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0490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上半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答案】A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法被创造,同理,不可能被消灭。

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选A。

  5、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

  B、书面材料

  C、供查考价值

  D、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

  【答案】D

  【解析】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处理公共事务为内容;

  

(2)有法定的作者;

  (3)有规范的体式;

  (4)必须履行法定程序;

  (5)对受文者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可见公文具有法定权威和效用。

  故选D。

  6、电子公文是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制作的电子文书。

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A、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B、在物理形态上有别于纸质公文

  C、依赖计算机阅读、处理

  D、不能广泛应用

  【解析】电子公文有其独特的方便性,效力同纸质公文一样,是可以广泛使用的。

故选D。

  7、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解析】A项错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

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研制出世界上首例杂交水稻。

C项错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中“黍”指小米,“稷”指高粱,并没有提到水稻。

D项正确,1970年,袁隆平的工作小组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8、有专家指出,发展危险性非常高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根本没有必要。

但事实上太空竞争不仅没有止步,反而更趋激烈。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危险和安全是对立统一的

  B、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C、人们的意识受世界观的影响

  D、人们的认识要不断深化、发展

  【解析】

  “发展危险性非常高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根本没有必要”,这种看法的产生局限于一定的客观事实,这说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其应该随着人类实践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深化和发展。

  9、下列不符合我国古代建筑特点的是()。

  A、不论是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越细,顶上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

  B、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C、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D、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解析】历史常识。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造型优美,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浑然天成。

因此A项当选。

  1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

  A、标题

  B、正文

  C、主送机关

  D、成文时间

  【解析】周知性公文,如公告、通知等,其主送机关可以省略。

故选C。

  11、赵某与黄某2003年1月结婚,2005年10月协议离婚,但在财产分配上发生争议,下列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A、2004年8月黄某出版一部小说所获得的稿费1万元

  B、2005年3月赵某因车祸受伤所得到的医疗费用赔偿2万元

  C、2003年6月赵某父母赠与赵某、黄某一幢房屋,价值25万元

  D、2004年12月,赵某与黄某共同购置的一套高档家具,价值4万元

  【答案】B

  12、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解析】D项,“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明了时间是相对的,“洞中方七目”相对于“世上已千年”。

  13、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得抄送给()。

  A、其他上级机关

  B、平级机关

  C、下级机关

  D、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行文规则,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故本题选择C项。

  14、《农业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A、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B、支持工业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增加农民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15、有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述错误的有()。

  A、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

  B、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

  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答案】ABC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C说法错误。

B项是水循环的物理意义,而不是地理意义。

故选ABC。

  16、中医讲求辨症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作“同病异治”。

有时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相同疗法,成为“异病同治”,从哲学上说,“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C、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

  D、意识的能动性十分重要

  【解析】依据题意,“同病异治”体现了病因的特殊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异病同治”则体现了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同的特征,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17、下列关于我国平原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海拔在50米以下

  B、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大的黑土分布区

  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长城,南到淮河附近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解析】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海拔在200米以下,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华北平原西临太行山,东到海滨,北到长城,南到淮河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有鱼米之乡之称,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18、僧肇说: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

”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A项,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观点,是辩证唯物论。

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静止,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夸大了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飞矢不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19、乙欠甲10万元,甲多次讨要未果,甲气愤之余,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将乙五花大绑至家中地下室,逼迫乙还钱,乙为保全自己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中亲人求救要求还钱。

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敲诈勒索罪

  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

  D、故意伤害罪

  【解析】B项正确。

C项错误:

索取的不是赌债、高利贷等非法债务,且没有以杀害、伤害相威胁。

故选B。

  20、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决定价值

  C、无必然联系

  D、价值就是价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系,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波动,商品生产者又会根据价格的涨落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

故本题选择A。

  21、中国民族的魂是()。

  A、民族精神

  B、民族文化

  C、勤劳勇敢

  D、民族理想

  【解析】民族魂:

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

国之有魂,民之有神。

  22、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有()。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健康权

  【答案】ABCD

  【解析】人格权包括: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利。

法人的人格权包括名称、名誉、荣誉、信用等权利。

  23、“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

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B、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取得社会的尊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形式

  “权为民用”说的是社会价值,“利为己谋”说的是个人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对联中主要说的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24、下列省区不被北回归线横穿的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广东省

  C、浙江

  D、云南省

  【解析】我国温度带从北向南可划分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其中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就是热带。

我国有热带分布的省份共有四个:

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

  25、下列属于我国副省级新区的有()。

  A、上海浦东新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珠海横琴新区

  D、重庆两江新区

  【答案】ABD

  【解析】珠海横琴新区为我国的副厅级新区,其余均为我国的副省级新区。

故选ABD。

  26、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的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合作制企业

  D、公司(法人)制企业

  【解析】公司制企业又叫股份制企业,是指由1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公司(法人)制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品的是()。

