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727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老师在课堂上一般讲多长时间?

”,选择“一节课”的高达67.2%。

[2]另外,成绩高的学生表现机会相对多,而成绩稍差的很少。

整个教学过程,是政治老师唱独角戏的过程,提问一人说对便进行下一步,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自问自答。

可以说,这是在老师控制下学生“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

3、教学方法单一,消磨学生主体性

传统政治课是口耳相传,以应考为目的的,教师按照课本的“框框”、“条条”讲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呆板地听课、记笔记等,学生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状态。

这使政治课堂枯燥而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与缺乏活力。

在调查访谈中这一点得到证实,“政治老师经常使用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吗?

”问题中,选择“从不”的占73.4%。

教育部基础教育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这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负担很重”。

[3]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消磨了学生的主体性。

4、学生的创造性较差,缺乏积极主动性

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只有9%的学生“经常有与教师不同的见解,”31%的学生“偶尔有”,60%“从来没有”。

在学生问卷上,当问及“课堂上出现的所有问题,是不是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85%的学生选择是,学生的创新性明显不够。

[4]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独创性观点,学习不能举一反三,灵

2活迁移知识,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发表自己见解,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选择,从这可以看出,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付出的代价是无数学生生机和灵气的泯灭,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和创造精神。

(二)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符合一定社会标准要求的个体,就像公司生产合格产品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教学存在着种种教育困境。

要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就必须分析当前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因,而当前学生主体性缺失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的弊端

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依旧大行其道,“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筹备处。

会考所要求的,必须教。

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必不教”。

[5]试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复制、迁移能力。

由此造成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的现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才能,也因此导致了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

2、教学中师生角色扮演失调

教师的强权威性和学生的强服从性,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师生更新的突出特征。

有一项涉及北京、上海等省市的调查显示:

76%的中小学生害怕与教师进

3行交谈。

[6]从小,我们的学生就被家长、社会灌输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能乱讲话,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最终,师生关系演变成了管理与被管理者、知道与被知道、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教学中师生角色扮演失调以及教师单一主体的垄断地位。

现代的师生观,教师应是指导者,咨询者,是合作伙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参与。

3、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在我国,课堂就是教师的讲坛,而不是学生的论坛。

教师习惯于“讲解式教学”而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教师过分强求背诵、默写原理,形成了“教师死灌,学生死记”的“背多分”模式。

传统教学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就懂得越多,致使学生懒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势必埋没了学生的主体性。

可以说,我们大多数课堂都是承袭这种教学方法,而且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习惯。

教师不能灵活运用教师技巧,也不善于利用现代教学设施等,这种单一教学方式因此造成了政治课堂枯燥而乏味,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也使学生难以发挥主体性。

4、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缺失

主体性发挥的首要前提是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习惯了“惟书惟上”的教育,失去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品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比较薄弱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行为较少,教学中少数的同学是主动回答问题,而大部分的同学是被动地

4等待老师叫到才回答问题,这样就阻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在课余生活中,学生只啃书本知识,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不积极探索课本以外的东西,成了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变成了今天所谓的高分低能者。

为解决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在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从表现与原因等进行分析,从而为寻找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人类对主体性的探索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在这项事业中,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一个进步,我们应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注释:

[1][2][3]黄勇樽,姚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抽样调查研究[J].黑河学刊,2010,(11).[4][5]试论高中政治课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7.[6]马玉芬.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参与[D].苏州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2]梁志群.中学政治教与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3]吴松年.高一思想政治案例教学[M].长沙:

湖南出版社,2002.[4]梅友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学探索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1.[5]刘春晓.建构主义视角下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然分析与应然走向

5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6]徐庆联.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

第二篇:

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信用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对资金、商品或服务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让渡。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是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这就要求交换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在日渐复杂的市场活动中建立起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以维系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

一、当前信用缺失的表现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许多信用缺失现象。

突出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债务,合同违约,形成“三角债”、“多角债”、“链条债”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导致企业之间信用的恶性循环;

大量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银行惜贷,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

