08号备案。

2013年,景德镇市地质队提交了《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动态检测》,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采矿权范围内估算了资源储量为249.90万吨(其中(111b)114.85万吨、(122b)105.10万吨、(2S22)29.95万吨。

2017年12月,景德镇市地质队编制了《江西省浮梁县宁村瓷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7年12月31日,采矿权范围内累计消耗矿石量130.81万吨,其中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底动用矿石量为29.19万吨,保有矿石量(122b+333)388.71万吨。

该报告经景德镇市瓷都矿业开发技术咨询服务部组织专家评审(景矿咨储审字[2018]16号),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以“景国土资储备字[2018]13号”文备案。

8.3、矿区地质

本区位于萍乡-乐平台陷东段的丰城-乐平凹断东北缘,北临九岭-高台山拱东段的高台山窿断束,宜丰-景德镇深断裂在区北侧通过。

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的千枚岩和变质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安源组地层。

区域内总体构造形迹主要归属于华夏构造体系,主要由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和三叠系地层等组成,走向近似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0°

~70°

左右,总体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局部地段见有褶皱。

区内最大的纵向断裂纵贯全区的有两条,在最大纵向断裂两侧,常见有次一级纵向断裂,这些断裂在走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延伸达数十公里,是明显的压扭性特征。

燕山期岩浆岩沿该组断裂贯入,为瓷业生产所利用的瓷石矿体主要控矿构造。

区域内瓷石矿体由西往东有宁村、画眉垅、荷家蓬、东流分布在这一控矿构造带上。

8.3.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以及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的千枚岩和变质砂岩组成。

现分别叙述如下:

(1)第四系(Q):

残坡积层:

多分布于山坡地形较缓和低洼的地带,呈土黄色、褐黑色,由亚砂土、亚粘土、腐植土组成。

亚砂土成份主要为千枚岩、变质砂岩碎粒组成;

亚粘土现为稻田耕积,成分肉眼难以辨认;

腐植土中有较多的植物根须及杂质。

(2)冲积层:

分布于水沟附近,由变质岩碎块和泥沙组成。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Pt2sh12)。

按其岩性区分为千枚岩、变质砂岩。

千枚岩:

灰、深灰、灰绿色。

地表风化后呈褐黄色,呈微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表面具丝绢光泽,矿物成份主要为绢云母,次为长石、石英等粘土矿物组成。

变质砂岩:

地表风化后呈褐黄、紫红色变余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

次为绢云母和少量粘土质组成。

8.3.2、构造

按江西省构造区的划分,本区位于萍乡-乐平台陷东段的丰城-乐平凹断束北缘,北临九岭-高台山拱东段的高台山窿断束;

宜丰-景德镇深断裂在本区北侧通过。

矿区的构造形迹主要应归属于华夏构造体系;

新华夏系在本区虽然亦有表现,但不十分明显。

现将主要构造特征叙述如下:

矿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地层走向近乎北东—南西,其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一般为50°

~68°

左右,总体表现为一单斜构造。

矿区没有发现幅度较大的褶皱构造,仅局部地段见有褶曲,褶皱轴走向为北东—南西。

(1)纵向断裂:

区内最大的纵向断裂为细晶岩(瓷石矿体)充填的断裂。

这一断裂沿走向断续延伸长达数十公里,沿走向和倾向均呈舒缓波状,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应归属于华夏系构造体系。

断裂带内及两侧岩石挤压破碎明显,裂隙发育,局部可见角砾岩及破碎带,角砾呈次棱角状,大小不一,角砾成份为千枚岩、变质砂岩和少量石英及瓷石矿,胶结程度差,局部可见千枚岩及变质砂岩角砾被瓷石矿胶结。

根据上述特征,不难说明,这一断裂是以压扭性为主改造追踪了张性断裂,是区内成矿前的主要断裂构造,也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

从角砾成份中有瓷石矿可以判断,这一断裂在成矿后仍有活动。

(2)斜断裂:

该组断裂在本区不发育,仅有一条,编号为F1,出露在1-3线之间,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倾向北西西。

南西盘往北北东平移,北东盘往南西平移,水平断距约12m左右,垂直断距约40~50m左右,(据钻孔和坑道编录资料)。

断裂中见有断层角砾,角砾成分为千枚岩与石英;

钻孔的破碎带中见有明显劈理和擦痕,具明显的压扭性特征。

破坏了矿体在走向上的连续。

8.3.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不发育,岩石在地表未出露,从钻孔和坑道中所获资料,仅有细晶岩体。

8.3.4、蚀变及矿化

细晶岩风化蚀变后形成瓷石矿体,呈浅灰色、青灰色,风化后呈灰白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由石英(约占60~65%)、长石(约占35~40%)、极微量绢云母、水云母、锆石、碳酸盐矿物、黄铁矿等组成。

8.4、矿床地质特征

8.4.1、矿体特征

矿区范围内圈出瓷石矿体2条,编号为Ⅰ、Ⅱ,矿体呈规则的脉状产于区内的纵向断裂带中,矿体的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5°

左右,最陡为80°

左右,最缓42°

左右,矿体特征简述如下:

