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740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文档格式.docx

3.2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c)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4 应急能力评估

从应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与装备等方面,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4.5 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组织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预案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预案相衔接。

4.6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或论证。

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或论证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本单位组织有关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派员参加。

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5 应急预案体系

5.1 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经营规模、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5.2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内容。

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5.3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型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危险性分析、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风险种类少的生产经营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5.4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编制,做到现场作业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经常进行演练。

6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参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6.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 风险描述

描述本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6.3 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本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6.4 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根据企业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6.4.2 信息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重大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6.5 应急响应

6.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6.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5.3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6.5.4应急解除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经应急组织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解除。

6.6 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

6.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及应急预案修订等内容。

6.8 保障措施

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6.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

6.8.3 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6.8.4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

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9 应急预案管理

6.9.1 应急预案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6.9.2 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本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

6.9.3 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6.9.4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单位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

6.9.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6.10 附件

6.10.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

6.10.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6.10.3 规范化格式文本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6.10.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6.10.5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7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7.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和事故危害程度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7.3 处置程序

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

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7.4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

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8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8.1 事故危险分析

a)通过危险性分析,列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8.2 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8.3 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8.4 注意事项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A.1 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A.2 批准页

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A.3 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批准页;

——章的编号、标题;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A.4 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推荐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