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0643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闻喜县博物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A、泥活字印刷术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宋朝时,在科技上,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在文学上,朱熹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

在绘画上,张择端描绘了表现北宋故都汴京繁华景色的《清明上河图》,因此

  A、B、C三项正确。

D项《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

  5、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

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

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解析】

  “理在事先”是宋代朱熹的观点,这一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故本题选A。

  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D、意识形态的不同

  【答案】C

  【解析】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生产关系。

  7、沟通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减少分歧

  B、强化竞争

  C、获取信息

  D、表达思想

  【解析】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减少分歧、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

  8、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故选A。

  9、将决策附着于官僚体系及其政治运作模式的是()。

  A、伊斯顿

  B、阿利森

  C、西蒙

  D、林德布罗姆

  【解析】阿利森将决策附着于官僚体系及其政治运作的模式。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的是()。

  A、事物的发展是天定的

  B、事物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单一的

  “天行有常”,即说明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不能说是天定的。

在唯物主义看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所以,事物的发展不仅有物质性,还有意识性。

故选C。

  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是()。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改变社会的生产力

  D、人口可以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

  【答案】AB

  【解析】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故本题选AB。

  12、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A、帕累托标准

  B、资源配置

  C、市场占有率

  D、社会福利水平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13、医生在给人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解析】抽血一般从静脉血管抽,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较大,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

题干所述血管就是静脉,C项当选。

  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

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答案】ACD

  【解析】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题目中的这一观点显然认识到了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文化。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离不开对社会的认识。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人类文明发展深入认识的知识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15、为应付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我们在进行行政决策时要拟订多个方案。

不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A、积极方案

  B、消极方案

  C、临时方案

  D、应变方案

  【解析】行政决策方案分类一般有四种:

积极方案、追踪方案、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

B项不属于行政决策方案。

  16、下列选项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的是()。

  A、工龄工资

  B、绩效工资

  C、津贴补助

  D、基本工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七章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故选A。

  17、陈某是某控股公司员工,且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

年底获3万元股息收入,这3万元属于()。

  A、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D、经营获得的收入

  【解析】资本要素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和金融性资本,主要有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所以答案为A项。

  18、公务型自我介绍的要素包括()。

  A、姓名

  B、单位及其部门

  C、所任职务

  D、从事的具体工作

  【答案】ABCD

  【解析】公务型自我介绍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分别为:

姓名、单位及其部门、所任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

  19、公务型自我介绍的要素包括()。

  20、×

×

县公安局拟发文严禁赌博活动,应选()行文。

  A、命令

  B、公告

  C、通知

  D、通告

  【解析】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故选D。

  21、通报的特点是()。

  A、具有典型性,选取的事例具有典型意义

  B、具有教育性,起宣传教育的作用

  C、具有叙述性,不加以论述

  D、具有指导性,没有强制性规定

  【答案】ABD

  【解析】通报确实需要叙述事实,但有时也要展开论述。

  22、在字体字号的选用上,公文的正文一般用()。

  A、三号仿宋体字

  B、四号宋体字

  C、四号楷体字

  D、五号黑体字

  【解析】公文的标题基本要求为二号宋体字。

正文要求是三号仿宋体字。

  23、下列不属于简报结构的是()。

  A、报头

  B、报体

  C、报尾

  D、落款

  【解析】简报结构一般包括报头、报体和报尾,不包括落款。

  24、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词。

下列诗词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A、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煜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B项错误,当选。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出自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25、文中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是()。

  A、层进式

  B、并列式

  C、纵式

  D、总分式

  【解析】由公文正文主体内容可得知,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是总分式。

  26、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

  A、静态平衡系统

  B、动态平衡系统

  C、平衡态平衡系统

  D、固态平衡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即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27、合同中未约定标的,则合同()。

  A、成立

  B、不成立

  C、无效

  D、可解除

  【解析】因为合同成立的要件为:

1、当事人;

  2、标的;

  3、意思表示,三者缺一不可。

合同中未约定标的则视为双方未达成合意而不成立。

  2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的是()。

  29、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的是()。

  A、卡夫卡的《变形记》

  B、梅特林克的《青鸟》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解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其主张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述,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因此C项正确。

