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19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D.但是他能做什么!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______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______的灯光,3D电影院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______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______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

在许多______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兴高采烈 光怪陆离 闻所未闻 居心叵测 穷奢极欲

B.兴高采烈 扑朔迷离 见所未见 神秘莫测 贪大求奢

C.兴致勃勃 光怪陆离 闻所未闻 神秘莫测 贪大求奢

D.兴致勃勃 扑朔迷离 见所未见 居心叵测 穷奢极欲

3.(2019·

衡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3分)

A.电影《老师·

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到目前,《老师·

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析】B.主谓不搭配,“刻文”和“集中场所”不搭配;

C.动宾不搭配“成立”与“有效机制”不搭配;

D.缺少主语。

删掉“自”或在“因”前加上“它”。

4.名著阅读。

(5分)

(1)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对联。

(任选一联)(2分)

上联:

五行山收孙行者  下联:

鹰愁涧遇小白龙

黑风山里黑熊怪下联:

白虎岭上白骨精

(2)《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在这一回中,圣僧为什么“恨逐美猴王”?

(3分)

白骨精三次变化为人要吃唐僧,都被悟空识破。

唐僧不识妖怪,却以为悟空不听教诲,打杀好人,所以赶走了悟空。

5.古诗文默写。

(共8分,每空1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5)忧国忧民是古代爱国诗人的共同情感。

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诗人虽老境凄凉却仍希望为国戍边;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已不是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14分)

(2019·

广州)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唉,先生,我是连一间书房都没得,你可别见笑,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仅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

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

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

陆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明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梅那就更好。

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

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在初红里迎着朝阳,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

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

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

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

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苏轼喜欢,我们谁都喜欢。

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

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见母牛哞哞地唤着小犊同归。

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

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

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

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

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

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

⑧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

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

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

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

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

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⑨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

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

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

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

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

你说古老的粉墙?

一点不错。

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

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

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

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

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

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

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滋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

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

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

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

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

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有删改)

6.作者在想象中把书房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好了。

请问作者是如何布置他书房的窗子的?

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作者最喜欢北窗,所以在书房的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墙上有石斑,墙与窗子的距离适中,墙边种一排疏竹。

7.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

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苍蝇、微尘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书房的宁静安逸。

(2)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加细致地写出了北窗外疏竹在不同情况下的情态,清如明月、夏雨、冬雪,各有妙处。

同时也使文章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了作者对北窗外疏竹的喜爱。

8.作者独喜欢北窗,却花大量笔墨写了南窗、东窗、西窗,这样有何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为下文写北窗作铺垫,将三窗与北窗作对比,更突出作者对北窗的喜爱。

9.作家彭定安说,本文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纯实际的和实用的”。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同意,作者在文中将窗赋予人的情感,同时在第⑧段中指出窗的光度影响态度,从而上升到人的行为与个性,北窗的粉墙、疏竹正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与境界。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16分)

田鼠不冬眠

乔娟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

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

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

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

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

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

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

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它们是这样干的:

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

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

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

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

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

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

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

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

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

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就这样,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⑥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

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

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

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

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⑧其实,田鼠们都死光光才好呢!

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

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

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洞系构造复杂

②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③食性杂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④自我调节,控制种群数量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12.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列数字,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

1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

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3分)

“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具体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

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性。

14.文章说: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

为什么?

有道理。

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狼亦黠矣( 狡猾 )    

(2)积薪其中( 柴草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顷刻两毙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解析】A项,就/才;

B项,表转折;

C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D项,把/来。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8.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狼的形象:

贪婪、狡诈。

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

(6分)

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

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20.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

怪石“欹嵌盘屈”、清流“洄悬激注”、木竹“垂阴相荫”。

21.所选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分)

第一段正面(直接)描写景物,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段借景抒情,借写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而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

【参考译文】

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

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

溪水所到达的两岸,全都是一些奇怪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倾斜陷入,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

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流回旋从上冲下来,激荡倾注;

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很适合隐士游览;

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

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

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却无人知晓而惋惜。

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

因为溪水在道洲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

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22.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2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8分)

24.学校开展以“关注中国传统音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材料二: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

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

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材料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对象之一。

从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入手,论述了保护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途径和重要性。

材料四:

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者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

整个无双镇,只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百鸟朝凤”。

焦三爷老了,急需培养接班人。

(1)结合四则材料,探究材料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

(4分)

①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

②中国传统音乐的划分;

③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中国传统音乐可能面临失传的现状。

(2)材料四中的电影讲述了民间艺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面临巨大的困难。

班级计划开展一项关于“是否应该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论赛,作为正方选手,请列举出你方的两点理由。

(2分)

示例:

①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

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现代文明的社会有重要意义。

③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传统文化既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结合上面材料,请你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①让中国传统音乐进课堂,学校可开设相关课程,使我们了解传统音乐魅力所在。

②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避免其凋零,政府可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节,大力宣传中国传统音乐。

③政府派音乐学者收集、整理、记录民间现存中国传统乐曲,音像资料以及传统乐器。

五、作文(60分)

25.(2019·

武威)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果实的贡献是珍贵的,花儿的贡献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作绿叶的贡献吧,谦逊而专心地垂着绿阴!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请你用上“科技”“未来”“环绕”这三个词语,以“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有见到阳光”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①自拟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