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27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铸造工序设备操作规程讲解Word格式.docx

1.1.12吊钩转停

1.1.13清理室大门开,吊钩移出清理室;

1.1.14在清理室外卸工件。

1.2设备维护

1.2.1检查抛丸清理室内高锰钢护板、耐磨橡胶板及其它防护胶板,若发现磨损或破裂,应立即更换,以防弹丸击穿室体壁,并飞出室体外伤人。

1.2.2检查抛丸器总成、提升机的涨紧情况,并及时涨紧。

1.2.3检查抛丸器的振动情况,一旦发现设备有较大振动,应立即停止工作。

1.2.4检查抛丸器耐磨件的磨损及叶轮的偏重情况,并更换损件。

1.2.5定期润滑设备所有电机及轴承。

1.2.6定期补充新弹丸,弹丸中不得有块铁、铁丝等块状杂质,确保工件清理质量。

1.3安全操作

1.3.1设备周围撒落地面上的弹丸应及时清扫,以防滑倒伤人。

1.3.2在抛丸器工作时,任何人员都应该远离室体(尤其是抛丸器侧)

1.3.3每一钩工件抛丸清理完毕,都应停足够的时间后,才能开启抛丸室大门。

1.3.4打开抛丸器端盖必须先切断总电源,抛丸器未完全停止转动时,严禁打开端盖。

1.3.5在设备维护检修时,应切断设备的总电源,并挂牌指示。

2、Z145Ⅱ型顶箱震压式造型机操作规程

2.1操作规程

2.1.1用喷嘴清理型板,随后放上砂箱并撒上分型砂,待砂箱内充满型砂后,再用旋塞阀进行震实工作,压实时用手将砂箱顶面堆积型砂刮平,使整个砂箱的型砂能平均分布。

2.1.2向砂箱内补上均匀和足够的能满足压实进砂箱的型砂层,并将转架移到工作位置,再将空气分配阀的手柄移到“压实”位置,压实活塞上升,使砂箱上层的型砂压紧在转架的压平板下,来压实砂箱上层型砂。

2.1.3砂箱中的型砂压实后,将空气分配阀的手柄从“压实”位置移到“停”的位置,压实活塞和砂箱降到原位。

2.1.4推开转架清除附于浇口与砂箱框架上的无用型砂后,将空气分配阀的手柄从“停”位置移到“起模”位置,顶箱杆顶起砂箱,再用手或专用的起重机运走砂箱至下工序点。

2.1.5将空气分配阀手柄从“起模”移到“停”的位置,起模机构下降复原,型板用喷嘴清理,继续下次循环工作。

2.2维护保养

2.2.1机器上的灰尘及型砂经常清除干净,起模油箱内的油池也必须经常保持干净。

2.2.2按润滑的规定要求对机器各部位进行润滑,特别注意震实机构的润滑。

2.2.3各联接螺栓要经常紧固。

2.2.4机器各磨擦部份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并加注新的润滑油脂。

2.3安全操作

2.3.1不熟悉机器操作和安全技术守则的人员不得操纵机器。

2.3.2开车前操作手柄必须放在“停止”位置上,压砂平板应在非工作位置上。

2.3.3每班工作后应关闭总阀,使压缩空气不进入机器。

3、750Kg中频感应电炉操作规程

3.1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劳保工装。

3.2操作人员应了解和熟悉设备的性能,熟悉炉子的电器操作规序;

熟悉炉子水冷系统操作要点,并能对炉子的各个部位进行熟练地操作。

3.3熔炼前,先检查炉子各部位是否正常。

3.3.1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

先启动水泵,打开排污阀,放净管内脏水后关闭此阀,察水压升至0.2Mpa以上。

3.3.2由值班电工检查电器部份是否正常。

3.3.3加油润滑炉体倾转机构,观察是否正常。

3.3.4检查坩埚有无裂纹、蚀坑。

3.3.5清扫炉子平台周围杂物,排除坑内积水。

3.4熔炼时的操作

3.4.1将炉料轻放于坩埚内,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装料,严禁密闭的容器入炉;

严禁带有水汽的炉料入炉,避免产生爆炸和飞溅事故。

3.4.2先启动水泵,待水压升至0.2Mpa后方可开机。

3.4.3电器启动开关操作程序如下:

3.4.4合上电源开关,按控制钮启动,观察仪表是否正常。

3.4.5合上回路开关,将功率调整旋钮反时针旋到最小位置。

按“逆变启动钮“慢调功率旋钮,观察中频频率与中频电压是否变化,伴有中频啸声时说明启动正常。

3.4.6炉前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炉况,并在熔炼过程中适当进行人工捣料,避免“搭蓬”,保证熔炼正常进行。

