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9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docx

调查

地区

西

西

西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

顾松圃⑴顾柏园⑵

([1]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100062[2]装甲兵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

本文围绕农村环境状况,包括经济收入、种植种类、村容村貌,饮用水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田污染等,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我国部分省市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搜集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与农民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环境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的污染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得到遏制,而广大农村的环境状况又如何?

农民对环境状况的看法又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我国部分省市农村进行了调查。

围绕农村环境状况,包括经济收入,种植种类、村容村貌,饮用水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田污染等进行了问卷调查,搜集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与农民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叫

1调研方式

调查主要采用入户访谈和填写调查问卷2种形式。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个案和典型调查为辅。

收到实际有效样本448户,村庄97个,个案和典型调查4例,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表1样本分布(地区)

3调查问卷分析

3.1村庄、农户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这些村地处平原和半山区,农户人均收入3130元,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副业、工商业、还有一部分靠外出打工。

农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果树和其他一些经济作物为主。

位于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和城郊的农村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已经硬化,村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配备了专职环保人员和制定了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而一些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道路大部分没有硬化,村庄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规划,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境卫生较差。

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外出务工,还有部分家庭还有一些微薄的工资收入。

收入支出用于教育、医疗、生产和家庭的生活零用。

支出途径:

教育37.28%,说明村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医疗21.46%,说明农民医疗保障还很低。

生产医.6保,住房7.28%,其他10.32%。

住房、家庭主要燃料:

有86.14%农户居住的是砖混结构的房子,13.86%居住的是土房。

农户家庭主要燃料为煤气、液化气、煤、秸秆和木材,沼气的普及率很低。

如江西宁都县、陕西省礼泉县很多村民家庭生活、取暖主要靠木材,每户每天需要用掉10kg的木材,破坏了森林资源。

3.2固体废弃物(垃圾)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固体废弃物(垃圾)为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和工业垃圾,分别占垃圾总量的70.02%、3.66%、15.75%和10.57%。

从表2可知,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工业垃圾大部分没有处理而随意堆放;44.31%养殖业垃圾作为肥料直接利用。

由于农村能源结构变化,农民也逐渐开始使用煤气、石油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使得秸秆的废弃现象越来越严重,除一部分作为饲料用来养殖外,其他的随意丢弃或者焚烧,对环境污染很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很多地区的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

有些地区仅有一些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

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郊乡村,农村生活垃圾进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得到收集处置。

表2主要垃圾种类及处理方式

种类

处理方式(%)

随意堆放

收集堆放

填埋

焚烧

堆肥

直接再利用

生活垃圾

37.47

14.9

22.84

17.56

2.23

5

工业垃圾

66.22

7.56

17.51

0.05

3

5.66

养殖业垃圾

7.75

25.9

0.34

0.11

21.59

44.31

秸秆

12.05

16.07

8.46

12.54

1.96

48.92

3.3农村生活污水情况

由于调查的村庄工矿企业较少,71.18%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占14.32%,其他污水14.5%,从表3可知,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绝大部分排放到河流、坑塘和农田里,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表3主要污水种类及排放方式

种类

排放方式(%)

河流

坑塘

农田

污水处理厂

其他

生活污水

70.09

26.09

2.35

1.16

0.31

养殖业污水

30.36

33.28

32.18

1.99

2.19

目前,我国对农村雨/污水的收集和排放也缺乏系统规划,农村大多没有排水系统。

部分村庄利用自然沟渠铺设了简易的排水管渠,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坑塘、河流,雨水则任意排放。

由于农村环卫管理薄弱,加之村民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经常随意向沟渠倾倒生产废物和生活垃圾,使得沟渠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3.4工业污染源排放

38.79%的人认为家乡由于企业的兴建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而这些新污染主要体现在水污染上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上。

