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177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分析文档格式.docx

施工过程中砂浆拌合、浇灌、保养等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采用沉沙池沉淀后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

1.4固体废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了项目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建筑工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包括了土地平整及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及弃土弃渣,房屋建设产生的废砖石、水泥料渣、金属废料,房屋装修产生的包装纸类、木制品、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砂石等建材垃圾。

施工建筑垃圾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1.5kg垃圾计算,则共产生约1.67t建筑垃圾。

工程建筑垃圾清运至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消纳场地,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妥善堆置,并采取防风、防扬尘等防护措施,防止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每天每人按0.5kg计算,则20个施工人员共产生10kg/d的生活垃圾,项目建设期共产生生活垃圾7.3t,经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经过以上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1.5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已经演化为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

天然植被已经被人工植被取代,生态敏感性低。

本项目拟选厂址所在地区及周边无各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本项目区外生态影响:

施工期土方运输和施工二次扬尘对沿途及周边植被会造成一定污染影响,该影响为暂时性的,项目拟建后即可消除。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成品油的灌注、储存和加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LNG、CNG放散尾气和机动车进出产生的车辆尾气。

(1)预测模式、方案及参数

①预测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AERSCREEN)进行估算,其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②估算模型参数

估算模型参数表见22。

表22估算模型参数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农村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最高环境温度

43.2℃

最低环境温度

-16℃

土地利用类型

农作地

区域湿度条件

中等湿度

是否考虑地形

考虑地形

是否☑

地形数据分辨率/m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岸线距离/km

岸线方向

③预测参数汇总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预测因子污染源强统计资料见下表。

表23面源污染源排放参数一览表

车间

污染因子

源强(kg/h)

类型

排放参数

二级标准(mg/m3)

加油、储油

区域

非甲烷总烃

0.024

面源

S=800m2(40×

20),H=8m

2.0

④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采用估算模式计算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浓度占标率等,各污染因子的最大占标率和最大预测结果见表24。

表24估算模式预测结果

污染源

源强

(kg/h)

执行标准(mg/m3)

最大落地点距离(m)

最大落地点

浓度(mg/m3)

Pmax

(%)

D10%

(m)

评价等级

23

3.17E-02

1.59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由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1.59%,污染因子为加油、储油区域非甲烷总烃,污染源为加油、储油区域废气无组织排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项目大气环评等级为二级。

根据导则,本评价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模式作预测,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见下表所示。

表2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产污环节

污染物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排放量

(t/a)

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

(mg/m3)

1

A-1

加油、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7〕162号)

0.206

无组织排放总计

表26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年排放量(t/a)

(3)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加油及卸油装置均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非甲烷总烃排放量大大减少,其中无组织排放量明显降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局部修订版)》(GB50156-2012),本站汽油、柴油设备与项目周围建、构筑物的最近距离均能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局部修订版)》(GB50156-2012)中安全距离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不再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综上,项目营运期废气经采取相应措施后,产生浓度较小,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不会改变环境空气功能。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污水产生量分析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总为0.48m3/d、175.2m3/a,营运期间产生废水主要是职工办公生活废水。

②污水污染物浓度分析

本项目污水类型为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SS,各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为300mg/L、25mg/L、200mg/L。

③治理措施及排放量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管道排入1座容积为10m3化粪池中,为保证处理效果,废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24h。

经化粪池处理后,生活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表27。

表27本项目生活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产生情况

排放情况

处理措施

mg/L

t/a

生活废水

废水量

175.2m3/a

化粪池

COD

300

0.053

150

0.026

氨氮

25

0.004

20

SS

200

0.035

项目职工办公生活废水排放量为0.48m3/d,废水排入厂区一座10m3化粪池对进行处理,能满足废水处理需求。

④废水进入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

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位于107国道与孟平铁路交叉口西南角,收水范围包括淞江产业集聚区、孟庙镇和龙城镇部分区域。

本项目位于漯河市郾城区淞江路高铁西200米路南,在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废水可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进水浓度要求分别为COD:

390mg/L、NH3-N:

42mg/L,本项目厂总排口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COD:

150mg/L、NH3-N:

20mg/L,满足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

项目废水量较小,水质简单,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其设计日处理量为3万m3/d,本项目废水约为0.48m3/d,污水尚在污水处理厂的余量范围之内,不会对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本项目职工办公生活废水进入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废水排放至柳支河,在漯河出境处汇入颍河,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⑤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职工办公生活废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0.48m3/d、175.2m3/a,废水经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废水最终排入颍河,根据《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5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漯政办【2017】2号)对漯河市“十三五”水质目标的要求,本项目总量按照漯河市2018年颍河水质目标(COD≤20mg/L,氨氮≤1.0mg/L)进行核定,则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

COD0.0035t/a,氨氮0.0002t/a。

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含油废物(含油废弃手套、抹布)、油罐清洗时产生的贮油罐废油渣和职工办公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

①含油废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含油废弃手套、抹布,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含油废弃手套、抹布产生量约为0.02t/a,将其混入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②贮油罐废油渣:

贮油罐的废油渣主要是氧化反应形成的胶质和不溶物,以及在运输储存环节混入的机械杂质,必须定期清理,项目供油品质比较稳定,按照每5年清洗一次,废水废渣量较小,约合0.1t/a,产生的清洗废水及油渣属于危险废物,编号是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代码为900-249-08),不得随意处理和储存,需交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③职工办公生活垃圾:

职工办公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量0.5kg计算,项目定员12人,年工作时间365天,则职工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2.19t/a,经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4.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加油机、加气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源强约70~75dB(A)之间,本项目建成后全厂高噪声设备及噪声源强值见表28。

表28本项目建成后全厂高噪声设备及噪声源强估算

噪声源位置

噪声源

设备数量

(台、套)