3.5若停止熔炼,切断电源,需倒尽坩埚内金属液,待感应器和炉体冷却至常温后方可停止供水,并用盖子将炉口盖上。

3.6倾炉出钢前,须先关机(关机操作程序与开机操作程序相反)后方能倾炉出钢(铁)水。

3.7严禁在开机熔炼中,用工具碰及或手触摩感应器和水电缆接头等,以防人体被高压击中。

3.8非电工值班人员或相关人员不准进入电器操作室;

非炉前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不准进入炉前工操作范围。

4、辗轮式混砂机操作规程

4.1本机必须指定专人控制,未径许可,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4.2机器开动前,必须先开动油泵3-5分钟,将润滑油供足后,再启动主电机,空运转部分正常后,再加砂混制,停机时先关闭主电机,再关闭油泵电机。

4.3严禁金属块或其它杂物进入机内。

4.4停机前,将混砂机内的型砂全部卸完,每次下班前都要将机盆内清理干净,注意保持卸砂门的开、启灵活。

4.5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在安全设施安装好以前,不准使用该机,若有人在清理检修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使主电机不能启动。

4.6每次加料量应严格按照混砂机基本参数所规定的数据确定,不行超载运转。

4.7机器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及空运转后,盘内装入600公斤人造石英砂(或粗粒干新砂),并加入15公斤煤油(或柴油)运转8小时,以清除混辗机构和盘内的油污及打磨辗轮和机盆,(并在十字头臂上安装好清壁装置)。

4.8日常维修、保养

4.8.1经常检查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和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4.8.2经常检查各刮板和铸石板等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应调整或更换,用手转动十字并没有,观察各部位的间隙是否合适,即负载运转时,各刮板在不与立柱,内衬圈,铸石护板相互磨擦和碰撞的前提下,其间隙尽量小。

5、木工带锯床操作规程

5.1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机床,操作人员对机床的结构、性能要了解,对各手柄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

5.2开机前检查机床是否正常。

5.3在推料时,用力要均匀,速度不能过快。

5.4锯旧料前要仔细检查木料上是不有金属杂物。

5.5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检查。

6、圆盘锯操作规程

6.1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机床,操作人员对机床的结构、性能要了解,对各手柄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

6.3锯旧料前要仔细检查木料上是不有金属杂物。

6.4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检查。

7、刨木机操作规程

7.1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机床,操作人员对机床的结构、性能要了解,对各手柄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

7.2开机前检查机床是否正常。

7.3锯旧料前要仔细检查木料上是不有金属杂物。

7.4长度低于250mm、厚度小于5mm的木料不能在刨木机上加工。

7.5一次吃刀量不能大于6mm。

7.6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检查。

8、搅拌机操作规程

8.1、使用前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接地良好,移动式电源必须有保护装置,严禁连接线有裸露,开机使用前必须在齿轮箱注油孔内注入机油。

8.2、该机只能正转,严禁逆转使用。

8.3、拌合料的投入量不许超出额定的进料容量,拌合料必须规范,严禁不和符规范的原料进入拌桶内。

8.4、拌合料必须在机器运转时加入,当发生异常情况中途必须停机时,应切断电源,将拌桶内原料用人工取出,否则不准重新启动。

8.5、该设备必须安装在平坦经夯实的地面上,并将其调至水平,以免搅拌机支脚受力不平衡而造成机器事故和影响搅拌质量。

8.6、搅拌机运行时要注意观察传动带是否松动,如发现松动时,可适当调节电机位置,固定螺栓以提高效率。

8.7、设备使用时严禁用手直接伸入拌桶内检验原料是否均匀,可直接从放料仓放料并取样进行检验。

8.8、搅拌机如发生异响,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检查,以免造成机件严重损坏,拌叶磨损至无法调整时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事故。

8.9、工作完毕放完桶内原料,切断电源,清理设备及地面卫生,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9、台车电阻炉操作规程

9.1、电炉的使用条件:

海拔不超过1000米,环境温度在±

5-40℃范围内。

9.2、电炉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电炉及其辅助设备(包括控制仪表等)的结构及其工作特性,同时应了解电器线路的铺设情况。

