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25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docx

第 1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1 课时

次 数1

教绪论

学章节

教 1、掌握药物分析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学 2、熟悉中国药典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目 3、掌握药物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

标和要求

教1、《药物分析》的课程性质、任务、作用、内容;

2、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重点

教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与内容、药物分析的术语

学难点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

75

用 直播课堂

媒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绪论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通常指由药物经过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药物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它必要的手段与方法来研究化学合成药物和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

(1)与人生命相关性

(2)严格的质量要求性

(3)社会公共福利性

2.基本任务

(1)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经营中的质量考察

(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5)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可控,保障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和合理。

为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于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求服务。

二、药品质量与管理规范

(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

是制药企业指导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

分药品生产厂房、设备、人员、原材料、工艺规程、生产记录、生产控制、产品包装、销售和稳定性等章节。

1988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作为正式法规执行。

1992年,国家卫生部修订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

(2)GLP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oodLaboratoryPractices):

是关于药品非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

操作、记录、报告、监督等一系列行为和实验室条件的规范。

1998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14号局令颁布了《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共九章三十七条。

(3)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SupplyPractices):

主要内容包括药品进、存、销三个环节质量所必备的硬件设施、人员资格及职责、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管理系统等。

1992年3月18日,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GSP),自1992

年10月1日起实行。

2000年4月30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颁布,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2000年版的GSP。

(4)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s):

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凡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均需按此规范执行。

1998年3月2日卫生部颁布了《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试行)》(GCP);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对该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于1999年9月1日

以13号局长令正式颁布并实施。

三、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明确药物分析在药学科学领域中的地位,树立全面的药品质量管理概念。

主要讲述药物分析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研究对象、学习要点、学习方法、课程安排、考核、教材、参考书和教师等介绍。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第一节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

药品质量标准是根据药更要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需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样品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技术法规,是药品生产、供应、使

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第一节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

制订药品标准,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及监督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均

一并达到用药要求,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第二节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目的与意义

药品质量标准通常由药品研究试制单位提出草案,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在批准生产的同时,颁布法定质量标准。

我国已形成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局颁标准》)为主体国家药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法律效力。

(二)药品标准术语

1.凡例:

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凡例”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

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

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2.正文:

是药典的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1)品名;

(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

3.通则:

通则部分记载了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一般鉴别试验、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理化常数、有关滴定法和测定法、一般杂质检查方法、制剂检查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试剂配制法等内容),及指导原则。

4.其他:

(1)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和英文名。

药品的名称应当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一致,药典

未收载的品种,其名称应当使用国家批准的通用名称。

(2)性状1.外观2.溶解度3.物理常数:

药物的物质常数,具有鉴别意义,能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固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pH

(3)鉴别鉴别试验是指用理化方法或生物方法来证明药品的真实性,其主要目的是判断药物的真伪,有时通过鉴别药物也能检查药物的纯度。

(4)检查有效性、均一性、纯度、安全性

(5)含量测定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6)类别类别是按药品的主要作用或主要用途而划分的,剂量项下包括常用的结药方法和成人常用的剂量,毒剧药品应规定极量,注意项下是指主要的禁忌症和副作甩,一般从简。

(7)贮藏药品的贮藏条件

(8)制剂药品的制剂规格

(三)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1)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药品的质量标准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3)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

(4)要根据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的项目,加强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

(四)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

(1)原料药的结构确证。

(2)命名原则。

(3)药物的性状。

(五)药品稳定性试验原则和内容

1.影响因素实验

2.加速实验

3.长期实验

第四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一)药典基本知识

1.中国药典的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用英文表示则为chinesePharmacopoeia,其后以括号注明是哪一年版,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

1953年批准并由卫生部发行了中国药典(1953年版)。

于1957年出版了中国药典(1953年版)第一增补本。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出版了中国药典(1963年版)。

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

1979年10月4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77年版),并于

1980年1月1日起执行。

1977年版药典分一、二两部。

1985年,中国药典(1985年版)于9月出版,

1986年4月起执行。

这版药典分一、二两部。

1987年11月出版中国药典(1985年版)增补本,新增品种23种。

1988年正式出版了中国药典(1985年版)英文版,同年还出版了二部注释选编。

1990年12月3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国药典(1990年版),并自1991年7月1日起执行。

这版药典分一、二两部,并对药品的名称作了适当的修订。

把„作用与用途”和“用法与用量”分别改为“类别”和“剂量”。

另外编著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一书,有关品种的红外光谱图谱收入《药品红外光谱集》另行出版。

2.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有中文索引,以便于使用者检索。

1.美国药典

2.英国药典

3.日本药局方

4.欧洲药典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第五节主要外国药典简介

第六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

1、三级标准:

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2、生产企业:

为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自订内控质量标准

3、医疗单位自制的制剂: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进出口药品:

由口岸药检所按有关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检验。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程序:

取样→外观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操作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

1、取样→少量、代表性、均匀

1/4

2、性状观察:

