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5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2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8页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66苏州中学 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docx

0266苏州中学选择题强化训练116及答案

苏州中学200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强化训练

(1)

(训练日期——2007年5月10日)

1.夏朝建立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主要依据是C

A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与奴隶

2.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

A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日趋完善B奴隶们创造出大量财富

C奴隶的劳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D周武王的杰出领导

3.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B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

4.《左传》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反映了D

A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B大禹治水

C夏朝设置了监狱D夏朝为镇压奴隶反抗而制定了刑法

5.周武王伐纣灭商成功的基础是C

A纣的暴政引起人民反抗B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C文王整顿政治与军事,使国力增强D商兵力不足

6.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与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7.西周被称为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因为与前代相比A

A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完善B疆域更加辽阔

C周王的权威地位更加稳固D奴隶制经济更加发达

8.如图是“西汉彩绘乐舞杂技俑”,通过这一出土文物,我们可知当时的B

①生产场面②杂技表演场面③人们的服装、发型④歌舞及乐器演奏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9.秦汉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当时的画种不包括(C)

A.壁画B.帛画C.油画D.木刻画

10.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这是因为C

A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青铜器B青铜产品制造比较精美

C青铜铸造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D青铜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11.传说夏朝时“仪狄作酒”“少康秫酒”,反映了夏朝B

A人们酗酒B农业生产有了发展C不爱惜粮食D不注意节约

12.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C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廉洁,正确的是C

A打击奴隶制度,推广封建制度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争夺土地与人口的兼并战争

1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体现在C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破镐,推翻了西周政权

C华夏族与其他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普遍

1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实质是C

A满足新兴地主扩张领土与掠夺财富的私欲B大国兼并小国,促进民族融合

C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与掠夺财富的私欲D给人民带来灾难,是历史的倒退

16.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形成的政治新格局是C

A春秋争霸B分封诸侯C战国七雄争霸D楚汉之争

17.史载:

孔子的学生子贡“废(发,卖出)著(买进)鬻财于曹、鲁之间,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对这种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D

A春秋时商业经济已较为活跃B商人政治上非常活跃

C部分工商业已逐渐摆脱政府控制,开始转为私营D商人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18.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它们不包括C

A促进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9.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B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

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

20.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B

A铁器使用B牛耕使用C桔槔的使用D水利工程的兴修

21.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

A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兴盛起来B人口聚集了很多

C成为诸侯国的都城D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中心

22.战国时期致富的大商人主要经营B

A丝织业、陶瓷业B冶铁业、煮盐业C丝织业、农业D冶铁业、青铜制造业

23.春秋时期,鲁国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影响是D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瓦解B国君的收入迅速增加

C刺激了新农具的广泛使用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

24.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的卿大夫取代国君掌握政权,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奴隶制时代结束。

判断奴隶社会在此结束的主要依据是B

A各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占了上风

C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已经建立D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2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过渡时期,形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

A井田制度逐渐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B从诸侯割据混战逐渐走向全国统一

C诸子百家的出现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D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国的变法运动

26.周初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统治,开拓了疆域,但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

导致这些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C

A分封诸侯的争权夺利B周王室的腐败衰落

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奴隶、平民起义的打击

27.《吕氏春秋》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此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C

A春秋时期合用铁器与牛耕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2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发展,根本原因是A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因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29.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直接原因是B

A铁家具与牛耕的推广B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变法

C私田出现和井田制的瓦解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0.战国时期封建制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B

A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B新兴地主经济实力强大

C各国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D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

31.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B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废除奴隶制,建立县制

32.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C

A内容相似,性质相同B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C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D都局部改变了社会性质

33.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C

A发展农业生产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D废除旧贵族特权

3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B

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D

A地主阶级进行变法,封建制度确立B奴隶主贵族与封建地主斗争激烈

C代表不同阶级与阶层利益的思想冲撞激烈D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

36.战国最为显赫一时的墨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C

A墨子的主张得到人民拥护B墨子主张选贤与能,深得天下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的壮大D要求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

37.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C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38.《墨子》说:

“贤者举而正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

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以谓进贤。

”可见,墨子主张的本质意图在于C

A倡导建立地主阶级政治与道德规范B主张否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

C按照小生产者的意愿建立理想的国家D为了恢复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39.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思想的是B

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0.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D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4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4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B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43.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B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4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C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B儒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D法家实行法制的思想

45.下列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属于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的是(A)

A.《陌上桑》B.《子虚赋》C.《两都赋》D.《上林赋》

46.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与浮力原理、声学与光学知识的著作是A

A《墨子••墨经》B《梦溪笔谈》C《营造法式》D《天工开物》

47.春秋时期,鲁国在天文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的直接原因是C

A不参与诸侯争霸,社会相对安定B经济发展需要天文历法的进步

C天象观测的进步D学术风气的浓厚

48.下列属于战国时期文学成就的是C

①《诗经》②《逍遥游》③《离骚》④《甘石星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49.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是C

A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B形成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

C《墨水经》光学八条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50.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B

①统治者礼贤下士②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③诸侯割据混战④法家思想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苏州中学200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强化训练

(2)

(训练日期——2007年5月11日)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C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与将领的英勇善战

2.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种“有利”主要是指B

A推广了农业经验B创造了安定环境C减轻了人民负担D促进了各地交流

3.秦朝修长城,在当时的积极意义是C

A创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B显示了秦朝的先进与强大

C保护了中原先进文化的发展D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D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5.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D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度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6.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7.下列著作中,既有地理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历史文学价值的是C