  A项卡夫卡的《变形记》属于表现主义流派的代表作。

B项梅特林克的《青鸟》属于象征主义流派的代表作。

D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流派的代表作。

  30、某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雇佣了一批夜工,采取昼夜轮班工作制,加速固定资本折旧。

这样做之所以能够提高利润率是因为()。

  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B、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C、固定资本无形损耗减少了

  D、固定资本有形损耗减少了

  【解析】无形损耗的形成原因有两种,无论哪一种都会引起固定资本贬值。

加速固定资本折旧可以提高利润率,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31、下列诸子百家与其经典语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孟子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C、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出荀子而非孟子,A项对应错误,当选。

  32、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

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

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强调商品的“质和价”,“质”代表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价”是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此可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故本题选C。

  33、下列事项中应当制发通知的有()。

  A、某大学向某市旅游局联系有关学生毕业实习的事项

  B、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

  C、某人事局贯彻财政局有关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文件

  D、某公司聘任四名部门经理

  【答案】BCD

  【解析】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答案A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应该用函,排除。

  3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有关的有()。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答案】ABC

  【解析】山脉顶峰积雪是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而形成的,与冰川无关。

其他都与冰川有关。

故选ABC。

  35、关于赵某代拟的,“赴某市B区考察的请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标题正确,发文机关可以省略

  B、标题要素不全,发文机关和事由都能省略

  C、标题要素齐全,事由可以省略

  D、标题不正确,发文机关不能省略

  【解析】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名称三个部分构成,发文机关可省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36、根据决策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初始选择的决策称为()。

  A、战术决策

  B、原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追踪决策

  【解析】战术决策是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的一种决策,其目标具体,问题单一;

确定型决策是这样一种决策,即面临的是一种比较确定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是相对明确的,因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择优是不难做到的;

原始决策是指根据决策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初始选择的决策;

追踪决策是与原始决策相对的一种决策。

  37、下列反映公历八月初的农谚是()。

  A、处暑动刀镰

  B、小暑不算热

  C、大暑在伏天

  D、立秋忙打靛

  【解析】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38、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物质性原理,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故本题选择A项。

  39、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40、一篇完整的公文必须具备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所讲的“有头有尾有中间”,这段话所要求的是公文结构的:

  ()。

  A、严密性

  B、连贯性

  C、完整性

  D、逻辑性

  【解析】对于公文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要有头有尾有中间,故本题选择C选项。

  4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解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

而当经济

  42、下列填入①处的内容,错误的有()。

  A、川府函

  【20XX】第59号

  B、川府函(20XX)59号

  C、川府函〔20XX〕第59号

  D、川府函〔20XX〕59号

  【解析】填入①处的应为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组成,其中年份外标六角括号,顺序号不加“第”字,故本题答案为ABC。

  43、人民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解析】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因此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44、人们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

  A、生活资料

  B、劳动力

  C、生产力

  D、劳动资料

  【解析】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劳动对象;

而劳动资料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

  45、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A、青政办〔2004〕190

  B、青政办〔2004〕190号

  C、青政办〔2004〕第190号

  D、青政办-2004-190号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

其中,年份表达需要用六角括号,并且不需要将“年”字带上,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且不添加虚位,不加“第”字,但要添加“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6、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来源于()。

  A、土地本身

  B、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农产品的价值

  【解析】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指由于土地肥沃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47、下列请示结语正确的是()。

  A、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B、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C、请立即答复

  D、请立即回复

  【解析】请示要使用谦语,结语一般使用“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当否,请予审核批准”等语言。

  48、()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A、意识

  B、联系

  C、矛盾

  D、物质

  【解析】列宁对于物质是这样定义的: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49、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D、常规决策和重复决策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因此B项和C项不是正确答案,D项说的实际上是同一种决策,即程序性决策。

  50、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这一中心开展。

  A、人尽其才

  B、各司其职

  C、各安其位

  D、人事匹配

  【解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人尽其才”这一中心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