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834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综合素质模拟卷三Word格式.docx

  6.杨某六周岁的女儿小琳,因身体状况无法按时入学,杨某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让小琳延缓入学一年,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  )。

  A.拒绝,小琳已经六周岁,必须立刻接受义务教育

  B.批准,可以延缓到七周岁入学

  C.拒绝,必须延缓两年入学

  D.批准,但必须多缴纳一年学费

  7.放学以后,教师王某将小梅独自一人锁在教室,致使小梅独自留在学校一夜。

王某的行为(  )。

  A.不合法,王某侵犯了小梅的人身自由权

  B.不合法,王某侵犯了小梅的人格尊严权

  C.合法,教师有权指导教育学生

  D.合法,学生具有维护班级管理的义务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下列哪项不属于设置学校与新建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的优点?

  A.提高教育质量

  B.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C.使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D.缩短建设周期。

防止重复建设

  9.某市一些小学周围,有很多以小学生为服务对象的牙齿护理工作室。

为了招揽更多学生,老板将做过牙齿护理的学生实例张贴在学校附近建筑物上。

这种行为(  )。

  A.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B.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C.有违商业道德,应处以行政拘留

  D.司法部门应依法对老板店铺进行查封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非义务教育实行以(  )投人为主,(  )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

  A.财政家庭

  B.社会举办者受教育者

  C.政府受教育者

  D.政府举办者

  11.以下关于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依法与成年人共同关押

  B.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可忽略未成年子女意见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惩罚为主的原则

  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可免除处罚

  12.学生小龙放学回家途中乱穿马路,被汽车撞倒在地,导致肋骨骨折,对于小龙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13.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

当即将手机没收,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

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

  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14.陈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发展,体现了(  )的职业道德。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育人为本

  D.德育为先

  15.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教材上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例子、一个小实验、一句课堂指令、一段教材的解释都要反复斟酌、精选方略,力求把每节课都上成精炼的课、精确的课、精彩的课。

这反映了老师(  )的精神。

  A.寻弊索瑕和严格要求

  B.努力学习和不断创新

  C.实事求是和摆正位置

  D.严谨治学和精益求精

  16.临近六一,李女士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却撞见孩子遭老师呵斥而流泪的场景。

另一位家长的“善意提醒”让她恍然大悟:

“一定要给老师送礼!

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会遭冷遇,这是行规。

”面对这样的行规,下列教师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应独善其身,做到廉洁从教

  B.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讲清其中利弊关系

  C.抵制各种诱惑,和家长保持健康的教养关系

  D.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

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物

  17.下列国家中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国家的是(  )。

  A.哥伦比驱

  B.澳大利亚

  C.赞比亚

  D.叙利亚

  18.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

①电子计算机;

②量子力学;

③航天器:

④转基因水稻。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19.下列选项中。

既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又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的是(  )。

  A.春节

  B.重阳

  C.除夕

  D.清明

  20.下列成语典故不是发生在秦朝的是(  )。

  A.背水一战

  B.焚书坑儒

  C.凿壁借光

  D.破釜沉舟

  21.下诗句与描写的雨的种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雨

  C.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秋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冬雨

  22.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作家是(  )。

  A.契诃夫

  B.欧·

亨利

  C.巴尔扎克

  D.莫泊桑

  23.下列四个事件,最终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导火索的是(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火烧圆明园

  D.太平天国运动

  24.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

“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25.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和(  )。

  A.板胡

  B.柳琴

  C.扬琴

  D.月琴

  26.在Word文档中,将光标直接移到文档尾的快捷键是(  )。

  A.PgUp

  B.End

  C.Ctrl+End

  D.Home

  27.Excel中,执行插入列的命令后,将(  )。

  A.在选定的单元格后面插入列

  B.在工作表的最后面插入一列

  C.在选定的单元格前面插入一列

  D.在工作表的最前面插入一列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人数列“1,3,4,8,15,27,口”空缺处,正确的是(  )。

  A.53

  B.38

  C.50

  D.42

  29.张、王、李三人是某小学英语教师。

他们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作出如下判断(  )。

  张:

如果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那么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王:

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而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李:

或者甲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或者乙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

  如果上述三人的判断只有一假时。

则以下各项中除了哪项其余判断均不能必然推出?

