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582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目的MAC地址

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E05A2C

000D87

DF84F3

是B与A直接相连

主机D

E05A27

是,D与C直接相连

主机E

DF7179

否,A与F,A与E未连接

主机F

DF8A06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的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

2.为什么以太网有最短帧长度的要求?

答:

如果帧长度太小,就可能出现网络上同时有两个帧在传播中产生碰撞而造成网络无法发送数据。

如果数据帧太长就会出现有的工作长时间不能发送数据,而且可能超出接受端的缓冲区大小,造成缓冲溢出。

实验二网际协议IP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那些内容?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有变化,但报文中传送过程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没变化,只是在传送过程

中经过一些节点生成时间可能有变化。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

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因为主机B相当于路由器,所以能收到。

A与E不在同一网络,但可以通过B转发,仍然能收到。

【练习二】特殊的IP地址

1.直接广播地址

主机号

收到IP数据报1

BCDEF

收到IP数据报2

BEF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是限制在同一网络的都能收到报文。

2.受限广播地址

主机号

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

BCD

未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

EF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

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是用于主机配置过程中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

3.环回地址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

为什么?

不能,在本机环回,分组永远离不开机器,这个分组就简单返回。

【练习三】IP数据报分片

●将ICMP的报文分片信息填入下表,分析表格内容,理解分片的过程。

字段名称

分片序号1

分片序号2

分片序号3

Identification字段值

1277

1278

1279

Morefragments字段值

Fragmentoffset字段值

传输的数据量

1008字节

【练习四】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是否ping通

主机A——主机B

主机C——主机D

主机E——主机F

●请问什么情况下两主机的子网掩码不同,却可以相互通信?

在虚拟网技术或路由连接情况下。

为什么

主机A--主机C

不能

网络号不同,被认为不同的网络

1.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每个路由器都有IP地址和硬件地址。

使用IP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IP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但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进行通信。

2.不同协议的MTU的范围从296到65535。

使用大的MTU有什么好处?

使用小的MTU有什么好处?

使用大的MTU会减少分片数目,实现报文的快速传输;

使用小的MTU会减少每次的传输性能的要求。

3.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坏处是什么?

IP数据报对传输的数据不做检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IP数据报的处理复杂度,提高数据报的处理速度。

坏处是,这样做实际上把检验的任务交给了上层协议,增加了上层协议的复杂性。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练习一】静态路由与路由表

●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

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络地址、接口、跃点数。

●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

用于向其他IP网络转发IP数据报的IP地址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原因

(192.168.0.2)

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

主机A——主机C

不通

主机B没有路由器转发功能

主机A——主机E

(192.168.0.1)

主机B没有路由器转换功能

(172.16.1.1)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主机B具有路由转发的功能,并且目标网络在主机B的路由条目中

●简述静态路由的特点以及路由表在路由期间所起到的作用。

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有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这

种方法适合在规模较小、路由表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

它比较简单,容易实现;

可以精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的性能;

减少路由器的开销,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练习二】领略动态路由协议RIPv2

●IGMP报文在RIP交互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RIP通常采用组播的方式,这就要求交换机支持IGMP

●通过以上5步,绘制主机B和主机E的RIP交互图(包括IGMP报文)。

加入多播组(发送IGMP组成员报告报文)→路由信息请求(发送RIP请求报文→路由信息应答(发送RIP应答报文)。

【练习三】RIP的计时器

●将“周期公告间隔”设置为0秒可以吗?

为什么操作系统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上

限和时间下限?

上限和下限的作用是什么?

不可以设置为0,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限制是对发送更新报文时机的一种

权衡。

上线是限制更新报文发送过于频繁,增加网络负载;

下限是确保路由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通过协议分析器,比较两个相邻通告报文之间的时间差,是20秒吗?

如果不全是,

不完全是,虽然指定的时间为20秒,但工作模式是使用在15到25之间的一个随机数,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任何可能的同步,因而可防止在互联网上由于路由器都同时更新而引起的过载。

●简述“路由过期计时器”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管理路由的有效性,如果网络出现问题,并且在分配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更新报文,那么这个路由器就被认为是过期的,而路由的跳数就设置为16,这表示目的端的不可达。

1.RIP使用UDP,这样做有何优点?

UDP是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只有最小的开销,RIP协议不是很关心可靠性,因此使用UDP作为下层协议。

2.条数限制如何缓解RIP的问题?

RIP的问题之一就是缓慢收敛,意思是在互联网上某处发生的变化要传播到互联网的其他部分是很慢的。

解决RIP的这种缺点的放是限制跳数为15.这样可以防止分组在网络中兜圈子,使用RIP的自治系统的直径被限制为15;

数值16被认为是无穷大,并表示不可达的网络。

3.试列举RIP的缺点及其相应的补救办法。

RIP协议具有不稳定性,通过触发更新、毒性逆转等机制得以缓解;

RIP协议使用广播通信,增大了网络压力,RIPv2通过组播通信机制得以缓解。

实验五传输控制协议TCP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报文1

报文2

报文3

SequenceNumber

3733042152

3615118051

3733042133

AcknowledgementNumber

3615118052

ACK

1

SYN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segmentsize”字段,它的

值是多少?

作用是什么?

