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12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策略和方法

复习提问法:

既巩固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又可导入新课,还可以满足初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良好愿望,加强师生互动

重点讲解法:

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较陌生,教师需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

材料辅助法:

将书中的相关史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预先处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教学过程

提示或建议

复习导入

师: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和粟(学生回答),商朝时有了五谷(稻、黍、粟、麦、豆)(学生回答),汉朝时中原和西域互通有无,传入了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学生回答),北宋时我们又从国外(吕宋岛)引进了高产的水稻占城稻(学生回答)。

到了明朝时期我们又从国外引进了多种农作物,大家想不想知道是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教师可根据以前的教学内容或自身的教学风格导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教师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找出引进的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农作物品种增多

2、手工业(教师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归纳、概括)

棉织业:

由南到北推广

丝织业:

明有苏州清有南京

制瓷业:

瓷都景德镇形成

3、商业(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请看反映北京繁华景况的《皇都积胜图》(教师略释)。

再请看反映明朝南京繁华景象的《南都繁会图》,街市上店铺林立,店铺前悬挂着招牌,有的写着“西北两口皮货发客”,有的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等,这说明当时的南京除销本地产品外,还销售哪些产品?

答:

还销售来自外地甚至海外的商品。

再请仔细看《南都繁会图》,有些类似于今天银行的“银号”及当铺等,这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当时有些商人除了直接经商外,投资于手工生产。

过渡到下一问题。

屏幕显示幻灯片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的图片》,因为它们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

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

板书:

1、农业:

引进新作物

《丝织品、瓷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手工业技术的先进并引导学生从明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

2、手工业:

技艺先进

屏幕显示幻灯片《皇都积胜图》、《南都繁会图》

《南都繁会图》部分,将“活动与探究”引入课堂教学,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3、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

二、资本主义萌芽

现请看课本117—118页有关明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

何地?

何行业?

明朝中期以后。

苏州、松江等地。

纺织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机户出钱购买原料和织机,机工出卖力气为机户干活。

机户、机工他们的具体状况怎样?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工:

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机工在什么地方为机户干活?

机房——手工工场

教师讲解“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区别:

手工作坊:

封建社会城市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分散经营。

是个体小商品生产性质。

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生产的早期形式,分工更细,规模更大,商品性更高。

是以剥削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性质。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

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

机户与封建地主的区别:

机户拥有生产资料和资金,是早期资本家,他们开设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靠雇佣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剥削的是雇佣工人。

而地主则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

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工场手工业,它是从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过渡,是资本主义的萌芽;

且从涉及的地域、行业等来看,它还只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

即使到了清代有所发展,就全国范围而言,资本主义萌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当时仍占主要地位。

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因素的出现及其长期的缓慢发展状态却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衰弱时期,它已不可能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了。

14~16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英国等也相继出现了工场手工业性质的资本主义萌芽,且发展相当迅速,这与其政府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中国政府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采取的是怎样的对策呢?

请阅读课文118—119页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一目,思考相关问题。

结合课件中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提出该问题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由学生复述施复夫妇的故事:

他们如何发家致富成为大机户的。

教师通过幻灯片显示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引导学生关注、讨论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问题。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

“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

“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

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

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政策呢?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

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3、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

为什么?

不可能。

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当清政府的海禁使中国船队在东南亚海面销声匿迹时,欧洲各国政府却大力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掠夺,其中英国屡挫强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19世纪中期,英国又将殖民侵略的矛头对准了哪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中国。

现请联想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师生讨论总结: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

明清的“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

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比如,海禁的施行,使中国的商品失去了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也因此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迟缓,19世纪末,当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却仍处在工场手工业的时代!

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正是基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毫无畏惧地加入到世界范围的竞争中。

古今对比,我们更深切的感到: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等封建政策、制度导致了中国各方面的落后,尤其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经济发展的落后,所以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看,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而必须推翻它了。

三、清朝的“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

1、原因:

学生可能只会照读课本或略加提炼、阐述,教师应与学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以学伴的方式体现师生的平等。

师生共同商讨,互为补充。

学生阅读书中的材料得出“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观点”。

2、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后显示幻灯片

3、影响

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参与。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今天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最后归纳: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应运而生,但类似于闭关锁国这种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的封建国策却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进程。

可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完成课堂小结,同时给予创新能力培养的自由空间。

课后作业

P119页“动脑筋”,P120页“活动与探究”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