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848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经典选择598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多、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国的重要作用主要有:

A、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B、是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C、成为增强同各国的友谊、履行国际义务的方式;

D、是带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手段;

E、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促进金融资本对各国的控制。

(ABDE)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加剧的产物;

B、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D、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E、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

14、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价格:

A、是垄断资本家获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基本形式;

C、要考虑价值(生产价格)和供求的影响;

D、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E、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ABCD)

15、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获得了新发展,主要表现为: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私人垄断资本普遍采取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经济生活强有力的支配者;

D、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E、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16、能够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是:

A、产业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商品资本。

17、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实中的运动形式是:

A、直线上升,日益尖锐;

B、直线下降,日趋缓和;

C、时缓时急,在曲折发展过程中总的趋向加深和剧烈;

D、时缓时急,在曲折发展过程中趋向缓和终将自行解除。

(C)

18、通过分析资本积累过程,马克思指出:

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从它的起源看,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

”这句话揭示了: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M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C、资本积累过程就是扩大再生产过程;

D、追加资本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无关。

1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

A、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扩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

B、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扩大,不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

C、固定资本所占比重扩大,流动资本所占比重缩小;

D、劳动对象所占比重扩大,劳动力所占比重缩小。

20、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C、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21、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流动、货币资本;

B、不变、可变、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生产、商品资本。

22、处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属于:

A、不变资本;

B、劳动资料;

C、生产资本;

D、产业资本;

E、固定资本。

(ABCDE)

23、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是:

A、价格;

B、竞争;

C、成本;

D、信用;

E、供求。

(BD)

24、产业资本正常运动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价值形成阶段;

C、生产阶段;

D、价值增殖阶段;

E、销售阶段.

(ACE)

25、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

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磨损;

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

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

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

E、机器设备使用不当造成损失。

26、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AC)

2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v+m)>

Ⅱc;

B、I(v+m)=Ⅱc;

C、Ⅱ(v+m)=Ⅰc;

D、Ⅰ(c+v+m)=Ⅰc+Ⅱc;

E、Ⅱ(c+v+m)=Ⅰ(v+m)+Ⅱ(v+m)。

(BDE)

2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停滞趋势;

B、发展趋势;

C、既非发展又非停滞趋势;

D、停滞和发展两种趋势。

2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斗争又联合,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A、军事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思想领域。

30、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A、放弃了政治兼并的殖民主义政策;

B、积极推行国际主义政策;

C、转而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D、时而推行新殖民主义时而推行国际主义政策。

31、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军事占领;

B、政治奴役;

C、经济兼并;

D、思想渗透。

3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时期仍能发展甚至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垄断的统治并没有消除竞争;

B、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C、垄断价格作用的加强;

D、对第三世界的不等价交换;

E、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技术存在的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是:

A、有时是发展趋势,有时是停滞趋势;

B、两种趋势同时并存,共同起作用;

C、私人垄断资本是发展趋势,国家垄断资本是停滞趋势;

D、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停滞趋势,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发展趋势;

E、时而发展趋势占上风,时而停滞趋势占上风。

34、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发展不平衡加剧,已形成美国、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B、从本国利益出发,相互争夺和斗争;

C、共同的利益使他们空前牢固团结起来;

D、为维护根本利益,它们又相互妥协和联合;

E、妥协和协调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

3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制度;

B、政党制度;

C、法律制度;

D、选举制度。

36、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为: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B、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D、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

37、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这就是说: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D、政治职能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38、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各项职能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是:

A、实行政治统治;

B、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对外扩张和掠夺。

39、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民主就是: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自由、平等、博爱;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资产阶级的民主。

40、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不能真正享有民主权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够健全;

B、无产阶级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C、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居统治地位;

D、无产阶级在议会中不占多数。

41、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特点,这就是:

A、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力量相对增强;

B、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力量有所削弱;

C、城乡小私有者的处境更加艰难;

D、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发生变化,“白领”工人增多;

E、各阶级的经济利益有趋同倾向。

(ACD)

4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它包括:

C、官吏、选举制度;

D、经营管理制度;

E、法律制度。

(ABCE)

43、一位日本首相说过:

“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是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

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政府只代表部分资产阶级利益;

D、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E、资产阶级权力的基础在于金钱。

4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民主就是政治多元化,没有政治上的多元化就没有民主;

B、民主有多种含义,其本质含义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C、民主意味着自由,它和专政、纪律是对立的;

