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93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docx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

1立项背景

在市县级政府各部门中,国土资源局(原土地管理局)是设立较晚的一个部门,然而国土资源部门目前承担的管理职能,使其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档案需要管理。

传统县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采取手工方式,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编研等工作都主要以手工为主,这中间包括建立全引目录本、索引卡等。

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国土资源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部分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采用了一般的条目管理方式的方案,这种方式对于纯粹的档案管理来说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大量的档案是通过办事流程产生的,与以档案馆档案管理模式开发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模式上存在显著的不同。

另外现有的地籍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交易系统的数据分散三个独立的系统中,数据格式多样,给土地归档工作带来了不便,急需把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同一归档管理。

所以建立优质、高效、具有国土资源特点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作业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能更好的促进我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土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利用,还为今后逐步建立国土电子政务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核心任务和根本目的

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一方面将现有档案,包括各种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这种收集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

并将档案信息与国土资源局的办公业务相关联,同时实现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自动监测。

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虚拟化的网络优势、智能化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GIS技术,将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档案和图形的相互查询,方便、准确、及时地提供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我局的信息化建设。

3建设意义

建设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的意义十分重大,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业务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国土资源局的业务档案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国土资源局的业务人员、办公人员、相关企业、个人提供服务。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

建立数字档案室,将改变原有的手工业务档案管理模式,采用电子化的业务档案管理模式,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量的业务信息从业务系统中直接归档,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纯粹的档案管理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利用好这些国土档案资源上来,做到职能从管理向服务及研究过渡。

2、国土资源档案存储模式的改变

建立数字档案室,将大大减少对纸质资料的查询,实物档案可以采用真空封存等技术来保管,降低了珍贵的纸质档案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减少了保存实物档案的经济成本。

3、国土资源档案查询模式的改变

建立数字档案室,可以直接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对国土档案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接口将档案查询集成到业务系统(如:

OA系统/地籍系统)中,可以跨系统对国土档案资源进行访问,大大扩大了档案查询途径及查询效率,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4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4.1项目组织结构

根据数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该工程项目能够按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来管理、实施及监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4.1.1项目管理层

项目管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

1)组织各专业技术队伍,明确技术责任与实施方案;

2)编制工程技术规范,计划进度,质量标准;

3)负责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优质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4)确定各技术专业验收测试标准和验收测试人员;

5)组织现场测试环境和完成各项技术指标测试;

6)编写工程测试报告和工程验收报告;

7)组织并完成系统开通运行等各项工作;

4.1.2项目实施层

设项目总监一人,负责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项目设项目经理一人,对项目全权负责;下设七个小组,分别为需求组、设计组、数据组、编码组、测试组、文档组、服务组,各小组按项目流程协同工作,确保项目正常实施。

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分别为:

1)需求组:

在项目实施前期完成项目的详细需求分析。

2)设计组: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项目概要和详细设计方案。

3)数据组:

负责系统开发所需试验数据的整理、转化等工作。

4)编码组:

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代码编写工作。

5)测试组:

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进行整体的测试工作。

6)文档组: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文档的整理、归类等工作。

7)服务组:

项目结束前期负责对我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满意度调查等工作。

4.2档案扫描实施方案

4.2.1扫描过程管理

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

可采取相关参与人员签订安全保密协议书的方式。

4.2.2整理登记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

4.2.3扫描流程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

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装订、数据挂接等。

4.2.4档案整理

在扫描之前,根据档案管理情况,按下述步骤对档案进行适当整理,并视需要做出标识,确保档案数字化质量。

4.2.5目录数据准备

规范档案中的目录内容。

包括确定档案目录的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要求。

如有错误或不规范的案卷题名、文件名、责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应进行修改。

4.2.6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

按要求把同一案卷中的扫描件和非扫描件区分开。

普发性文件区分的原则是:

无关和重份的文件要剔除,有正式件的文件可以不扫描原稿。

4.2.7拆除装订

在装订物影响扫描工作进行的档案,应拆除装订物。

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不允许裁切档案纸张。

4.2.8页面修整

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应先进行技术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原件应先进行相应处理(压平或熨平等)后再进行扫描。

4.2.9扫描范围登记

制作并填写待扫描纸质档案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待扫描档案盒号,案卷文件的起始页号和页数。

4.2.10档案扫描

4.2.10.1扫描方式

(1)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A4、A3、A0等)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或专业扫描仪(如工程图纸可采用0号图纸扫描仪)进行扫描。

大幅面档案可采用大幅面数码平台,或者缩微拍摄后的胶片数字化转换设备等进行扫描,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的图像拼接方式处理。

(2)扫描时应根据纸质档案的材质选择相应的扫描设备,保证档案不受损。

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方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3)扫描时保证放纸端正、不压边、不漏扫、错扫、严格确保图像质量。

