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685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锡先被腐蚀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够组成原电池,但不能因此说构成原电池电极的材料一定都是金属,例如锌和石墨电极也能跟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中的电子流向不活泼的电极,因此活泼金属是负极.镀锡铁表皮破损后与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铁较锡活泼,铁先失电子被腐蚀.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作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Zn-2e-===Zn2+,1molZn失去2mol电子,0.2mol锌(质量为13g)被溶解电路中有0.4mol电子通过.故选D.

D

4.(2009·

江苏高考)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

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6H12O6+6H2O-24e-

===6CO2↑+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L

微生物在高温下会因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所以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

该燃料电池的原理为:

C6H12O6+6O2===6CO2+6H2O,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正极为6O2+24e-+24H+===12H2O;

从电极反应方程式显而易见,H+应从负极移向正极;

从总反应方程式可见,每生成1molCO2消耗1molO2.

B

5.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a中铁钉作负极,铜丝作正极,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正

极周围变红;

b中铝条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钉作正极,发生还原反

应.

6.(双选)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负极,所以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B正确.因

为Zn+2OH--2e-===ZnO+H2O,负极区域溶液c(OH-)不断减少,故pH减小.

BC

7.(双选)(2010·

广东高三联考)电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

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

电流方向由A到B

B.放电时:

正极反应是Pb+SO

-2e-===PbSO4

C.充电时:

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

阳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

+SO

+4H+

(1)放电时:

负极:

Pb+SO

正极:

PbO2+4H++SO

+2e-===PbSO4+2H2O

电子流向:

负极

正极,电流方向由PbO2→Pb.

(2)充电时:

阴极:

PbSO4+2e-===Pb+SO

阳极:

PbSO4+2H2O-2e-===PbO2+4H++SO

电源负极

阴极;

电源正极

阳极.

AD

8.(2009·

福建高考)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由反应2Fe3++2I-

2Fe2++I2可知,反应开始时甲中Fe3+发生还原反应,乙中I-发生氧化反应;

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则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中I2发生还原反应,则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故选D.

9.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由充电时方程式中的Cd和Ni的化合价变化可知,Ni(OH)2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A正确;

Cd(OH)2作阴极,Cd(OH)2+2e-===Cd+2OH-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不正确;

放电时,Cd作负极,Cd-2e-+2OH-===Cd(OH)2,Cd周围的c(OH-)下降,OH-向负极移动,C、D错误.

10.(双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

电解质是掺杂氧

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C4H10+26e-+13O2-===4CO2+5H2O

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由丁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4H10+13O2===8CO2+10H2O,可知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对应物质的化合价升高:

C4H10-26e-+13O2-===4CO2+5H2O;

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O2+4e-===2O2-,显然在熔融电解质中O2-从正极移向负极.本题答案为B、C.

11.中国在2009年推出了国产燃料电池概念汽车,该车装有“绿色心脏”——质子交

换膜燃料电池.如图是某科技杂志登载的该电池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作时“X极”周围溶液的酸性增强

B.氢气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图中标出的“Y极”实际是原电池的负极

D.工作过程中,质子(H+)从“Y极”一边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X极”一边与

OH-反应生成水

根据题意,此题氢气燃料电池根据图中标注,“X极”反应是H2-2e-===

2H+,故“X极”周围酸性增强,A正确;

“X极”附近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X极”上氢气失电子,电子流出,此极为原电池负极,“Y极”实际是原电池的正极,C错误;

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故其从“X极”一边通过交换膜转移到“Y极”一边与OH-反应生成水,D错误.

12.(2010·

绍兴模拟)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

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

向Al电极移动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4OH-===AlO

+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

出1molAg时,消耗铜电极32g

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里阴离子流向负极,A正确;

B选项中,Al作电池的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故Al应转化为AlO

,B说法正确;

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材料为Fe,故C说法错误;

由电子守恒知,当析出1molAg时转移电子1mol,消耗Cu0.5mol,即32g,故D说法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4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

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电极流向______电极.

根据所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结合原电池反应原理以及所给原电池装置,

Cu应作负极,AgN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从而推知:

(1)X的材料为铜,Y是AgNO3.

(2)银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

应式为Cu-2e-===Cu2+.

(3)外电路中的电子从X(Cu)电极流向银(正)电极.

(1)铜 AgNO3溶液

(2)正 Ag++e-===Ag Cu-2e-===Cu2+

(3)Cu Ag

14.(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做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水果品种

电极间

距/cm

电压/mV

1

菠萝

3

900

2

苹果

650

柑橘

850

4

西红柿

750

5

6

45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6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5中电流方向相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亮,该同学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再按发光二极管,这样做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1)实验6中电极是Zn与Al,因Al更活泼,故负极反应为Al-3e-===Al3+.

(2)因实验1中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实验5中铝比锌活泼,锌作正极,故两实验中电流方向相反.(3)由实验1和5可知,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品种及电极材料有关.(4)这样做可使电压增大,合理.

(1)Al-3e-===Al3+

(2)实验1中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

实验5中锌比铝活泼性差,锌作正极,所以两

实验中电流方向相反

(3)水果品种 电极材料 (4)合理

15.(12分)(2010·

宁波质检)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1)Pt(a)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t(b)电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消耗的CH3OH有________mol.

Pt(a)原料为CH3OH和水,产物为CO2、H+,根据C化合价由-2价升到+

4价,失去6个电子,Pt(a)为负极;

Pt(b)原料为O2、H+,产物为H2O,O化合价

由0价降低为-2价,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1)负 CH3OH+H2O-6e-===CO2+6H+

还原 O2+4H++4e-===2H2O

(2)2CH3OH+3O2===2CO2+4H2O (3)

16.(16分)(2009·

天津高考)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的新型发电装置,右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

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

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

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

如下:

Ⅰ.2Li+H2

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②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g/cm3,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

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________.

③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

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1)电池即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在电池中电子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而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H2的一极是负极,故电子由a流向b.

(2)H2在负极失电子,因为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故负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3)电极表面镀铂粉可以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的分子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4)LiH中Li为+1价,H为-1价,故反应Ⅰ中还原剂是Li,反应Ⅱ中氧化剂是H2O.由反应Ⅰ可知吸收标准状况下224LH2时生成160gLiH,则生成的LiH的体积是

,则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的体积比为:

.由②生成的20molLiH与H2O反应,由反应Ⅱ可知生成20molH2,H2~2e-,能量转化率为80%,则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mol×

80%=32mol.

(1)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由a到b

(2)2H2+4OH--4e-===4H2O或H2+2OH--2e-===2H2O

(3)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①Li H2O ②1∶1148 ③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