社会中介组织在执业过程中作假现象严重,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制假贩假活动十分猖獗。

以劣充优、以次充好等欺诈失信行为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领域;

金融欺诈、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侵权、地方保护与机构腐败等行为屡禁不绝,因失信造成的后果一直或正在沉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健康发展。

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我国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

这些失信的存在,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从企业主观方面来分析,主要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

除了上述主观原因外,导致企业诚信缺失还有一些复杂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一)信用主体的逐利性

这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使一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

大量银行信贷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进入股市,最大诱因正是利益驱动。

(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制假售假能够大规模发展,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分不开的。

因为不少规模化、产业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展的。

作为地方的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有甚者,当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时,有的地方政府还为其辩解保护。

国有企业的恶意拖欠债务、逃废债务;

上市公司的屡屡违规违法,也夹杂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

(三)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企业资信评价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评价资料难以实现共享,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公证性得不到社会认可,造成大

量重复劳动和社会资源浪费。

企业信用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展滞后,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打击失信行为方面制裁不到位,力度相当有限。

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商来说,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所以,从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来看,屡犯、惯犯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目前的惩处力度并不足以使制假售假者感到害怕。

(五)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

不少国企管理者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贷白不贷。

甚至许多政府官员也认为:

国有银行有支持国企的义务。

于是,国有商业银行身不由己,既要为政府部门出政绩贷款,又要为维护安定团结对该倒不倒的危困企业放贷。

产权不明,造成政企不分,政银不分,造成引企关系的不断恶化。

(六)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差,,从而导致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滑坡。

对国有企业来说,借钱不还是企业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借钱不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毫发无损,在商业交易中,应付货款拖欠不还、到期贷款不予偿还、贷款利息不予清偿大量存在,国有企业借款偿还的信用意识十分淡薄。

三、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

(一)努力创建崇尚诚信的大环境

1、坚决摈弃互不信任的思想观念。

我们必须抛弃陈旧的思想认识,树立规范的市场经济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的转变,是货币关系的延伸和发展。

社会经济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信用关系的主体,因信用关系的变化,债权人和债务人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失信,他们既是害人者,同时又是受害者。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信用意识。

要广泛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和精神支柱。

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唤起人们的信用理性,增强人们的守信履约观念。

3、培养信用文化,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

在市场经济信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积极地吸收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用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文化建设之中,使诚信文化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

(二)加快信用法规及评信机制建设

国家首先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信用制度的立法执法力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债权得到保护,债务得以履行,形成企业和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和奖惩机制。

同时,用现代信息网络公开诚信状况。

一方面,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入手整合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个人帐户,培育专业的个人信

用评估机构,将个人的社会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纳税资源、司法资源等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信用做出整体评价。

定期在大众媒体上向社会公开,使不讲信用的企业失去市场,失去合作伙伴,失去银行贷款,失去股东的支持,最终被淘汰出局。

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征信制度和征信机制。

建立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以及相应的咨询机构,加快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以及采集、合法使用居民个人资料、企业资料的法规建设。

(三)加快政企分开,打击地方保护

中国企业的信用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

如一些地方部分官员为了本位利益,甚至为了一些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极少数甚至是沆瀣一气,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查处,成为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

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废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保护,甚至是出谋划策,侵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一定要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信用政府

1、改革政府行政方式,依法行政。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

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服务上来,切实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从宏观上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上来,确保有个公平的信用环境。

其次,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

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同时,行政行为必须依法。

2、建设信用政府,树立诚信榜样。

要强化政府责任追究,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党纪、政纪和行政法律法规应对政府部门、官员失信行为的责任追究和赔偿作出相应明确具体的规定;

人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部门、官员的监督,让失信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对于因政府失信给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损害,由政府依法给予一定的“信用赔偿”。

来源:

http:

//

第三篇:

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经济管理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9期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May.2005

糜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311201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与国家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

这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

因此,必须从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成本、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

社会诚信;

缺失;

失信成本;

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要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广泛倡导社会诚信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