A《缀术》B《禹贡地域图》C《水经注》D《抱朴子》

8.秦朝地主上实行的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D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与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9.对秦始皇的评价着重于D

A开拓疆域B统治残暴

C南攻越族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D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地点在B

A大泽乡B陈C张楚D咸阳

11.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不正确的是D

A迫使汉高祖“反秦之弊,与民休息”B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C使汉初出现了“布衣将相”的局面D使汉初废除了郡县制,实行了封国制

12.下列关于编户齐民的表述,正确的是B

①没有正式户籍②具有独立身份③承担国家赋役④超役现象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以下各项,不符合魏晋南北朝北方文化发展特点的是D

A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佛教对于思想文化与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C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的总结

D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

14.下列政治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B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C实行察举制度D颁布“推恩令”

15.汉朝建立与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为了B

A建立新的封建统治秩序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做官D遏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

16.刘邦实行的治国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不符的是D

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郡县制C战和并用的民族政策D分封建同姓王

17.察举制是汉代重要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时察举的重要依据是D

A门第B声望C财富D品德与才能

18.下列“推恩令”的理解与说明,最为确切的是C

A将皇恩推广于天下,让百姓不同程度地得到好处

B将皇恩施于诸侯王及其子弟,以使之顺从皇帝,从而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准许诸侯王将封地再分给子弟以建立侯国从而削弱王国的直属领地,使之无力对抗中央

D推恩只是一种欺骗,是封建帝王愚弄臣下与人民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

19.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B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与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20.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C

A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

21.下列对于“两汉与匈奴的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D

①两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之举②汉同匈奴关系以“和”为主③双方战争都不带有侵略性④匈奴南下带有掠夺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对西域都护的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A

A汉朝派驻西域的军事行政长官B前60年西汉设置的地方机构

C丝绸之路上保护商旅往来的军事首领D汉朝管辖西域各族政权的中央机构

23.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D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中国同西亚欧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C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24.下列对于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于前2世纪由张骞开辟②曾经是东西方经济往来的主要通道

③丝与丝织品是主要贸易货物④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秦汉时期,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D

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与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26.两汉丝绸之路兴盛,其主要原因是C

A西域都护的设置B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C经济文化先进D使用提花机,丝绸好

27.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不包括D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C西域都护的设置D甘英对西亚的地理与风俗从情的了解

28.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A

A应用性技术B农作物良种C手工业产品D书画艺术品

29.下列史实,在《史记》、《汉书》中都会有记载的是D

A城濮之战B班超出使西域C设西域都护D刘邦建立汉朝

30.下列与《甘石星经》属于同类的古代著作是A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缀术》D《论衡》

31.下列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制造地动仪C华佗发明麻沸散D《甘石星经》问世

32.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与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是C

A认为精神随肉体死亡而消亡B人能战胜自然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C特异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间祸福的征兆D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33.既通天文,又擅文学,其发明创造保持世界记录长达1700年的我国科学家是A

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

34.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代佛教盛行所造成的后果有B

①麻痹了人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②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发展③统治者促使佛教思想取代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④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

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

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

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

3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的原因有 A

①北方长期战乱,经济爱到破坏②南方相对安定③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技术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7.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突出特点是B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38.下列内容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的有C

①江南经济开发,中原经济发展相对停止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③商品经济水平较低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C

A科技发展的结果B政策调整的结果

C民族融合的结果D阶级斗争的结果

40.《齐民要术》反映出的民族问题是D

A各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基本一致B民族矛盾尖锐

C南方越族地区经济开始赶上北方D民族融合加强

41.自三国时期起,伴随着北方农民大批南迁B

A封建国家陷入分裂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转移

C南北朝之间民族矛盾尖锐D对外贸易起步,与欧洲开始直接交往

42.三国时期,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有C

①荆州②扬州③洛阳④襄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3.下面能够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冶炼技术进步的史实有D

①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②能用煤做冶炼燃料③出现了灌钢法④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造纸中心有A

①洛阳②扬州③长安④建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5.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C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以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重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6.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自然科学进步最突出的表现在D

A天文与数学B天文与医学C农学与机械D农学与数学

47.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的一种进步,完成这一巨大进步的书法家是B

A蔡邕B钟繇C王羲之D王献之

48.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是C

A阶级斗争激烈B民族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加强D对外交流频繁

49.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B

①社会动荡②佛教的欺骗性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④统治阶级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0.兴起于东汉的道教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

①吸收了儒家学说②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③还吸收了佛教的不少教义与封建等级观念④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道教神仙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苏州中学200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强化训练(3)

(训练日期——2007年5月12日)

1.对隋朝著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的描述,正确的有C

①擅长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②主持开凿了广通渠③主持兴建隋朝大兴城与洛阳城④常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①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②③④

2.隋朝统一的必然性是D

①各族人民相互融合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③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  ④陈朝的腐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C

A攻打高丽B巡游江东C巩固统一局面D搜括各地财富

4.隋朝的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其中通济渠连接的是B

A海河与黄河B黄河与淮河C淮河与长江D黄河与长江

5.隋朝大运河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C

A巩固隋朝统治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6.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有出现了盛世,然而秦与隋却二世而亡。

其主要原因是D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7.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与政策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8.隋炀帝的暴政有D

①滥用民力②三征高丽③奢侈腐化④严刑酷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9.从秦末、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D

A实现了改朝换代B打乱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C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D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

10.通过农民战争建立的新王朝是D

①西汉②西晋③隋朝④唐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年间相比A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B社会秩序更安定C阶级矛盾更缓和D国家政权更巩固

1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A

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

A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