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93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de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

B.北洋水师的覆灭

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

D.福建水师的覆灭

2.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B)。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主要是(B)

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革命

C、论证了反满与反封建的区别D、指明了推翻清朝后的建国方略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B)。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6.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B)。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7.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8.《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B)。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

B.天京变乱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10.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C)。

A.《万国公报》

B.《民报》

C.《字林西报》

D.《新民丛报》

1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C)。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于日本巨额赔款

12.导致中共长征的根本原因(C)

A.实行战略转移B.反围剿失利C.中共左倾错误一时泛滥D.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3.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任务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张闻天

14.“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C)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5.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B)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16.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B)

A.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美蒋勾结,发动内战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7.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

新军的主要特点是(A)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官吏

1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C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

19.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B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

20.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C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21.五四运动与五卅运动的相同点是(A)

A.具有反帝爱国性质B.遭到过民国政府的镇压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运动后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2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C

23.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答案C

24.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济南战役C.孟良崮战役D.锦州战役

答案A

25.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解放了北平

C.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D.使华北、华东、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答案A

26.抗日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C)万人。

A1500B2500C3500D4500

27.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从而解决中国共产党的(A)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D军事路线

2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

“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

A.九·一八事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9.1945年5月中共七大时毛泽东提出对蒋介石拟采取

A.“洗脸”政策B.“杀头”政策C.“洗脚”政策D.“断臂”政策

答案A

30.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

A.创建黄埔军校B.解决西安事变

C.争取国内和平D.宣传抗日主张

31.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32.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B)

A.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是否合作抗战

D.是否积极抗战

33.首次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文献是(C)。

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

35.1997年(B),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6月30日

B.7月1日

C.7月2日

D.10月1日

36.邓小平说,1957年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其标志性事件是(C)。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B.整风运动的开展

C.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3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A)。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38.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表现在(D)

A.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39.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D)

A.邓中夏、苏兆征

B.张太雷、陈独秀

C.陈独秀、周恩来

D.周恩来、朱德

40.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被迫退出(D)

A.国民党

B.国民革命军

C.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41.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直接的证明是(A)

A..甲午战争的失败

B.维新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辛亥革命的爆发

42.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C)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43.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C)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答案】

44.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

(B)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答案】

45.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的各个派别都是一样的反革命。

这一观点表明(D)

A.大会仍未肃清“左”倾思想

B.中共着力纠正“左”倾思想

C.中共认清了革命的对象与动力

D.大会纠正了右倾主义路线

46.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

A.这表明中共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C.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D.是中共独立开创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开端、

4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C)

A.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

B.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C.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D.消灭了土4地私有制

48.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曾国藩B.奕C.李鸿章D.张之洞

【答案】B

49.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

A.《戒严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暂行新刑律》

【答案】B

50.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兵民是胜利之本”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1.1845年,首先在上海设立租界的国家是(A)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A.政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武装斗争问题

53.1930年,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的是(D)

A.梁漱溟B.黄炎培

C.左舜生D.邓演达

5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在中国东北公然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B)

A.美国与俄国B.日本与俄国

C.英国与日本D.美国与英国

55.魏源在其(B)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盛世危言》

二、多项选择题

56.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告终

57.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AB)

A.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B.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C.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D.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58.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CD)。

A.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C.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D.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59.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DE)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

E.城居地主

60.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表现在(ABCDE)。

A.控制中国内政

B.操纵中国外交

C.享有领事裁判权

D.把持中国海关

E.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61.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由于(BC)。

A.生产力的发展

B.外国侵略者的逼迫

C.本国封建统治者的逼迫

D.有悠久的革命传统

62.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是(ABCD)。

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

63.《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ABC)。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D.均贫富,等贵贱

64.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包括(ABD)。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65.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是【】ABD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Bolshevism的胜利》

6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BC)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E.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67.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是(AD)

A、民主

B、人权

C、自由

D、科学

68.毛泽东为延安整风运动撰写的指导性文件是(ACD)

A《改造我们的学习》B《学习和时局》

C《整顿党的作风》D《反对党八股》

69.下列关于延安整风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D.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0.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政权结构包括(BCD)机关。

A监察B立法C行政D司法E考试

7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ABC)。

A.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

B.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C.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D.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72.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AB)

A.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发达的社会主义

73.在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AC)A.武汉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桂南会战

解析: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1938

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

相持阶段,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

1942年初中国战区成立。

为了配合英、美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

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同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陆军第二OO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桂南会战-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广西省南部地区对日军的防御战役。

7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除了生产发展,还有(ABCD)。

A.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75.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形成(ABCD)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A.行为规范

B.运转协调

C.公正透明

D.廉洁高效

7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基本观点有(ABCD)。

A.对苏联要有所学、有所不学

B.可以学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

C.可以学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

D.可以学一切国家民族的长处

77.中共八大(ABCD)。

A.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B.毛泽东致开幕词

C.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D.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78.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B.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

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D.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损失惨重

【答案】ACD

79.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大口号,其内容是()

A.坚持斗争,反对妥协

B.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答案】BCD

80.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

A.敷衍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

B.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C.为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制造借口

D.争取时间为进行内战做准备

【答案】ABC

8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

A.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

B.革命乐观主义的胜利

C.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胜利

D.毛泽东正确思想的胜利

【答案】ABCD

82.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国共产党不够成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C.主观主义

D.对革命急于求成

【答案】ABC

83.地主常常和()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共同剥削农民。

A.官僚资产阶级

B.商人

C.帝国主义

D.高利贷者

【答案】BD

84.19世纪6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ABCD)

A.奕诉B.曾国藩

C.李鸿章D.左宗棠

8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答案ABCD)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

86.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实现(ABCD)

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87.下列能体现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有()

A.1971年联合国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抗美援朝

D.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88.容闳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留美學生。

(√)

8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

(√)

90.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ⅹ)

91.“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

92.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第一块租界。

93.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94.中国共产党“一大”时期的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

95.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96.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上,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97.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98.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是晋绥干部会议。

×

9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ⅹ)

100.1964年成功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艺术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