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662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

(4)反应①为碳酸氢铵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H4HCO3

NH3↑+H2O+CO2↑ 

反应④为氧化铜与氨气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CuO+2NH3

3Cu+3H2O+N2。

故答案为

(1)NH3;

Cu(OH)2.

(2)光合作用。

(3)糖尿。

(4)NH4HCO3

NH3↑+H2O+CO2↑;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

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

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_.

【答案】催化作用

涂油光合作用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B为过氧化氢,而D是水;

从反应的角度也可以判定,由于AB反应生成物中竟然依旧有A,说明A为催化剂,而BD是液体,所以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C可能为氧气;

CD(氧气和水)和X(金属)能够反应生成E,在初中只有铁生锈是这样三种物质,所以X为铁,而E主要成分为铁锈.而E和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F(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也印证了E为氧化铁.而E和“有毒的气体”Y能够反应得到金属X,所以Y为有毒的还原性气体,所以为一氧化碳,则Z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反应①中A物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或者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④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即防锈,可以从表面考虑刷漆、抹油或者做镀层,从内部考虑的话就是做成不锈钢等.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点睛】

物质推断题解题关键是借助特征性反应和物质的特征性颜色等,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多总结,勤反思,构建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这样解答类似题目将很顺手.

3.甲。

乙两厂废水共含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四种溶质,甲厂pH<7.先将甲乙两厂废水混合,试着分析如下问题。

(1)甲、乙两厂废水的溶质各是什么?

(2)两厂溶液混合后经检验混合液中pH>7,溶液中不含钙离子;

写出两厂废水混合后一定发生的反应并设计实验最终确定两厂混合液中的溶质。

【答案】

(1)甲厂的废水中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钙,乙厂的废水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2)HCl+NaOH═NaCl+H2O,Na2CO3+CaCl2=CaCO3↓+2NaCl;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若不产生沉淀,说明了废液中不含有碳酸钠,只含有氢氧化钠;

若产生了沉淀,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再加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若变成红色,说明了含有氢氧化钠

(1)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甲厂的废水的pH小于7分析甲、乙两厂废水的溶质;

(2)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分析回答。

(1)由题意可知,甲厂pH<7,说明了废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应在乙厂的废水中,又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乙厂中不含有氯化钙。

所以,甲厂的废水中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钙,乙厂的废水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2)两厂溶液混合后经检验混合液中pH>7,溶液中不含钙离子,说明了稀盐酸、氯化钙完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

HCl+NaOH═NaCl+H2O,Na2CO3+CaCl2=CaCO3↓+2NaCl.为了检验混合液中的溶质,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钙,若不产生沉淀,说明了废液中不含有碳酸钠,只含有氢氧化钠。

若产生了沉淀,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再加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若变成红色,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为:

(1)甲厂的废水中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钙,乙厂的废水中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若变成红色,说明了含有氢氧化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X和Y反应生成A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Z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3)向D中逐滴加入C,会生成一种生命必须的气体,C和Z含有相同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液体

______

固体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H2OCa(OH)2

HClH2O2H2OH2OCaCO3MnO2CaONaOH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六种元素中H、Cl元素组成的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X和Y反应生成碳酸钙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所以Z是水,Y是二氧化碳,X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的化学式为H2O,X的化学式为Ca(OH)2;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且四种物质均为六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因此可推测物质X为过氧化氢,而物质Z为水、W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说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或有大量热量放出,在以上物质中,固体碳酸钙可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锰能催化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固体氧化钙遇液体水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所以

HCl

H2O2

H2O

CaCO3

MnO2

CaO

NaOH

5.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MgCl2、Na2SO4MgCl2+2AgNO3==2AgCl↓+Mg(NO3)2NaNO3

试题分析:

具体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哪种物质;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

由③的操作可知,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

(1)B的化学式是BaSO4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MgCl2、Na2SO4(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AgNO3==2AgCl↓+Mg(NO3)2(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

考点:

物质的推断

6.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

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CuO冶炼金属Fe+CuSO4=FeSO4+Cu①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所以E是硫酸铜,G通电会生成A,A会与氧化物B反应生成F,所以G是水,A是氢气,B可以是氧化铜,F就是铜,氧化铜和C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C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B是氧化铜,其化学式:

CuO;

故填:

CuO。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冶炼金属;

冶炼金属。

(3)反应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①是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故填:

Fe+CuSO4=FeSO4+Cu,①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反应属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SO2BaOK2SO4+BaCl2=BaSO4

+2KCl复分解Ba(OH)2+H2SO4=BaSO4

+2H2O

由题意可推测,单质可能是氧气,氧气与硫反应生成A(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转化成B(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C(硫酸),硫酸可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D(硫酸钾);

氧气可以与钡生成E(氧化钡),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F(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酸反应生成G(氯化钡)。

代入题中可知,推测正确。

(1)由分析可得,A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E是氧化钡,化学式为BaO。

SO2;

BaO

(2)D为硫酸钾,G为氯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

+2KCl,此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K2SO4+BaCl2=BaSO4

+2KCl;

复分解

(3)由分析得:

A—G物质间,C(硫酸)能与F(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

+2H2O。

Ba(OH)2+H2SO4=BaSO4

+2H2O

8.推断题: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Fe2O3+3CO

2Fe+3CO2(3)CuCl2+2AgNO3=Cu(NO3)2+2AgCl↓

(4)CuCl2+2NaOH=Cu(OH)2↓+2NaCl

(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B是铁,D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AgNO3=Cu(NO3)2+2AgCl↓

(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NaOH=Cu(OH)2↓+2NaCl

物质的鉴别、推断;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

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

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9.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

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F(气体)

H+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高温2Al2O3

4Al+3O2↑CO+H2O

CO2+H2

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A为氧化铝;

B为铝;

C为氧气;

D为氢气;

E为金属铜;

F为水;

G为氧化铜;

H为二氧化碳;

I为一氧化碳;

(1)G的化学式是CuO;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高温;

B+C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4Al+3O2↑;

H+D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

CO2+H2。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10.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

C,H。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个化合反应。

(1)H2OHgO

(2)Cu+H2

Cu+H2O

(3)2

(1)A、B、C、D、E、F、G、H八种物质,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A为黑色粉末,A和硫酸反应会生成D,D的溶液呈蓝色,所以D是硫酸铜,A是氧化铜,C是水,氧化铜和单质E反应会生成B和和水,所以E是氢气,B是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H为红色粉末,G和氧气加热会生成H,所以G是汞,H是氧化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H是HgO;

(2)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H2

Cu+H2O;

(3)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通电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和汞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2个化合反应。

1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

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

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CO2+2NaOH=Na2CO3+H2O

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

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

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

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化学式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1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_____;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a(OH)22NaOH+CO2=Na2CO3+H2O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G的俗称为苏打,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E是氢氧化钠;

A为红棕色固体,A可能是氧化铁,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反应生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B可能是铁,C可能是盐酸或硫酸;

铁与D能反应,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为蓝色溶液,则D中含有铜离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D是铜盐,可能是硫酸铜、氯化铜等;

F既能与铜盐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F可能是氢氧化钙或硝酸钡等,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C是盐酸或硫酸,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A与C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2)B与D的反应是铁和铜盐(如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为:

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E是氢氧化钠属于碱,则F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

Ca(OH)2;

(4)E→G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