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43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气事故案例汇编文档格式.docx

3、加强对生活区的安全管理,临时来厂的家属、亲友必须按厂有关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无条件遵守厂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其他各项制度。

4、搞好生产、生活安全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

(1)立即把炼铁送往烧结的煤气和蒸汽接头由硬联结改为软联结。

(2)特请重庆冶金设计院对全厂的生产、生活蒸汽管网重新设计,并立即改造。

5、针对全厂职工煤气安全知识缺乏的现状,邀请煤气工程师对全厂各级有关人员进行煤气防护基础知识教育。

今后凡上岗的人员及新调入厂职工,在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时,必须把煤气安全知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6、立即组建:

“煤气防护管理站”,主要职责是:

(1)掌握企业煤气动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负责全厂职工煤气安全知识的日常教育和煤气救护基础知识学习。

(2)经常组织检查煤气设备及使用情况,对煤气区域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发现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按时解决。

(3)负责对全厂煤气操作工进行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4)协助企业领导搞好全厂煤气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煤气区域作业监护,煤气中毒救护,指导煤气着火,爆炸事故的抢救。

(5)结合冬季特点,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冬季安全“三查、五防”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我厂生产在安全的轨道上顺利进行。

“9·

15”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发生地点:

机动厂10000M3煤气柜事故类别:

爆燃

2003年9月14日下午14时40分,机动厂煤气站值勤班人员王某、吕某在例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煤气柜柜顶北部距中心放散管1米处出现3米长的裂缝,呈南北走向,煤气泄露严重,立即报告机动厂领导。

机动厂为确保煤气柜运行安全,在给集团公司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书面报告的同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1、将10000M3湿式螺旋升起式煤气柜高度降至零位,封闭进、出柜水封;

2、打开旁通阀使焦炉煤气不再进入气柜而直接旁供用户;

3、在旁通阀以后、水封阀以前添加盲板,向气柜通入蒸汽进行吹扫。

(集团)公司接到机动厂报告后,党委书记、龙钢(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生产协调部部长,安全环部部长、机动厂厂长召开专题会议经研究确定对煤气柜顶部因锈蚀产生的裂缝采取胶粘的方法进行修补,并制定了检修方案。

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知道情况后,查看了现场并对修补时的安全工作强调,明确指出不能用明火。

机动厂又制定了《煤气柜柜顶补漏检修方案》,并与陈某(机动厂水运车间副主任,在事故中已死亡);

孙某(机动厂安全生产科副科长,在事故中已死亡);

郑某(机动厂水运车间安全员,事故中已死亡)三人签定了《煤气柜检修安全责任书》。

17时10分陈某安排郑某准备检修工具,煤气站钳工班班长去机修车间借了一台角磨机。

19时,钳工班长、郑某、薛某(机动厂水运车间煤气站班长,事故中受伤),开始做检修准备工作。

他们打开旁通,封了水封,并对气柜进气口加了盲板。

大约23时50分,钳工班长、陈某上到气柜顶部打开放空阀,薛某打开蒸汽阀,进行蒸汽吹扫。

9月15日上午8时左右,陈某、孙某、郑某、王某、钳工班长、马某(公司安全环保部科员)等人对气柜顶部表面杂物时行清扫。

9时左右,机动厂安全生产科副科长孙某用袖珍式“CO”监测仪测试了顶部漏点处的“CO”含量,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马某在科长的安排下,在放空口处取样做了防爆试验,未发现异常超标现象,试验合格,口头同意实施检修。

约10时左右,煤气柜检修正式开始,主要任务为用一台角磨机将裂缝处铁锈抛光,然后用强力粘结和玻璃丝布将裂缝粘合,先后对三处裂缝实施了炽接当时由钳工班长打磨,薛某用胶粘补,其余人员在旁监护。

10时40分左右,副主任陈某说:

现在早下班,下午两点再干,11时检修人员陆续离开,值班员张某锁了煤气站大门,气柜顶部无人,仅留工房值班人员。

下午14时30分上班后,副主任陈某安排分工,郑某、分厂孙某负责安全监护,钳工班长、孙某某、范某三人使用角磨机打磨,王某、薛某、吕某三人进行粘接。

15时检修开始,粘接效果较好、一切正常,16时左右,副主任陈某说:

天太热,大家下去休息一会儿,并让钳工班长到车间拿角铁,用来加固柜顶裂缝。

大约20分钟后,大家又上气柜检修。

17时左右钳工班长拿角铁回来。

随后,陈某又安排钳工班长下去检查水封情况。

17时15分机动厂厂长到煤气站跟临时下来的陈某、分厂孙某一起上到柜顶查看检修情况,水检班班长范某在柜顶部的西北部操作打磨,钳工孙某某在柜顶的东北部打磨操作,发现孙某某操作的角磨机产生火花,尚未来得及制止,17时25左右煤气柜发生瀑炸,厂长抓住了避雷装置引线,后被救起,孙某某、范某、薛某被气浪灼伤和冲击波冲到气柜顶部周边致伤,王某、薛某、吕某、陈某、分厂孙某5人坠入煤气柜死亡,孙某某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煤气柜检修时由于蒸汽吹扫不彻底,煤气柜内壁吸附的固体残渣,底部沉积物,水面漂浮的煤焦油,在环境温度升高后,逐渐挥发出大量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气体,遇到角磨机打磨煤气柜顶部钢板时产生的火花而发生爆燃。

(二)间接原因: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执行不到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管理上的疏漏:

1、这次煤气柜维修检查按企业自已对危险程度的划分为特别危险作业,但没有按照特别危险作业的工作审批程序进行,检修方案不具体;

2、组织措施不严密,特别是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没有严格控制,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3、维修操作人员违反《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国标6222-86)的有关规定,对检修期间的气柜内易燃易爆气体含量没有按规定时限进行检测分析,致使发生爆燃事故。

经验教训和防范措施:

1.把安全生产当作大事来抓,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集团公司至少每月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的隐患,特别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厂区、重点部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严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立即在全公司开展拉网式安全行产综合大检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杜绝违章操作。

落实整改责任,防止事故的发生。

3.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岗位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龙钢(集团)公司的“安全警示教育日”,汲取沉痛教训,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4.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力度。

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5.在企业生产中,要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易燃易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的安全维护管理,加强煤气站的安全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

6.严格危险作业设备维护的申请制度,对申请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用制式化表格规范程序,确保各职能部门严格履行安全职责。

7.建立健全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预案组织演练、配备急救设施,防患于未然。

“5.27”煤气中毒事故

烧结厂白灰作业区事故类别:

2008年5月27日晚8:

30左右,白灰作业区计划检修完后,白灰作业区作业长张艺民安排乙班班长程荣军准备引气复风,班长程荣军带领薛延鹏、郭煜、雷玉江等人进行翻一系统3#加压机眼镜阀作业。

当眼镜阀螺丝松开时,由于当时煤气压力过高,加之眼镜阀两端管道不平衡,翻眼镜阀较困难,致使煤气大量泄漏,扩散至加压房内外区域。

此时,操作人员佩戴的长管呼吸器送风机放置在加压房门口,泄露出的煤气通过长管呼吸器致使操作人员郭煜、雷玉江煤气中毒,现场监护人员程荣军、魏江涛、张斌红以及岗位工杨海军在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冲进危险区紧急抢救,在抢救过程中造成抢救人员煤气中毒,此时检修人员将煤气中毒人员救出危险区域并及时采取现场急救,随后通知医院救护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作业人员思想麻痹,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未对一系统加压房轴流风机是否开启进行确认,致使在翻眼镜阀时,加压房内煤气超标时无法排泄。

2、现场监护人员监护不力。

对监护的每个部位未进行确认。

在翻眼镜阀作业中对长管呼吸器所配备的长管太短主机距眼镜阀过近,在区域环境煤气浓度严重超标的情况下,未安排专人对送风机口进行监测,致使送风机吸入的是煤气而不是空气。

