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47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江县沙溪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现场救援工作,根据情况及时拨打120、110、119、122等急救电话。

2.向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各职能小组履行职能。

现场控制小组

信息资料小组

后勤保障小组

医疗救援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

校长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上级指示研究处理方案。

各职能小组按分工,分别做好后续工作:

1.看望伤员、安抚家长、协商赔偿问题。

2.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3.整理各种材料,撰写书面报告。

4.查明原因,明确责任。

﹃﹄

校长根据上级指示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事件处理结果。

一、沙溪中学安全应急机构设置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夏正明

副组长:

郑伯进、杨震洋

成员:

黄小兵、张宇糠、张真、吕瑞杰、简廷友、刘波、夏明、马雄、黄学亚、佘雪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育处,由郑伯进、杨震洋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下设安全保卫机构(保卫处),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郑伯进同志分管。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组员:

黄小兵郑伯进

主要职责:

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刘波

吴勇、王兴会、佘雪飞、邓增萍、杨胜慧、李爱飞、班主任

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救援和抢险。

3.救助医疗组

吕瑞杰

成员:

未上课教职工

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现场的最高领导即为现场抢救组临时指挥,每一个成员及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现场救助工作中。

4.善后处理组

黄小兵郑伯进张宇糠刘波杨震洋张真

负责对死难、受伤职工家属及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5.通讯联络组

杨震洋

舒进进、陈婵

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

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

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简廷友

马雄

负责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

(三)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

沙溪中学

责任报告人:

二、沙溪中学突发性事件应急总预案

为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应急处置程序

1.接警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校长。

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

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

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施救与求助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

在场最高负责人在抢救小组到达前应根据事态临时处置。

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

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

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较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报告与通报

(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教育局办公室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采取措施情况、进展和下步打算等。

(2)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学校或知情者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办公室(联系电话:

8533933)和当地政府、保险公司和相关监护人,并在2小时内将事件简要情况书面上报教育局。

(3)通联组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

(4)事件情况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

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保护与维稳

(1)保卫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重特大事件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

因抢救人员、防止与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3)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统一口径,将影影减小到最少。

(4)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

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5.事故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

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6.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害者家长取得联系,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

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7.责任追究

(1)根据事实,分清责任,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

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事态的种类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监控报警装置。

4.加强对在校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对患有精神病史人的关心,并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学校要指定报警人员、信息员,建立防范学校暴力事件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知情人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其他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4.及时上报教育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四、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死难、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

对伤亡学生的赔偿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五、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及时报告。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

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外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

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

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

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

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示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教育;

实验操作不当;

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诱发的原因。

(二)预防办法

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三)处理程序

1.事发阶段的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

(1)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应急小组应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2)快速开展抢救工作,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3)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

(4)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保护现场及做好收集证据材料。

(5)协助相关部门作好调查处理。

(6)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7)向相关部门报告。

(8)调查取证,分清责任,得出结论。

2.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

注意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方可。

  

(2)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不解决户口、开学和工作等方面;

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

不搞分段解决;

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项

(1)起草《协议书》。

《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

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

双方达成的协议;

双方签名等内容。

(2)给付补偿金。

数额小的可支付现金,金额较大的用现金支票支付;

不论金额大小,家长均要出具收条。

(3)理赔。

提供下列材料:

《协议书》复印件。

病历卡复印件。

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凭上述材料到填写《校方责任险赔付意向书》

学校帐号。

平保理赔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五、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防范和处理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范和减少在体育比赛、艺术会演、军事训练、科普学农、旅游考察等大型群体活动中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提升学校对群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及活动安全顺利,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群体活动事故的原因

学校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活动纪律擅自自行活动或离队;

租用的车辆车容、车况差、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车、超载、超速、随意变道、闯禁令标志或驾驶技术不熟练、应变能力差;

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械(具)等存在隐患,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等。

(二)防范措施

1.学校和活动承办单位要加强对活动期间卫生防疫与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安全措施。

在组织、举行学生校外活动前,学校和承办单位应在卫生、公安、消防、交通、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计划、成立事故发生应急处理小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管理机构职责、具体应急措施。

加强对活动全程的监督,确定信息报告人和信息报告的程序。

2.学校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严格纪律,实行全程带队的领队负责制。

活动前,学校要专门开展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参加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救护能力。

要配备专职教师带管,一般20-30人配一名教师,并建立必要的组织网络和通信网络。

参加集体食宿的所有人员在活动期间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擅自在外食宿。

3.学校和承办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大型活动需要的盒饭、点心、饮料等食品必须在卫生、工商等部门公示的专业企业中定购,保证外加工食品的卫生与安全。

学校在组织学生异地参加训练、学农、游览、参观等活动时,对需在外就餐的,必须事先查看就餐地点,查验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包括食堂和小卖部等)以及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证明、饮水卫生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并将就餐地点和人数告知当地的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经卫生部门认可后,方可组织学生就餐,确保活动的环境、饮食饮水的卫生安全。

