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139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轴承常用量具Word文件下载.docx

50=0.98mm,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1-0.98=0.02mm。

使用游标测量读数时,应首先根据游标零线所处位置读出主尺刻度的整数部分。

然后判断游标的哪一根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重合的游标刻线序数乘以游标分度值,即可得出主尺刻度的小数部分。

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为测得值。

图2-20.02mm游标卡尺读数方法

a)刻线原理b)读数原理

3)使用是注意事项

A.测量工件时,应被测工件的尺寸大小及精度要求来选用游标卡尺。

B.测量前应检查尺身、游标刻线对齐的情况,以免产生读数误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读数准确度和减轻人眼的疲劳,出现了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逐渐从游标读数细分发展成齿轮放大细分和电细分。

图2-3带表卡尺

1—尺身2—百分表3—尺条

如图2-3所示的带表卡尺,尺身1上刻有毫米刻线,并装有高精度尺条3,以齿条为基准带动百分表指针转动,替代游标装置进行读数。

百分表的分度值有0.01mm、0.02mm和0.05mm三种。

如图2-4所示的数显卡尺。

在尺身1上均匀分布的容栅代替了刻线,通过电容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将测量爪的位移量转换为数字显示,在尺框2上装有显示窗、公英制转换按钮3、置零按钮4等到。

通过置零按钮4可以随时在尺身的任何位置置零,以便进行相对测量。

数显卡尺读数为0.01mm/0.0005in。

2.千分尺

千分尺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的一种精密量具,由于受到螺旋副制造精度的限

制,其分度值一般为0.01mm,但其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而且又比较灵敏,故用来测量加工精度较高的工件。

图2-4数显卡尺

1—尺身2—尺框3—公英制转换钮4—置零按钮

如图2-5所示,图中1是尺架,尺架的左端装有固定的测砧2,另一端装有测微螺杆3。

尺架的两侧面上覆盖着隔热装置8,以防止使用时的手温传给千分尺,影响测量精度,尺架的右端有固定套筒4,套筒表面上有刻度。

转动锁紧装置7可锁紧3固定不动,当测策螺杆3与测砧2接触时即停止前进。

图2-5千分尺

1—尺架2—测砧3—测微螺杆4—固定套筒

5—微分筒6—测力装置7—锁紧装置8—隔热装置

2)千分尺的套筒刻线及读数方法

图2-6中千分尽的测微螺杆3的左端的螺距为0.5mm,当微分筒圆锥面上共刻有50格,因此当活动套筒转一格,测微螺杆3就移动0.01mm。

即0.5÷

50=0.01mm。

千分尺上的读数方法可分三步:

a)b)

图2-6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A.先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整毫米数和半毫米数;

B.看准微分筒上哪一格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并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

C.把两个读数加起来为测得的实际尺寸,图2-6是千分尺所表示的尺寸,图2-

6a为12.24mm,图2-6b为32.65mm。

3)使用时注意事项

A.千分尺的测量面应擦干净,并使两测量面接触,看其微分筒上零线是否与

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准。

B.测量时先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将接近工件时改用棘轮,直到棘轮发出咯咯声音为止。

C.不能用千分尺去测量毛坯,更不能在工件旋转时去测量。

D.每把千分尺都有它的使用范围,应按被测工件直径大小来选用。

另我公司现有一种杠杆千分尺(如图2-7),它是普通千分尺和杠杆卡规中的指示机构相结合的一种量仪。

由于它可用于绝对测量,所以在单件或小批生产中特别适用。

当检验成批零件时,杠杆千分尺可按标准件来调整零位,然后借千分尺上的指示机构进行相对测量。

这样使用时,由于丝杆的螺距误差对测量已无影响,因而可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杠杆千分尺有0.001mm和0.002mm两种。

图2-7杠杆千分尺

1—微分筒2—固定套管3—锁紧旋钮4—活动测砧5—尺架

6—指示表7—按钮8—公差指示器9—调零机构10—护板

二.轴承专用量具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在检验轴承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专用量具,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专用标准件。

