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184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档格式.docx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试行)

一、仪容仪表清新端庄

1、衣着体现职业特点,清新端庄,整洁美观。

2、发型简洁,发色自然,妆容得体,饰品搭配协调、雅致。

二、言谈举止文明大方

3、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真诚坦荡。

4、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语音清晰,语意准确。

5、师生间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同事间主动问候,热情回应,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

6、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谦和、诚恳;

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三、公共场合儒雅风度

7、公共场合,自觉保持良好形象,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

8、尊重风俗,守时守信;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女士优先;

举止得体,气质儒雅。

四、网络通讯恪守公德

9、上班时间不煲电话,不上网聊天、玩游戏。

10、在网络活动中,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非法的、低俗的网站和内容;

恪守公德,诚信为本,做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隐私;

不造谣、诽谤、谩骂和制造流言等,不损害或搅乱他人工作与生活。

五、师表形象率先垂范

11、师生关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经常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心声;

不歧视、讽刺、挖苦、体罚学生。

12、按时进课堂,学生起立时教师及时还礼。

上课时教师目光亲切、有神;

站着讲课,与学生交流,多用“请”字;

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

13、校园行走精神抖擞,不勾肩搭背,不嬉闹,遇到同事主动礼让。

14、不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喧哗;

会议期间,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不随意走动;

不吸烟;

不做其他可能扰乱会场秩序的事情。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三要八不准”

三要:

1、班主任每学年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

2、任课教师每学期要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谈心;

3、学校每学期要安排教师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八不准:

一、不准发表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

二、不准旷教、随意停课、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不准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四、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用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五、不准擅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

六、不准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的财物;

七、不准对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活动;

八、不准对所教学活动中有使用通讯工具等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

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

“这就是证据!

(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

不对。

班主任既没有了解情况,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正确处理班级的失窃现象,而采取武断的不科学的方式来选“贼”,如果这两名同学真是拿了10元钱,这种选举方式既对他们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指认错误,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同时还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第一:

表明态度:

我很生气;

指出后果:

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

让他懂得:

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

注意事项:

1、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

2、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

3、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

4、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

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

当然,对学生说:

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

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

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

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

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5、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

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

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第二:

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

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1、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3、我目前的感受;

4、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

说出理由。

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

1、拿别人钱物的动机;

2、拿别人钱物的过程;

3、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4、打算怎么办?

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

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

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

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2、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

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

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

我大声说:

“×

×

,你为什么又迟到?

把手放下站好……?

”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

“……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案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言教身传,引导着学生向老师看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2)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角色定位: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品德上应是学生的楷模。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品德教育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必须做学生品德上的楷模。

前人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语道破了“身教”的重要意义。

所以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只靠知识和说教,更要靠人格与道德威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教育者的人格与其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意识和性格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楷模即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促进的一种具体写照。

3、2002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

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

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

教师们认为:

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

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案情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2)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

那位女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诚信是为人之本、治家之本、立企业之本,也是社会之本、国家之本。

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别人的诚信。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承担起对学生品行教育的重要责任。

作为教师理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作用。

4、在课间时,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不慎在厕所里弄得将裤子、鞋子上都是粪便。

张老师给她脱掉满是粪便的裤子和鞋子,一遍遍给她清洗身体,并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当这位学生接过衣服的时候,两眼含着感激的泪水说:

“张老师,您比妈妈还好。

”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呕吐的学生打扫脏物,给学生系裤子,擦鼻涕;

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学生买早餐,从家里端来开水,给学生服药,一连两个月给患眼病的学生上眼药,背着烫伤脚的学生上厕所,送回家。

有多少家长拉着张老师的手说:

“孩子交给您,我们心里踏实。

(1)请分析说明张老师担当的角色?

张老师担当的是“班妈妈”的角色。

虽然张老师富有爱心,作为班主任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扮了多重的角色,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教师,但是同时也扮了“主角”,连该让家长、该让学生自己干的事也干了,该是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干、去管的事该让他们去干、去管,而不应过多的代办代包,有点“越趄代庖”。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角色的认识。

班主任在班级中应是导演,扮好配角,而让学生扮主角。

班主任只是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也就是说是“导演”,对班级的日常管理是份内之事,如果事无巨细,事必亲躬,那么,班主任倒真成了“管家”、“保姆”了。

作为班主任要学生逐渐培养自理能力,不能“越趄代庖”。

要给学生一点自信,相信他们自己能管好自己,该他们自己能做到的、能办好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办好。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立、自理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是“配角”,不要争当“主角”,也不要成为“管家”和“保姆”。

因此也要求家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教师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

但这并不代表着班主任不去关心帮助学生,由于班主任的多职能化,使之与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对班级中的学生,班主任必须经常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

生活上问寒问暖,在学习上、思想上给予必要的关爱。

班主任还要多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使学生能从班主任处获得一些亲情。

班主任还要发动学生对学有困难和生活有困难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帮助,使他们能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以促进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此外,班主任还要多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给他们以更多的鼓励和偏爱;

并组织成绩好的同学生对后进生进行功课的补习、行为习惯的帮助。

力求使后进生感觉到与他人是平等的,是班级大家庭的一员,同样能为班集体争光,从而乐于为班集体作贡献。

班主任是管理者,是代表学校与学生直接打交道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

班主任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班主任经常包办家长、学生的事务,班主任这种多重的角色,会使班主任分身乏术,难以兼顾好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要增强角色意识,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加强同学生的联系和交往,切实体现自己“严父慈母”般的情怀和履行好“传道授业”的职责。

5、某校一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让学生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 

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

显然,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错。

他认为,该生公然做手脚,不知羞耻;

对老师也是一种轻慢与冒犯!