9.3、装卸工件时必须切断加热器电源,本电炉均已安装连锁保护装置,但应经常检查,以防发生故障。

9.4、电炉炉衬应经常检查,局部炉衬损坏时,应立即更换、修补。

若炉衬严重损坏时,应及时按炉衬图重新进行烘炉。

9.5、经常注意炉内耐热钢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以免损坏电热组件。

9.6、电热组件如经短期使用沿未发生严重烧蚀而折断时,可与电阻带相同材料作为焊条,采用乙炔进行加热焊接。

焊剂采用50%硼砂+50%白石粉末混合而成。

如电阻丝严重腐蚀不能继续使用时,应另行更换。

9.7、使用时应对密封槽内铺设的耐火纤维棉应经常检查,及时加添和更换。

9.8、台车即将完全进入炉衬时,操纵人员应用点动操作按钮,以防台车撞击炉体。

10、2T中频炉设备操作规程

10.1、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10.1.1、主体参数

额定容量2t

额定功率1500KW

额定频率500HZ

额定温度1750℃

感应器电压2600V

熔化效率2.2t/h

10.1.2、冷却水系统参数

冷却水压力0.2~0.3MPa

冷却水进水温度≤35℃

冷却水耗量60t/h

冷却水出口温度≤55℃

10.2、生产前的检查

10.2.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了解中频炉系统设备的结构、性能。

10.2.2、检查液压倾炉装置是否灵活可靠,液压泵是否工作正常,液压油箱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滴漏现象。

10.2.3、仔细检查炉衬、炉口烧损情况,炉衬壁有无裂缝尤其是有无横向裂缝及其它损害状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2.4、检查熔炼时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10.2.5、检查各水压及各水路是否正常,水冷系统是否完好,开、闭式冷却塔水位是否正常,进水压力是否符合标准,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并排除各连接处的渗漏现象。

(电抗器、电容器、倒炉开关、炉体感应圈出水是否正常)

10.2.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10.2.7、检查线圈是否有夹铁、夹杂、漏水、潮湿现象,各进项电压是否正常,观察电压表是否现实660V;

检查主板及逆变的对应显示是否正常。

10.2.8、检查各运转部位是否润滑良好,有无硬磨现象。

10.2.9、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活可靠,配电装置有无异常振动及异常声音。

10.2.10、检查漏炉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气绝缘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10.3、中频电源开机操作程序

10.3.1、开启水泵,检查各支路流水应畅通无阻。

10.3.2、将功率电位器旋至零位。

10.3.3、合断路器开关。

10.3.4、依次将“控制电源”开关搬向“合”的位置,“控制电源指示”灯亮。

中频启动开关搬向“启”的位置,“中频指示”灯亮。

10.3.5、以上动作完成后,缓慢旋动功率电位器,观察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当中频电压表有显示后,说明已经启动,继续旋动功率电位器,调至所需的电压,装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10.4、中频电源关机操作程序

10.4.1、先将功率电位器旋至零位。

10.4.2、按顺序将“中频”开关搬向“停”位置,“控制电源”开关搬向“分”的位置,再分断主供电开关,此时装置完全停止工作。

10.5、熔炼操作

10.5.1、检查无误后,如是冷炉或空炉,必须先加入干净炉料,成份必须符合要求。

10.5.2、炉料要干燥,严禁潮湿料及杂物入炉,加料时应小心操作,不能砸伤炉口炉衬,空心料更应该小心加,防止炉气和铁水喷出飞溅伤人。

10.5.3、开通冷却水,先用100KW功率进行炉料预热。

十几至二十几分钟后,改用高功率熔炼、炉料开始熔化,此时注意冷却水、根据水温和经验进行调整。

10.5.4、熔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衬的烧损情况电源功率表。

检查炉口是否有凝结现象。

炉膛里不准有炉料架空棚料现象,有应及时处理。

10.5.5、在熔炼过程中、金属液体不能溢出,应与炉沿保持50mm的距离。

10.5.6、正确操作炉子液压倾炉系统,倒出金属液体至铁水包。

铁水距离包沿50mm。

10.5.7、出炉后炉内应留有少量铁水,并及时添加新炉料,继续通电熔炼。

10.5.8、每熔炼完一炉后,需有人及时检查炉况,判断炉衬可否继续使用。

一旦发现炉况较差,影响到安全性,应立即停炉。

10.5.9、。

停炉时先停止变频装置工作,冷却水须待炉衬缓慢冷却至室温后方能切断

10.5.10、出完铁水后,立即投入碎料若干,使炉衬自然缓慢冷却

10.5.11、停炉必须停掉电源,清理现场。

10.6、冷却塔操作

10.6.1、冷却塔作为一种重要的冷却设备,它在运转时应专人管理,经常观察工作状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10.6.2、风机运转后打开出水阀,再打开进水阀同时调整水泵流量及进塔水压观察喷头布水状况,布水是否均匀。

