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63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讲义(3)

九.化学实验

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

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

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

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CO等。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

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O2,HCl

向下排气法:

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NH3

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3.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

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5.鉴别氧气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

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等)前,

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

瓶内气体。

10.干燥剂:

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

常用的干燥剂有:

呈酸性浓硫酸;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

注意:

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

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3),能干燥其他气体。

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

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

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

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

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

气体进出要求:

长管进短管出大头进小头出

十.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水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

2.污染水质的因素: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

①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

2)2H2O==2H2↑+O2↑

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二)空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

5.环境污染知识: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氧气的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8.氧气的用途:

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9.氧气的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

CO2

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现象:

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

2MgO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点燃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2+O2

2H2O

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2CuO+H2O+CO2↑

(现象:

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氧气的制法:

1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①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3O2↑

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

通电

③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

2)2H2O=2H2↑+O2↑

④加热氧化汞2HgO

2Hg+O2↑

十一、化学之最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矿物石墨是最软的矿物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2)

密度最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H2)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H)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CH4)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K)、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原子是化学淡化中的最小粒子

十二、几种气体性质的对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特性

溶解性

密度

H2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还原性

密度最小的气体

CH4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

CO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毒性

N2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CO2

可溶于水

比空气大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通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O2

不易溶

比空气大

助燃性,不能燃烧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课堂练习】

(满分:

60分考试时间:

4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l-35.5

六、选择题(本题包含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7.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

2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水蒸发为水蒸气C.玉米酿酒D.食物腐烂

29.下列选项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蒸馏水C.泥浆水D.番茄酱

30.牙膏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的摩擦剂成份有CaCO3和磷酸氢钙(CaHPO4)等,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以游离态存在

31.含有+4价硫元素的物质是

A.H2SB.SC.SO2D.SO3

32.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香烟烟雾中含有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

3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它的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CaO——生石灰B.Ca(OH)2——石灰石

C.NaOH——纯碱D.CaCO3——熟石灰

34.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2Mg+CO2

2MgO+C,其中还原剂是

A.MgB.CO2C.MgOD.C

3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最近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价值的N4分子。

有关N4说法正确的是

A.1个N4分子由2个N2分子构成B.N4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C.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D.N4的式量为56g

37.下列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38.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中国召开,我国科学工作者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

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叙述中错误的是

A.CO2分子间有间隔B.CO2气体较易液化

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3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化学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种类及个数没有改变

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40.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O2

MgO2B.2KClO3

2KCl+3O2↑

C.NaOH+CO2→NaCO3+H2OD.CaCl2+Na2CO3→CaCO3↓+NaCl

41.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和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稀硫酸除铁锈

C.氦气用于填充气球D.用水做致冷剂

4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Fe(Cu)

加入稀盐酸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KNO3(NaCl)

加水溶解、过滤

43.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2SO4和NaOHB.CO2和NaOH

C.HCl与CuOD.H2SO4和BaCl2

4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保持温度一定,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氧化钙,溶质、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45.将3mol碳在2mol氧气中完全反应,最终的生成物是

A.只有COB.只有CO2C.既有CO又有CO2D.不能确定

4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足量的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滤液呈无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A.可能有BaCl2

B.可能有Na2SO4

C.肯定只有Na2CO3

D.肯定有K2SO4、Na2CO3、BaCl2,没有CuSO4

七、填空题(共20分)

4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活性炭硝酸钾熟石灰氢气

1能够做清洁燃料的气体是

(1);②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

③可用于农业生产作复合肥料的是(3);④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4)。

(2)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C3H6O3)。

乳酸由_(5)__种元素组成,其中(6)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乳酸的摩尔质量是(7),1mol乳酸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

4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其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9)(用>、<或=表示);

②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

是(10)(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是(11)g;

③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通过(12)的方法提纯甲。

④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均降温到

t1℃,则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13)(填选项)。

A.乙>甲=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丙>乙>甲

49.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1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16);

(2)将白纸剪的五角星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17);

(3)集气瓶C中的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18),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基本反应类型为(20)。

八、简答题(共20分)

50.下图为学习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化学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实验②中的实验现象

(1),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3)(填实验序号)。

(3)开始反应后④中溶液逐渐变为棕黄色,原因是(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1.欲测定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的装置。

(提示:

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仪器a的名称是(5),说说其用途(6),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7)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8);要测定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除了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9)(填选项);

①大理石样品的质量②浓硫酸实验前后的质量

③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④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3)实验结果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往往偏小,原因是(10)。

52.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原理】将稀HCl滴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该反应是否发生提出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还可能有:

猜想1:

HCl

猜想2:

NaOH

猜想3:

HCl和NaOH

你认为上述猜想不合理的是(12)。

【实验方案】

(1)某同学用一支洁净试管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烧杯中溶液里一定不含(13);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14)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HCl

【推论与分析】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两处明显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15);

②实验结论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16);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你认为【假设猜想】中(17)是正确的。

(3)在2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2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8);

②计算2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家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