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70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docx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课题编号:

JG1152-029

《深化数学作业改革.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江市东石镇金山小学许荣桓、王火炬执笔

我校实验课题——《深化数学作业改革切实做好“减负”工作》是《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之“课程教学”项目中《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成稿于2008年9月,同年11月报送市进修学校审批,2009年5月获晋江市立项,2009年11月接受调研,2010年6月接受中期验收。

经过市、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教师有条不紊的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特此就两年多来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新课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数学科教学出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敢于探究,乐于合作,冷静反思等可喜变化,正逐步朝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课程标准发展,但是,在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开学初期,老师、家长就积极张罗着为孩子挑选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甚至“攀比”数量的多寡,相互传经授教,乐此不疲。

2、学生作业出现了“六重”、“六轻”,即:

①重作业巩固,轻实践应用。

②重作业题量,轻练习情趣。

③重统一训练,轻分层训练。

④重练习数量,轻思考过程。

⑤重现成内容,轻自编内容。

⑥重等级评价,轻激励评价。

3、练习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层次性、跨度的把握不恰当。

以上种种现象,为了短期的局部效益,忽略了长远的全面发展,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作业的基本固定的模式,也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数学教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优化作业设计为研究方向,以专题研究为形式,以求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总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水准,让作业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学生能力跃迁的平台。

协助引导学生挖掘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实实在在让学生“减负”,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健康发展。

2、分目标:

教师层面: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使教师彻底改变“六重”、“六轻”的现象,体现以生为本、人文关怀,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层面:

在以教师精心作业设计为主、以学生自主作业设计为辅相结合下,使学生喜欢做数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乐做、我会做,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实现人人都能学到必须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共同发展。

学校层面: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形成“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舆论氛围和共识,提高学校的教科研内涵发展。

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科研成果,并由校内发展到教学点,实现校际互动,扩大影响面。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趣味性”。

2、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合作性”。

3、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创新性”。

4、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开放性”。

5、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生活化”。

6、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操作性”和“探究性”。

7、如何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第三条指出: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

3、心理学理论中指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如果学习效果好,主体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例,主体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学习更加有成效。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宜应通过作业的深难度,来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这一方面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

4、教育学提出: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可违反。

同时,还规定了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原则。

因此,作业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设计,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注意学与用、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5、“因材施教”的原理:

承认学生间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正视这个差异。

根据个体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作业练习,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题研究的运作情况

(一)以问题为契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在教研活动上多数教师经常讨论到如何在作业上能有所突破,既要减负,又要保质,甚至要提质,出于教师的需求,数学教研组结合《泉州市教育教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经研究讨论初定将作业改革作为研究小课题,报请学校批准,学校制定了《申请加入课题实验审批表》,让有意愿的教师在审批表上签名,并于2008年9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负责人,以教研组长任组长,以各年级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机构。

为了了解作业现状,课题组于2008年9月向教师、学生、家长发出调查表,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了解到其对作业关注的态度、做法,使老师们形成正确的作业观,进一步明确了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

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同月,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起了解国内外同类问题研究现状,共同学习课标及相关作业改革刊物,拟定课题;10月成立课题,确定课题,拟定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及初步分工;11月正式向晋江市教育科研课题领导小组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并着手开展初步研究,同时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2009年5月获晋江市立项,同年9月邀请本土专家作现场指导,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课题方案,改进了研究方法,同时借鉴校本教研的研究模式,开始对课题实验进行细化,展开专题研究;同月,在课题组的影响下,又有3位新教师主动请求加入课题参与实验,由此壮大了研究队伍。

同年11月接受晋江市教育科研课题领导小组组织检查、督促,更进一步的明确研究的方向。

2010年3月以来除了继续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外,还以师生竞赛活动为主线贯穿课题研究,师生在活动中踊跃参与,提高了认识,提升了能力,实验成效显著。

2010年6月接受晋江市教育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课题中期验收,同年12月着手准备接受课题研究结题验收。

