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34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

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

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

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

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

四种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象

投影展示: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

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

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

看资料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

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的起源

2.达尔文的进化论

3.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比较

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森林古猿的生活

引言:

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这大家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

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

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进入新课:

关于人类的起源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是:

进化论。

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料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更正)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明:

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森林古猿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

同学们课下可继续找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探讨。

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为什么同一祖先会朝着两支发展呢?

下节课讨论。

聆听、思考、做笔记

有的说:

人是进化来的;

人是猴子变来的;

人是从海里来的;

人是自己生出来的;

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等。

神创论、进化论

类人猿的定义、现代类人猿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方式(略)

观察图片、思考

相似处:

可直立(主要是臂行),无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

根本区别:

运动方式的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总结、记笔记

根据图展开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的生殖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受精和胚胎发育

胚胎的发育过程

挂图、写好内容的纸条、胶条、录象

课前预习、分出男女生代表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

由作为物种的人的由来引出个体的人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出示挂图,观察思考,说明分组竞赛的规则,得出正确结论

放录像

学生回答

观察准备小组活动

小组按规则活动

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认真观看

课堂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

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布置课下作业

投影展示

1.向妈妈了解生育自己的过程

2.为妈妈进一份孝心

(P8---P12)

一、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受精

受精卵发育

胎儿分娩

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

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么来的?

你知道父母生养你的过程吗?

新课:

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探讨个体的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请看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挂图

同学们课前做了大量准备,下面听好规则组与组竞赛。

黑板上有4幅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讲台上有写好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的纸条,有胶条,请男女生代表组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纸条贴到相应的位置。

生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现在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认识其结构与功能,但我们知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布的时候,都知道用树叶、兽皮包住露在体外的生殖器官,为此,生殖系统是一个隐秘的器官。

请看录象

请概括一下录象内容?

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父母生的

回答(略)

认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看图、识记结构与功能

按规则活动(活动过程略)

聆听、思考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精子怎样进入卵细胞;

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发生联系;

胎儿的分娩。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思想上有何启发?

课后作业:

1.阅读P13科学技术社会内容,可继续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进行知识总结;

谈感受(略)

定期由组长检查

第三节青春期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

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1.实物投影仪

2.投影片

3.年级学生情况

4.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预习,排练小品

第二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

卵巢、睾丸迅速发育;

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度过青春期

布置作业:

青春期寄语

出示图片资料分析青春期生理方面的变化

根据讨论总结并强调卫生保健

提出问题,引出小品,引导讨论,明确方向。

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及调试方法。

有疑惑要及时与好朋友交流或与家长老师沟通。

聆听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总结得出结论

演小品

讨论,解决疑惑,健健康康度过青春期。

养成良好的生理心理卫生习惯,珍惜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

(P14---17)

投影展示并真情地朗诵:

青春期是人生关键时期,是人生过渡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

在座的同学们有的已经步入了青春期,有的即将步入青春期。

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季、是雨季。

所有关心你的人们会说,你们不要被鲜花陶醉,不要被暴雨打湿,你们要用理智迎接这花季雨季。

理智思考之时是你长大之时。

人来到世界上,要走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把握好每个时期是你一生的成功。

怎样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

投影展示图片资料并出示讨论题(见课本P14)

身体其它方面的变化(学生不好意思讲)由老师讲(略)

在青春期会有那些疑惑?

应该怎么办?

演小品;

每个小品演后适时请同学讨论解答,教师补充(过程略)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

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都很好,尤其是表演小品的同学更为出色。

青春期会有很多疑惑或诱惑,你怎样把握好青春期呢?

我建议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沟通;

我把这几句话送给你们:

如果你想一年受益,你就种花;

如果你想十年受益,你就种树;

如果你想终生受益,你就种理想。

认真倾听并进入新课

观察思考

小组交流:

1. 

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差别:

一般地说,女孩早于男孩

2. 