D、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E、民主是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45、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E、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

4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由: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B、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地位和特性决定的;

C、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对抗性矛盾决定的;

D、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质决定的。

47、没有革命形势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说明:

A、要设法创造革命形势;

B、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需要主客观条件;

C、革命形势是革命胜利的唯一因素;

D、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会爆发。

48、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学说的最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力量不如少数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

C、帝国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D、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不同。

49、无产阶级革命与以往革命的区别在于:

A、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国家机器;

C、无产阶级革命要联合农民;

D、无产阶级革命是先进行经济斗争后进行政治斗争。

50、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突破。

这里“薄弱环节”的含义包括:

A、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C、无产阶级的组织和觉悟比较高;

D、资产阶级统治比较薄弱;

E、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下。

51、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这是因为:

A、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新兴阶级一般总是弱于敌对政治的力量;

C、镇压敌人反抗保卫革命胜利成果的需要;

D、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实现和巩固社会主义;

E、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所证明。

5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杠杆;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动力;

D、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必要手段;

E、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完整的阶级斗争。

(ABD)

5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议会斗争;

D、思想斗争;

E、武装起义。

(ABD)答案有误。

ABE

54、推行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对这一价格形成机制的正确理解应是指:

A、企业是价格形成的主体,商品由主要经营者定价;

B、实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C、市场供需是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价格灵敏反映供求关系;

D、竞争是价格形成的外部条件;

E、国家要健全价格调控体系,加强对价格的监督和管理,平抑市场价格。

55、我国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财政收入。

56、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各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增加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

B、延长生产者的劳动时间;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5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消费基金的是:

A、社会保证基金;

B、社会后备基金;

C、文教卫生基金;

D、国家管理基金。

58、处理社会消费基金增长率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消费基金增长率应:

A、低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B、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同比例增长;

C、高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D、与可分配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保持固定比例。

59、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是:

A、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B、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C、建设国防,增强防御能力的需要;

D、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

E、建设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60、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到十五大江泽民同志都指出:

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两个比重。

这两个比重是:

A、提高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提高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C、提高个人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D、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E、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DE)

61、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根据是: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

62、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国家实施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是:

A、保护合法收入;

B、调节过高收入;

C、取缔非法收入;

D、整顿不合理收入;

E、实行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政策。

63、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交换;

B、生产;

C、消费;

D、分配。

64、政治经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资源配置;

D、生产方式。

65、政治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6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B、劳动价值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论。

67、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的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68、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出贡献是:

A、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B、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

C、揭示了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D、指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69、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抽象方法;

B、历史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逻辑方法。

7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有:

A、空想社会主义;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古典哲学;

D、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

E、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AB)

71、物质资料生产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C、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D、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E、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BCDE)

72、生产关系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B、人类社会所有人与人的关系;

C、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D、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E、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73、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做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有用就越有价值。

7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7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个苹果;

B、顾客购买5个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个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个2元的价格预定5个苹果。

76、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77、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购买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还需要的物质载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学说。

79、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80、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商品有有用性来体现;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的质量来签定。

8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82、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83、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格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交纳房屋契税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

(BCE)

84、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

85、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物价持续下降;

C、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货币升值;

E、居民储蓄存在总额增加。

(BCD)

86、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87、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ADE)

8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纫是: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剩余价值学说;

C、再生产学说;

D、劳动价值论。

89、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比较,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

B、效用;

C、交换价值;

D、价格。

90、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它的基础或内容是:

A、商品;

B、货币;

C、使用价值;

D、价值。

91、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是商品的: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供求关系;

D、自然属性。

9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就:

A、生产而言的;

B、生产同一种商品而言的;

C、生产不同商品而言的;

D、生产社会全部产品而言的。

93、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价值通过:

A、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B、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C、抽象劳动表现出来;

D、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表现出来。

94、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一般等价物;

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特殊等价物。

95、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是因为:

A、它们天然是货币;

B、它们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

C、人们协商的结果;

D、聪明人的发明创造。

9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97、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经常和价值一致;

D、商品价格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社会再生产规律。

99、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

A、可以是观念上的;

B、必须是现实的;

C、必须是金属货币;

D、只能是纸币。

100、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

A、防止通货膨胀;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加社会财富;

D、自发调节金融货币流通量。

10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使用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0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103、价值的实体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104、社会经济制度变改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力不断运动;

B、生产关系不断变革;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

D、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105、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A、属于同一范畴;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