3、一系统3#加压机眼镜阀两边管道不在同一水平线(南高北低相差1cm),使眼镜阀翻转不灵活,导致人员作业时间过长。

(二)间接原因:

1、一系统加压机(二系统加压机)眼镜阀组存在设计不符合煤气安规要求,眼镜阀组设在室内。

2、一系统料场石料堆放过高,使区域环境空气流通不畅,形成死角。

3、管理人员对煤气作业从思想上未引起高度重视。

在煤气操作细节问题上责任落实不到位。

4、教育培训不到位,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差。

防范措施及要求:

1、对煤气从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规范人员的操作,使人员操作能力适应岗位任职要求。

2、按照2005版煤气安规标准,开展“煤气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活动,及时整改煤气设备、设施存在的各类隐患。

3、对一系统3#加压机管道不平问题进行处理。

4、规范煤气防护器材的使用,制定使用标准。

5、以班组为单元,认真组织开展本次事故讨论活动,汲取事故教训。

并要以本次事故为反面教材,举一反三,在各岗位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6、全厂干部员工应认真吸取教训,转变思想观念,以本次事故为教训,认真进行反思,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扎实细致做好作业现场安全防范工作。

“8.14”煤气中毒事故

炼铁厂6#炉炉顶事故类别:

2008年8月13日下午,6#高炉炉长程西亚主持召开班组长会议,安排了6#炉停炉事宜,上料班长樊立军负责炉顶安装照明设施。

14日早接班后,樊立军电话联系电工安装炉顶照明设施,电工强玺、王俊到了6#高炉,和樊立军一起到高炉值班室在《高炉高空作业安全监护记录》上签了字,6#高炉安全员张仲国给樊立军和两名电工强调了上炉顶要注意煤气及风向,随后4人便上炉顶作业。

张仲国携带煤气报警仪到大平台监护作业,樊立军和两名电工先到大平台、探尺平台安装完毕后,在樊立军和两名电工准备到天轮平台作业时,张仲国接到值班室电话,要其准备电缆和电盘,于是,就再次给樊立军和两名电工叮嘱:

注意煤气和风向。

就下炉台去了值班室。

樊立军和两名电工到天轮平台安装好照明后,下到受料斗平台东北方向进行线路接头处理,作业过程中风向突然发生变化,樊立军急忙喊叫让电工撤离,但强玺、王俊二人已先后倒在受料斗平台上。

樊立军看到后,立即给高炉值班室打电话联系救人,随后大声喊叫“电工煤气中毒了”,此时,安全员张仲国已从高炉值班室回来刚上至大平台,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救援,并电话告知高炉值班室和分厂安环科。

樊立军和张仲国先把王俊救了下来,在把强玺拉离煤气区域的过程中,樊立军也煤气中毒倒在平台上。

后在煤气防护站和6#高炉其他员工的配合下,三人被送到龙钢医院抢救。

事故原因:

6#高炉大、小钟密闭不严,煤气泄漏造成受料斗平台区域煤气严重超标,作业人员在上炉顶时未携带检测仪器和必要的防护器材,作业过程中风向发生变化撤离不及时煤气中毒,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6#高炉对这次停炉工作在安排、布置时,没有充分考虑必要性与周密性,不够严谨,安全交底简单不具体,安全监护没有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靠风向、长时间侥幸冒险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电仪组值班电工日常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工作安排、人员搭配,不明确、不合理,对这次临时性作业重视不够,未认真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原因。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所处环境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了解、确认不清,内部没有真正做到互联互保。

4.安全员多头交叉监护监测,职责履行不明确,造成现场安全措施空缺。

5.炼铁厂未根据6#高炉煤气严重泄漏情况适时调整危险作业分级程序,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在现场缺乏危险因素的周知手段,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原因。

1.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在涉及进入煤气危险区域作业的班组中扎实开展学习讨论,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明确责任,合理分工,理顺管理关系,增强作业人员预防煤气事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2.加强生产作业过程中人员作业、各类规章制度执行等的监督检查,提高安全措施的安全性,减少盲目冒险作业,提高员工标准化作业执行程度,促进各类规章制度在基层的深入落实。