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男女平均值,因此会与自己有区别。

3. 

通过观察卵巢睾丸发育趋势的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睾丸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显增加,体重也增加,所以,体形也会放发生变化。

《小品一》请假(大意是女生向体育老师请假被批准,男生有意见)

《小品二》上课走神(大意是男生第一次遗精,女生初潮不知如何应对,致使上课好朋友之间传纸条,影响上课)

《小品三》赴约吗?

(大意是一女生接到同班一帅气男生的纸条,约她晚上去看电影,去还是不去?

第四节、计划生育

说出人口剧增给地球造成的压力,说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调查、探究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课前准备;

准备“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资料;

准备一个人一生大约需要从环境交换多少物质的数据;

实物投影仪

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我国不同年代人口的增长趋势

计划生育

探究晚育的意义

播放“世界与人口”栏目录象,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出示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的资料,组织讨论。

出示一个人一生大约从外界需要获取多少化合物的资料,引出所要解决的矛盾,即人口与资源。

启发学生联系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提供图片,让学生总结。

看录象,引起对问题的思考并初步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展示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即家族人口数量变化。

分析资料,进行讨论。

分析资料,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书,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结合学过的生殖发育内容,探讨我国婚姻法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书中资料,运用数学方法探讨解决问题。

看图总结。

(P18——20)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一个家庭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

四、小结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给家庭的是喜悦,可带给社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调查的结果:

一个家庭尚且如此,那么一个国家呢?

甚至全球呢?

请看一个人一生要从外界获取多少物质才能生存?

(资料)

今天全世界人口已突破60亿,我国已超过13亿,这么多的人口需要从外界获取多少物质才能生存?

更何况人类的生存还需要其它的条件,生物圈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与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矛盾,怎么解决?

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是什么?

请看书回答?

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分析:

为什么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能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晚育的意义吗?

指导探究,检查探究的结果。

请展示:

展示图片,请根据图片围绕本节课内容展开想象并表达?

观看录象并思考

感受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生物圈造成的压力。

实物投影展示一个家庭自四十年代至今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

看资料:

按60岁计算:

蛋白质:

克,糖类:

克,脂类:

克,水: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标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从生理上分析(略)

四人一小组,参看书P19—20

A夫妇及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100年后,A的后代有5代。

B夫妇及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后,B的后代有4代。

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5千万;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也是每人生一个,那么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1千万。

少生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美丽幸福的母亲怀抱着健康的孩子,和平鸽自由的飞翔,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安详。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营养物质类别;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

(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学生: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学设计过程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来源广泛。

三、探究活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其它:

水与无机盐

维生素的种类

营养素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

膳食纤维

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每个人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思考:

A.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B.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Ⅳ-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写在图Ⅳ-20的旁边。

讨论: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看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关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自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有能量多少不同。

小组代表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对误差大的进行反思

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是增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积极、踊跃通过“医生看病”的角色扮演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根据角色扮演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P25表1及P26表2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巡视检查,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讨论交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指导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应的占拔指导。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唐鸿倩 

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 

(选自《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

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

肉、蛋、奶、白面……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P21资料分析的表格中。

(学生写出两种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写资料分析中的表格)

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请同学们讨论。

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22页的课文,在书上划出来。

也可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划出重点,举出例子,写在书上。

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讨论,并给予表扬。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

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

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请同学们看教材P23页中的插图,你们小组想知道什么呢?

小组同学通过看插图并讨论后,提出探究的问题。

各个小组的探究问题可能不一样。

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

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让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问题不同,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不同)。

各小组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能否作出假设。

如能,则各小组积极讨论,作出假设。

巡视、指导,纠错。

请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有的用白塑料筒,有的用倒置漏斗,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并外套一层铝箔。

肯定学生的制作及丰富的想象力。

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各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

利用谭前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探究。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当的点拔指导。

教师留下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

生: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教学过程二(第二课时):

唐鸿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