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73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Word文件下载.docx

将“五水共治”作为全市的“一号工程”,按照“两表十五图”模式组建了作战指挥室;

抽调了42名干部强化治水工作力量。

二是市四套班子领导全员发动,担任河长、挂钩联系重点工程,通过领导的率先垂范引导“五水共治”走向深入。

三是建立健全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研究部署阶段工作。

四是根据重点适时进行专题部署,上半年分别召开了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现场会、两河整治大会战现场会,并启动了“河长下河周”活动,督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河”整治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五是搭建擂台比武赛绩,深入研究省五水共治考核排名办法,全面梳理我市治水工作目标任务,以完成省下达任务为首要目标,打造温州的“五水共治”擂台;

同时,建立现场推进会申办制度,以治水工作推进情况好作为选择会议召开地点和发言单位的主要标准,以此激励全市各地比武赛绩。

六是细化政策深化指导,出台了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文化提升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

出台了市级河长工作制度、市级示范河道建设管理标准、资金筹集指导意见、社会捐资激励机制等系列指导性文件,确保具体工作有标准、可操作,不断强化五水共治的政策保障。

2、机制倒逼确保工作落地

一是建立督查、通报、抄告和约谈制度,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及排名,对分类排名后三位给予“黄牌”警示;

对任务完成情况较差的抄告党的党政主要领导;

对严重滞后或工作推进不力的由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二是建立明察暗访制度,由抽调的退二线县处级干部组成7个专项督查组,定期进行日常督查;

联合人大、政协、市民监督团及各类媒体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及时曝光存在问题、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电视问政”、“新政聚焦”等主要时政电视栏目,将“五水共治”作为重点关注内容,邀请各地各部门负责人上电视台与群众代表对话治水工作,追踪报道“五水共治”的热点问题。

近期还将开设“河长论坛”栏目,请各地各部门向社会亮成绩、表决心。

四是建立考核制度,将“五水共治”列入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考绩内容,考核分值为150分,占总分值的6%,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相关负责人奖惩的重要依据。

3、护水源美水乡落脚民生

一是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对珊溪水利枢纽、泽雅水库、楠溪江供水工程等8个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工作,积极践行“让全市人民每天喝农夫山泉”的庄严承诺。

特别是继续深入推进珊溪水源保护工作,编制了水质保护提升实施方案,出台了促进转产转业帮扶等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畜禽养殖长效管理,落实属地联合执法机制,水源保护五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

二是把水乡文化提升工程作为“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以及整个治水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构建以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滨海河网“三横三纵”为主脉的千里水乡文化长廊,挖掘浙南美丽水乡的文化特色,把治水工作的最终最直接成果通过岸上的文化来体现,最终让全体市民共享“五水共治”硕果。

4、河长带头掀起两河整治高潮

年初以来,再次组织黑臭河、垃圾河的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垃圾河344条、610公里,黑臭河471条、573公里;

建立了内容详细全面的基础台帐;

制定并下达了两河整治计划任务。

5月下旬,组织召开了全市两河整治大会战现场会,并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全市两河整治的高潮,陈一新书记、陈金彪市长等市领导带头参加河长下河周活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垃圾河清理,截止到6月18日,全市已完成垃圾河治理344条、666公里,占计划任务数的110%。

同时,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戍浦江“河长制”实施方案,组织其他河长挂钩联系部门编制了其他省、市级河道“河长制”实施方案;

完成四级河长的任命和公示,全市省、市、县级河道的公示牌已基本设立;

编制河长制工作手册,为河长提供工作指南;

组织开展省、市级河长督查活动,市级河长全部完成了第一轮的督查。

5、多元筹集破解资金难题

在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治水资金。

一是在城乡污水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BT、BOT等模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治水。

二是利用金改政策平台,探索设立“蓝海股份”,吸引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投资治水。

三是通过信贷融资借力银行资本治水,如龙湾区东片排涝工程、平阳县鳌江独流入海萧麻段工程、顺溪水库工程等。

四是广泛发动温商和市民群众自愿捐资治水,截至目前已筹集5.44亿元。

五是探索以水养水新路,如龙湾区瓯江标准海塘提升工程,通过工程整治出土地的开发收益反哺工程建设。

6、引智借力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强化规划指导,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总体规划》,规划送审稿即将完成,确保治水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二是引入先进理念,聘请两位治水领域的资深院士为高级顾问,加强对接联系,研究并推进应用治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

三是加强院地合作,与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合作筹建浙南水科学研究院,服务“五水共治”。

四是构建智能平台,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智慧水乡”系统平台,为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7、宣传发动形成全民治水合力

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及年度10大宣传活动方案,市本级新闻媒体刊发报道1200余条,建立并推送了水乡手机报15期,编发“五水共治”简报70期,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时,充分发动全社会,逐步凝聚全民治水正能量。

一是联合在温高校组织发起大学生投身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公益行动;

二是发动骑协、泳协等社会团体自行策划开展建功五水共治活动;

三是民间组织苍南县“壹加壹”主动与政府对接、承接了该县113公里河道的保洁和日常监管工作;

四是志愿者积极参与治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治水志愿者队伍已达3万余人;

五是群众自发参与,如群众自建市民监督团,跟踪监督治水工作,永嘉县桥头镇、平阳县水头镇、瑞安市塘下镇等地的村民纷纷自筹资金、自治门前屋后垃圾河、黑臭河。

(二)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在陈一新书记的亲自指导和市委督导组的有力督导下,局党组围绕“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5月8日,市委书记陈一新调研水利局教育实践活动和五水共治工作时,对我局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全局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共有12个机关处室、13个直属单位、7个在职党支部、214名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局领导开展谈心谈话123人次,召开座谈会31次,共征集到意见建议共209条(334条次),其中班子意见建议117条,现已整改83条,整改率71%;