3.明确各次作业的负责人、监护人,完善作业人员信息登记,落实各个环节的责任,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行职责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适时、科学地修订、调整煤气危险区域分级管理程序,完善煤气管理制度,对涉及煤气泄漏等隐患要落实管理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

对进入煤气严重超标区域使用防护器材、作业时间等要求进一步充实和明确,杜绝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8.16”离线中间包煤气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8月16日11:

20分左右,华龙人员在新区离线中间包区域准备烘烤中包,作业人员按照操作程序先点火后给煤气,观察烘烤器烧嘴火焰正常后,再开启鼓风机送风,然后作业人员离开。

11:

36分中间包烘烤器发生巨响。

相关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将煤气阀门逐渐关小,启动对应的鼓风机,随即烧嘴燃烧火焰正常。

二、事故原因:

1、华龙人员在煤气燃烧后未开启相应的鼓风机,造成离线中间包火焰燃烧逐渐将包内空气用尽,在无空气供给的状态下,部分烧嘴熄灭,煤气开始泄漏扩散,并在中间包内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中间包内的混合气体遇明火瞬间发生爆炸,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2、华龙操作人员未确认煤气燃烧后的鼓风系统,在点火送煤气前未进行吹扫确认,盲目作业,是导致事故的另一原因。

3、钢包工段监管不力,日常管理不细致,现场煤气烘烤设施及操作系统标识不清;

同时对华龙人员日常教育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各使用煤气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员工学习煤气设施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按照《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10.1.4之规定点火程序应为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

10.1.6之规定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

2.各使用煤气单位对本区域煤气设备设施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煤气设施的完好性、可靠性及警示标识完善,。

3.各使用煤气单位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加强煤气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煤气岗位所有人员煤气作业的过程管控。

“7.5”煤气爆炸事故

2013年7月5日19:

50分左右,华龙负责人接到当班安全督察焦炉煤气已送正常的通知,于是安排两名员工到新区离线中包区域准备烘烤中包,作业人员按照操作程序先点火后给煤气,观察烘烤器烧嘴火焰正常后,去点燃另一个中包煤气,在点燃完第一个中包后,对第一个点燃的中包检查,发现中包火灭,先关闭了煤气阀门,然后刘旭东开启煤气阀门,吴战强自北向南点火,当点燃至南侧仅剩两个烧嘴时中包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共振造成厂房房梁粉尘震落,瞬间新区连铸跨、钢水接收跨被粉尘弥漫。

1、华龙人员对煤气危险因素辨识不到位,对作业过程中二次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钢包工段煤气危险作业把关不严,对煤气危险作业习惯性违章检查不细致,相关的安全措施未落实到位。

三、整改措施:

1、华龙公司立即组织煤气从业人员进行煤气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煤气操作过程危险因素辨识能力,规范煤气操作管理,提高员工煤气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2、钢包工段结合本起煤气爆炸事故,严格各项煤气操作过程的监管和煤气作业过程安全措施的把关。

“9.4”煤气泄漏事故

2013年9月4日夜班,安全督察陈某在例行检查过程中,发现2#炉烘烤在线时打开旁通阀,询问岗位工时,听说自动切断阀不能用,烤包时必须打开旁通阀,陈某将此事向煤气主管汇报。

白班煤气主管让2#炉通知仪表对2#炉自动切断阀维修,仪表工王某通知清渣工进行操作,观察自动切断阀开关正常,仪表工把检查结果向2#炉炉长汇报,2#炉炉长到现场进行再次确认,阀门开关正常。

10分左右,煤气主管周某在经过2#炉炉前值班室安全通道时,闻到焦炉煤气刺鼻,看到2#炉吹氩平台固定式CO检测仪连续报警,立即通知2#炉值守人员对在线钢包烘烤检查,人员站到钢包车车体上时,发现烘烤烧嘴处煤气排出。