4.2.10.2扫描色彩模式

(1)扫描色彩模式一般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

通常采用黑白二值,以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完整,档案内容信息与档案原件一致为准。

(2)页面为黑白两色,并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

(3)页面为黑白两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以及页面为多色文字的档案,可以采用灰度模式扫描。

(4)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可视需要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对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纸张颜色和文本反差不大、斑迹较大等情况的档案采用灰度或24位彩色二种方式扫描。

图纸、照片根据情况分别进行黑白、灰度或彩色扫描。

有红色公章的材料采用24位彩色扫描。

4.2.10.3扫描分辨率

(1)扫描分辨率参数大小的选择,原则上以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完整、不影响图像的利用效果为准。

(2)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扫描时,其分辨率一般均建议选择大于或等于150dpi。

特殊情况下,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等,可适当提高分辨率。

(3)需要进行OCR汉字识别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选择大于或等于200dpi。

4.2.10.4扫描登记

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交接登记表单,登记扫描的页数,核对每份文件的实际扫描页数与档案整理时填写的文件页数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注明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

4.2.11图像处理

4.2.11.1图像数据质量检查

(1)对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进行检查。

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图像的处理。

(2)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扫描的图像文件不完整或无法清晰识别时,应重新扫描。

(3)文件漏扫时,应及时补扫并正确插入图像。

对案卷中漏编的页面进行合页处理,确保扫描好的影像页数与原案卷页数一致。

(4)扫描图像的排列顺序与档案原件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5)同页有两个以上文件,需分别扫描或图像分割处理,并进行合页处理。

(6)填写相关表单,记录质检结果和处理意见。

4.2.11.2纠偏

对出现偏斜的图像应进行纠偏处理,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

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阅读习惯。

4.2.11.3去污

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还有去线孔等。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在不影响可懂度的前提下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

4.2.11.4图像拼接

对大幅面档案进行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应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以保证档案数字化图像的整体性。

4.2.11.5裁边处理

采用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应进行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以有效缩小图像文件的容量,节省存储空间。

图像处理后保证图像信息与原档案内容完全一致,不删除页面任何有用信息,包括正文内容、页眉、页脚、手写注释和印鉴等。

扫描的页面内容基本居中显示,不出现明显偏左或偏右现象。

不准出现页面内容残缺或将其它页面信息扫入本页的现象。

每页影像左右端正度控制在3度以内,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

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阅读习惯。

不出现图像的一部分出现倾斜或扭曲而影响阅读的现象。

厚的案卷装订线较近边角的档案内容会产生扭曲现象,需保证正文能看清楚。

去污:

在保证文件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影像页无扫描过程中带来的污斑,无黑边,外观达到清晰、平直、干净。

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进行去污处理。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在不影响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前提下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由于档案本身因陈旧、破损或不洁等造成页面上有污点的,如果在页面视图下无法看清,或该污点嵌在文本行中无法清除,可不予清除。

保证扫描图像字迹清晰、颜色恰当,不宜过浅或过深,不出现字迹笔画残缺或字迹笔画叠合而影响阅读的情况,档案原件存在斑迹变质、颜色过浅、过深或深浅不一致,保证档案原件能辨认的扫描图像也必须可以辨认。

纸张太薄或字体颜色过浓,扫描时倒映反面文字,文字上的污点无法去污时,保证正文文字可以看清楚。

4.2.12图像存储

4.2.12.1存储格式

一般采用PDF格式存储,以文件为单位生成PDF文件,一个文件对应一个PDF文件,一份案卷对应一个或多个PDF文件。

一个项目、工程、案卷分别对应一个文件夹,一个项目文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工程文件夹,一个工程文件夹包括一个或多个案卷文件夹,一个案卷文件夹包括一个或多个PDF文件。

4.2.12.2扫描件的命名

纸质档案目录数据库中的每一份文件,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唯一档号,以该档号为这份文件扫描后的图像文件命名。

或以文件在案卷中的顺序号命名。

4.2.13装订

扫描工作完成后,拆除过装订物的档案应按档案保管的要求重新装订。

恢复装订时,应注意保持档案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

装订不能损害档案原件。

装订时应按原有顺序装订,案卷不掉页、左边和底边整齐,保持拆卷前的原貌;装订后由甲方负责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重新装订,要求一次性完成装订。

并认真做好档案页码、页数的登记。

4.2.14数据挂接

实现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扫描件的挂接。

以纸质档案目录数据库为依据,将每一份纸质档案文件扫描所得的一个或多个图像存储为一份图像文件。

将图像文件存储到相应文件夹时,要认真核查每一份图像文件的名称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档号或者文件顺序号是否相同,图像文件的页数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页数是否一致,图像文件的总数与目录数据库中文件的总数是否相同等。