10.6.3、经常观察喷头工作状况,如有堵塞或变形应及时更换清洗。

10.6.4、检查减速机是否加油,油位是否在需求位置。

10.6.5、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电流应符合规定,如不符合应调整叶片角度。

10.6.6、冷却塔水质要求使用自来水和清洁水,不宜含油污和杂质。

10.6.7、长期停止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10.6.7.1、冬天因冻结会导致管道破裂,所以应排出循环水,同时排出供水管及阀中的水。

10.6.7.2、应排出集水盘及水箱中的水,并进行内部清扫,应打开排污阀进行排水,直到排尽。

10.6.7.3、松开皮带使之不受不必要的张力。

10.6.7.4、对排气口和塔体加外进行保护。

10.7、中频炉突发事件处理

10.7.1当熔炼过程中中频炉产生报警或漏液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止熔化,保护可控硅逆变管及整流管,倒出已熔化铁水、并用干砂铺盖,防止烤坏炉体。

10.7.2熔炼过程中,突然停水或停电时间又长时,应立即停掉中频电源,开启备用泵或备用水箱及自来水直接引至炉冷却管路,立即向班组长汇报,恢复供电供水后恢复熔炼。

10.7.3、熔炼过程中挂料的处理。

10.7.3.1、熔炼过程中要仔细加料,注意观察炉况,以免产生挂料现象。

10.7.3.2挂料下熔池内熔融金属温度过高,可使炉衬快速烧蚀,并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10.7.3.3、出现挂料后,应减少电源功率为保温功率的25%即可,以防熔融金属过热。

7.3.4、此时须倾斜炉体,使熔融金属与挂料接触,并使其溶化掉一个孔洞。

10.7.3.5、转动炉体使其返回到直立位置,通过孔洞加料,使熔融金属与挂料接触并使之溶化。

注意:

进行此步骤时不要使熔融金属过热。

11、消失模设备操作规程

11.1、消失模铸造设备

消失模铸造设备分为振实系统设备、负压系统设备和砂处理系统设备。

11.2、生产前的检查

11.2.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了解消失模铸造设备的结构、性能。

11.2.2、检查砂箱气密性。

11.2.3、检查成组的振动电机是否处于同时工作状态。

(振实台上成组的电机和筛分输送机上成组的电机是否同时正常工作。

11.2.4、检查设备上各气缸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漏气现象。

11.2.5、检查各气管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漏气现象。

11.2.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压力表、负压表和数显调控表是否正常。

11.2.7、检查各设备中水位是否处于正常值。

(负压系统、除尘器和冷却水池中水位是否正常。

11.2.8、检查各运转部位是否润滑良好,有无硬磨现象。

11.2.9、检查各运输部位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松弛现象。

(链式提升机、带式提升机和皮带输送机连接是否正常。

11.2.10、检查链式提升机和带式提升机的凹槽内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应将积水抽干再运行设备。

11.2.11、检查除尘器和二次筛分机内灰尘是否堆积,如有堆积应及时清理掉。

11.3、设备操作流程

11.3.1、振实台操作流程

11.3.1.1、开启除尘器和雨淋加砂器下方的除尘阀,关闭其余所有除尘阀。

11.3.1.2、合上振实台电源。

11.3.1.3、将砂箱放在振实台上,按下“夹紧启动”按钮,把砂箱固定在震实台上。

11.3.1.4、按“前进”和“后退”按钮控制振实台前后移动。

11.3.1.5、把砂箱移到雨淋加砂器正下方,按“加砂启动”按钮向砂箱加入一定量的底砂。

11.3.1.6、将型砂振实。

、工频运行:

将“X向工频/变频”和“Y向工频/变频”开关调到工频振动方式,按“X向启动”、“Y向启动”和“Z向启动”按钮分别启动X向振动、Y向振动和Z向振动。

根据工件结构选择振动方向。

按“X向停止”、“Y向停止”和“Z向停止”按钮振动停止。

、变频运行:

将“X向工频/变频”和“Y向工频/变频”开关调到变频振动方式,按“振动启动”按钮则X向和Y向开始变频振动。

如不需对X向或对Y向变频振动则把“X向工频/变频”或“Y向工频/变频”开关调到关闭状态。

11.3.1.7、将准备好的泡沫模样放入砂箱,逐层加砂振实。

加砂后注意用工具把型砂刮平后再振实,以避免振动损坏模样。

11.3.1.8、装砂完成后在砂箱顶部覆盖一层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再覆盖一层10mm左右厚的型砂。

