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86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库竣工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2月18日开工,于2013年7月1日完成施工图所有工程量验收并移交给发报人。

01.2工程施工条件

01.2.1工程自然条件

01.2.1.1水文气象条件

场区属东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年无霜期243天,空气湿度69~8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727.9mm,路面蒸发量546.1mm。

雨量充沛而集中,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少于,降雨量主要集中7~9月。

01.2.2工程施工条件

01.2.2.1对外交通条件

渣场需设置上坝公路,上坝道路为矿山III级路面,路面宽3.5m,为渣石路面。

01.2.2.2施工场地条件

渣场场区建设条件复杂,有村组照明线路一条,周围为芦山村村民,三面山体环抱,山体较坦,山谷的周边山体坡度平缓,谷底平均纵坡12.4%,谷口较宽,渣场拟建于谷口处,形成封闭的“V”库容。

渣场坝体填筑采用库区的石渣料分层碾压堆筑,库区石渣料强度高,易于开采,运输距离短,可以扩大有效库容,节约投资。

根据渣场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条件下,渣场岸坡不会发生流土,管涌,接触冲刷,接触流失等渗漏变形破坏。

不会发生沿结构面整体破坏现象。

01.2.2.3施工供电条件

(1)发报人负责设计、周边外围事宜及给乙方施工的基本三通一平条件,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至终端杆及生活区的输电线路,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

(2)除法包人指定的降压变电站发生的电网停电事故外,承包人自行负责其电力设备或备用电源出现故障所引起的损失。

(3)承包人须向监理人提供现场办公和生活用电,包括引向办公地点和生活区的线路架设。

01.2.2.4施工供水

(1)建设方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或维修施工区域和生活区的供水系统,包括修建为保证正常的引水、储水、水处理和抽排水设施等。

(2)建设方必须按合同规定和监理人的指示,为进入现场的其他承包人提供施工用水方便。

(3)建设方需要向承包人和监理人提供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水,包括引向办公地点和生活区的引水管路架设及其设备的提供、安装和维修等。

01.2.2.5施工通信

(1)承包人在工程开工前自行与当地邮电部门协商解决通向施工现场的通信线路和现场的邮电服务设施,并有承包人与邮电部门签订协议。

(2)承包人自行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和维修施工现场的内部通信服务设施,监理人有权使用承包人的内部通信设施。

01.3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01.3.1主体工程项目

合同征地范围内本工程碾压石渣坝(坝体清基、坝体填筑、);

排洪系统(涵洞、斜槽、回水池、盲沟);

道路;

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相关工程内容。

01.3.1.1碾压石渣坝

坝体分上游干砌石护坡层(厚0.50m)、砂砾石保护层厚0.50m、干砌石护坡层(厚0.50m)、坝体碾压石渣料组成;

01.3.1.2排洪系统

排洪系统主要包括涵洞(总长340m,洞身0.8m×

1.2m直墙形。

衬砌厚度0.25米

01.3.2施工临时设施项目

01.3.2.1其它临时设施

承包人负责下列施工临时设施工程的布置、设计、营建、运行管理、维护和拆除;

(1)施工区域内除本章规定由发包人提供的施工道路以外的场内施工交通工程以及由发包人提供的场内施工道路的施工期管理、养护等;

(2)施工供电系统工程;

(3)施工供水系统工程;

(4)施工通信系统工程;

(5)混凝土生产及浇筑系统工程;

(6)附属加工车间及仓库;

(7)临时办公及生活用房;

(8)堆(弃)料场;

(9)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

01.4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1)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95(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主编);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2)国家、部委和行业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01.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特别是在坝基开挖、涵洞开挖等作业中,危害均在控制之中。

本合同工程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方案可靠,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2000标准,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同时在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本合同工程中的料场开挖、坝体填筑碾压、防渗土工膜施工、基础处理等关键工程项目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较,确保各道工序的合理有序的施工。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总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利用专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的全过程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及控制,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5.合理布局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工作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以及根据现场施工范围,在规定的施工区域内合理布置临时设施,本着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二.项目部组织机构

陕西兴洲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本工程各项组织、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一名:

项目经理:

祝启荣

技术负责人:

解振柱

施工员:

莫义坤

安全员:

赵建平

质量员:

庞玉红

一、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分部

(一)、坝体填筑工程

(二)、排水系统工程

(三)、防渗系统工程

四、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的施工管理

我项目部中标后,五天进入施工现场,修建了临时的工棚和项目部建设工作,进行了导线复测,断面及详细的地形图,为开工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项目部进入工地后,做了施工前准备工作,购买施工所需材料:

水泥、钢筋、石子、砂子和坝体堆筑所用的片石。

(一)、复测点、线、地貌

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设了坝基岸坡的控制高程、导线点、坝顶轴线,初期坝起点和止点位置,马道的位置,排洪涵洞及污水回收池等工程的位置及施工设计图上的几何尺寸放样的工作。

(二)、坝基与岸坡的施工管理

1、岸坡清理的施工

固废处理配套工程项目部组织人工砍伐树木、杂草,清理坡面上的乱石、腐殖土、使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岸坡基础至新鲜的、坚硬的基础,各项基础开挖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经地勘、设计、监理、建设方验收合格。

2、坝基的开挖

测量放线,项目部使用挖机开挖,汽车外用,人工配合,开挖坝体基础及排洪涵洞位于坝体之内的涵洞基础,使用汽车外用,完成坝基开挖,各项开挖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经各级相关单位验收合格。

(三)排洪涵洞的施工管理

1、经我公司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的联合测量,核实了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初期坝所存在的位置和图纸设计的相关几何尺寸,

2、排洪涵洞基础纵坡的调整

项目部按设计要求采用抗压强度为MU40的片石,M7.5#砂浆浆砌石调平排洪涵洞基础,经测量根据地形实际调整排洪涵洞纵坡K0+000~K0+040米坡比7.33%,K0+040~K0+104.90米坡比7.00%,K0+104.90~K0+194.20米坡比16.10%,K0+194.200~K0+329.80米比降19.20%.竣工的排洪涵洞总长333.992米,其中整体浇筑155.621米,斜槽浇筑段178.371米。

3、排洪涵洞C30砼浇筑

排洪涵洞交叉施工,精心管理安排,各项工序施工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①、排洪涵洞直墙几何尺寸:

0.8×

1.2米,,每9.00米断面设伸缩缝,为C30钢筋混凝土。

②、排洪系统工程曲线圆滑,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规范,工程质量优,感观质量优。

③、污水回收池的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然后使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基,经建设单位,设计院、勘察单位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污水回收池采用M10#浆砌石砌筑,试样抗压强度报告符合设计要求。

④、施工队绑扎钢筋,支立模板,各项施工工序验收后,进行了C30砼浇筑,并按施工程序上报给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项目部在施工前上报了总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各项材料的检验报告及原材料的复核报告。

(1)、水泥复检报告;

(2)、石子的抗压强度报告;

(3)、砂子的检验报告;

(4)、片石的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5)、钢盘物理性能复检报告;

(6)、M7.5#砂浆配合比报告;

(7)、C15砼配合比报告;

(8)、C30砼配合比报告;

(9)、C20砼配合比报告。

5、排洪涵洞断面几何尺寸为0.8╳1.2米(涵洞内几何尺寸),沉降缝2cm宽沥青麻丝填塞,排洪涵洞C30砼自2013年3月开工至2013年6月浇筑333.992米。

(四)、坝体填筑工程

①、初期坝变更设计为石渣碾压坝,坝高36.00米,坝顶高程570.00米,下游坡1:

2.00,上游坡1:

1.75。

坝顶宽4.00米,马道宽2.00米。

②、竣工的初期坝,坝顶高程为570.00,坝顶宽2.95米,下游坡1:

2.05、1:

2.06,上游坡1:

1.78,坝高37.80m,坝底长147.724m,底宽平均6.6m,坝底高程532.20m坝顶长121.375m,(m:

平均坡度1.875,k值:

0.8)

③、初期坝填筑先采用挖掘机开挖,汽车运至施工面上铺平,使用320d挖掘机整体平整后,采用20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8遍,压实度经试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④、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今年的降雨天数较多和施工道路泥泞及材料的进取困难当地百姓阻工,工期由预定2013年7月1日竣工,防渗系统工程延至2013年7月26日竣工,初期坝坡面平整,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五)、防渗系统工程

5.1防渗系统工程施工的方法及方案,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先平整好铺垫基础,购买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工织物,铺垫砂砾要干净无泥。

5.2土工织物缝合要符合施工规范,严格要求使用符合设计的线及缝合工具。

5.3防渗系统层的铺垫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砂砾的强度要复检,符合设计要求,土工织物的出厂合格证要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

