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499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docx

四年级上期复习要点

四年级上期语文复习指导

一、拼音

大小写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二、字词

1、查字典

(1)部首查字法:

如“尊”,先查“寸”部,再查9画。

(2)音序查字法:

如“苟”,先查大写“G”,再查“gou”.

(3)数笔画查字法:

如“鼎”,在难检字索引表中查12画。

2、生字词语

听写生字表

(二)及单元词语积累

3、形近字(见复习本)

4、多音字(见复习本)

5、近义词反义词(见复习本)

补充部分:

近义词

格外一—特别绚烂——灿烂凉爽——凉快舒畅——舒服桔据——贫困器重——重视

居然——竟然流畅——顺畅保持——维持侦察——察看乞求——哀求模仿——仿照

容易——轻易防备——提防端详——注视劫难——灾难嘲笑——讥笑落脚——歇脚

环视——环顾祈祷——祈盼开阔——广阔华丽——华贵饶恕——宽恕独特——奇特

倘若——假若可惜——惋惜悲叹——叹息简直——完全坚毅——坚定感触——感受

悲哀——悲伤根本——本来卓越——杰出光荣——荣耀糟蹋——浪费震惊——震撼

骚扰——打扰信奉——相信和谐——协调风趣——趣味气馁——灰心径自——独自

生计——生活款待——招待尊严——自尊述说——讲述的确——确实保护——维护

惬意一—满意兴致勃勃一兴高采烈聚精会神一全神贯注

反文词

严肃——活泼桔据——富有激动——冷静温柔——暴躁新鲜——腐烂卓越——平凡

流畅——磕绊娇嫩——苍老诚实——虚伪巨大——细小高尚——无耻违背——遵从

支持——反对和平——战争热爱——憎恨勇敢——懦弱轻浮——沉稳糟蹋——珍惜

破损——完整肥沃——贫瘠气馁——自信愚蠢——聪明消瘦——肥胖健康——病残

善良——凶恶失望——希望普通——特殊熟练——生疏犹豫——坚定捐赠——赠送

疲惫不堪一——精神抖擞鱼贯而出一鱼贯而入

6、成语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闷闷不乐迷惑不解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廋如柴梦寐以求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横七竖八随心所欲不折不扣

异想天开轻而易举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永驻人间不速之客磕磕碰碰多姿多彩不假思索重见天日

改天换地神气十足天高地阔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成群结队默默无言

此起彼落胆大妄为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全神贯注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信心十足疑惑不解百发百中无能为力驱寒取暖气急败坏

吉祥如意笑逐颜开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知难而退无坚不摧碌碌无为一曝十寒寸进尺退

有始有终半途而废

7、词语搭配

广阔的()列车()吃得()

辽阔的()骏马()听得()

宽阔的()江河()说得()

宽敞的()热情()写得()

见学语文报(下)第8页。

8、一词多义

“失”有以下7种解释:

1、失掉,丢掉;2、没有把握住;3、找不着;4、没有达到目的;5、改变(常态);6、违背;7、错误;请选择相应序号到括号里。

1、你不小心,就造成了失误,后果还很严重。

()

2、你这样会失信于人,今后没有人敢和你交往了。

()

3、危险情况突然发生,让他们大惊失色。

()

4、你的成绩让父母很失望。

()

5、你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

6、我失手,把花瓶给摔坏了。

()

7、你不要丧失了信心。

()

三、句子

1、标点

(1)顿号的用法:

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2)分号的用法:

分号表示并列的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

凡是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分句间并列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如:

要保护我们的眼睛,就应该注意:

第一,看书、写字的时候,身体要坐直,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定距离;第二,看书、写字一定时候以后,要向远处望一会儿;第三,认真做眼保健操。

(3)引号的用法:

(1)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和平环境像花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

(2)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例如: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指聋哑青年与其他观鱼人不同,爱鱼画鱼到痴迷的地步。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伽俐略并不是真正、的辩论家,但他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他的雅号。

(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例如: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不是摇篮的一般含义(养育婴儿)。

又如:

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学习活动吧。

(4)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例如:

他说过:

“我们是好朋友。

“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而言的。

(6)表示讽刺或否定。

例如:

这样的“理论家”,实在还是少一点好。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简直太“聪明”了。

(3)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说话的断续。

例如: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B、表示列举的省略。

例如:

"什么都有:

稻鸡、角鸡、鹁鸪......"

