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16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

  扰?

 (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

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与______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______两种。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和______。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课和______课两大类。

  26.教学是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______、______。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和______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______。

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恐惧。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和______。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等五个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

  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______,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运气和______。

  37.自由联想与______是______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以后再______。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6分。

  21.教育 生产劳动      22.私学 教会 23.启发式 注入式

  24.学科课程标准 班级授课制 25.单一 综合 26.教师教 学生学

  27.独立性 创造性      28.家庭社会  29.教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30.悲哀 愤怒        31.记忆 思维 32.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33.尊重 自我实现      34.采取决定(制定计划) 采取行动(执行决定)

  35.无意有意         36.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 努力 任务难度

  37.疏导宣泄 精神分析    38.展开 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

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

  40.答案要点: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1分)

  

(2)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1分)

  (3)设计教法。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

(1分)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1分)

(2)课题(单元)计划。

(1分)(3)课时计划(教案)。

(1分)

  41,答案要点: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1.5分)

  

(2)精深的专业知识。

(1.5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5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5分)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5分)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1.5分)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1.分)

  43.答案要点: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分);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分);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分)。

  44.答案要点:

  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1.5分)

  

(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分)

  (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分)

  (4)兴趣的效能性(1.5分)

  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

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

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分)。

  46.答案要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1)选择性(1.5分)

(2)整体性(1.5分)(3)理解性(1.5分)(4)恒常性(1.5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

本题2个小题,共26分。

  47.答案要点: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1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

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

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

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

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

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

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4分)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

(1分)

  (4)联系实际。

(2分)

  48.答案要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要点

(1)、

(2)、(3)、(4)各为2.5分,(5)为3分,无分析说明扣5分。

一、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二、填空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   )。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   )。

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   )、(   )。

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   )、(   )、(   )。

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   )为主。

7.拓展课常常以(   )的形式出现。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   )的形式出现。

..........................

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

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5.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6.简述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

7.如何正确实施课程评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2.试述课程编排中的“心理逻辑原则”与“学科逻辑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的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

1933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了一项著名的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因历时长达八年(1934~1942),故人们称之为“八年研究”。

1942年评价委员会发表“史密斯一泰勒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

泰勒也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因此,答案为C。

2.C

解析:

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和课程管理的需要,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修习的角度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因此,答案为C。

3.C

懈析:

美国课程的实践活动和日本的综合活动都讲求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接触到事物或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直接感知的经验,反映了课程注重直接经验的趋势。

因此,正确答案选C。

4.A

解析:

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是包含七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注重分科的学习;工业革命后,按照社会的需求,开始设置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分学科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内容的学习,都属于学科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A。

..............................

9.A

解析:

我国中小学仍然实行学科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分科设置;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

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逻辑结构,但是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动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课程即知识的表现”。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0.C

解析: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C。

11.A

解析: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评价理论。

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的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2.D

解析: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批判,主张用直接经验取代间接经验,活动课程来取代知识课程,以儿童中心来代替教师为中心。

他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D。

13.D

解析:

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教育阶段,并且为各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此外,他还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

因此,正确答案选D。

14.B

解析: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他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讨论展开的,这四个基本问题可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根据这四个步骤来进行课程的编制。

因此,正确答案选B  。

15.A

解析:

课程标准又被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因此,正确答案选A。

16.C

解析:

教科书的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科学性、思想性,内容的基础性,对学校的适用性,体现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兼顾学科内容和各级教材的衔接。

也就是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因此,正确答案选C。

17.B

解析: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8.B

解析: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因此,正确答案选B。

19.D

解析:

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因此,答案为D。

20.A

解析: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课程的改革

2.课程

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4.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基本技能

7.选修课

8.特色课

9.儿童

..............................

19.目的游离评价

20.背景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

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

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如古代,学校教育重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

至近代,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性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才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

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由于不同的学科专家熟悉该领域的基本要领、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该学科的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所以,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惟一来源。

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

课程史上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这类典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3.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答: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程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