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大行其道,安徽埠阳劣质奶粉事件,黄金周旅游中的一个个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学生考试作弊,助学贷款还款率低。

政府中协议性垄断,行贿受贿时有发生。

诚信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是通过建立经济或市场游戏的规则等一系列手

二、强化社会诚信的对策

社会诚信的缺失,破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

段,追究失信行为的经济责任,给予严厉的法律惩治,改变守信与失信两种行为方式机会成本,使守信者获得公允回报,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付出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沉重代价。

比如让造假的人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比如让不讲诚信的公司法人代表上黑名单,10年内不得办公司,情节严重的得坐牢;

比如让使用假文聘者,永远不能提干、评职,甚至取消现有的职务;

比如让考试作弊者退学。

4、加快信用立法,完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制是信用的保障。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

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约束债权人的经济行为,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法制基础。

从完善、强化法制入手,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是关乎当前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中,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也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

所以,要加快我国的信用立法。

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客观又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推进信用立法工作:

一是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为构建诚信社会奠定制度框架。

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即法律处于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先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为今后正式法律的出台积累经验。

二是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定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诚信的重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它的解决,需要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

营活动,给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巨大的无效成本;

破坏社会法治的基础,使社会法治流于形式,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

强化社会诚信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养和教育。

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

三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

2、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目的是解决社会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和不对称的问题。

可以通过整和工商、质监、财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和银行系统的信贷信息等资料来建立信用资料数据库。

其中个人信用档案数据库应包括个人基本状况,如职业、收入、学历、家庭财产、社会地位及道德品质等;

经济信用记录,如存贷款、还贷、纳税及其他信用交易情况;

司法信用,如诈骗、违法违规等。

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主要包括企业所获各级各类荣誉情况,银行信用等级,企业之间交易的不良记录情况,未经司法部门裁决或仲裁机构仲裁过的经济纠纷、商业欺诈,税收上缴情况,签订合同的履约情况等。

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牵扯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特别需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体系。

因此,国家要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法大力支持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汇总,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

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形成一个公用、通用的信息平台,行为主体可在进行经济交往活动前通过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交往对手的信用记录为是否与其交往提供决策依据。

该系统建立后,还能将信用记录不良者排除在社会经济活动之外,使失信者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再得逞,而是被自然淘汰在经济活动中无立足之地,促进良好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建立。

3、加大失信成本:

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追究和惩治

既然社会经济信用程度过低的根本原因是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那么提高社会经济信用水平的努力也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重点

一、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诚信的缺失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

1、社会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

由于社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做出不利于信息少的一方的行为,尤其是在隐蔽成本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时,这种行为就会大量发生。

2、失信成本低。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

经济交往中,违约如违反经济合同借款不还、销售伪劣产品等一般能取得短期的直接利益。

而对于这种违约行为,在中国目前法律不够健全、执法效益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不良司法环境下,受害者往往难以追究其责任,使破坏信用的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低的局面。

失信成本低使违反社会信用的行为屡禁不止。

3、利益的驱使。

层出不穷的制假,目的只有一个——利益。

为了获得一时的超额利润,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为了通过某次关系前途的考试,请枪手冒名顶替进场。

为了提干、为了评职称加工资使用假文凭。

据一次全国性调查发现,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50万。

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不成熟不完善,是造成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原因。

如在现代政治诚信观方面,无论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公众都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在诚信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空白、漏洞或者不足之处,社会主义民主的公正、公平、公开之精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和体现;

在政治诚信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失信于民又纠误不力的地方,比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泛滥,虚假风、浮夸风屡禁不止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腐败现象的滋生,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共形象和公信力。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变化势必会直接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董迎春《诚信问题与制度环境》[J]《工人日..报》.2002年12月19日

[2]李晓琴.《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J].《光明日报》.2003年5月29日

[3]郭松江.《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J].《学习论坛》.2004(8)74-76[4]叶国标,俞丽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走2004年11月15日

向深入初具雏形》EB/OL[].http:

//www.sina.com.cn

-76-

第四篇:

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1、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