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947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皮肤病考试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19、球菌性皮肤病:

由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所引起的一组皮肤病,简称脓皮病。

20、尼氏征:

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懈(如天疱疮)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

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动方向移动;

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

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21、银屑病: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多发生于青壮年,春冬季节易复发或加重,夏秋季节可缓解。

22、药疹也称药物性皮炎:

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结膜或黏膜滴用、皮肤外用、甚至通过皮肤伤口等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23、剥脱性皮炎:

严重型药物性皮炎,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以渗液结痂,大片叶状鳞屑剥脱,可有肝、肾、肺及造血器官障碍。

二、简答题

1、皮肤病诊断原则:

采集完整的病史;

原发疹、继发疹动态的完整采集;

皮肤损害与各系统的联系。

2、外用药使用原则:

主药的选择根据病因、病机;

剂型的选择根据疹型的特点;

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3、表皮组织的细胞类型:

角质形成细胞;

树枝状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Merkel细胞)

4、皮损类型及描述:

(1)皮肤原发损害:

斑疹;

丘疹;

斑块;

风团;

结节;

水疱和大疱;

脓疱;

囊肿

(2)皮肤继发损害:

鳞屑;

浸渍;

糜烂;

溃疡;

裂隙;

表皮抓破即抓痕;

痂;

瘢痕;

苔藓样变;

萎缩

5、外用药种类:

(1)止痒药:

作用机制:

1.刺激止痒药2.抑制末梢感觉神经药3.抗组胺止痒药4.消炎止痒药

(2)收敛药:

1.凝固蛋白、减轻炎症2.防腐作用3.抑制腺体分泌(3)角质促成剂:

1.促进正常角化2.消炎3.间接止痒作用(4)角质松解剂:

促使角质层松解脱落

6、外用药剂型:

粉剂;

溶液;

洗剂;

酊剂;

乳剂;

糊剂;

软膏;

油剂

7、皮肤的功能:

(1)皮肤的吸收功能: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4.外界环境因素

(2)皮肤的免疫功能

8、天疱疮的共同特点:

水疱特征:

松弛性大疱;

尼氏征:

阳性;

表皮:

抗Dsg抗体;

血清:

抗Dsg抗体。

9、天疱疮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病理切片观察;

皮损中抗体检测(直接免疫荧光);

血清中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

ELISA

10、天疱疮的分类:

寻常型(部位:

头、口、胸背;

皮损:

红斑、水疱;

病理、组化:

水疱于棘层下部,IgG、C3;

预后:

差);

增殖型(部位:

间擦部、外阴、肛周、四肢;

水疱不显,肉芽增殖呈乳头瘤状;

裂隙、乳头瘤样增生;

较好);

落叶型(部位:

头面、上胸背,粘膜少受累;

疱壁薄易破、黄褐色腻痂、鳞屑;

水疱于棘层上部或颗粒层;

红斑型(部位:

暴露或皮脂腺分布部位;

红斑、鳞屑;

良好);

特殊型

11、天疱疮(年龄:

中年人为主;

大疱:

松弛;

分离部位:

表皮内;

免疫组化:

角质形成细胞间;

治疗:

中大剂量激素)大疱性类天疱疮(年龄:

老年人为主;

紧张;

阴性;

表皮下;

真表皮交界;

中小剂量激素)

12、大疱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加强营养2.纠正低蛋白血症3.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4.预防感染

(2)免疫抑制疗法:

1.糖皮质激素2.免疫抑制剂3.抗B细胞mAb(3)免疫球蛋白输注(4)血浆置换疗法

13、结缔组织病的基本特征:

(1)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2)共同病理改变:

淋巴细胞浸润;

结缔组织黏液性水肿;

纤维蛋白样变性;

血管炎

14、红斑狼疮病因:

(1)遗传因素:

亲属患病率、同卵双生子、多基因遗传

(2)性激素:

育龄妇女发病率高、妊娠诱发加重、动物实验(3)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药物(青霉素、普鲁卡因胺、肼苯哒嗪)、感染(链球菌、EB病毒)

15、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扁平或微隆起的附有粘着性鳞屑的盘状红斑或斑块,剥去鳞屑可见其下的角栓和扩大的毛囊口,后渐中央萎缩、色素减退,而周围多色素沉着。

