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86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导学案

2.1生物与非生物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寻找蜗牛并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2、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3、能区别动物和植物。

 

4、体验认识生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并借助工具观察)

学习重难点

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自主预习

1、将下列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猫 、燕子 、机器人 、大象 、自行车 、铁树 、狗 、电话 、书本 、人 、荷花 、日光灯 、推土机 、蜗牛、 鸵鸟玩具。

生物:

非生物:

2、将上题中的生物分为动物与植物

动物:

植物:

探索新知

1、寻找蜗牛:

请你去抓蜗牛,(可以与你的同学或家长一起)你抓到了吗?

 并记录你是在什么时间,哪些地方找到?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2、观察蜗牛的身体:

请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

如何观察口?

(你能用什么的工具和方法更好地观察)把你的好方法写下来,上课时能与其它同学分享。

  

 

3、请你写出校园里有哪些生物,并能区分这些生物中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

 

课堂检测

1、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2、各种各样的生物中,最常见的是和。

 

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 

A、大熊猫    B、机器人    C、电脑     D、月亮 

4、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病毒     B、河水      C、蘑菇       D、鱼 

5、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动物的是   (       ) 

A、仙人球   B、向日葵  C、水草    D、发光水母 

6、下列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       ) 

A、蜻蜓    B、金鱼藻    C、海底珊瑚    D、草上的露珠 

7、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 

A、动与不动      B、营养方式不同       C、是否绿色     D、是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8、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     ) 

A、植物种子发芽         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     D、小刀生锈 

9、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 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

而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 

10、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B. 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 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可以说是动物 

11、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 

A. 不能动          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它没有呼吸作用   D.能生长 

12、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鳍

13、蜗牛有哪些感觉?

没有什么感觉?

 

14、你能列举蜗牛有哪些生物基本特征吗?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2细胞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对各种动植物细胞能有形象的认识。

2、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细胞学说三要点

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3、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自主预习

1、1665年  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细胞(cell)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3、 19世纪40年代: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4、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

一切生物来自于细胞。

 

5、三位科学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

(1):

(2):

(3):

6、细胞很小,直径只有一 到几十,要用显微镜观察。

探索新知

1、请写出细胞的各个结构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总结:

动物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2、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课堂检测

1、樟树根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

2、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的第一位科学家是()

A.霍克B.达尔文C.虎克D.施旺

3、细胞中含有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4、切西瓜时常有一些液体流出,液体主要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液  D、细胞核

5、在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海带细胞内的碘可以高出海水中的碘许多倍,这主要是海带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海带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7、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C、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

D、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2细胞

(2)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使用。

 

2、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

3、了解如何学会制作简单装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学习重难点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2、如何使用低倍显微镜

3、了解如何学会制作简单装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探索新知

1、请你从课本中找一找,人类在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时,使用了怎样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是如何变化的?

2、观察图,结合图旁的文字说明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完成下图的填空。

(1)

(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3、阅读的有关内容,找出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了哪几个过程?

(1)安放:

置体前略偏侧,[]向前,[]向后;

(2)对光:

转动[],

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眼通过目镜观察,并调节[],直到看见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调距:

放好装片,眼睛注视先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下降到靠近载玻片,然后左眼朝目镜注视,并反向调节[],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再来回转动[],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观察记录

4、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7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清水的作用:

(2)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滴加红墨水?

5、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取材:

用牙签在刮几下;

(2)要使口腔上皮细胞不变形,实验中所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

(3)实验中所用的染色液是。

课堂检测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请分析:

(1)如果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2)如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2、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X”,物镜放大倍数是“20X”,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

A、30B、20C、10D、200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  )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4、有四位学生他们有如下操作:

甲生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

乙生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生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生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

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甲乙丙B、乙丁C、甲乙D、乙丙

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6、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他想将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

8、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字,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b  B.d   C.q D.p

9、用显微镜观察时,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

(A)亮度转弱,像放大,细胞数目减少 (B)亮度转强,像放大,细胞数目减多

(C)亮度转弱,像放大,细胞数目减多(D)亮度转强,像放大,细胞数目减少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分裂、生长及分化概念

2、分裂、生长及分化的差异

3、识别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

学习重难点

1、细胞分裂、生长及分化的作用

2、识别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

自主预习

1、组织:

由形态形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2、分化:

细胞→不同组织→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一、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1、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功能及举例

主要结构特征

主要分布位置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覆盖在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口腔上皮、皮肤复层上皮

结缔组织

细胞间质发达

广泛

多样

血液、淋巴、骨韧带、脂肪、软骨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分布在骨骼肌、心脏、胃、肠、血管

收缩、引起运动

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

二、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2、植物体的组织的分布及功能

类型

分布

功能

分生组织

根的尖端、茎的顶端、茎中的形成层

分裂产生新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保护组织

根、茎、叶的表皮

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

输导组织

根、叶脉、根尖等处的导管、筛管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运输有机物(筛管)

营养组织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储藏营养物质;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探索新知

1、细胞分裂:

2、细胞生长:

3、细胞分化:

课堂检测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A.卵细胞B.受精卵C.精子和卵细胞D.胚胎

2组织的形成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称为()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4.除哪项外其他的均是动物体的组织()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保护组织D.神经组织

5.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

A.分泌B.支持和营养C.收缩和舒张D.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6.人体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7.下列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

8.具有连接、保护、支持、营养等作用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9.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哪一类()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10.植物体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组织是()

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

11.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植物主要组织的是()

A.保护组织B.上皮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

12.保护组织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_________;能运输营养物质、贯穿整个植物体的组织是_________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以人或高等植物为例,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了解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自主预习

1、器官形成:

由不同组织构成;

2、器官概念:

人们将由构成的、具有称为器官

3、器官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系统

(1)、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的多个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2)、整个动物体由多种不同的系统构成,高等动物和人体有、、、、、、、等八大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或动物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四、人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

一个受精卵(动物细胞)→四种组织→各个器官→八大系统→一个完整的人体(动物体)

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器官→绿色开花植物

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探索新知

1、被子植物的六种器官分别是:

2、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称为。

3、根、茎、叶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称为。

4、六种器官构成了植物体,他们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了植物体的。

5、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有,消化器官有呼吸器官有

循环器官有生殖器官有排泄器官有。

6人体的消化器官有等,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所有这些消化器官的综合称为。

课堂检测

1.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定的功能的结构是()

A.人组织B.器官C.系统D.生物体

2.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A.人心肌B.血液C.骨组织D.肺

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叫做

A.人细胞B.组织C.系统D.器官

4.人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成()

A.细胞→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构成:

B.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细胞

C.人体→系统→器官→细胞器官的种类: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洋葱表皮B.甘蔗植株C.桃花D.叶脉

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指它的()

A.根、茎、叶B.果实和种子C.花、果实、种子D.种子

7.下列食物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构成系统。

()

A.甘薯B.番茄C.甘蔗D.莲藕

8、一棵苹果树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D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9、我们平时吃的胡萝卜、甘蔗是植物的()

A生殖器官B营养器官C基本组织D果实

10、人体具有而绿色开花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1、下列结构都是在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它们当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       B杨树的叶子    C西瓜果实       D月季花

12、参加考试时,人常常会感觉到紧张,这与人体的有关;同时,人们也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说明此时系统和  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强。

可见,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3、几个同学一起到菜场买一个猪心进行解剖,发现猪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它属于  组织;心脏内有血液,它是     组织;心脏中还有一些神经分布,控制心脏的跳动,它属于 组织;心脏的内、外表面覆盖着       组织。

14、你认为心脏是动物体的哪一个结构层次?

判断理由是什么?

它又是属于什么系统的结构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4常见的动物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前面学过的分类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知道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五个大类群。

 

3、尝试根据不同的特征对鸡、蚕、鲫鱼和蝙蝠进行分类。

 

4、通过说出一些常见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感受动物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对动物的关心和热爱。

学习重难点

1.动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

自主预习

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有没有________。

鱼、兔、鸟、蛙等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以是脊椎动物。

人属于________动物,因为人也具有____________。

蛇呢?

____________。

 

2. 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

 

3、鱼都有鳃和鳍,鳃是鱼的________器官,鳍是鱼的________器官。

探索新知

1.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

为什么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2. 阅读课本思考:

 

人们根据什么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有没有__________。

 

你能在图2-33中找出4种动物骨骼的共同特征吗?

它们都有由__________构成的脊柱。

3、脊椎动物的种类也很多,你知道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又可将它们分为哪些类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2-34,你发现鱼类有哪些基本特征?

它们都生活在____中,用____呼吸,用____游泳,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

 

课堂检测

1、鸡、蚕、鲤鱼、蝙蝠四种动物,有人把鸡、蝙蝠归为一类,蚕、鲤鱼归为另一类,他的

分类可能是以下列哪种特征作为依据?

(     ) 

A、会飞和不会飞;  B、有无脊椎骨;  C、水生和陆生;  D、体表有无磷片。

2、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蚊子 B、金鱼 C、蝴蝶 D、对虾 

3. 生活中,你是否已经注意到鱼缸里的金鱼,它的口在不停地一张一合,相应的它的鳃盖也不停地一和一张,这是因为金鱼在水中不停地吞水,排水,其主要的生理意义是(  ) 

A 生命在于运动,所以要不停的运动  B 以新鲜水冲击食物,帮助磨碎食物 

C 摄入食物,排除多余的水分        D 使水经过腮,从而完成气体交换,即用腮呼吸 

4. 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在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你认为它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陆生或水生   B 食草或食肉  C 有鳞片或无鳞片  D 会飞或不会飞 

5.根据有无脊椎骨将下列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① 蚕蛾  ② 蝗虫  ③ 苍蝇  ④ 黄雀  ⑤ 壁虎  ⑥ 扬子鳄  ⑦ 水母 ⑧ 甲鱼 

A ②③⑤⑥和①⑦⑧      B ④⑤⑥⑧和①②③⑦   C ⑤⑥⑦⑧和①②③④    D ②④⑥⑧和①③⑤⑦ 

6.找出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    ) 

A.鲫鱼,黄鱼,海豚,鲸属于鱼类           B.青蛙,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  

C.鹦鹉,孔雀,蝙蝠属于鸟类               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7.猜一猜,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哪一种感觉有退化现象(    )   

A.味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8.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按生物的用途    B.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C.按生物的生产状态    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9.人,猫,蝗虫三者中哪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 

A.人和猫             B.人和蝗虫            C.蝗虫和猫            D.都不近 

10.为了能适应空中的飞行生活,家鸽在其省体内部构造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的特点的是(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直肠很短,不能储存粪便 

C.无膀胱,不储存尿液             D.体温恒定,适应能力强 

11、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脊椎骨是脊椎动物身体的支柱       B.身体表面有骨片 

  C.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脊椎动物具有外骨骼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

 

2.4常见的动物

(2)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无脊椎动物各纲的特征和了解其中的常见代表动物; 

2、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昆虫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判断某个动物是否是昆虫;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习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实验的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决某些具体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动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如何理解动物要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自主预习

1.昆虫属               ,它们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有一

对             ,三对        ,一般有二对翅。

体内没骨骼,体外有外骨骼。

 

2.无脊椎动物约有             。

脊椎动物约有             。

 

3.无脊椎动物一般可以要成二大类: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它们又各自分成许多类。

探索新知

课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