观色、嗅、味、物理常数→初步判定真伪观察:

色、嗅、味、外观如:

维生素C变黄失效测定:

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等)

3、鉴别

原则:

鉴别方法必须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判别药物真伪

4、检查

杂质检查(纯度检查)→检查所含杂质是否低于最大允许量(不测定准确含量)

5、含量测定

测出含量是否符合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6、填写检验报告书

检验记录:

真实、完整、科学(实验记录)

检验报告:

记录内容,检测结果,结论,处理意见→实验报告

如:

葡萄糖检验:

经检验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规定

处理意见:

可用做口服葡萄糖,不得供制备注射液

第 二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1,3 课时

次 数2

教药物的鉴别实验

学章节

教 1.了解药物鉴别的目的和特点。

学 2.掌握药物鉴别的方法。

目标和要求

教 1、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2、药物的专属性鉴别试验;

学 3、色谱鉴别法;

重点

教1、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2、色谱鉴别法

难点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

用 直播课堂

媒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一、药物鉴别的目的和特点

1、药物鉴别的目的

鉴别定义:

就是依据药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仪器分析或测定物理常数,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鉴别试验仅使用于鉴别药品的真伪

对于原料药还应结合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2、特点

A、为已知物的确证试验 供试品为已知物,鉴别的目的是确证供试品的真伪

B、鉴别试验为个别分析,非系统分析 一般只作一、二或三、四项试验

C、通常采用不同方法鉴别,综合分析

D、鉴别制剂,要注意辅料干扰,鉴别复方制剂,注意各成分干扰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性状(Description)

1.外观

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以及臭、味等性质。

是质量重要表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及疗效.

VB1的描述: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型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干燥品在空气中迅速吸收约4%的水分。

扑米酮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反映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2.溶解度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

如磺胺嘧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在稀盐酸中溶解。

”试验法:

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目视可见的溶质

颗粒或液滴,即视为完全溶解。

3.物理常数

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药品鉴别,反映其纯杂程度。

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

(1)熔点:

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中国药典》要求报告初融和全熔两个温度

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在熔化时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第一法:

测定易碎的固体药品熔点

第二法:

测定不易碎的固体药品(脂肪酸、石蜡等第三法:

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的物质

(2)比旋度

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反映手性药物特性及其纯度的主要指标。

用途:

鉴别药品

纯度检查含量测定

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用 途:

检查纯度测定制剂含量

(3)吸收系数

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质量(g)

(二)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IdentificationTest)二、鉴别试验的项目

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无机药物

有机药物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项目

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有机酸盐、无机酸

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只适用于纯品,混合药物或有干扰时不适用!

1.有机氟化物

无机氟化物+茜素氟蓝+硝酸亚铈 蓝紫色络合物

地塞米松磷酸钠及其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及其注射液、诺氟沙星、醋酸氟轻松、醋酸氟轻可的松等药物都含有氟

例:

氟康唑

【鉴别】

(1)……

(2)……

(3)本品显有机氟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有机酸盐

水杨酸盐、酒石酸盐、苯甲酸盐、乳酸盐、枸橼酸盐

(1)水杨酸盐

①FeCl3反应

②加稀HCl,即析出白色沉淀;分离,沉淀溶于醋酸铵溶液。

例:

水杨酸镁

【鉴别】

(1)……

(2)……

(3)本品的水溶液显镁盐与水杨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酒石酸盐

供试品溶液(中性)+ 氨制硝酸银例:

酒石酸美托洛尔

【鉴别】

(1)……

(2)取本品约0.3g,置洁净的试管中,加水10ml溶解,加硝酸银试液过量,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氨试液恰使沉淀溶解后,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银即游离并附在管的内壁成银镜。

3.芳香第一胺

取供试品约5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l/L亚硝酸钠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发生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等药物均呈此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磺胺嘧啶、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等芳香第一胺药物(橙黄色)

氨苯砜

【鉴别】

(1)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

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阿托品等药物的分子结构,都是由莨菪烷衍生物(又称托烷衍生物)与莨菪酸生成的酯,称为托烷生物碱类。

4.托烷生物碱

Vitali反应

此类生物碱中具有莨菪酸结构,有Vitali反应,显紫色。

例:

氢溴酸山莨菪碱

【鉴别】

(1)本品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2)……

(3)……

5.无机金属盐

(1)钠盐、钾盐、钙盐、钡盐的焰色反应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各离子的特征颜色。

钠离子显鲜黄色,钾离子显紫色,钙离子显砖红色,铜离子显绿色。

例:

氨苄西林钠

【鉴别】

(1)……。

(2)……。

(3)本品显钠盐的火焰反应(附录Ⅲ)

(2)铵盐

测定原理酰胺、内酰胺、磺酰胺、胺类和铵盐等在过量碱作用下水解,受热时放出氨或胺、有氨或胺臭,并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与硝酸亚汞反应析出单质汞。

6.无机酸根

(1)氯化物

鉴别一:

硝酸银反应:

Cl-+AgNO3 AgCl

如供试品为生物碱或其他有机碱的盐酸盐,须先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将析出的沉淀滤过除去,取滤液进行试验。

鉴别二

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发生氯气.