在造成这些污染的企业的性质属于中,造纸、制革、印染、电镀企业27.87%,养殖、屠宰24.74%食品加工10.45%,冶炼、炼焦、建材企业12.2%。

由于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的日益严格,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小城镇和乡村,这些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的乡镇企业只注重经济收益,任意排放非达标废水,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同时城区污染向农村转移不断加大,一些城市的垃圾、工业废弃物、建筑废渣等,未经任何处理,随意倾倒在农村的田野、坑塘、等地带,不少河岸、水面垃圾成堆,造成河湖淤积和水体污染。

3.5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情况

在对吉林、甘肃、江西、陕西、江苏、宁夏等6个省区进行抽样分析得知,平均每年农田化肥施用量122公斤/亩,大大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所设置的15kg/亩的安全上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农药施用量792ml/亩,其中大多数是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和剧毒农药。

除了部分种植蔬菜农户施用一些农家肥外,种植其他农作物很少使用农家肥。

有些地区推广温室大棚,用塑料农膜较多,虽然有助于农民增收,但是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污染。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这些污染物大量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污染了地下水和河流水质,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

3.6家庭饮用水情况

在饮用水类型上,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56.66%,大口井水21.22%,手压井水16.03%,水窖4.29%,还有极少数农户饮用河水和山泉水,将近一半的农户没有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农村现有的这些浅水井和水窖安全隐患突出,它们或紧邻污染源,或受工业废水污染,卫生条件非常差,大量水井周围10m以内,有厕所、粪坑、牲畜圈和污水沟等污染源。

饮用水水质不合格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吉林省长岭县大兴镇先进村增福屯,村民因长期饮用含氟严重超标的井水,村里从十来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牙齿都是黄色的,村里氟斑牙和氟骨症患者占总人口的98.4%,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3.7家庭厕所类型及粪便处理情况

有76.29%的农户家庭使用的建造在室外的旱厕,这种厕所非常简陋,粪水乱流、蚊蝇滋生,粪便中大量的病原体威胁了人的健康,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20.42%使用室内水冲厕所,还有3.29%使用公共厕所;粪便处理方式为直接施肥56.40%,高温堆肥19.47%,直接清理6.40%,水冲17.73%。

4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4.1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很不健全,绝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4.2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

目前在农村环境保护上的资金投入和农村环境恢复与建设的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而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使得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十分匮乏,而扶持力度又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确立⑵。

4.3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4.4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缺乏。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当落后,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十分薄弱,使许多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

4.5农民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环保意识淡薄。

许多农民对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调查得知有48.27%的农户家庭收入来源靠务农,收入很低,为了生计的需要,他们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忽略了对农村环境的需求,经常做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4.6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44.99%的农户希望当地政府帮助自己改善周围环境,可见地方政府应该在农村环保工作中肩负起自己的重要职责。

当前,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对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不重视,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7缺乏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

在当前,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加之农村中大量的有一定知识水平、年富力强的人从进入城市务工,造成农村人才严重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环境保护的方案。

4.8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农村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难度。

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

在一些地区,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过度开荒、过度放牧等短视行为,从而造成土地退化、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失、缺水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叫

4.9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水平低。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研发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环境保护科研投入低,环境保护研究方向侧重于农村的比较少,导致农村缺乏实用和经济的环境保护技术,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10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调查结果显示,32.10%的农户认为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当地环境,32.64%的农户认为环境的污染对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污染,但不严重。

由于城市产业升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搬迁到农村,这些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布局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根据调查,乡镇一级的污水处理厂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者环保意识差,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多,环境保护责任少,企业污水、废气直排现象非常突出,加速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4.11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低,生活用能技术落后。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能源缺乏,主要依靠秸秆等低效直接燃烧,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天然气、煤气等管道体系;农村能源的清洁化比例低,用能基础落后,使用极不方便。

特别是由于能源短缺,西部寒冷地区的许多农村住宅冬季取暖没有保障,农村居民生存条件艰苦,环境卫生条件和舒适度较差,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