(二)以制度为保障,务实推进课题研究

为了让课题实验能有条不紊、深入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主要有几下几项:

1、申报制度。

除了课题组要向上级逐级申报之外,个人还要向本课题组申请加入,并签订承诺书。

2、学习培训制度。

主要采用推荐学习理论信息、外出培训学习返校反馈交流、聆听专家讲座、同伴互助等各种形式相结合。

3、分工合作制度。

要求在实践时,要各司其职,又要分工合作,同伴互助、以达共同促进。

4、成果交流汇报制度。

要定期或不定期将个人实验成果、困惑或改进措施主动向课题组汇报,并建立个人研究成果档案袋。

5、经费保障制度。

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在外出培训学习、参考资料费、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资金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

6、评价激励制度。

对于有一定研究成果和表现突出的成员,采取与评优评先、工作量化考核等挂钩,定期进行奖励。

7、材料管理制度。

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分类、编目、登记和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

(三)以师资培训为助力,提升研究水平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培训是助力。

进行师资培训是我们课题组长期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

我们主要落实以下措施:

1、聘请市进修学校林培育老师作专题讲座,为课题实验导航,加快研究进度,深化实验力度,提高了课题成员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2、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外出听课、评课或听讲座等培训,返校后做好传达交流(包括:

谈收获或困惑,也可通过开课、开讲座等形式)。

3、推荐、引导教师阅读相关刊物。

课题组确立终身学习、重新认识、长期积累的理念。

通过学习,教师撰写点滴体会,记录教育得失;达到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信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4、对于作业设计较好的作品或相关作业改革的论文,择优汇编成册或推荐报送到学校网站交流互动。

(五)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扎实深入探索实验

为了能让课题实验有效推进,使课题成员能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的深入研究,还开展了“十个一”活动。

1、期初制订一份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要求根据课题组工作计划,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立足本班学情,制订一份可操作性强的个人研究计划。

2、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

包括:

作业设计反馈情况、理论学习心得、专题研究情况等。

3、每个月至少一份优质的作业设计(含设计思路)、批改和评价。

设计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知识(如:

一学期、半学期、一单元),也可以是单个知识

点(知识薄弱点、类型题、重点理解题、难点突破题)。

要求结合课标,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本班学情。

不求面面俱到,避免多而杂,重在少而精,体现作业的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差异性、创新性、探索性等,并做好定量定性分析、及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

4、每个月至少要阅读一篇有关作业改革的文章,并撰写心得体会。

除了学习《新课标》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之外,还学习相关的教育刊物(如《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上海教育》、《福建教育》、《福建省小学教育教学》、《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学》、《晋江教研》等),同时提倡网络学习,激发教师的学习意识。

5、每个月撰写一份实验日记。

供参与课题实验教师进行反思登记,内容包括心得体会、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认识上的困惑、解决的举措等。

6、每学期至少一份优质的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

加强课堂教学即时练习的研究,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课堂作业设计。

重点突出课堂练习的设计、取得的预期效果和尚需改进之处,并精心布置课外作业。

7、每学期至少一份优质的研究论文。

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积极撰写有关作业改革的经验论文,并送上级汇编。

8、每学期至少主持一个专题研讨活动或经验介绍。

先在研讨前一周分发“专题研讨记录单”,由每一位数学老师填写,再缴交主持人,由主持人作详细介绍,其他老师畅所欲言,实现分享、研讨、交流、互动。

9、每学期学习一本相关研究刊物,并撰写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

为了能更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课题组特提供人手一册。

2009年秋季是《作业的革命》,2010年春季是肖川主编的《名师作业设计经验》。

10、期末一份个人研究小结。

针对一学期的研究情况,对照个人研究计划,务实求真进行反思、小结(包括收获、困惑、不足和改进措施)。

(六)以专题研究为形式,完善实验方案

开始实验时,研究的范围较广泛,力求面面俱到,但却比较没有系统地针对每一个作业的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实验老师总感觉到收获较少,越实验越迷茫,成效不明显,走了些弯路。