1.常用标准件

目前各轴承厂所用标准件来源不同,有条件的工厂由本厂机修(工具)车间制造,仅部分标准件如沟径标准件等由生产零件中挑选。

条件不具备的工厂除了外购或自制一部分外,几乎全部由生产零件中挑选。

一般来说,专门制造的标准件精度高,由生产零件中挑选作为标准件的精度低些,但只要合理与正确的选用,同样可以保证轴承零件产品的质量要求。

量具的选用是计量的任务他们经常地、定期地对量具进行使用性能的检定,作为使用者来说,必须严格地遵守量具和仪器使用制度。

除了计量室的基准件外,我公司在生产车间使用的标准件基本上都是由生产零件中挑选的,按技术条件经计量室检定合格后,即可作为标准件使用。

计量室在检定时,在标准件上标注了该标准件的制造尺寸和编号,标准件的实际尺寸是以发放的标准件检定卡上所写的为准。

另外,在标准件的外径或端面上还标上了“|”记号,这是表示标准件的测点位置,因此对表调整时表尖(或与表尖相对应的支点)必须处在“|”记号上。

1)宽度标准件

宽度标准件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外圈的宽度。

宽度标准件与G903系列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套圈的宽度。

标准件工作面不允许有碰伤、毛刺等。

一量工作面上有碰伤和毛刺,须重新检定,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2)内径及外径标准件

内径及外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径尺寸及外径尺寸。

轴承的内径、外径是轴承的主要尺寸,是决定轴承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对内径及外径标准件的检定必须准确。

内径标准件与D923系列内径测量仪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内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及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径的跳动量。

外径标准件与D913系列外径测量仪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外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等。

3)沟径标准件

内沟直径和外沟直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及外圈沟道直径,由产品中挑选出来的零件,其沟直径、沟曲率、沟对称度、单一径向平面内沟径变动量等项目必须合格。

沟道标准件分内、外沟标准件。

内沟道标准件与D022系列内沟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用来测量内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沟道直径变动量等。

外沟道标准件与D012系列外沟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用来测量外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外沟道直径变动量等。

4)游隙和振动标准件

游隙和振动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的游隙和振动,由产品中挑选出来。

游隙标准件与X092系列径向游隙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

振动标准件与S0910或BVT-1振动测量仪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或速度)级别。

使用标准件应注意的问题:

A.标准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公称尺寸及实际偏差、几何精度、位置精度、

硬度、外观(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所以在使用中必须轻拿轻放,

防止磕碰。

使用完毕及时清洗擦净,放入指定的位置。

B.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标准件之间误差,也就是按两个标准件检定卡

的标注的内容进行对表后,所测得的零件结果不一致,这说明标准件的实际偏差不符标注内容,须进一步核对标准件,一般允许两个标准件不相合的误差为0.001mm,若超过范围,应停使用,重新检定。

C.标准件和套圈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被测套圈在加工时经切削温度的影

响,其膨胀系数与常温的标准件尺寸绝然不同,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别

(简称温差)就造成测量误差。

特别是轴承零件内、外圆磨削加工,温差尤

其明显,这就需要轴承零件与标准件温度相同或相接近(通常称为“合温”),

然后再进行对表检查。

精密轴承的零件生产更要注意温度差问题。

“合温的一种方法是在工作台上,把标准件放在轴承零件之间,停放一段时间(约15min)再进行检查。

另一种方法是把标准件放在被测零件的加工机床的切削液中“合温”,如磨削零件外径,其切削速度快,需及时测量后调整机床,这就需要经常用标准件校正测量仪表,由于标准件已放置在机床切削液中,而切削液由于切削热的原故温度升高,标准件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标准件进行对表就会减少对表误差,保证测量产品加工精度。

2.常用量规

1)沟R曲率量规

沟R曲率量规(俗称刮色球),如图2-8所示,

两端的钢球R面为检查套圈沟道曲率的工件面,分别为沟曲率半检查时将量规的钢球上沾少许红丹,图2-8沟R曲率量规图2-9塞规径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即大范与小范。

涂在所检查套圈的沟道上,然后用大范对套圈沟道进行刮研,在灯光下观察红色在沟道表面上残留的情况,来检查沟曲率半径大小和弧面的圆度。

我公司的曲率量规在制作时故意将大范做得长一些,将小范做得短一些,并且在量规上标上编号和尺寸。

2)塞规

塞规的形状如图2-9所示,用于检查孔径,塞规两端的圆柱表面是检查孔径的工作面,中间部位是手柄。

圆柱工作面分“过端”和“止端”。

检查时,用

塞规“过端”来检查孔,“过端”能进入孔内;

用塞规“止端”来检查孔,“止端”不能进入孔内,说明此工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塞规一般用来检查精度要求不高的内孔,我公司在检查毛坯外圈内径和防尘槽槽中直径时使用。

使用量规时应注意的问题:

A.使用前必须先清除量规和工件上的灰尘和油污,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B.测量时不能用力过猛,而是用力均匀地放入测量零件中,看“过端”和“止

端”的测量结果。

C.量规在测量时应检查零件三处部位。

三.常用仪表

1.百分表

百分表是最常见的一种齿轮传动量仪,它的主要优点是没有原理误差存在。

和杠杆传动相比,其示值范围可以较大。

此外,还可以使仪器在不大的外廓尺寸下,得到较大的传动比。

百分表的外形,见图2-10,百分表是齿轮传动式测量仪表,由于它的外形与钟表相似,因此又称钟表式百分表。

工作时,百分表通过齿轮传动,将测量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然后从表中的刻度盘上读出指针所指示的刻度。

百分表的刻度盘有100格,每格读数为0.01mm,长指针转动一周,等于测量杆位移1mm,这时小指针转一格。

百分表通常与表架、平板等配合使用。

也可装在其它量仪上作测微表头使用。

既可作相对比较测量,又可作绝对测量。

使用时,把仪表安装在轴承专用测量仪器的表架上,见图2-11,考虑到被测零件的高度后,使仪表测头接触

标准件,并进行对表。

对表压缩百分表测头,使表针的角移动为0.5mm刻度值(简称压表),再转动数字表盘,使指针对上刻度盘上的“0”位,然后拿走标准件即可检查被测零件。

百分表是应用很广的仪表,可用工件长度的比较测量,工件表面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的测量。

仪表按其测量的刻度值可分为0.01mm、0.001mm和0.002mm

(千分表)几种,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图2-10百分表外形图图2-11百分表的使用

2.扭簧比较仪

扭簧比较仪是利用扭转弹簧或片簧的弹性原理而设计的。

这类量仪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传动比大,没有间隙,没有磨擦,测力小,故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较其它机械式量仪高,经久耐用,一般不需要修理。

其缺点是扭簧传动特性的线性还不大,所以示值范围很小,测杆一般没有自由行程。

扭簧比较仪是轴承制造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测微仪表,它的外形,见图2-12。

扭簧表是用扭簧作为尺寸的转换和放大的传达室动机构,把测杆的移动转变为指针的角位移。

当测头向上抬时,量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

在仪表的刻度值盘上有0.001mm,“-”和“+”标记,其表示该表的刻度值每格为0.001mm,当指针往“0”的左方向指示时,为“-”偏差,当指针往“0”的右方向指示时,为“+”偏差。

使用时把扭簧比较仪安装在轴承专用仪器上,用标准件调整仪器工作台与仪表测头的距离并找正零位,需要微调时可采用微调螺丝。

扭簧比较仪可用轴承零件高度尺寸的比较测量、零件表面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测量。

该仪表具有精密度和灵敏度较高的特点。

该仪表按其刻度值分有0.001mm、0.0005mm、0.0002mm和0.0001mm四种,分别适应轴承磨削加工和检查的需要。

该仪表也用在计量室和精密轴承的测量。

图2-12扭簧比较仪图2-13杠杆齿轮比较仪

3.杠杆齿轮比较仪

杠杆齿轮比较仪虽然具有外廓尺寸小、传动比大、指示范围较大、没有理论误差等一系列优点,但实际上齿轮传动量仪的精度都有限,原因是齿轮在制造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特别是齿条与轴齿轮的工艺误差、测杆间隙等对示值的影响更大。

杠杆齿轮量仪就是用传动杠杆取代齿轮传动量仪中的第一级运动副,从而达到提高量仪精度的目的。

杠杆齿轮比较仪的外形见图2-13。

杠杆齿轮比较仪主要用于比较测量,也可在小范围内进行绝对测量。

可以与其它仪器配合使用,也可配以专用的支架和底座独立使用。

该仪表按其刻度值分有0.0005mm、0.001mm和0.002mm三种,分别适应轴承磨削加工和检查的需要。

杠杆齿轮比较仪的刻度盘上所标注的内容与扭簧比较仪相似。

使用上述仪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时要保持仪表的清洁、切削液、油类及污物不得进入仪表内。

2)在使用中如发现仪表不正常情况,如抬起测杆,表指针不动或者动得缓慢,应送计量室检定处理,不得私自拆卸。

3)在使用前要检查一下仪表是否经过检定,未经检定和超过有效日期的量具不准使用。

4)有弹簧装置仪器上的仪表,使用完毕应从仪器表架上拆下,使仪表保持自由状态。

四.常用轴承仪器

轴承检查仪器种类繁多,其测量项目和结构各有特点,现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套圈测量仪器介绍如下:

1.G904(G903)宽度测量仪器

G904(G903)宽度测量仪器主要是测量轴承套圈宽度偏差、宽度变动量等,其结构与调整方法如下:

(1)仪器结构

仪器由底座1、平板2(即工作台,G904系列为方形,G903

系列为圆形)、立柱5、悬臂3、V形架6和升降螺母4等部分组成,见图2-14。

在平板上有交叉形状的沟槽,使套圈端面在平板上有可靠的定位面。

立柱上有升降螺母和夹表套筒构成微调装置,可最后调定仪表测量高度位置。

安装在立柱底部的V形架使套圈固定在一个测量位置,以获得套圈在这测量位置上时,测量头正好接触套圈的平面上。

调整方法

图2-14G904宽度测量仪器

1—底座2—平板3—悬臂4—升降螺母5—立柱6—V形架

1)将套圈放在仪器平台中间位置。

调整V形架与套圈外径接触,并使V形架获得离开套圈倒角高度。

然后拧紧V形架上的固定螺钉。

调整仪表测点与套圈端面接触,首先松开仪器悬臂的紧固螺钉,旋转升降螺母进行粗调,螺母向左旋转悬臂升高,向右旋转悬臂下降,当调整到仪表测点离套圈端面0.3mm左右间隙时,转动悬臂使仪表测头对准套圈端面中间位置(必须避开打字位置),然后拧紧悬臂紧固螺钉。

2)调整夹表套筒上的仪表,使测点与套圈端面接触,并使仪表的表针位于刻度范围中间值。

然后上紧固定螺丝。

3)取下套圈,用标准件进行对表,并重复几次测量,即取下再测量,看仪表表针是否在原来位置。

如果没有变化,仪器调整完毕。

4)一旦对表有误差,应首先检查仪表测杆的直线位移变换为指针角位移是否灵敏;

检查和紧固螺钉是否拧紧、固定,然后再重新调整。

2.D913外径测量仪

D913外径测量仪主要是测量套圈外径偏差,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变动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和圆形偏差,还可测量内圈的内沟道直径、沟直径变动量等。

(1)仪器的结构

仪器由底座、平板、仪表架及定位支点组成,见图2-15。

在仪器底座45°

斜面上固定着一块硬度高、表面光滑、并有交叉形沟槽的平板,平板上有两条燕槽,在槽内装有两个支点、为套圈的定位支点,底座的后侧面有安装仪表的表架,并能上下移动。

(2)调整方法

1)调整支点和测点在同一高度

A.初步调整支点1于平板的中间位置。

然后在套圈外径上涂上少许红色,并

把套圈基准平面接触仪器的斜面平

板支点1紧靠套圈并旋转套圈划印。

图2-15D913外径测量仪

使划印的痕迹在套圈外径上离开套圈倒1、2—支点3—测点4—手柄

角处最后紧固支点1的升降夹紧螺丝加以紧固。

B.调整辅助支点2的高度,与上述相同的涂色方法进行划印,使辅助支点2

的划印与支点1划印重合,说明这两个支点在同一高度的平面上,然后紧固

支点2的升降螺钉。

C.稍松开手柄4,移动表架,装上仪表,调整测点3的高度,使测点3在工件

上的划印与两个支点的划印重合。

旋转手柄给予紧固。

经过上述调整使两个支点和测点处在同一高度的平面内。

2)调整最大测点位置

A.在支点1和测点3之间放入套圈,并与套圈外径接触,然后稍加紧固支点1

的定位固定螺母。

横向移动套圈,仔细观察仪表指针移动情况,当指针处于

刻度最大值时,说明测点正处套圈外径的径向直线上(简称最大点),最后

拧紧支点1定位固定螺母。

B.保持套圈仍处在最大点的位置上,辅助支点2轻轻靠近套圈外径表面,并

与外径表面接触,同时考虑辅助支点2所处的位置垂直于支点1与测点3的

连线上,注意此时套圈在测点的最大值不变。

然后紧固辅助支点2固定螺母。

C.最后用标准件进行对表,即可进行测量。

3)在仪器D913上测量外径圆形偏差的仪器调整

A.卸掉支点1和辅助支点2。

B.换上V形架,放入套圈使其外径与V形架、测点接触。

为了使仪表指针处

于刻度中间位置,可调整V形架在倾斜平板上的纵向位置。

同时必须使V形架的一边与测量轴心平行,并使测量轴心通过套圈的最大直径。

然后拧紧

V形架的固定螺钉,即可进行测量工件。

4)在仪器D913上测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

可将原调整好的仪器上辅助支点2和测点3不动,松开支点1的螺丝,将其升高,其高度与测点3在轴向保持一定距离“h”,然后拧紧支点1的固定螺母,即可进行测量。

3.D923内径测量仪

D923内径测量仪主要是检查套圈内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内径变动量、平均内径变动量等。