4.学校和承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公路、铁路、民航、卫生、公安等部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参加活动人员途中和活动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精心选择活动的路线和车辆,确保途中交通安全。

要认真检查活动场所,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防止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确保有关设备设施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特别是公共场地的电器、消防设施、运动器材、高压、高温设备及参加活动人员生活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检查。

一旦在活动期间发生事故,应遵循以下程序处理。

1.及时报告和报警。

(1)一旦发生事故,活动领导小组要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寻求帮助。

同时向学校报告,学校领导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教育局有关部门报告。

(2)报告中要具体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原因及处理情况。

对于发生事故原因不明的可在后续报告中说明情况。

事故处理的进展在后续报告中说明。

2.学校和承办单位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患病或受伤人员,同时以最快方式将人员紧急送至附近医院,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患病或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学校和活动领导小组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有关现场、证据的保存工作。

活动的组织网络和通信网络应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联系并及时作情况汇总。

4.学校和活动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疏散人群,有条件的要及时运送活动人员回学校或去安全的地方。

5.及时联系患病或受伤人员的家属(学生家长),做好安抚工作。

6.落实公安、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措施,控制事态,减少社会影响。

7.如果事故是校方管理和学生自身原因引起的,可参照《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程序》开展工作;

如果事故发生在车辆行驶中或车辆上,可参照《校车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开展工作;

如果事故是由活动场所器械(具)、设施、设备引起的,学校要与活动场所、活动承办单位交涉,并配合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8.学校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好随访工作。

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疫情以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事件后要做好隔离和排摸调查,以防病情蔓延和治疗延迟。

安排专人做好患病或受伤人员家属(学生家长)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教育局。

9.及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10.必要时公安介入。

六、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隐患,提升学校应对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应对迅速、处理及时的防范体系,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预防管理

1.学校应建立体育活动(体育课)的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

3.对身体有问题的学生要劝其退出活动。

4.体育活动(体育课)应有体育专职人员带领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放松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5.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

学生活动中保证体育专职人员在场指导。

6.学校体育活动应保证每班配备一名教师指导和管理。

7.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避免同一场地挤满学生。

(二)处理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甚至伤及生命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

情况严重者,应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2.及时收集有关事故信息,保存好有关证据、资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情况严重的应保护好现场。

3.学校应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严重伤害事故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

4.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组织探望、回访。

5.做好宣传教育,控制事态扩展,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6.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七、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实验中引发的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师生应对急性化学中毒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

依据市公安局、劳动局、化学工业局编印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培训教材》,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

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危险化学品储藏中发生渗漏、标识模糊不清、稀释过程引发的,演示实验过程和学生实验过程中引发的,违反实验操作规则等原因。

1.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定管理和实验操作规则,并配备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专柜、加锁的措施。

2.加强对学生实验课的规范教育。

3.加强实验课前对化学用品、实验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遵循以下程序处理。

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领导应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有关部门报告。

2.启动应急处理小组:

(1)做好现场抢救,落实现场抢救人员,减轻中毒程序,防止并发症,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做好现场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势态的扩大。

(3)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做好告知家长工作。

(4)做好家长安抚工作和其他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并及时做好随访工作。

3.现场抢救:

(1)气体或蒸汽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松解中毒者颈、胸钮扣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并要注意保暖,毒物污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15--30分钟。

(2)经口中毒者,毒物为非腐蚀性者应立即用催吐的办法,使毒物吐出,现场可压迫舌根催吐。

(3)对于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人工呼吸法(口对口呼吸):

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颚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术者深吸气后,紧对患者的口吹气,然后送开捏鼻的手,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14--16次。

吹气压力视患者具体情况而不同。

一般刚开始吹气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

10--20次后逐步将压力减少,维持胸部升起即可。

心跳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复苏胸外挤压。

具体方法是患者平仰卧在硬地板或木板床上,抢救者在患者一侧或骑跨在患者身上,面向头部,用双手的掌根以冲击式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60--70次。

挤压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血气胸等。

(4)及时送医院急救,给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的名称等情况,送医院途中人工呼吸不能中断。

黄磷灼伤者转运时创面应湿包。

八、消防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学校防火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把火灾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升学校的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在应急小组外新增灭火组,安全保卫组承担引导疏散任务。

(二)可能引起学校火灾事故的原因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炉和其它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及其储藏室过于密封、食堂油锅过热、实验操作不当、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等诱发原因。

(三)预防措施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强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

4.保持通道畅通,不堆物。

(四)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上报乡教育办公室。

2.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

(1)人员疏散:

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和舍务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①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②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

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③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因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用电梯或跳楼。

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④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

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2)物资疏散:

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

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

②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

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料、高级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