这种“师道尊严”的心态,使这位教师很快冲过职业“底线”。

人们还注意到一个人际因素:

教师训斥学生,同事以至家长往往认为老师是“为孩子好”,表示理解与宽容。

使得失去监督、获得同情的这位教师,即使冲出了“底线”也心安理得,甚至有恃无恐,以致一些体罚、变相体罚、侮辱性语言事件,如学生写错一个字罚写百遍、学生违犯了纪律被罚站、罚跪、拧耳朵、打脸蛋、捶脊背等屡屡发生。

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

6、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

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

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

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

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这故事告诉我们的社会哲理是:

双赢思维——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首要原则。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

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

(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助人者自助!

地狱中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生活在地狱中;

天堂中的人们深谙此道,生活在了天堂之中。

天堂中人们懂得开启双赢思维,双赢即非损人利己,亦非损己利人。

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

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

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要想在事业中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肓人的重任。

7、差生的去向

(1)背景情况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代代人民教师像红烛,像春蚕,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哺育了学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受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近年来“师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师德”的负面的现象,如辱骂、体罚、收礼等,造成很坏的影响。

在这里,只是剖析我亲眼所见的其中的一种现象------赶走差生。

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从而清除师德背后的阴影,还孩子、还教育事业一个朗朗乾坤。

(2)事例过程

某中学有位班主任,她所担任的班级有几位差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很差,每次考试拖后腿,影响班级的平均分。

班主任叫他们转校,学生不想转,这位老师就想出各种方法来折磨他们,明知他们不会读英语,却限时要他们背,完成不了放学后留下来,中饭没得吃。

同时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的孩子如何的不好,最后受不了这位老师折磨,只好转校。

(3)原因分析

1、教师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且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

可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没有耐心,碰到问题,只会采用粗暴的手段对付,一推了知。

2、教师压力太大

目前许多地方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其评优晋级和奖金的发放,甚至关系到手中“饭碗”,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分和升学指标,这使得许多老师心理压力剧增,把学生的考分看得高于一切。

3、学生行为存在问题

现在许多学生在家里是“公主”、“皇帝”,还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缺乏教育。

日常生活很懒散,学习无目标,老师苦口婆心对他们无济于事,甚至有时故意捣乱,与老师对抗,给老师的教学管理带来许多的麻烦。

(4)危害分析

现代文明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人人平等”,而用这种不公平受歧视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成为合格的现代人,事实上,这些遭受过歧视象踢足球一样踢来踢去的学生,往往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他们自暴自弃,有的厌学、逃学、辍学,最后将他们推向社会,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我看到某所中学的一位初中生,不满16岁,由于偷窃、诈骗,多次进派出所,这位学生就由于是差生,老师讨厌他,他也不想读书。

后来老师让他转校,转来转去转了好几个学校,最后没有学校要他,导致没人管教。

(5)措施分析

1、注重教师心理健康疏导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给教师减负,考核时对成绩适当放宽,从生理到心理全方位解放,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以平常心看待名利,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

最后,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用咨询热线、信箱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以典型案例进行教育,给予警示

2、共同关注双差生的成长轨迹

长期以来,许多教育专家要求教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但许多教师面对双差生,甚至猖狂的学生很难修炼到这个程度,当一些学生光靠说服很难奏效时,在教育中恰当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戒,或学校建立“矫正中心”等,帮助老师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以减轻老师的管理危机。

(6)存在问题

象这种差生转校现象,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很大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案,杜绝此现象的蔓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9、这学期新接了一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班里的一位男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不错。

帮老师办事也认真、负责,只是平时在上课时有讲废话的不良习惯,不仅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影响,还影响了班里的其他同学。

如:

一节语文课上,小朋友用“自言自语”造句的时候。

一个同学造的句子为:

我们班的XX同学上课总爱自言自语地讲话。

听到同学说他,他则当场表现出非常不服气,而且嘴巴马上有嘀嘀咕咕说开了。

问题:

1、在遇到上述情况时班主任该不该当众批评他?

遇到这种情况,我考虑再三,为了不打断正在进行的新课,也为了让这位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便决定采取冷处理。

我仅以眼神暗示这位同学,他也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知趣的不在废话了。

2、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这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

”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

师生之间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

这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像以上的事情,在一些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

有人说这反映出孩子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毛病。

其实,有此类行为的孩子大多数还不是言行不一致,而是他们意志品质出了问题,主要是缺乏自制力,不会控制自己。

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则首先,必须以真诚的爱心去关心他,以足够的耐心去期待他的转变。

其次还要采用一定的办法帮助其改变。

意志力差的人光靠自己的努力是培养不了自制力的,还要有一定的帮助。

在班里,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我就让他们在班中找一名自己信任的、认为自制力强的同伴,与他们结队,采取“一对一”帮助式,自制力强的孩子起到提醒、监督的作用。

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练出来的。

他们的控制能力都是这样千锤百炼塑造成的。

要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水平,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行动,主动锻炼。

第二部分辨析

1、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

此句话是对的。

教师师德规范的研究应该包括两大体系,其一是应研究教师与学生群体应该具有的规范,其二是应研究教师与教师群体的规范,帮助教师很好的认识两个不同的群体利益,所以师德规范应该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师从广义上讲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三方面也是对每个劳动者的要求,符合教师的本质属性。

2、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

此句话是偏面的。

诚然,良好的道德动机果然重要,但是对于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要看教师有否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有否尽到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师德就是榜样,而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师德的本质要求是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

3、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首先要声明的是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

惩罚"

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不是爱,把人家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

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

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像。

4、“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如对节假日补课不主动积极,那是师德低下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