Ⅰ号矿体沿走向方向延长约1700米左右,地表出露最高标高+60米,最低标高+40米,控制深度为-183米,从地表向下(斜长)245米,其余各线从地表向下,延伸深度不等。

矿体的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55~68°

4线矿体最厚,真厚度为18.58m;

15线矿体真厚度约为10.70m,沿走向矿体向两端逐渐变小尖灭。

东端的10线矿体真厚度仅有1.57m,西端的23线矿体真厚度仅有0.67m。

矿体沿倾斜方向延伸长度不一,从钻孔揭露结果来看,矿体延伸最深的是5线。

从井下开采情况看,矿体厚度沿走向和倾向方向有膨大、缩小现象。

各中段矿体厚度变化情况如下:

①在+48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9-10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5-7m。

②在+10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9.5-10.5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5-7m。

③在-30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9.5-10.5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5-7m。

④-64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10-11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5-7m。

⑤在-90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11-13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5-7m。

⑥在-120米中段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度9.1-9.2m比较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变薄,厚度为6-7m。

综上所述,Ⅰ号矿体的厚度特点是:

沿走向4号勘探线附近矿体厚而稳定,0号勘探线以西和6号勘探线东部矿体逐渐变薄。

从钻探资料分析,Ⅰ号矿体在1号勘探线以西,由于F1断层矿体厚度逐渐变薄至尖灭,8号勘探线以东矿体厚度逐渐变薄至不可开采。

从矿体样品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矿体的品位变化:

Al2O3在15.38~16.90﹪之间,平均为15.66﹪;

Fe2O3在0.71~0.92﹪之间,平均为0.78﹪;

K2O在2.22~3.24﹪之间,平均为2.77﹪;

Na2O在0.29~0.78﹪之间,平均为0.53﹪。

综上所述,矿体的品位特点是:

总体比较稳定。

Ⅱ号矿体从16线附近至20线,矿体沿走向方向长约200m左右,向东延伸至本次工作范围以外,矿体最厚为20线,真厚度为21.06m,往西端14线附近逐渐变小尖灭,矿体沿倾斜方向16线延伸最深,控制深度为-115m,从地表向下(斜长)208m。

综上所述,就矿区矿体总的形态而言,不论是走向还是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并有膨大、收缩、尖灭、再现、分枝、复合之现象。

8.4.2、矿石质量

(1)矿物成分

矿石(蚀变细晶岩)呈浅灰色、浅灰绿色,风化后呈灰白色。

变余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后期有石英细脉沿岩石裂隙充填。

经X衍射测试,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约占45—60%)、绢云母、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约占25—50%)及少量长石、碳酸盐类矿物及磁铁矿等组成。

石英为近等轴的他形粒状,粒度以0.02—0.05mm为主,少量为细小纤维组成的球状集合体,球粒体大小在0.2—0.4mm之间,含量小于1%。

长石为粒状,少数较新鲜,大多数被绢云母、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交代。

绢云母粒径较大,高岭石、伊利石晶体较小,它们呈鳞片状,其集合体分布于石英与长石的空隙中。

粒状碳酸盐矿物分布不均匀。

磁铁矿为自形晶,星散状分布。

(2)化学成分

矿区范围内的矿体,根据其连续性,分为I号和Ⅱ号矿体。

大多数矿石的化学成份都是较稳定的,变化不大,只有少数变化较大。

SiO2沿走向富集在11线、7线、3线、2线、6线,Al2O3沿走向富集于19线、1线、8线。

Na2O沿走向,5线以西变化较大,而5线以东变化较小,富集于19线、7线。

Fe2O3沿走向变化较小,富集于3线。

CaO沿走向变化不大,富集于17线、4线。

以上五种组份的相互关系为:

SiO2和Al2O3的含量呈反比,Na2O在9线以西和SiO2呈反比,和Al2O3呈正比。

在9线以东相互关系不明显。

Fe2O3、CaO和其他组份关系不大。

根据化学成份,沿矿体倾向的变化为SiO2与Al2O3成反比。

Na2O与SiO2成反比。

与Al2O3成正比。

此外,五种组份沿倾向从上到下的变化规律及富集部位为:

SiO2大多数为逐渐减少。

少数如:

17线、13线、5线中部含量高,而在7线、4线的中部含量低,所以SiO2多富集在上部。

Al2O3大多数是渐增。

只在17线、13线的中部含量低,在4线的中部含量高,所以Al2O3多富集在下部。

Na2O大多数变化较小,少数变化大。

如19线、13线、7线。

主要富集在三条勘探线的中下部。

Fe2O3的变化较小,规律性不强。

其富集部位13线、9线、7线的中部和0线的上部和中部,4线的中部和下部。

CaO的变化多数是渐增,上部略低于下部,变化幅度小。

主要富集在17线上部、7线中部和9线、1线的下部,以及4线的中部。

Ⅱ号矿体其化学成份和Ⅰ号表内矿体相同。

矿体中有两条勘探线(16线和20线),六个钻孔。

由于工程少,沿走向反映不出矿体的规律性。

为此仅叙述沿倾向的变化和富集。

SiO2、Al2O3、Fe2O3、C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