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553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docx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1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11)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2.(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3.(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4.(3分)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B.“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

5.(3分)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它的阻值随电磁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关S1闭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磁铁左端为N极

B.开关S1闭合,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C.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右移动,GMR的电阻变小

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指示灯变暗

6.(3分)如图是手摇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摇动手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实验中和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7.(3分)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8.(3分)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gB.金属块的体积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g/cm3

9.(3分)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

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

D.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10.(3分)如图分别是小明家上月初和月末的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指示灯闪烁越快,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B.小明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911kW•h

C.小明家干路中的电流不得超过10A

D.断开其他用电器,只让电饭锅单独工作2min,指示灯闪烁32次,此时电饭锅的功率为600W

11.(3分)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和值班室,在前、后门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学校值班室有电池组、电铃和红、绿两盏点灯,要求:

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红灯亮且电铃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绿灯亮且电铃响,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12.(3分)如图所示,灯泡上标有“2.5V0.25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3V.

①断开S1和S3,闭合S2,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R2消耗的功率从0.162W,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和I1.

②断开S2,闭合S1和S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和I2;

③断开S3,闭合S1和S2,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2时,电流表的示数I3=2I1.

已知U1:

U2=9:

5,I1:

I2=3:

5,假设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不变,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  )

A.R1=20Ω

B.在③中,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20Ω

C.在③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81W

D.电源电压为4.5V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共34分)

13.(3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  杠杆,动力F=  ,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4.(3分)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是为了减少因电流的  效应而损失的电能,已知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将电流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应接在  (选填“AB”或“CD”)两点之间;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0.5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km.

15.(3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J/(kg•℃).

 

16.(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

17.(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不变.

(1)按图甲,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基示数见序号3,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

数据序号

1

2

3

4

5

电压/V

0

0

1

2

3

电流/A

0

0

0.1

0.2

0.3

①根据第5组数据,在图丙中用“↑”标出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

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流故障为  (选填“R1接触不良”、“R2断路”或“R2短路”).

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

在导体的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

  W.

18.(5分)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  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19.(10分)如图甲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永磁动力单轨列车,其亮点是列车可以小角度转弯,安装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制动发电装置.

(1)当列车转弯时,水平轮胎发生形变,起到导向和稳定作用.如图乙是轮胎与接触面的平面图,请在图乙中画出轮胎对接触面压力的示意图.

(2)当高压细水雾系统中水枪工作时,水对喷孔的压强p=10MPa,水雾喷出的速度v≥10m/s,若喷孔的总面积S=5×10﹣5m2,则水枪的功率至少为多少瓦?

(不计大气压强)

(3)列车制动减速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当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制动减速时,电能W1与内能W2之比为9:

16,如图丙是机械能的变化量△W与速度变化量△v的关系图象.若列车从72km/h开始减速,转化的电能可供总功率为1000W的照明灯正当发光1h,则列车的速度将会减小到多少千米/时?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2016•武汉)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解答】解: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分)(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解答】解:

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

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

故选:

C.

 

3.(3分)(2016•武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解答】解:

A、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从1m处又后退0.5m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5m+1.5m=3m,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4.(3分)(2016•武汉)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B.“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

【解答】解:

A、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号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故B错误;

C、核电站是以铀为燃料,利用核反应堆把铀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最终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但目前的充分应用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所以人类仍会有能源危机,故D错误.

故选A.

 

5.(3分)(2016•武汉)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它的阻值随电磁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关S1闭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磁铁左端为N极

B.开关S1闭合,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C.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右移动,GMR的电阻变小

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指示灯变暗

【解答】解:

A、由利用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正确.

B、开关S1闭合,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B错误.

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时,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暗,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小了,巨磁电阻的电阻变大了,即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增大,故C错误.

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亮,故D错误.

故选A.

 

6.(3分)(2016•武汉)如图是手摇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摇动手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实验中和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则

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与发电机无关,故A错误;

B、此图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的装置,与发电机无关,故B错误;

C、此图中有电源,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后,会受力运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此图中没有电源,当磁场中的金属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电磁感应现象,该现象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7.(3分)(2016•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解答】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此数据不合理;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此数据不合理;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m/s左右.此数据合理;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此数据不合理.

故选C.