5.4土工织物铺放要平整,不要折叠扭曲,铺放好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铺垫上层。

(六)、位移观测设施施工

(一)、位移观测

施工方在岸坡两端用40×

40×

40,用C30砼浇座,中间插入直径25钢筋中间割十字中线交叉点,坝顶布设3点,各级马道各布设3点,共计12点,并采用全站仪效线在同一直线上,每点用DS3水准仪测设高程,坐标、数据填表、便于以后观测控制。

1、地基验槽记录共3份,分项分部隐蔽记录为22份;

浆砌石挡墙4份;

砖砌体集水井2份;

涵管安装1份;

污水回收池1份。

2、水泥有出厂合格证16份、出厂检验报告16份及进场复试报告2份,自检合格。

3、钢筋有产品质量证明书11份及钢材机械性能试验报告8份,自检合格。

4、砂检测报告2份,碎石(卵石)检测报告2份,自检合格。

5、土工布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9份,出厂检验报告1份,自检合格。

6、橡胶止水带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2份,自检合格。

7、坝体工程压实度土石孔隙率检测报告共58份,合格。

8、砼、砂浆抗压试验报告。

砼标号分别为:

C15、C20、C30、按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评定,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砼、砂浆抗压试验报告。

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砼标号分别为:

C15、C20、C30按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评定,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排洪涵洞C30共29组平均值为34.4;

预制盖板C30共12组平均值34.2;

涵洞盲沟基础垫层C15共8组平均值为20.55;

涵管埋设、浇筑C15共2组平均值为21.5;

涵洞盲沟基础调平M7.5水泥砂浆共9组平均值为:

15.1。

按GB50203-2002砌筑砂浆验收规范,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该项目工程,本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统一验收标准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工程的分部、分项逐一验收,验收记录如下:

1:

排水系统分部:

5个子分部,16个分项,检验批数为606,按设计验收规范,全部验收合格。

2:

防渗系统分部:

5个子分部,20个分项,检验批数为130,按设计验收规范,全部验收合格。

1、工程名称及相关单位名称

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

设计单位:

四川润邦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勘部门:

成都精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工程简介

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选矿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青川县南部,距广元市、青川县城乔庄镇分别为60Km和68Km,与江油市、剑阁县接壤。

3、主要建设内容

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青川县碑垭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主要建设项目为初期坝填筑工程、排水系统工程、防渗系统工程。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初期坝工程:

包括坝基工程、坝体工程、坝面工程。

(2)排水系统工程:

排洪涵洞整体浇筑工程、排洪涵洞斜槽浇筑工程、库内截洪沟浇筑工程、库外截洪沟砌筑工程、排滲盲沟工程污水回收池浇筑工程。

(3)防渗系统工程

4、工程投标

工程招标开始,我公司于2013年2月2日通过项目建设单位资格预审,并收到投标邀请书,2013年2月4日上午,购买招标文件,同日下午考察了工程场现场,调查了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价格。

随后组建了投标小组,编制了投标文件,并于截止时间2013年2月6日9时前在工程咨询服务中心递交标书。

通过公开开标、评委评标、决标和答疑,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8日通知中标结果。

于2013年2月18日与业主签订施工协议书。

5、施工管理

5.1施工总布置

施工总布置分为临时房屋布置区,水、电系统布置、石材料场布置。

5.1.1临时房屋布置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施工生活及办公用房是采用租赁施工区附近的当地居民房屋和修建临时房屋的形式进行布设。

施工及管理人员住房则完全租赁当地村民的房屋,水泥存放修建临时仓库存放。

5.1.2水、电系统布置

(1)供水系统:

施工生产用水用水泵直接从边上河道抽水,每施工区设置抽水站,根据用水量配备足够用的水泵抽水。

(2)供电系统:

施工用电以固废管理有限公司10KVA变压器为电源接入点,生活用电亦以此变压器为电源接入点。

(3)施工交通和通讯:

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并根据工程需要开辟了临时上下坝顶道路。

为便于项目部工作联系,配备了一辆专用工具车。

在项目经理部配备了1部固定电话,各分部负责人也自配了移动电话。

5.1.3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

根据工程的需要,共布置了1个砼生产系统,根据施工时间的先后顺序,砼施工机械相互通用。

(1)排洪工程砼生产系统

设立一个砼拌和系统,设置在涵洞顶端,供应涵洞砼浇筑、浆砌石的用浆。

(2)排水系统:

在生活营地、施工仓库、料场、拌合站周围设置有截水沟,以排除雨水,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5.2施工总进度执行情况

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013年2月18日开工,完工时间为2013年7月1日。

5.2.1实际工程进度

青川县碑垭固废管理有限公司固废处理配套工程工程于2013年2月18日开工,工程于2013年7月26日均全面完工。

工程完工时间滞后,各单位工程实际施工进度如表3.2.1。

表4.2.1各单位工程实际施工进度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开工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1

初始坝工程

2013.4.16

2013.6.14

2

排洪涵洞整体浇筑

2013.3.14

2013.3.30

3

排洪涵洞斜槽浇筑

2013.6.2

2013.6.20

4

防渗系统工程

2013.6.28

2013.7.26

5.2.2施工进度滞后的原因分析

(1)2013年6月19日发生特大暴雨,5、6月份多雨长期无法施工。

(2)由于甲方与村民的征地纠纷多次阻工

5.2.3采取的赶工措施

(1)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需用机械数量品种多,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最佳效益。

根据工程实际加大了设备的投入。

(2)人员保证措施:

配足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工人数量,以使项目部人员精干,业务熟悉。

从人员素质上保证了工程进度的实施。

根据进度实施情况,合理组织劳动力进场,确保施工高峰期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

5.3完成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

1、干砌初始坝面块石5132.375m³

2、初始坝石渣填筑碾压152744.13m³

3、初始坝坝基清理25833.70m³

4、土工布铺设49270.00㎡

5、HDPE膜铺设37525.00㎡

6、排洪涵洞浇筑333.992m

7、库内截洪沟浇筑515.288m

8、库外截洪沟砌筑228.728m

6、主要施工方法

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7、施工质量管理

7.1质量保证体系及执行情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项目部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施工宗旨,以创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检验检测、物资设备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使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单元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50%以上,没有出现质量事故。

7.1.1施工组织机构

严格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项目领导和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下设项目经理一人,副经理一人,总工程师一人。

设办公室、施工科、财务科、技术科、质检科等职能科室。

具体负责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安排、后勤供应等,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能。

项目经理:

对整体工程负责、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有关人员岗位职责;

确定工程总目标,落实完成情况;

及时作出项目管理决策,严格合同管理;

协调各方关系,确保质量、工期、成本控制和节约;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项目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搞好项目的施工、生产、调度、安全、财务、职工生活等比较大的决策。

项目总工:

负责搞好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质检管理、资料整理等技术工作。

工程技术科:

负责测量定位、机械及人员调配、工程统计各项技术资料编写工作。

质检科:

负责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把关验收工作。

施工科:

负责该工程段的全部施工任务,合理安排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在指定工期内完工。

财务物资科:

负责工地的物资材料与机械配件等料物与资金的供应。

安全保卫科:

负责工地人员、机械、料场的安全保护和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确保“预防第一、安全第一”方针的落实。

办公室:

负责工地的“四通一平”,并负责安排好职工生活等日常事务,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7.1.2施工质量思想保证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质量意识宣传教育,使全体参建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各自应负的质量责任,本着对国家、对业主、对企业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问的关系,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以优质工作质量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7.1.3施工质量组织管理措施

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项目部成员从项目经理到各分部工程施工员,都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配备专门的质检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并设有专职质检员;

在现场设立试验室,负责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试验检验工作;

设立施工测量组,负责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各部门、各施工队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形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使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处于质量受控状态。

7.1.4施工质量规章制度保证措施

项目部严格执行“三检制”及质量奖罚制度。

每道工序均实行由施工班组初检,现场施工员复检,项目部专职人员终检,三级自检合格后,按规范要求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报请监理人员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证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认真做好每天的施工记录、质量检查记录、测量放样记录。

并定期进行整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实行处罚。

7.1.5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经常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检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

在施工中进行层层技术交底,对于设计图纸、文件中不清楚、不明确之处及时向监理或设计单位提交报告,做到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程序及规范施工,对于重要的分部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编制详尽的技术方案,编写施工工艺并进行技术交底,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7.1.6施工质量检验、检测保证措施

项目部测量组根据设计给定的测量控制点坐标,建立了施工控制网,利用先进的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和高程控制,坚持测量复核制度以保证放样精度符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