皮损常累及面部,特别是鼻背、面颊,亦可累及耳廓、唇部、头部,头皮受累可致永久性瘢痕性脱发。

自觉症状无或轻微瘙痒灼热感,曝光可使皮损加重或复发。

全身症状无或轻微,少数患者可有低热、乏力或关节痛等。

1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粘膜损害:

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

口腔溃疡;

皮肤血管炎;

脱发

17、SLE(皮疹:

蝶形红斑、盘状红斑、肢端红斑、粘膜溃疡;

皮疹部位:

头面部、四肢;

光敏感:

是;

皮损预后:

不留瘢痕;

ANA:

LBT:

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

浆膜炎:

有;

关节炎:

肾脏等:

有)

DLE(皮疹:

盘状红斑、粘膜溃疡;

头面;

少数阳性;

皮损阳性;

无;

无)

18、皮肌炎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

眶周紫红色斑(以双上睑为中心的紫红色水肿性红斑片);

Gottron丘疹(指、肘、膝关节侧面对称的、散在的、扁平的紫红色、糠状鳞屑性丘);

皮肤异色症(面、颈、上胸躯干部在红斑鳞屑基础上逐渐出现褐色色素沉着、点状色素脱失、点状角化、轻度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

其他:

血管炎、前胸后背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

(2)肌炎表现:

主要累及横纹肌,亦可累及平滑肌。

表现为受累肌群的无力、疼痛和压痛。

最常侵犯的肌群是四肢近端肌群、肩胛肌、颈部和咽喉部肌群。

出现无力、疼痛;

上肢上举困难;

站立和行走困难;

握力下降等症状。

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和心肌。

(3)伴发恶性肿瘤

19、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四肢屈侧。

典型皮损为高起的紫红色扁平丘疹,多角形、圆形,境界清楚,表面有蜡样薄膜,可见细浅的网状条纹,为特征性皮损,急性期可出现同形反应。

常伴瘙痒。

可累及口腔颊粘膜,呈白色网状条纹。

头皮损害可造成永久性脱发,甲受累可引起甲板增厚或变薄,出现纵沟、纵嵴、翼状胬肉,还可引起甲萎缩、脱甲。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

20、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1)发病部位:

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处好发

(2)皮损特点:

群集性小水疱

21、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2)皮损特点:

簇集单侧带状分布小水疱(不超过身体中线)、神经痛、终身免疫

22、带状疱疹治疗:

抗病毒:

早期、足量;

止痛及营养神经;

糖皮质激素;

防治并发症;

局部治疗:

干燥、消炎;

理疗。

23、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

瘙痒,可伴烧灼或剌痛感。

其它症状:

主要见于急性荨麻疹:

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严重者可伴心慌、烦躁甚至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

因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所致急性荨麻疹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24、荨麻疹的基本分型:

根据病程进行分类:

(1)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除皮肤症状外,有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2)慢性荨麻疹:

发疹可时轻时重,全身症状轻微,皮损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病情迁延可达数月至数年

25、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结果为三联反应:

红色线条、周围红晕、条形风团。

皮肤划痕症可以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26、病情严重、伴有休克或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的处理: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针0.5-1.0ml;

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其它处理:

吸氧、升压、必要时气管切开等。

27、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

1、皮损呈多形性:

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2、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对称发病泛发全身3、炎症明显,湿润糜烂,反复发作4、自觉灼热及剧烈瘙痒

28、亚急性湿疹(由急性湿疹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致病程迁延所致)的临床表现:

皮损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

29、慢性湿疹(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的临床表现:

1、多局限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显著2、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表面附有糠皮状鳞屑,伴血痂、抓痕、色素沉着,皮损上仍可出现急性湿疹改变3、慢性病程,时轻时重,无规律性,精神紧张时加重

30、

(1)接触性皮炎:

病因:

接触物,病因易查;

部位:

接触部位;

皮损性质:

单一型,灼痒,疼痛;

病程:

短,易于治愈;

不再接触,不复发

(2)急性湿疹:

病因复杂,不易追查;

无一定部位,对称分布;

多形性,边缘不清,剧烈搔痒;

易转为慢性;

易于复发

31、

(1)慢性湿疹:

病史:

常因急性湿疹转变;

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不显著,有色素沉着;

任何部位;

反复发作

(2)神经性皮炎:

先有痒感,搔抓后出疹;

圆形及多角形扁平丘疹,形成苔藓样变;

颈、肘、膝伸侧及腹内侧多见;

慢性经过

32、特应性皮炎“异位性”含义:

①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②对异种蛋白过敏③血清中IgE水平升高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3、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

婴儿期:

表现为典型的婴儿湿疹,病情较重,渗出明显。

儿童期:

四肢屈侧呈皮肤粗糙、肥厚;

明显抓痕及色素沉着。

成人期:

慢性苔藓化皮损,头面部、颈部及肘膝关节屈侧,对称分布,色素沉着、抓痕。

34、特应性皮炎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1)抗组织胺类药2)一种或二种并用3)产生耐药性时更换它种4)(拮抗H1受体)+(拮抗H2受体)并用5)静注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6)慎用激素7)合并感染选用抗菌素

(2)局部治疗:

1)溶液、洗剂、糊剂、油剂、霜剂或软膏2)类固醇激素霜剂封包3)贴含有激素的硬膏4)32磷90锶5)激素局封

35、接触性皮炎治疗方法:

1.寻找病因,去除致病原,大量清水将接触物冲洗2.避免搔抓,禁用肥皂水及热水烫洗,避免再接触任何刺激物

(2)全身治疗:

1.抗组织胺类制剂2.静推10%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3.维生素C口服或静滴4.重症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5.继发感染用抗生素(3)局部治疗:

1.皮炎肿胀渗液:

溶液、油剂2.水肿、红斑、丘疹、水疱无渗液:

洗剂、乳剂3.亚急性期:

氧化锌糊膏、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25%糠馏油或黑豆油泥膏4.感染用抗菌药膏

36、

(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

分为:

致敏期(4-20天)、潜伏期、发病期(7-14天)。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染发液、油漆、杀虫剂、漆木、眼镜架。

轻者:

充血,境界清楚的红斑。

重者:

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

(2)原发刺激性皮炎:

细胞毒性或腐蚀刺激性物质。

强酸、强碱→蛋白凝固、细胞坏死。

无个体选择性,无潜伏期。

坏死或溃疡,疏松部位皮肤水肿异常显著。

37、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

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鼻、耳等处的化脓性感染。

初为口周、眼周红斑——速波及躯干、四肢——大片红斑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大片表皮松解、糜烂(烫伤样外观)——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口周放射状裂纹——无口腔粘膜损害——1-2W后干燥痊愈。

重者可伴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

38、

(1)毛囊炎:

好发部位:

头面部、颈部、臀部、外阴。

皮损特征:

红色毛囊性丘疹——脓疱——结痂——不留瘢痕。

(2)疖:

头面部、颈部、臀部。

毛囊性炎性丘疹——基底浸润——结节——红肿热痛——波动感——脓栓——脱落——愈合,多单发。

疖病:

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

(3)痈:

颈、背、臀和大腿等处。

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互相融合,弥漫性炎性硬块——界限不清——蔓延——化脓、中心软化坏死——多个脓栓——脱落,溃疡。

严重者可伴全身中毒症状,并发败血症。

39、

(1)丹毒:

累及皮肤深部组织及淋巴管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诱因:

足癣、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等。

促因:

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

临床表现:

面部、小腿、足背等,单侧性。

典型皮损特点:

水肿性红斑——界清——表面紧张发亮——向四周扩展——4-5天达高峰——消退后轻度色沉、脱屑,伴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2)蜂窝织炎:

累及皮肤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

继发于外伤、溃疡、其他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

四肢、面部、外阴和肛周等。

弥散性、水肿性、浸润性红斑——界不清——皮温增高——皮损中央红肿明显,严重者形成深部化脓和组织坏死。

急性期:

疼痛、高热、寒战、全身不适。

慢性期:

硬化萎缩。

40、银屑病特点:

原因不明;

无传染性;

慢性易复发;

冬重夏轻;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41、寻常型银屑病病理:

1、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2、颗粒层减少或消失3、棘细胞层增厚,真皮乳头顶端的棘细胞层变薄,表皮突向下延伸成杵状4、真皮乳头内血管随乳头水肿接近皮肤表面

42、银屑病三个基本特征:

(1)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

在界线清楚的、有炎性红晕的斑片上,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

(2)薄膜现象:

轻刮表面鳞屑,露出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这是表皮内的棘细胞层(3)点状出血(Auspitz征):

刮除薄膜,即到达真皮乳头层的顶部,此处毛细血管被刮破,出现小出血点

43、寻常性银屑病诊断要点:

1、初发→针头至扁豆大的炎性扁平丘疹→钱币大或更大淡红色浸润斑,境界明显→上覆多层云母状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2、薄膜现象、点状出血(Auspitz现象)3、临床分期:

进行期(新疹不断出现;

旧疹继续扩大;

邻近皮损常相互融合;

炎症加剧,鳞屑增厚;

自觉搔痒)、静止期(病势停止扩展,炎症减轻)、退行期(皮疹缩小变平,周围出现白晕;

中心消退形成环状;

可遗留脱色斑,或色素沉着斑)4、好发部位:

多见于四肢伸侧,特别在肘膝关节面,常左右对称。

掌、跖少见。

阴茎或包皮内者,为境界明显,有光泽缺乏鳞屑的红色浸润斑块。

发于头皮毛发呈束状。

5、指(趾)甲受累:

“顶针”状小凹陷。

甲板增厚、光泽减退、纵嵴、甲沟甲6、急性发作,慢性经过:

倾向复发、冬重夏轻。

44、脂溢性皮炎:

患者多为脂溢性体质。

头部多见,亦可见腋窝、外阴、肩胛区。

鳞屑略呈黄色油脂状,痒感较重。

无束状发,伴有脱发。

真菌阴性。

45、二期梅毒疹:

泛发、对称。

传染性强。

皮疹多形性。

掌跖领圈样脱屑、不融合。

外阴扁平湿疣。

粘膜覆灰白色膜状物。

46、玫瑰糠疹:

病因不清,春秋季多见。

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

常见皮损母斑,子斑,较母斑小,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中心。

病程4~8周可自行消退。

不复发。

47、体癣:

好发于面部、躯干。

皮损呈环状边缘有小丘疹或小疱。

互相融合成多环形。

损害中央发生新疹而形成同心环形。

剧痒。

直接镜检及培养,真菌阳性。

48、

(1)黄癣:

发病:

儿童多见;

黄痂、鼠尿味;

永久疤痕;

镜检:

发内菌丝

(2)白癣:

儿童;

鳞屑、断发;

青春期自愈;

发外孢子(3)黑点癣:

黑点状毛根;

发内孢子

49、重症药疹的治疗:

①加强护理,高蛋白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流质饮食。

保暖、防寒、防止褥疮,保持大便通畅②早期给予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③防止继发感染④注意电解质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⑤加强支持疗法⑥注意全身各脏器情况⑦皮损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50、猩红热样红斑特点:

大片潮红的基底上出现细小的红斑,皮疹很象猩红热。

51、麻疹样红斑特点:

密集的细小红斑,疹间皮肤正常,发热等全身症状较轻,无Koplik氏斑

52、药疹的治疗原则:

1.停用可疑药物2.促进体内药物排泄3.控制并消除药物反应4.对症及支持治疗5.防治并发症。

53、后天梅毒的诊断依据:

一期梅毒的诊断依据:

①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3周;

②典型症状,如单个无痛的硬下疳,多发生在外生殖器;

③实验室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硬下疽处取材查到梅毒螺旋体;

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此两项检查有一项阳性即可。

二期梅毒诊断依据:

①有不洁性交、硬下疳史;

②多种皮疹如玫瑰疹、斑丘疹、扁平湿疣、脓疱疹,粘膜损害,虫蛀样脱发,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

③实验室检查;

在扁平湿疣,粘膜损害处取材,暗视野显微镜下找到梅毒螺旋体;

梅毒血清试验则阳性。

三期梅毒的诊断依据:

①有不洁性交、早期梅毒史;

②典型症状如、树胶肿、主动脉炎、主动脉瘤、麻痹性痴呆;

梅毒血清试验:

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54、后天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

1,暗视野镜检2,组织病理检查3,血清学试验(1、抗TP抗体2、抗心磷脂抗体)

55、后天梅毒治疗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治疗,性伴侣同治。

56、后天梅毒临床表现:

掌跖梅毒疹,梅毒性秃发,粘模损害,玫瑰疹,扁平湿疣,梅毒性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

57、梅毒(梅毒螺旋体),淋病(淋病双球菌),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腹股沟肉芽肿(肉芽肿荚膜杆菌),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

58、吉海反应:

条件:

青霉素治疗。

机制:

螺旋体溶解引起。

时间:

首次用药后3~12小时。

表现:

流感样症状、原损害加重。

防治:

糖皮质激素、青霉素小量。

59、哈钦森三联征:

哈钦森齿,神经性耳聋,间质性角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