2、病句

1.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进步了(成分残缺)

2.我们从小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习惯(搭配不当)

3.小红即使起床晚了,也上学迟到(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学校的四周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前后矛盾)

5.山川把晚霞染的一片通红(语序不当)

6.山上的桃花在这秋天盛开了(不合实际)

7.一下课,学校顿时立刻热闹起来了(语意重复)

8.参加大会的有解放军,老人,工人,中年人,学生……(分类不当)

9.老师对小名说,他去开会,叫他把本子发给大家(指代不明)

3、句型

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改为设问句)

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

汽车在奔驰。

(扩句)

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

(改为反问句)

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改为反问句)

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

(改为被字句)

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为被字句)

我的战友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

(缩写)

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缩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缩写)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缩写)

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缩写

小路穿过树林。

(扩写)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改为陈述句)

蓝色的天空飘着一块块红绸般的浮云。

(缩写)

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缩写)

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改为反问句)

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

(改为反问句)

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

(改为反问句)

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改为反问句)

百灵鸟在树上叫。

(写成拟人)

这花真香。

(写成夸张)

十五的亮很圆。

(写成比喻)

你来了。

你别走。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句子含义理解

(1)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2)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3)别看他想爱你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诗歌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4)“自然之道”的意思是:

大自然自身发展的规律。

(5)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7)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8)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9)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完全对。

(10)“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

那个青年的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

(11)“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青年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鱼的各种姿态都印在了青年的心中,青年做到了胸有成竹,才把鱼栩栩如生的画出来,这两者间存在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

(12)《纪昌学箭》告诉我们:

A、学技艺,要从学习这门艺术的基本功入手,打好扎实的基础;B、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接受名师的指导。

(13)《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A、小问题不及时处理,就可能转变为大问题,要防微杜渐;B、一个人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修辞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拟人: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4)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5)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6、排序

方法:

1、初读句子,,了解大概意思;

2、判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事物的几个方面,总分等)

3、分析句子中起联系作用的词语,进行合理推理排序。

4、排好后,读一读,看是否通顺合理。

7、诗句

1、背诵本册六首古诗词,并能默写4首古诗。

2、理解下面词语意思:

尽、闲、厌、和、忆、谙、胜、山原、川、了、杂兴、耘田、未解、供、傍、

3、体会感情:

《独坐敬亭山》作者投身大自然,以山为伴,寻找安慰,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感情;《望洞庭》描写了洞庭美丽的湖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乡村四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欣赏和赞美,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也表现了作者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四、积累

1、单元积累(见复习本)

2、语文课文知识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双龙洞”在省的金华。

(2)五岳指:

(3)五大淡水湖指:

(4)“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候”中“富有”的是做人的诚实品质,是宝贵的人情和道义。

(5)父亲教导我们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的人,的人。

(6)哈默一无所有时却是一个富翁,因为他拥有做人的。

(7)“自然之道”就是指。

(8)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是:

1高原气候转寒,雨水集中,黄土松软;2人口增长,无节制开荒放牧。

(9)“打扫”森林造成树木枯死的原因是破坏了森林的。

(10)“和平之花”指人们和睦相处的和平世界。

(11)盲女安静能够捉住蝴蝶,靠的是她的灵性,她的”灵性,就是她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

(12)“手不释卷”讲的是东吴大将挤时间读书的事情。

(13)“牧场之国”指的是。

(14)伽利略是17世纪伟大的。

亚里士多德是2000年前的希腊。

(15)罗丹是大雕塑家。

(16)“鱼游到纸上”的意思是:

(17)《纪昌学射》一文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8)《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9)文成公主进藏嫁给了。

(20)渔夫用战胜魔鬼。

(21)罗丹创作的《》、《》等人物雕塑,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22)《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这本书又叫《》,由个小故事组成的。

其中著名的故事还有,这本书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

(23)普罗米修斯是中的一个神。

(24)你还可以知道的抗日英雄有(杨靖宇、赵一曼),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方志敏、董存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黄继光、邱少云)

(25)北京奥运会是第届奥运会,于2008年月日在北京召开。

3、课外诗歌成语、故事等

4、节日了解:

元旦节1月1日,春节农历1月日,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母亲节5月第二周星期日,父亲节6月第三周星期日,端午节农历5月5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教师节9月10日,重阳节农历9月9日,国庆节10月1日,圣诞节12月25日,除夕节农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五、阅读

1、写作顺序

2、中心句

3、过渡句

4、概括段意及主要内容

5、说明方法

6、体会句子含义或文章情感

六、作文

1、有序、抓住特点写一处景物

2、XX,我想对你说

3、根据大自然的启示写一个你的发明打算

4、看图作文

5、热爱生命(感动)

6、田园风光

7、我敬佩的一个人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是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经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的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的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来: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去‘仿善’,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艰难的一生。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活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1、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怀念(   ) 央求(    )

(2)反义词:

沉寂(   ) 敏感(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为什么“我”会这样?

(2)“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是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为什么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我的动静,眼睛红红的,母亲“看着我”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3)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母亲为什么喜出望外?

   (4)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病成什么样了?

“我”为什么会没想到?

    3、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注意:

本题答题有几个要点)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

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

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分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

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1)“想不到”

(2)“竟”

(3)两个“如此”

4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2)第一个是反文句,改为陈述句为: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5、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6、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

7、读第四、五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四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于前文的第段相照应。

(2)第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8、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9、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

(用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那一点,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