后来市进修学校林培育教研员先后莅校作《如何有效开展课题实验》、《如何进行“深化数学作业改革.切实做好减负工作”课题研究》的讲座,他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如何进行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组对课题方案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理清研究思路、策略,改变吃“大锅钣”的现象,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走专题研究之路,将研究内容细化为每一个专题,从课题研究到专题研究,又从专题研究到课题研究。

并确定了2009年春季研究“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趣味性’”,2009年秋季研究“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生活性’”,2010年春季研究“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的阶段

实验计划。

2010年秋季我校因涉及到校园安全改造,四至六年级学生安排在金山中学借校上课,为了让课题实验能继续深入开展,特将专题研究分年段展开,低年段定以“如何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开放性’”为研究专题;高年段以“如何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操作性’和‘探究性’”为研究专题。

(七)以竞赛活动促发展,检验实验成果

1、教师方面:

举行首届校本数学作业设计比赛

作业改革一年来,成效逐渐凸显,涌现出很多优秀作业设计作品,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乐园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为了更好更广泛的宣传,特举行数学作业设计比赛,不仅课题组成员要参与,也要求其余老师也加入到活动行列,让全体教师充分融入,并从中找到差距,要求结合课题实验方案,针对作业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设计。

为了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起示范、辐射作用,特择优汇编成册。

2、学生方面:

课题研究两年来,在“减负提质”的目标下,学生的作业量明显减少,负担减轻了,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通过教师的推荐和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课外书籍、报刊,增长的见识,拓展了视野。

为让有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平台,特举行以下三项活动:

①2009年秋季、2010年秋季举行以“作业设计”为主题的第二、三届数学手抄报比赛。

②2009年春季、2010年春季分别举行第四届、第五届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暨数学课题实验活动。

本活动改变以往过于倾向“奥数智力竞赛”的形式,避免出现繁、偏、难的知识,注重课本知识的适当延伸和拓展,并结合学生平常收集到的有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的数学知识加以整合。

3、家校互动:

定期向家长委员会通报实验进展和成果

作业改革,实现“减负提质”,没有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那将大打折扣。

因此,课题研究成果定期向家长通报宣传,形成正面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减轻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和心理负担。

共同促使学生科学和谐、可持续,让潜力得到发展。

(八)以网络媒体为中介,扩大宣传层面

课题组除了通过学校例会、教研活动、学校墙报、专题讲座、作业展示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之外,还及时将重大活动整理成文报送到学校网站、东石镇教委办网站,以及利用我校小记者站平台报送至晋江经济报,由此拓宽宣传层面。

六、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过程中若出现问题,随时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措施和方法,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有效的实施措施。

(2)文献法:

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有关的文献,获取对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3)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实施情况的调查,记录并收集资料,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以此为切入点,着手研究,逐步解决。

(4)个案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中个别现象的探讨分析,抓住产生现象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实施研究。

以点代面,提高研究实效。

要求:

实验教师在实验阶段要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要有课内外作业设计环节;要有实验日记;要有课后或阶段性反思;要有阶段性检测及定量定性分析等。

七、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根据本课题方案所提出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围绕着其中5个方面的专题(即《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趣味性”》,《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生活性”》,《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如何在作业评价中体现“激励性”和“导向性”》,《如何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操作性”和“探究性”》)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现把已取得的研究初步成果进行归纳、小结、汇报如下:

(一)通过研究,验证了本课题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作业设计,加深了各专题的研究的深度,拓宽课题的研究广度。

2009年春季在“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趣味性’”研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

作业

的内容要适当考虑一定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来做,则又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性的关怀。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

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而喜欢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作业。

因此,我们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抓住“有趣”两个字大做文章,这是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的关键所在。