声源值

治理措施

设备源强

车间外1m

加油站

加油机

4

75

55

基础减振

加气机

70

50

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模式。

一、预测模式

①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

式中:

LP(r)——距离噪声源r处的等效A声级值,dB(A);

LP(r0)——距离噪声源r0处的等效A声级值,dB(A);

r——预测点距噪声源距离,(m);

r0——源强外1m处。

②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

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二、预测结果

本项目24小时营业。

本项目完成后,各厂界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见表29。

表29各厂界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设备

名称

(dB(A))

降噪后叠加值(dB(A))

预测点

距厂界距离

厂界贡献值

标准值(dB(A))

加油机、加气机

62.21

42.21

东厂界

12

20.63

昼间:

60

夜间:

西厂界

5

28.23

王堂村

208

南厂界

16.19

北厂界

47

8.77

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营运期各厂界噪声经采取隔声房密闭隔声、基础减振、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并经距离衰减后,各厂界噪声贡献值为8.77~28.23dB(A),预测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4类标准中昼间标准的要求,王堂村噪声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因此,本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拟建工程对噪声源采取的降噪措施主要有:

①选用同类设备中的低噪声设备,同时对高噪强振设备安装减振装置;

②加油机、加气机等设备加强保养;

③优化厂区平面布置图,将较大声源布置在远离敏感目标处。

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以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4类标准要求,因此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5.地下水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位于漯河市郾城区淞江路高铁西200米路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加油站属于II类项目,根据项目现状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中划分的敏感、较敏感的区域,项目选址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加油站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加气站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项目,Ⅳ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综上所述,因此确定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为污染物随降雨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

根据工程所在的地质情况,拟建项目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空压机房、LNG储罐、地下储油罐等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本项目LNG储罐采取地面放置形式,因采用撬装方式,因此储罐离地40cm。

储罐位于围堰内,为有效规避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风险,应做好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控制、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主动与被动防渗相结合的防渗原则。

根据《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2017年3月),为防止加油站油品泄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加油站需要采取防渗漏和防渗漏监测措施。

所有加油站的油罐需要更新为双层油罐或者设置防渗池,埋地加油管道应采用双层管道。

本项目拟采取的地下水的防治措施如下所述:

a.源头控制措施

防止储罐或管道泄露下渗及废水因跑、冒、滴、漏而污染地下水,建设单位应对管道、储罐做防腐、防渗、防漏措施,使地面硬化和耐腐蚀,且表面无裂隙,正常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及处理机修过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储油罐使用FF双层储油罐。

FF双层储油罐内外均使用强化玻璃纤维制造,储油罐具有均匀的夹层空间并配备和夹层空间相通的泄漏检测仪,可防止危险物的泄漏,避免项目环境影响环境。

b.分区防治措施

按各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及非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重点防渗区包括:

加油区、罐区、危废暂存间;

一般防渗区包括:

办公室、场坪、化粪池;

对重点污染区防渗措施:

①危废暂存间采取防渗层+混凝土地面硬化,防渗系数≤1×

10-10cm/s。

②管道采用“粘土铺底+20cm混凝土+HDPE膜”进行防渗处理;

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50934-2013)本项目重点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

10-7cm/s。

对一般污染区防渗措施:

一般防渗区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

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50934-2013,一般防渗区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

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因本项目加油站使用的是双层油罐,双层油罐在设计上具有二层保护空间,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使用双层储罐可以不使用防渗罐池,本项目储油区在使用双层油罐的基础上采取了防渗措施。

(1)防渗池应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2)防渗池应根据油罐的数量设置隔池。

一个隔池内的油罐不应多于两座。

(3)防渗池的池壁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池底宜低于罐底设计标高200mm,墙面与罐壁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

(4)防渗池的内表面应衬玻璃钢或其他材料防渗层。

(5)防渗池内的空间,应采用中性沙回填。

(6)防渗池的上部,应采取防止雨水、地表水和外部泄漏油品渗入池内的措施。

(7)防渗池的各隔池内应设检测立管,检测立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立管应采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直径宜为100mm,壁厚不应小于4mm。

2)检测立管的下端应置于防渗池的最低处,上部管口应高出罐区设计地面200mm(油罐设置在车道下的除外)。

3)检测立管与池内罐顶标高以下范围应为过滤管段。

过滤管段应能允许池内任何层面的渗漏液体(油或水)进入检测管,并应能阻止泥沙侵入。

4)检测立管周围应回填粒径为10~30mm的砾石。

5)检测口应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本项目地下水分区防渗情况详见下表。

表30本项目地下水分区防渗情况表

区域名称

分区类别

防渗措施

办公室等

一般防渗区

基础填土层+混凝土垫层

2

场坪

3

储罐区

重点防渗区

防渗混凝土

加油区

6

管道

粘土铺底+20cm混凝土+HDPE膜

7

危废暂存间

HDPE膜+混凝土

8

站内绿化带

非防渗区

因此,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营运期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杜绝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6.环境风险分析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的要求,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评价依据

1)风险源调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附录B,本项目存在危险性的主要物质为油类物质——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风险潜势初判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

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按照下表确定环境风险潜势。

表3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P1)

高度危害(P2)

中度危害(P3)

轻度危害(P4)

环境高度敏感区(E1)

Ⅳ+

环境中度敏感区(E2)

环境低度敏感区(E3)

注:

Ⅳ+为极高环境风险。

①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②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1/Q1+q2/Q2+…qn/Qn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Q≧1时,该Q值划分为:

(1)1≤Q<10;

(2)10≤Q<100;

(3)Q≧100。

本项目设置储油罐4座,在厂区内的最大存储量为90t/a,低于临界量2500t(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中附录B中油类临界贮存量为标准)。

项目LNG储罐容积为60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