  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B.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C.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D.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

语文课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在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后,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

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

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

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

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

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

麦考菜的一句名言:

“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

”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

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汤姆斯·

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

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而汤姆斯·

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

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刻而久远。

  问题:

  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冯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31.材料:

  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

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

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32.材料: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的飞鸟也不见踪影。

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

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子,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

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

“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的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温室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

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

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

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

“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

宋代勇说:

“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的女儿是这样留言的:

“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

”郭光元儿子:

“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

”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

“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

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

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是蒙古语音译。

意思就是“苦水”。

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

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

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峥嵘岁月。

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

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

”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六十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

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

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1)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4分)

  

(2)文中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

“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答案】C。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意外的事情总会发生,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迅速果断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

  【答案】B。

  3.【知识点】职业理念——学生观

  【答案】D。

  【解析】班主任王老师只关注学生成绩,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和美育,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错误的。

排除A、B选项。

C选项中学生的独立性是指学生是独立存在的,要因材施教,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不符合题目表达意思;

D选项中学生的完整性指学生是完整的人,所以不能把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身上分离出来孤立地加以培养,故选D。

  4.【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

  【解析】对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对视频的内容有一个好的开始,并对之后的学生认真上课也有好的效果。

  5.【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与犯罪行为的预防,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执行。

  6.【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7.【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的权利

  【解析】教师不得限制学生的行动自由,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8.【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解析】设置学校与新建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有以下优点:

(1)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使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3)缩短建设周期,防止重复建设。

  9.【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的权利

  【解析】以学生为广告宣传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

  11.【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A选项中,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B选项中,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C选项中,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选项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2.【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事故。

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13.【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解析】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更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

  14.【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解析】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强调,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题干中的陈老师一方面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表现,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故本题选A。

  15.【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解析】教师用一丝不苟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体现的是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而A选项中的寻弊索瑕有吹毛求疵之意,故排除,选D项。

  16.【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解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但学生自己制作的小贺卡是可以收取的。

  17.【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地理常识

  【解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

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18.【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常识

  【解析】量子力学诞生于20世纪初,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40年代问世,航天器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首例转基因水稻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故本题答案为B。

  19.【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解析】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包括: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四大祭祖节日包括:

清明,中元,重阳,除夕。

其中清明既是传统节日也是祭祖节日。

  20.【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解析】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分别指的是韩信和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

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

凿壁借光指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

  21.【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解析】“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的是春雨,选项A对应正确。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夏雨,选项B对应正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江南春雨,而不是秋雨,选项C对应错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描写的是冬雨,选项D对应正确。

故本题选C。

  22.【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解析】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欧·

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故选D。

  23.【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素养

  【解析】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24.【知识点】文化素养——艺术鉴赏素养

  【解析】这句古诗体现的是山西的窗花艺术。

  25.【知识点】文化素养——艺术鉴赏素养

  【解析】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和月琴。

  26.【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解析】PgUp是向上翻页键,多次点击可将光标移到当前文档的开头位置:

End键可以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末尾;

Ctrl+End可将光标直接移到文档尾部;

Home键可以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开头位置。

  27.【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28.【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解析】典型和数列。

前三项之和等于第四项,依此类推,8+15+27=(50)。

  29.【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解析】首先设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B=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则三位老师的

  话可表示为:

张:

A→非B;

王:

非A且B;

李:

A或者B。

  如果王老师的话为真,则“非A”为真且“B”为真,由“B”为真可推出李老师的话为真.由“非A”为真可推出张老师的话为真,与“只有一假”矛盾,所以王老师的话为假。

即其矛盾命题“A或非B”为真,李老师和张老师的话为真。

  由“A或非B”和“A或者B”可知,A必然为真(因为非B和B至少有一个为假),再由“A→非B”可知,“非B”为真。

故答案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