  A、春节期间用于招待亲戚的自酿米酒

  B、集市上出售的布料

  C、旧货市场的儿童读物

  D、早点铺上的油条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项中的自酿米酒只是用来招待亲戚,并不用于交换,因此不属于商品。

  因此A项当选。

  28、据以印刷正式文件的标准稿称为()。

  A、草稿

  B、送审稿

  C、定稿

  D、正本

  【解析】A项,草稿也称未定稿,指拟成而未最后定稿的历次文稿。

故A项错误,排除。

B项,送审稿是需要进行审查、修改的,故B项错误,排除。

C项,定稿是签发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发文机关依据定稿印制正式文件,通常只有一份,符合题意,故C正确,当选。

D项,正本是已经印刷的问稿,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排除。

  29、关于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

  B、“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目前在农民工群体中占一半以上

  C、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最多,西部次之,东部最少

  D、近年来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解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占20.2%,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占24.3%,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占19.2%。

可见,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最多,东部次之,西部最少。

C项错误。

  30、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了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解析】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31、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功能是()。

  A、调节和认识功能

  B、调节和教育功能

  C、教育和评价功能

  D、认识和教育功能

  【解析】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32、元曲中有说有唱,是一种可配合音乐、舞蹈、表演的艺术形式,因此被称为()。

  A、舞剧

  B、杂剧

  C、戏剧

  D、音乐剧

  【解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33、下列诸子百家与其经典语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孟子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C、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出荀子而非孟子,A项对应错误。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请示,主送机关为两个领导机关。

  B、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的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C、请示在上报的同时可以向下级机关抄送。

  D、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不必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解析】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请示,应视文件内容分清主送和抄送,主送机关只有一个,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请示在上报的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35、下列撰写公文常见的缺点,属于“语句表述不完整”问题的是()。

  A、滥用省略

  B、篇幅冗长

  C、交代不明

  D、眉目不清

  【解析】滥用省略可能会出现把公文中原本不该省略的内容省略掉,从而造成语句表述不完整。

  36、公文特急件是指()。

  A、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B、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C、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期限,需特别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D、内容至关重要并紧急,已临近办结期限,需随到随时迅速传递的文件

  【解析】紧急公文中的“特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

  37、下列()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答案】AB

  【解析】C项“物极必反”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相反相成”是说相互对立的事物有互相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D项说明事物是联系的,事物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故本题答案选AB。

  38、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依法缴纳执行费用

  B、减免执行费用

  C、不缴纳申请费

  D、免除执行费用

  【答案】C

  【解析】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六十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

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依法拍卖财物,由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39、一般情况下,上行公文应采用哪种结尾方式?

  A、倡议展望式

  B、概括总结式

  C、祈望请求式

  D、交代说明式

  【解析】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上行文的结尾用语往往是“以上报告,请审查”,“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单位贯彻执行”,“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示)”,等等,这些均属于祈望请求式的用法。

  40、公文的下列文种属于领导指导性公文的是()。

  A、会议纪要

  B、报告

  C、函

  D、议案

  【解析】领导指导性文件包括命令(令)、决定、指示、批复、通知、通报、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具有指导性。

一是会议本身具有权威性;

二是会议纪要集中反映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决定事项。

因而纪要一经下发,将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产生约束力,要求与会单位和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展开工作,落实会议的议定事项。

  41、根据公共管理重视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双重要求,公共部门的绩效指标一般有四个方面,即()。

  A、经济、效率、效果、公共职责的履行

  B、经济、效率、公共职责的履行、公平性

  C、经济、效率、效果、公平性

  D、公共职责的履行、公平性、效率、效果

  【解析】公共部门的绩效指标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经济。

经济指标一般是指公共部门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水准,其关注的是绩效管理中的“投入”的项目或“投入”的方面,以及如何使投入得到最经济的利用。

②效率。

效率指标所要评价的是一个公共组织在既定的时间和预算投入下,产奷깐࠿獄᧵獄᧵楐ਤ汨ਘ楐ਤ侤奫

  42、“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机遇”指偶然发现,偶然发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规律。

只有那些具有充足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中发现客观规律。

  43、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和输入/输出设备

  【解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是计算机赖以工作的实体,是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结合。

软件是控制计算机运行的灵魂,是由各种程序以及程序所处理的数据组成。

  44、公文中无论是张贴或者登报的通告,落款处必须写明()。

  A、发文单位和主送机关

  B、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

  C、特此通告和成文日期

  D、发文单位和必须执行

  【解析】本题考查通告落款的写法。

公文中无论是张贴或者登报的通告,落款处必须写明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5、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好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

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D、物质反作用于意识

  【解析】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好设计,这体现了意识的重要作用。

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好设计,这说明了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

  “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46、某甲因车祸失去意识,生命垂危,被其所在单位领导送往医院,但医院无法联系到甲的近亲属取得手术意见,此时经()同意,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A、主刀医生

  B、该医院的院长

  C、送某甲到医院的单位领导

  D、当地卫生局局长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