通过每一份图像文件的文件名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档号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为实现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件的批量挂接提供条件。

4.3档案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在充分理解需求的基础上,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先进概念,以系统的稳定性、适用性和易用性为根本要求,强调高效性和扩充性,从技术路线、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完成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4.3.1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根据档案管理的特点,遵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易维护性、海量存储和开放性等原则来设计。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应该保证的,即具有较高的容错及故障恢复能力,保证关键业务数据具有良好的安全备份方案,出现意外时,最大可能地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尽快实现数据的安全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2)安全性

系统应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原始性、保密性,要在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均设置安全机制,拒绝非法用户进入系统,杜绝合法用户的非授权操作,避免系统被破坏,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3)先进性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和所选用的设备应考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发展潜力和一定的超前性,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当前或未来趋势。

1)易维护性

系统实施后,其后续的投资大部分都花费在管理与维护方面。

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系统方案时,要使系统将来易于管理和维护,从而节省后期投资及维护人员投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5)海量存储性

档案数据的特点是海量存储、逐年积累,特别是随着社会进步,可归档的资料每年都在加速增长。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使系统不至于因为数据量大而减低速度,是决定数字化档案系统效率的决定因素。

6)开放性

一方面由于档案系统是各种业务资料的最终管理者,决定了档案系统在系统架构上必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能够提供各种接口及服务,以利于其他业务系统的调用,使得业务数据能自动归档到档案系统中,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档案影像数据的扫描加工费用巨大,所以档案系统在影像数据存取结构上能够具有开放性,以利于档案系统本身的升级工作。

4.3.2设计目标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设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将国土资源局所有数字档案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实现电子档案接收、档案资料著录、整理加工、检索利用、档案编研、档案鉴定、数据统计、库房温湿度监测等功能;并设计接口与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交易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等密切相连,通过接口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交互,实现电子档案资料的实时归档,网上移交以及查询利用等。

4.3.3技术路线

4.3.3.1运行模式

软件系统C/S运行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初,继终端/主机运行模式之后而提出的一种普遍使用的网络化应用系统结构,C/S模式定义了客户机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共享,并利用台式机的处理能力将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克服了原来只有主机执行操作、计算和存储数据的集中管理方式带来的弊端,使得客户机能够承担一部分计算和操作功能,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运行负荷。

今天的C/S运行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和改进,并注入新的技术内涵。

目前流行的方式主要是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

C/S结构的优点在于应用系统的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各司其职,从而能很好的提高系统的性能:

1)交互性好:

由于在客户端安装有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所以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

2)保证了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

3)分布式的应用程序工作平台,客户端独立性较强,便于应用系统的任务划分与开发,可实现高效的应用处理。

4)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5)系统性能高,反应速度快。

6)扩展性好,对于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变化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综上,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拟采用C/S运行模式进行建设,如下图所示:

C/S运行模式图

4.3.3.2体系结构

采用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的C/S运行模式构建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如图所示:

三层体系结构图

表现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

它用于检查和接收用户从键盘等设备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

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操作。

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

逻辑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编入程序中。

例如,确认用户对应用和数据库存取权限的功能以及记录系统处理日志的功能;用户在检索档案数据时,将有关检索要求的信息一次性地传送给功能层,而由功能层处理过的检索结果数据再传送给表现层。

三层C/S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允许合理地划分三层结构的功能,使之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性,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更为清晰,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允许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使之在处理负荷能力上与处理特性上分别适应于结构清晰的三层;并且这些平台和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和开放性。

3)应用的各层可以并行开发,各层也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使之能并行地而且是高效地进行开发,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对每一层的处理逻辑的开发和维护也会更容易些。

4)允许充分利用逻辑层有效地隔离开表现层与数据层,未授权的用户难以绕过功能层而利用数据库工具或黑客手段去非法地访问数据层,这就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系统的管理层次也更加合理且易于控制。

4.3.3.3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1)数据服务器

ØCPU:

IntelP4/Xeon/酷睿双核,主频2.0G以上

Ø硬盘:

2x40GB或更高,可选用磁盘矩阵

ØRAM存储器:

2GB或更高;

Ø光盘驱动器(CD-RW):

52倍速或更高;

Ø以太网卡:

100M/1000MbpsBase-T;

Ø显示器:

17“平面直角彩色显示器

Ø所有必须的接口(USB2.0以上)、板卡、键盘、鼠标。

2)客户端

ØCPU:

P4/酷睿双核,主频2.0G以上

ØRAM存储器:

512MB或更高;

Ø硬盘:

40GB或更高;

Ø光盘驱动器(CD-RW):