(2)硫酸盐鉴别一:

SO42-+BaCl2 =BaSO4

沉淀在HCl或HNO3中不溶解。

鉴别二:

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鉴别三:

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不生成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3)硝酸盐

鉴别一:

取供试品溶液,加等量硫酸,混合冷却沿壁管加FeSO4试液,使成两液层,界面显棕色鉴别二: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和铜丝,加热即生成红棕色蒸汽。

鉴别三:

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高锰酸钾试液,紫色不应褪去(与亚硝酸盐区别)。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IdentificationTest)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

5

实例1-巴比妥类药物丙二酰脲母核

如巴比妥类药物含有丙二酰脲母核,主要的区别在于5,5一位取代基和2一位取代基的不同:

苯巴比妥含有苯环,司可巴比妥含有双键,硫喷妥钠含有硫原子,可根据这些取代基的性质,采用各自的专属反应进行鉴别。

基本结构:

环戊烷骈多氢菲实例2-甾体激素类药物

又如甾体激素类药物含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主要的结构差别在A环和D环的取代基不同,可利用这

些结构特征进行鉴别确证

一般鉴别试验,区别不同类别的药物。

专属鉴别试验,区别各个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三、鉴别试验的方法

(一)化学鉴别法

化学鉴别法是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生成不同颜色,不同沉淀,放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的方法。

特点:

反应迅速、现象明显

药物+化学试剂—→反应—→不同颜色

—→不同沉淀—→分析—→结论

—→不同气体

—→不同荧光化学鉴别法: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这里对无机药物的鉴别不作叙述,只对有机药物做阐述

(二)光谱鉴别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

紫外区:

含有芳环或共轭双键的药物有特征吸收可见光区:

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的药物有特征吸收

举例:

化装品中的防晒霜中含有吸光物质。

具体方法

A、对比吸收曲线的一致性

按药品质量标准将供试品和对照品用规定溶剂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规定波长区内绘制吸收曲线,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一致:

吸收曲线的峰位、峰形和相对强度一致

举例:

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 规定溶剂—→溶液—→测定吸收曲线—→比较图谱对照品

B、对比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的一致性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 规定溶剂—→溶液—→测定吸收曲线—→比较图谱对照品

λmax Amax

C、对比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波长的一致性

λmax λmin

D、对比最大、最小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

Amax/Amin

举例:

说明解释

2、红外光谱法

有机药物在红外光区有特征吸收

讲解红外吸收的原理简单介绍电子跳跃是红外吸收的主要因数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

方法:

1、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相应的标准红外光谱直接比较,核对 中国药典有专用红外光谱集

2、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对照品的红外光谱比较,核对

讨论:

方法简单,但无法消除不同仪器、不同操作人员造成的差异对照品不容易得到。

3、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spectrophotometry)

利用原子蒸汽可以吸收由该元素作为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供试液溶液在特征谱线处的最大吸收和特征谱线强度减弱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测定供试品指定基团上质子峰的化学位移δ和偶合常数进行药物的鉴别

4、质谱分析法

物质被离子化后,按离子的质荷比大小分离,而实现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晶物质的鉴别

5、比较供试品已知物质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依据:

各衍射线的衍射角(2θ)相对强度

面间距

(三)色谱鉴别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比移值或保留时间)进行的鉴别试验。

采用与对照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并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保留行为和检测结果是否一致来

验证药品的真伪。

TLC法

3. 色谱鉴别法 PC法 (Rf样=Rf对)

HPLC法 (tR样=tR对)

GC法

1.薄层色谱鉴别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

一般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要求供试品与对照品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一致。

同等条件下供试品与对照品的对比;

供试品与对照品等体积混合;

与供试品化学类似结构的样品与对照品的对比;与供试品化学类似结构的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混合;例:

硫酸阿米卡星

【鉴别】

(1)取本品与阿米卡星标准品适量,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溶液-

水(p> 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显色,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相同。

2.GC和HPLC鉴别法

一般规定按供试品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试验。

要求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应一致。

内标法时,要求药物与内标物峰的保留时间比值也应相同。

HPLC实例

四、显微鉴别法

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

(五)生物学法

利用药效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有关技术来鉴定药物品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生化药物及中药的鉴别。

六、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

中药及其制剂

第四节鉴别试验的条件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温度溶液的酸碱度试验时间

干扰成分

鉴别方法的验证

1、专属性(Specificity)

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2、耐用性

指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②化学法和仪器法相结合,每种药品一般选用2~4种方法进行鉴别试验,相互取长补短.

①方法要有一定的专属性、灵敏

性、且便于推广.

③尽可能采用药典中收载的方法.鉴别法小结

鉴别法小结鉴别方法

硫酸阿米卡星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试验:

第 三 (章/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