5对策与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为加快农村环境保护进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了切实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在今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5.1加强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们出于生计的考虑,基本上较多关心农业生产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针对这一特征,环保部门应采取变通方式,将环保的成效和农民们的收入相结合,开展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活动。

5.2找准切入点,启动农村环境保护。

从调查可知,当前农民最关心的是乡村道路硬化、卫生设施、垃圾处理、饮用水等问题。

因此应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切入点,环保、林业、交通、卫生、规划、市政、城建、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启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满足农民的需求。

5.3积极引导农民行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农民始终是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

农村环境建设,首先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和引导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和供水、排水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

政府积极引导扶持,但不搞包办代替,形成村庄的自我调整机制和自我更新能力。

5.4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筹资机制,加大农村环境公共设施投入。

在农村取消农业税,村级财政空白,公益性基金缺乏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政策,对公益性环保事业投入提供政策支持。

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将生态区、示范区、优美乡村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环保资金。

5.5加强农村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

农村环境保护的改善,离不开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

要加大开发研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大力推广污染防治技术。

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化肥、农药、农膜高效利用技术,利用农村地域自然净化污水技术等。

5.6在农村地区实行清洁生产是解决农村污染的重要途径。

农村地区的清洁生产主要针对农业的清洁生产,包括对种植业,养殖业的清洁生产。

如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避免化学肥料用过量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建立健全病虫草害预测预报网络,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合理轮作,利用生物及物理防治达到防止农药污染的目的。

5.7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要引导农村向生态文明转变,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

如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普及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积极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农业,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⑷。

5.8加强村庄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做好村庄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规划方法和规范,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把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指导区域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

根据企业规模与类型,建设相应规模的“三废”处理设施。

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确保环境安全。

5.9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管理的法律、政策体系。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建议尽快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法》或《农村环境保护条例》,作为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

要把农村环保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规划,列入行政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使其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实施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5.10加大农村环保人才培养力度。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8.97%,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要加强具有较高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增收致富和示范带动能力。

农村环保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训体系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成人学校,充分利用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媒介,利用各级农业站所、环保宣教中心,来培养农村环保实用人才。

5.11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许多县市级环保部门的工作受条件制约,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统计等工作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根本没有监测和统计资料。

广大农村和乡镇基本上未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农村环境信息十分缺乏,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因此,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环保部门应抓紧同其他部门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农村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系统开展农村水、土壤、大气、农畜产品质量的监测、检验与预警机制%

5.12要加快推广普及经济实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

如推广省柴节煤炉灶、新型节能炉;三是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建造太阳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风能条件好的地区,推广风能发电;四是适度开发能源作物。

如营造能源林,种植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等,用于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

[参考文献]

[1]胡西全等,湖北省农村环境调查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07)

[2]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J].经济参考报,2006-01-16.

[3]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⑶.

[4]孙娜马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拓环保新思路一对石家庄地区农村环保问题的调查分析[J].河北化工,2007,30(02).

[5]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A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RuralEnvironment

GuSong-puGUbai-yuan

(IChinaEnvironmentalProtectionFoundation,Beijingl00062,China2Techniquecollegeofarmoredfdrces,Changchunl30117,China)

Abstract:

ThepaperinvestigatedtheruralenvironmentinsomeregionsofChina,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intheruralenvironment,analyzedtheexistingproblemsinruralareas,andpropose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nbuildinganewsocialistcountrysideand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ofaharmonioussocietyhascertainsignificanceofthereferenceandguidance.

Keywords:

ruralenvironmental;pollution;investigation

作者简介:

顾松圃(1973—),男,吉林松原人,汉族,环境工程硕士,工程师,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后在黑龙江水专学报、节能技术、中国环境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联系方式:

单位: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通信地址: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722室邮政编码:

100062

联系电话:

010-6711724013581664987电子邮件:

songpugu@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