52倍速或更高;

Ø以太网卡:

100MB;

Ø显示器:

17’’平面直角或液晶;

Ø所有必须的接口(USB2.0以上),板卡,键盘,鼠标。

3)局域网

Ø快速以太网,带宽100MB/1000MB,TCP/IP传输协议;

4)外部设施

Ø高速扫描仪

Ø高速绘图仪、打印机

2.软件环境

1)服务器端软件

Ø操作系统:

WindowsNT/XP/2K/2003;

Ø数据库:

Oracle9i/10g;

2)客户端软件

Ø操作系统:

WindowsNT/2K/XP

Ø系统软件:

数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Ø系统接口:

与局业务系统(OA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交易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交互的接口模块

4.3.4数据库建设

档案数据库是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档案数据集合。

具体地讲,就是为满足多个用户多种应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将局里所保管的档案信息存贮在计算机中以备使用的数据形式。

4.3.4.1档案数据库组成

档案数据库由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组成,如下图:

关联标志

档案数据库组成图

1.目录数据库:

将档案信息按照一定格式录入到计算机中保存,形成的数据集。

也即过去手工抄写的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等检索工具的内容,录入计算机,形成机检目录,以待查询利用

2.全文数据库:

是电子文件的数据集合。

具体地讲就是借助数字设备及第三方软件将纸质等载体的档案信息转化为可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的电子文件信息的数据集合。

4.3.4.2数据建库技术标准

数字档案室数据建库技术标准如下表所示:

档案类型

数字化标准

纸质档案

①用扫描仪数字化时,采用“黑白”和“灰度”两种方式,若保留红头文件和印章可选用“彩色模式”,以清晰,不失真为准,并考虑载体的容量。

②扫描的图像应保存为TIF或JPEG格式。

“黑白”模式存为TIF格式;“灰度”和“彩色”模式存为JPEG格式。

③分辨率应不低于100dpi。

扫描的线数可根据材料的清晰度作适当调整,线数减增的多少以扫描后图象按原尺寸显示清晰可见为标准。

④图纸档案采用大型扫描仪扫描,分辨率应不低于300dpi若用小型扫描仪扫描所得图象,处理后应保持与原件的一致性。

⑤扫描图像缩放比应为100%。

⑥对于印件、定稿为同一份的文件,只需扫描印件。

照片档案

①照片档案数字化采用扫描方式进行。

②彩色照片扫描类型采用“彩色”模式;黑白照片扫描类型采用“灰度”模式。

③扫描后的照片建议采用JPEG格式。

④扫描图像缩放比应为100%。

⑤以常见5寸照片大小为参照,统一采用600pdi;对于其他,扫描线数可作相应调整,尺寸越小扫描线数越大;对于一些涉及重要历史事件和任务的照片,扫描精度可在以上基础上适当增加。

录音档案

①录音带数字化应选用44.1khz作为采样标准。

②录音带数字化后存储格式应为WAV或MP3。

录像档案

①录像带数字化的数据传输率应不低于4mb/s。

②录像带数字化采用MPEG2压缩存储标准。

③音像档案数字化时必须远离强磁场等外部干扰。

实物档案

①实物档案可以采取扫描和数码拍摄两种方式进行数字化

②扫描参数设置参考纸质档案数字化相关要求

③数码相机拍摄的像素数应在300万以上。

4.3.4.3数据库设计

数据分类

国土资源局的档案数据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八类,综合类、计划财务类、地籍管理类、土地利用规划类、建设用地类、国土资源监察类、国土资源宣教科技信息类、地质矿产类。

档案数据分类如下图所示:

4.3.5功能详细架构

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由档案管理、检索查询、统计输出、系统维护、审批、库房管理、帮助信息等功能模块组成,并通过档案归档接口和档案利用接口分别和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土地交易管理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利用数据库系统交互,实现无缝连接。

系统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

4.3.6模块设计

4.3.6.1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模块提供对系统档案数据的各类管理功能,诸如档案著录、档案修改、案卷剔除、交易系统的自动归档。

用于存储档案资料的数据表,手工录入或直接导入其它系统的电子档案到数据库等。

1.档案著录

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档案手工录入、档案简单查询、档案资料修改等,可以进行案卷目录的录入修改、卷内目标的录入修改以及电子档案入库。

2.档案分类著录

该功能与档案著录功能相同,只是将不同的档案分类单独列出方便档案的著录。

3.交易系统著录

目前主要考虑实现土地交易系统的半自动的归档。

4.档案修改

管理员使用该功能对档案著录中出现错误的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修改的档案数据进行修改。

5.档案剔除

管理员使用该功能对已经超出保存期限的档案进行剔除,主要是做剔除标识,数据依然保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