此时2#炉工段长张某赶到现场安排岗位人员立即关闭在线钢包煤气总阀。

事后,仪表工对问题进行检查,发现操作箱旋转按钮指示与切断阀实际显示方向相反,造成煤气泄漏。

直接原因:

1、转二工段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未检查确认,将操作箱按钮旋转与切断阀实际显示方向相反确认不到位,造成煤气泄漏。

2、仪表工只到现场平台观察发现阀门开关动作,而未让操作人员操作煤气自动切断阀动作与切断阀实际显示方向进行对比判断。

造成煤气泄漏。

间接原因:

1、转二工段操作人员对煤气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自动阀门打开无煤气),未及时联系维修、相关科室及煤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汇报,是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改。

2、仪表工在接到故障处理的通知后,未对清渣值班室操作箱上旋钮进行检查确认,仅对现场操作判断,主观判断阀门只要动作就是完好,使煤气发生泄漏。

3、转二工段日常对员工煤气点检、操作管理、教育、培训不到位,停用煤气未严格执行焦炉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4、辅助维修日常对于涉及的仪器仪表未制定相应的说明及有关规定,对现场煤气操作箱标识疏于管理,没有从操作管理方面查找原因。

1、转二工段立即组织煤气从业人员进行煤气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煤气操作过程危险因素辨识能力,规范煤气操作管理,提高员工煤气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2、辅助维修结合本起煤气事故,对全厂范围内涉及的仪器仪表操作设施制定相应的说明及有关规定,加强日常操作管理。

3、各使用煤气单位认真汲取事故教训,认真组织员工学习炼钢煤气安全规程,严格执行规程,特别是对煤气停、送、使用做好过程监管,对存在问题做好信息反馈,及时消除隐患。

抢修作业忽视安全两人煤气中毒死亡

2004年12月6日凌晨,某炼铁总厂9号高炉在更换1#风口小套复风引煤气过程中,因高炉重力除尘器放散阀关不严,不能正常引煤气作业,当班工人周某、值班钳工王某等5人上除尘器顶部平台抢修处理,因煤气过大,周、王两人在现场煤气中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9#高炉重力除尘器的放散阀门关不严而出现煤气泄漏。

二、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严,作业者未能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自我防护意识差。

参与现场抢修的5人在煤气区域作业图省事,未按规定戴上空气呼吸器,也没有随身携带煤气报警器。

三、当班调度员也同样不戴空气呼吸器并且没有制止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煤气作业不检测违规操作酿悲剧

1998年3月20日,某矿山球团厂停产检修,申某、柯某负责2#洗涤塔的检查。

制气工区因需蒸汽吹扫灭炉,蒸汽量不足,仅对站外高压总管进行蒸汽吹扫。

上午9时,申、柯两人在拆卸洗涤塔人孔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申某当场死亡,柯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洗涤塔因未进行蒸汽吹扫而内存煤气。

8时10分,当班人员打开放散阀。

申、柯在拆卸人孔盖过程中,空气经人孔盖间隙、放散阀形成对流,在塔内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且申、柯两人使用铁质扳手,因敲击和摩擦产生火花,引发气体爆炸。

二、申、柯在作业前,未按要求与当班岗位操作工联系确认,未进行CO浓度检测,在未明确塔内是否有煤气的情况下使用铁质扳手,严重违反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关于煤气设施检修的安全规定。

三、制气工区领导在安排作业内容时,未向检修人员说明煤气系统的运行、吹扫情况,未提出安全措施及要求。

煤气穿入洗萘塔焊工被炸遭恶运

1994年,某建设公司承担某焦化厂化产车间洗萘塔大修工程基本结束。

在验收过程中,对洗萘塔进行通蒸汽检验,发现有两个漏点。

11月23日早晨,工人陈某和另一工友对漏点进行补焊时,刚用电焊点了一下,便发生了爆炸,20毫米厚的塔壁被炸开,陈某当场死亡。

1.蒸汽阀门未关严,致使煤气从蒸汽管穿入塔内。

2.未对塔内通入蒸汽吹扫进行气体置换,也未取样做防爆试验。

3.动火前未办理危险区域动火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