对其中涉及工作层面38个问题和反映具体人和事的23个问题,按照即知即改的原则,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处室、确定整改时限,并逐一落实具体整改措施,现已整改完成工作层面29个问题、具体人和事19个问题。

第二环节活动开始以来,局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多次反复修改,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对照材料。

目前,局党组对照检查材料已经根据市委、市委督导组的要求反复修改完善共11次,局班子每个人的对照材料也都经过反复修改完善。

同时,精心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各项准备工作,现已制定专题生活会方案,经督导组审核后上报市委审定。

(三)提早落实防汛防台准备工作。

按照早部署、早检查、早整改、早落实要求,各项备汛工作有序开展。

组织开展防汛检查,共发现23项安全隐患,目前已督促完成9项整改;

组织开展全省首次多地市联动的防汛机动抢险演练,提高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积极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开展防台风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开展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应急演练,全面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四)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深入开展“四挂钩服务”,即挂钩联系水利滞后项目、挂钩联系重点治水项目、挂钩联系市级河长制工作、挂钩联系“两河”整治,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局系统党员干部职工100余人次深入基层、深入建设一线,共联系帮助指导全市40项“五水共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服务,目前除部分项目受季节、前期工作进度等因素影响进展较慢以外,全市水利工程项目进展总体正常。

1—6月份,全市“五水共治”水利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9.33%。

其中,防洪减灾工程13.15亿元,占计划的37.56%;

围垦工程28.25亿元,占计划的59.21%;

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工程2.80亿元,占计划的39.74%;

生态河道建设10.81亿元,占计划的51.63%。

(五)不断提升水利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

组织完成美丽浙南水乡总体规划送审稿,与省水利厅对接,共争取44个项目列入省防洪水、保供水规划;

同时,协调推进环大罗山防洪排涝工程、鳌江河口大闸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管理。

开展权力清单和内部事项梳理,共梳理出权力清单200项,内部管理事项67项;

出台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查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审批工作,上半年共办理审批件75件,与2013年全年办件数持平;

提前完成三张清单的梳理和报送工作;

研究出台3项审批改革新制度;

提升审批服务质量,获得审批中心“红旗窗口”称号。

四是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

全面深化涉水拆违整治,加大涉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共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69起,拆除各类涉水违法违章建筑物、构筑物3.8万平方米;

组织开展了2个月的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瓯江非法采砂。

五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作。

在全省率先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达标创建绩效考评;

完成22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

3个县获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省级绩效考评优秀;

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6万亩,扩大灌溉面积4万亩。

六是进一步加强水文情报工作。

初步完成三大江风暴潮预报系统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全市水文测报汛前准备工作大检查,确保安全度汛。

开展水功能区、水源地及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任务,完成12批次的水质检测分析评价工作。

七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组织起草了《温州市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市场化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市场化管理;

完成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控运计划或度汛方案的审查,为全市防汛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八是进一步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

采取民主推荐方式提拔2名中层领导干部,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直接招录水利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14名,现已到位4人,带动水利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

明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切实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水利干部队伍。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力争全省排名进等升位。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五水共治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探索研究工作新思路,形成一套具有温州特色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继续协调推进五水共治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各类督查、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城乡污水治理、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两河整治、水乡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省下达2014年度各项计划任务能够全面完成,使我市在全省排名能够进等升位。

三是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筹备并开好各类治水工作会议,组织好各类治水活动,推动五水共治工作的落实。

四是根据省五水共治考核办法要求,制定出台温州市五水共治考核细则,并按照考核细则要求,做好平时考核和年终考评工作。

(二)继续抓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弘扬整风精神,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利器,深刻检查剖析“四风”问题,确保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抓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各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广征意见,打牢查摆问题的基础;

二是认真反思、严格对照,深入查摆“四风”问题;

三是敞开心扉、消除顾虑,全面深入开展谈心交心;

四是深入剖析、直面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五是精心准备、严肃整风,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六是始终坚持即知即改,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继续推进珊溪水源保护,确保水源长治久安。

一是尽快完成属地联合执法机制的移交工作,落实属地政府的执法主体责任;

二是继续做好库区畜禽养殖长效巡查工作,从严查处违反“八条禁令”的行为,确保畜禽养殖不反弹;

三是强力推进水源保护五大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库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设施等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维修养护等;

四是加大库区转产转业扶持力度,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四)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切实落实防汛防台责任制,加强值班抽查工作,督促基层防汛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二是实行专项督办,并适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强化隐患整改。

三是举办基层防汛责任人培训班,市县两级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四是加强防汛防台基层基础工作,完善防汛防台抗旱预案,加强各级防指办自身能力建设等。

(五)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两河整治。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长制”配套制度,落实河长工作职责,切实发挥河长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

二是健全垃圾河长效保洁制度,强化日常监管,防止垃圾河反弹。

三是盯紧年度目标,细化“一河一策”,确保完成年度黑臭河整治任务。

(六)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跟踪掌握列入省、市治水计划的重点水利项目工程形象进度和投资情况,督促推进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统筹安排项目督查考核工作,不断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年度水利计划任务的完成。

(七)加强水利管理,全面提升水利工作水平。

深入推进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在9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水利部审查;

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水政执法、涉水违章拆除、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正常水事秩序;

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市场化改革、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等先进管理手段,争取在全省率先出台《温州市水利工程市场化管理办法(暂行)》,不断提升全市水利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