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值是1460。

作用是由发送端指定,表明了能在网络上传输的最大的段尺寸。

maximumsegmentsize=MTU–20(IP首部)-20(TCP首部)。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报文4

报文5

报文6

报文7

239613015

1075728486

239613016

1075728487

1075723017

FIN

【练习二】利用仿真编辑器编辑并发送TCP数据包

●TC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协议字段、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数据总长度、TCP首部、TCP数据。

1.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

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三次握手解决了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定对方的存在。

(2)要允许双发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等)。

(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三次握手相对于请求应答式的连接建立有以下好处:

假设主机A发出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

主机A于是再重传一次。

后来受到了确认,建立了连接。

数据传输完毕后,释放连接。

主机A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其中的第二个到达了主机B。

现在假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主机A发送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滞留时间太长,以致延误到在这次的连接释放以后才传送到主机B。

本来这是一个已经失效的报文段,但主机B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主机A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

于是就向主机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

主机A由于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因此不会理睬主机B的确认,也不会向主机B发送数据。

但主机B却以为运输连接就这样建立了,并一直等待主机A发来数据。

主机B的许多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采用三次握手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例如在刚才的情况下,主机A不会向主机B的确认发出确认。

主机B收不到确认,连接就建立不起来了。

2.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

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TCP协议可能导致实时语音通讯的延迟。

使用UDP传出的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文件乱序。

3.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

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

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有。

前面的报文已发送,而后面的则不可发送;

前面的报文已发送并确认,而后面的则可发送未被确认;

前面的报文已发送并确认,而后面的则不可发送。

实验六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练习一】使用Outlook发送电子邮件

●SMTP使用的TCP端口是__25___。

●找出传输用户帐号及密码的数据包,能不能看到用户密码?

能。

●结合Smtp.txt的SMTP传输过程,填写下表。

SMTP连接建立过程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报文摘要和参数

报文作用

主机A的IP

服务器IP

SYN

发起者发送初始段

服务器IP

主机A的IP

ACKSYN

接收端发送应答段

ACK

对接收端的确认

邮件传输过程

220

表示服务就绪

EHLO

发送端的主机名

250

请求命令完成

AUTHLOGIN

与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334

用base64编码的响应

SMTP连接释放过程

ACKFIN

客户端发送FIN段

服务器端对FIN段的确认

服务器端发送FIN段

客户端对FIN段的确认

【练习二】使用Outlook接收电子邮件

1、使用POP3协议接收

●POP3使用的TCP端口是__110___。

●找到接收邮件内容的报文(对命令RETR响应的报文),察看是否与发送的内容一致?

一致。

2、使用IMAP协议接收

●IMAP使用的TCP端口是__143___。

1.电子邮件系统使用TCP传送邮件。

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遇到邮件发送失败的情况?

为什么有时对方会收不到我们发送的邮件?

邮件客户端配置错误或邮件服务器关机等都可以导致邮件发送失败;

邮件服务器之间互相不信任可导致邮件接收不到。

2.通过实验说明你的电子邮件在网络上传输是安全的吗?

如果不安全,你认为实现邮件安全传输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简单使用SMTP和POP3协议传输邮件可能遭到信息被窃取、篡改等攻击,原因在于SMTP与POP3协议允许明文传送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PGP等技术对邮件进行加密后在进行传输,以保证通信安全。

实验七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练习一】页面访问

●本练习使用HTTP协议的哪种方法?

简述这种方法的作用。

Get方法。

客户要从服务器读取文档时使用。

●根据本练习的报文内容,填写下表。

主机名

JServer.NetLab

URL

http:

//JServer.NetLab/experiment

服务器类型

Apache/2.2.0

传输文件类型

Text/html

访问时间

Date:

星期,日月年时:

分:

秒GMT

●参考“会话分析”视图的显示结果,绘制此次访问过程的报文交互图(包括TCP协

议)。

●简述TCP协议和HTTP协议之间的关系。

HTTP是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

【练习二】页面提交

●本练习的提交过程使用HTTP协议的哪种方法?

Post方法。

当客户要给服务器提供某些信息时使用。

●此次通信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完成什么工作?

分为两个阶段;

页面的访问和页面的提交。

●参考“会话分析”视图的显示结果,绘制此次提交过程的报文交互图(包括TCP协

【练习三】获取页面信息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保存会话命令(方法:

会话交互视图\单击右键\保存会话命令菜

单,保存为Http3.txt),分析捕获到的数据。

【练习四】较复杂的页面访问

●简述主机B捕获到的DNS报文在本次通信中所起到的作用。

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结合本次试验结果,简述浏览器是如何处理一个访问请求的。

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

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

1.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窗口并访问一WEB站点的不同页面时,系统是根据什么把返回的页面正确地显示到相应窗口的?

使用多个浏览器窗口访问一个WEB站点的不同页面时,每一个浏览器窗口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连接,每一个连接和数据报中的一个端口相对应,系统是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返回的页面正确地显示到相应窗口中。

2.一个主页是否只有一个连接?

一个主页可能对应多个连接。

3.为什么HTTP不保持与客户端的TCP连接?

HTTP1.0定义了非持续连接,每次请求/响应都要建立TCP连接。

而HTTP1.1默认的连接是持续连接,服务器在发送响应以后会保持连接状态,等待更多的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