 

8.(3分)(2016•武汉)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g/cm3

【解答】解:

(1)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m=20g+10g+5g+4g=39g;故A错误;

(2)由图乙知,水的体积为25ml,由图乙右图知,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30ml;

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V=30ml﹣25ml=5mL=0.005L,故B错误;

(3)金属块的密度:

ρ=

=

=7.8g/cm3=7.8×103kg/m3.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3分)(2016•武汉)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

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

D.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解: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错误;

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两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

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B.

 

10.(3分)(2016•武汉)如图分别是小明家上月初和月末的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指示灯闪烁越快,电能表所在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B.小明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911kW•h

C.小明家干路中的电流不得超过10A

D.断开其他用电器,只让电饭锅单独工作2min,指示灯闪烁32次,此时电饭锅的功率为600W

【解答】解:

A、因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因此指示灯闪烁越快,电能表所在电路的总功率越大,故A错误;

B、小明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

5637.8kW•h﹣5546.7kW•h=91.1kW•h,故B错误;

C、因为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因此小明家干路中的电流不得超过20A,故C错误;

D、指示灯闪烁32次消耗的电能:

W=

kW•h=0.02kW•h;

电饭锅的功率:

P=

=

=0.6kW=600W.

故选D.

 

11.(3分)(2016•武汉)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和值班室,在前、后门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学校值班室有电池组、电铃和红、绿两盏点灯,要求:

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红灯亮且电铃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绿灯亮且电铃响,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D.

【解答】解:

A、前门开关、后门开关、红灯、绿灯、电铃串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铃位于干路、红灯与后门开关串联,绿灯与前门开关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铃在红灯与前门开关串联的支路上,故闭合后门开关时绿灯亮,电铃不响,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铃位于干路、红灯与前门开关串联,绿灯与后门开关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3分)(2016•武汉)如图所示,灯泡上标有“2.5V0.25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3V.

①断开S1和S3,闭合S2,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R2消耗的功率从0.162W,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和I1.

②断开S2,闭合S1和S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和I2;

③断开S3,闭合S1和S2,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2时,电流表的示数I3=2I1.

已知U1:

U2=9:

5,I1:

I2=3:

5,假设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不变,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  )

A.R1=20Ω

B.在③中,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20Ω

C.在③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81W

D.电源电压为4.5V

【解答】解:

①断开S1和S3,闭合S2,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

②断开S2,闭合S1和S3;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③断开S3,闭合S1和S2,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2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1)由I=

可得,灯泡的电阻:

RL=

=

=10Ω,

因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所以,由甲乙两图可得:

=

=

=

整理可得:

20Ω+2R1=3R2﹣﹣﹣﹣﹣﹣﹣﹣﹣﹣﹣①

由甲丙两图可得:

=

=

=

=

整理可得:

R1=10Ω+0.5R2﹣﹣﹣﹣﹣﹣﹣﹣②

解得:

R1=R2=20Ω,故A正确;

(2)甲图中,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I2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1=

=

=0.09A,

电源的电压:

U=I1(RL+R1+R2)=0.09A×(10Ω+20Ω+20Ω)=4.5V,故D正确;

(3)图丙中,电路中的电流:

I3=2I1=2×0.09A=0.18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丙=UI3=4.5V×0.18A=0.81W,故C正确;

(4)图丙中,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2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U﹣UL=4.5V﹣2.5V=2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2=

=

=8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8~20Ω,故B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共34分)

13.(3分)(2016•武汉)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 省力 杠杆,动力F= 420N ,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手向后移动 .(写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

由图可知,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该独轮车是省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L1=GL2,

即:

F×1m=1400N×0.3m

解得F=420N.

已知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增大动力臂(即手向后移动)或减小阻力臂(即重物向前移动),能减小动力,更省力.

故答案为:

省力;420N;手向后移动.

 

14.(3分)(2016•武汉)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是为了减少因电流的 热 效应而损失的电能,已知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将电流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应接在 AB (选填“AB”或“CD”)两点之间;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0.5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20 km.

【解答】解:

因为导线有电阻,因此由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因此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可以减小导线的电阻,进一步减少因电流的热效应而损失的电能;

图中CD为短路位置,若电压表接在CD两点之间,则电压表也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不能确定短路的位置;要确定短路位置,需要测出AC、BD两输电线串联的总电阻,电压表应测总电压,所以电压表应接在AB两点之间;

由I=

可得,导线电阻:

R=

=

=8Ω,

则导线长度:

L=

=40km,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s=

=

×40km=20km.

故答案为:

热;AB;20.

 

15.(3分)(2016•武汉)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解答】解:

(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为了便于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两个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加热2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