注意保持薄膜完整性,如有损坏应重新用好的薄膜覆盖。

11.3.1.9、移动振实台到天车能调运的位置,按“夹紧停止”按钮松开砂箱,把砂箱吊往浇注区。

砂箱要缓慢吊起,避免碰撞振实台。

11.3.2、负压系统操作流程

11.3.2.1、负压在浇注前2-5分钟开启。

11.3.2.2、按“启动”按钮启动真空泵。

启动前注意将其中一个空闲的分压端口调到畅通状态。

11.3.2.3、在抽负压过程中,必须保证砂箱各处处于密封状态。

11.3.2.4、真空泵启动后,等到“启动”按钮变成绿色后再调节负压。

11.3.2.5、调节各空闲分压端口的通口大小,将负压表上负压值调到需要的负压。

如所有分压端口都关闭了仍不能达到要求的负压度则检查连接砂箱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有漏气用一小块薄膜覆盖漏气口即可。

11.3.2.6、浇注过程中保持负压度。

13.3.2.7、如浇注过程中出现砂箱漏气,导致金属液流向分压器,应立刻关闭连接砂箱的分压端口,然后停止真空泵。

11.3.2.8、浇注完成后保持负压度一段时间后按“停止”按钮停止真空泵。

停止前必须将其中一个空闲分压端口调到畅通状态,使负压归零。

11.3.3、砂处理系统操作流程

11.3.3.1、合上断路器,检查温控器显示是否正常,检查各指示灯的工作是否正常。

11.3.3.2、开机后进入主画面。

11.3.3.3、自动运行模式:

、将除尘阀全部开启(包括带式提升机除尘阀、磁选风选除尘阀、链式提升机除尘阀、筛分输送机除尘阀、料仓除尘阀和卧式冷却机除尘阀。

)如雨淋加砂未使用则将雨淋加砂下方除尘阀关闭。

、点击旋钮到“ON”,进入自动状态运行。

、点击“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自动顺序启动。

、设备启动顺序:

料位检测→除尘器→输送机→带式提升机→卧式冷却机、卧冷风机、循环水泵→磁选风选机→链式提升机→筛分输送机、筛分风机→定位阀→插板阀。

、点击“参数设置”按钮里的“输送机上砂A/B”按钮可以选择型砂进入A料仓还是B料仓。

、点击“停止”按钮,设备自动顺序停止。

11.3.3.4、手动运行模式

、点击旋钮到“OFF”,进入手动状态。

、点击“运行模式”按钮进入设备启停画面。

、点击“下一页”、“上一页”进行画面切换,点击“主画面”进入开机的主界面。

、待机状态下未运行的设备均为灰色,运行后变为蓝色。

直观的能观察到哪些设备是运行的哪些是停止的。

、点击某设备该设备启动,再次点击该设备停止。

、用手依次点击启动设备,所有设备变蓝色后启动成功。

各设备启动应有5-10秒间隔时间。

、待落砂完成后,依次点击关闭设备。

所有设备变成灰色后关闭成功。

各设备停止应有30秒左右间隔时间,以便型砂完全输送至料仓。

、停机顺序:

定位阀→插板阀→筛分机输送机、筛分风机→链式提升机→磁选风选机→卧式冷却机、卧冷风机、循环水泵→带式提升机→输送机→除尘器→料位检测。

11.4、突发事件处理

11.4.1、当除尘系统运行发生报警时,立即按配电柜右上方的急停按钮停止设备运转,然后点击主页面上的“故障报警”按钮查看报警原因,针对原因排除故障。

11.4.2、当浇注过程中出现砂箱漏气,导致金属液流向分压器,应立刻关闭连接砂箱的分压端口,然后停止真空泵。

11.4.3、雨淋加砂过程中,若雨淋加砂气缸突然坏掉或者气管损坏导致加砂无法停止,应立即找一根铁棍通过气缸连接口强行撬动加砂器关闭加砂。

12、行车操作规程

12.1行车属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2行车工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各手柄的性能及用途,以及熟悉“十不吊”原则和挂物工作人员的手语。

12.3检查、调整、清扫行车。

发生异常情况必须切断行车滑线电源,挂上“警示牌”,必要时应设专人监护,并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护。

12.4行车必须保持良好的润滑。

手动润滑部位,每周必须加足润滑油,密封应良好,无泄漏。

12.5行车工在每班工作前要检查各手柄是否灵敏可靠,各限位器是否灵敏,在吊装物体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不能超负荷吊装。

12.6做好平时经常性的维修工作。

大车、小车、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