D923仪器外形结构,见图2-16。

仪器的底座4上有倾斜45°

的斜面,在斜面上固定着一块硬度较高,表面光滑的工件台5,在工件台上开有三条燕尾槽和一个圆形缺口的长槽,在上边和右边的两个燕尾槽中,各装有定位支点3,左边的槽中装有测量支点2,并固定在滑块上,而滑块紧固在底座内的一组弹簧片1上,成为有压力的测量支点,并可调整测量力。

图2-16D923内径测量仪

底座后面和侧面装有测量厚度变动量1--弹簧片2—测量支点3—定位支点

的附件和仪表微动调整螺钉。

4—底座5—工件台

该仪器斜面上的光滑工作台即是套圈端面定位平面(相当于端面定位三个支点),一旦需要测量内径较小套圈时,在工件台上安装测量小型号的平台,以确保可靠的端面定位作用。

1)调整两个定位支点3和测量支点2在同一个高度平面

A.从左往右扒动滑架(图中未标出),此时可把内径涂有少许红色的套圈放进

仪器工作台中间,并使定位支点3和测量支点2均在套圈内径之中,而且与

内径表面接触。

用力均匀地旋转套圈使定位支点、测量支点在内径表面上划

印,看定位支点、测量支点接触内径表面上的痕迹,并逐一地调整它们彼此

的高度,必须避开内径倒角处,使三点划印的痕迹重合,说明定位支点和测

量支点均在同一高度平面内。

其方法与外径的调整方法基本相同,所区别的

是支点和测点至端面的距离调整是用垫圈高度来控制,所以必须先选择同一

高度的垫圈。

B.定位支点和测量支点的高度调整应大于倒角基本尺寸。

2)调整最大点位置

A.把套入套圈内的左边支点3和测点2接触内径,纵向移动套圈,当仪表指

针处在刻度最大值时,上紧支点的定位固定螺母。

B.慢慢调整上边的支点3与内径表面接触,并使指针仍处于最大值位置,然

后拧紧固定螺母。

上述调整完毕,可用标准件进行对表。

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工作台,支点和测点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以保证测量精度。

4.D012外沟测量仪

D012外沟测量仪主要用于检查轴承外圈外沟直径、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沟径变动量、沟位置、沟对称度、沟道对基准端面的平行度、沟道对外径的厚度变动量等。

在仪器的底座上通过螺栓连接一个表架,其表架根据需要可扳动一个角度。

表架分上、下两部分,上表架主要是检查套圈沟直径,表架上有两个球形定位支点,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在滑槽中的滑块上,另一个球形测点装在有压紧力的杠杆上,这三点形成了既定位又起检查沟道的作用。

装仪表处有微调机构。

下表架主要是检查沟位置和沟对称度等,其表架上安装着杠杆式小球形沟位置测点。

整个仪器上的球形支点或测点的钢球可以进行更换。

仪器的外形,见图2-17。

b)

图2-17D012外沟测量仪

a)外形图b)传动图

1—杠杆2、3—支点4—测点

—仪表

1)首先挑选与被检查套圈沟道曲率半径R相合适的硬质合金球,安在定位支点和测点的凹窝上。

2)手按杠杆1,用外沟道标准件套上支点23和测点4上。

松开手按的杠杆1,移动支点2和3接触沟道,并使测点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拧动小手柄紧固支点。

3)手按杠杆1,取下沟道标准件,在沟道上涂少许红色,再套在支点和测点上,使测点接触沟道表面并适当压紧,然后旋转套圈看支点和测点的球面与沟道接触情况,并逐一调整达到三支点的球面最大点与沟道接触痕迹一致,必须使三支点处在同一个纵向平面内。

4)装上仪表

,换上标准件进行对表,并可采取微调机构进一步细调。

对表时必须考虑标准件的基准面朝向仪器里面,测量时,从该表上读出沟道直径偏差、单一径向平面内沟径变动量。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