设计趣味性作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标题的表述上。

如**探索乐园,**快乐训练营,**数学探秘,**摘星乐园,**自测乐园等。

二、在题目的表述上。

如①填空→用心思考,难不倒;对号入座。

②判断、改错题→小小判官;火眼金睛,辨是非;森林争诊室。

③选择题→精挑细选;沙堆里面捡珍珠;大浪淘沙;慎重选择,对号入座。

④计算题→火车呜呜开;我是小神算家;练功房;小诸葛算一算;认真计算不出错。

⑤观察、操作题→风筝断线请你连一连;善于观察,会想象;动手操作,我能行;擦亮眼睛,观察入微。

⑥应用题→我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活用知识,展风采;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三是在练习内容的表述上。

1、卷首的鼓励语。

如:

“小朋友,新学期又进行了一半,收获了不少知识吧!

看看能得多少”;“同学们:

欢迎来到数学王国,只要你细心些,一定能行。

出发吧”;“同学们,请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信自己,轻松做题吧”2、卷尾的温馨提示。

如:

“奇妙的数学摘星之旅已经结束了,你得到了哪些星呢?

把你得到的星填在右图的星星中”;“请认真思考,细心作答,耐心检查,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要求最好,只要求更好。

做完别忘了仔细检查哦”。

设计趣味性作业主要采取的策略:

采取以创设生活情境调动积极性,以游戏活动提高趣味性,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以图文结合激发兴趣、以声情并茂素材触动感观等多种策略相结合。

2009年秋季在“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生活性’”研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

作业在完成对课本内容熟悉训练目的的同时,应侧重训练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挖掘、实践课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数学回归生活。

为此,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

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

设计生活性作业主要采取的策略:

以创设生活情境潜移默化数学知识,以调查、观察等方式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动手实践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设计优化方案应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等多种策略相结合。

2010年春季在“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研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

面对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有

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实现“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优化作业设计时,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在作业的训练目的上,教师要因材施“业”,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A组,基本题。

重在“双基”训练。

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题。

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题。

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

在作业的难易程度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将其分成若干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

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

对于A层学生只要能正确完成A组就可获得优秀,B层学生还能正确完成B组也可获得优秀,而C层学生要全部正确完成这A、B、C三组才可获得优秀。

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让A层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让B层学生感到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鼓励C层学生向更高要求努力。

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都有“露一手”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在作业的完成时间上,应该因“生”而异,不同的学生完成同样作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应该允许和提倡,一部分程度较好效率较高的同学早一些时间交布置给的作业,同时也应该对晚交作业但是作业质量并不差、而且是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

在作业的容量上,作业不是“多多益善”的原则,而是“精而有效”的原则。

要避免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杜绝填充时间性的作业,把握作业量的“度”,努力在“质”上下功夫,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讲究作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2010年秋季低年段在“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性’”研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主要要做到“六开放”:

形式开放——让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完成;要求开放——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内容开放——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作业内容;解题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题目答案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所求问题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010年秋季高年段在“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操作性和探究性’”研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只有当学生处在实践活动中时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勇于创新的习惯。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探究性作业内容包括:

观察探究;调查探究;操作探究;实验探究;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小课题探究。

主要采取以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以创设问题情况引导学生探究,以数形结合方式启发学生探究,以动手操作提高探究能力,以个体或团体行为展开独立或合作探究,以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次探究等多种策略相结合。

(二)通过实验活动,有效地促进校、师、生的合谐发展

两年多来的课题实验,对学校、老师、学生都有一定的良性、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校层面:

1、课题组通过学校例会、教研活动、学校墙报、专题讲座、作业展示、信息报道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现已基本深入人心,达到共识,课题教研风气浓厚,老师参与热情高,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带动了其它老师的参与,由原来2008年秋季的10位实验老师,到2009年秋季的12位实验老师(2009年秋季又有3位新教师主动加入实验行列,2010年春季1位教师因辞去教师职业而退出),2010年春季、秋季以我校作为泉州市重点课题——《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的基地校为契机,将本课题研究对象辐射到全体数学教师。

2、对全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起到辐射、促进、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在教师层面:

1、课题组成员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课题研究意识、目标意识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