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281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通过各种途径。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取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四、课后拓展。

尝试用没有运用过的方法来表现瓜果。

课题三:

瓜果的想像

1、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能掌握切挖、拼接、组合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作品。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大胆参与和积极创作的兴趣。

课件《瓜果也美丽》、视频展示台。

学生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刀、水彩等绘画工具。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状、色彩进行充分的想像、能巧妙地运用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进行制作。

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胆地想像。

1、播放课件故事。

提问:

看到刚才的动画故事,你能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2、引导学生说出:

瓜果的想像可以有添加、切割、拼接的方法来造型。

1、谁是最佳设计师。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

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方法。

2、大家齐动手来设计。

动动手、说一说、做一做。

3、学生自己设计交流作品。

三、作品展示。

议一议,你最欣赏谁的作品。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作品中的新方法、重点介绍有创意,别具匠心、与众不同的新颖作品。

课题四:

冷色与暧色

1、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到冷暧色的调的装饰美。

2、让学生初步认识并能理解冷色和暧色。

能用水粉调出较冷、冷和较暖、暖的色彩。

教学课件和色环、图片、水粉、画笔等。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的色调及其装饰美。

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一、创设情境、观察准暖色。

1、课件展示从日出到月夜变化。

问:

日出的色彩与月光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色彩的本身有温度的差别吗?

为什么你会感受到冷暖呢?

说明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的联想的结果。

3、引入课题。

二、冷暖色的认识。

1、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

出示图片:

由哪些色彩组成。

2、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

3、试着用画笔来画一画冷暖色。

4、举例说明自然中和生活中的冷暖色。

三、冷暖色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紫色的花,变换背景,说明冷暖是相对的。

在相互对比中产生冷暖关系。

2、绿色和黄色、蓝色的比较。

四、欣赏生活中的用冷暖装饰的图片。

五、作业练习。

你能用水粉色调节器出冷、较冷、暖和较暖的色彩吗?

六、总结欣赏。

课题五:

冷暖色调的画。

1、复习冷暖色的知识,培养色彩美感意识。

2、正确运用冷暖色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3、欣赏冷暖色的画,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图片、绘画工具。

如何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来表现不同的色调的画面。

复习上节课冷暖色的知识,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冷暖色块,让学生抢答。

1、引导学生欣赏冷色调为主的风景画。

让学生说说冷色调画面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画和学生作品。

让学生从画面的表现内容,色彩、使用的绘画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3、提示学生用冷色画一棵树。

三、学生作业,教师相机指导。

四、小结欣赏学生的作业。

让学生自评、互评、自己说说自己的作品的特点。

课题六:

纸版画

1、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

绘画工具和剪刀、色彩等等。

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的潜能。

一、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的作品。

二、介绍版画的方法。

1、什么是版画。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版画,版画有什么特点?

2、介绍版画的表现方法。

拼贴法:

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的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

实物拼贴法:

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

拼贴的材料不同,表现肌理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

刻线法:

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下产生阴刻的效果。

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

3、感受纸版画的材料。

4、引导学生讨论,好的版画作品要达到哪些标准。

三、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动手制作。

相机指导学生制作。

四、学生自我总结,课外拓展。

课题七:

藏书票

1、通过欣赏藏书票作品,了解藏书票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

2、尝试用纸版画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藏书票的作品。

3、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图片、绘画工具等。

学习制作藏书票,要有简洁、精美的画面效果。

制作底版时,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书。

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

什么是藏书票?

藏书票有多大?

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在制作底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画面要简洁大方。

2、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3、票面的形式要多样,长、方、圆形都可以。

三、尝试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藏书票底版。

四、拓印阶段。

因地制宜地选取拓印方法。

五、总结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题八:

奇怪的梦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像,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的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绘画工具,图片。

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

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创设梦的情境,让学生从图片加上音乐和自己的幻想进入梦境。

二、回忆表述梦。

讨论:

你曾经做过哪些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表述:

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

三、欣赏作品。

欣赏大师和同学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梦的独特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

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和色彩上讨论。

四、构思创作。

1、梦的构图。

2、梦的色彩。

五、学生绘画。

用创新的思维,画出最奇异的梦吧。

六、课堂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

结合学生自己的讲述的创作意图。

课题九:

迷人的游乐场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娱乐设施,掌握各种娱乐设施的外形特征。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3、巩固各种绘画的方法,学会用适当的绘画方法来表现物体。

表现游乐声景色和活动的氛围。

各种娱乐设施和人物的表现

1、播放游乐场的录像。

2、你去过游乐场吗。

那儿有哪些娱乐设施?

哪些娱乐是你感兴趣的?

1、分小组讨论。

谈谈自己在游乐场哪些最深刻,最难忘的一件事。

2、描述游乐场。

激发表现力。

3、用笔来表现游乐场的场景。

三、学生各自创作,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讲评,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题十:

下雨喽

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准备一些雨中的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1、音乐声中,播放下雨的场景。

让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

2、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1、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来表演人或动物在雨中的不同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三、情感互动。

1、分小组表演雨中的即景。

2、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对作品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自评、互评、师点评相结合。

课题十一:

近大远小

1、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以及回忆往日的生活经验,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出近大远小的现象,从而理解透视的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或上下的关系的作品。

3、在理解近大远小的这一透视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课前收集一些有明显的透视的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等。

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并结合生活实践举例,理解性地说出生活中的这一现象。

画现能否表现出前后或上下的关系。

描壕远近物体时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色彩知识,(近处色彩鲜艳,笔触强烈些,远处色彩灰暗,笔触柔和、概括些)。

室内活动。

1、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欣赏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透视的效果,打开学生思维,能初步联想,挖掘出生活的经验。

2、欣赏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使生活经验及感知逐步清晰起来。

1、发现。

室外活动。

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

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的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

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

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了。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图片和影像资料。

问题: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

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

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

远处的物体看上去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

5、表现近大远小的在绘画中。

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

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柔和些。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

让学生自评、互评。

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描述同学的作品。

课题十二:

厨房

1、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有所了解。

2、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的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热爱生活。

各类厨房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观察学校、家庭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

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合理性。

一、直接引入。

你家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与大家说说吗?

1、欣赏图片。

电脑展示不同风格的厨房照片,让学生欣赏。

找出这几幅图的不同之处。

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

你家的厨房是哪一种风格?

2、播放视频资料。

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3、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食堂的厨房去写生。

注意画面的布局安排、餐具的取舍等。

三、作业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

课题十三:

我干家务活

1、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神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的美联社的欲望。

2、初步了解形体结构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有关做家务的录像、图片资料等。

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出来。

线条的灵活运用。

一、谈话引入。

你做过家务吗?

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1、闭上眼睛思考下:

你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

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情景吗?

2、看电脑上出示的做家务的视频录像和图片资料等。

3、你愿意把你的做家务的场景通过手中的笔画出来吗?

4、我们一些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来的。

欣赏书上的图片和范画。

5、学生自己动笔画,教师指导。

三、作业展示和教师点评。

课后拓展。

课题十四:

吹气投篮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

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

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

分小组体验成功的高乐。

课题十五:

字的联想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一些范作图片。

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游戏引入新课。

猜字谜。

目、面、耳、象。

(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

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

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

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

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

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

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

这个什么字。

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

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四、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课题十六:

版面设计

1、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的方法。

2、学会运用综合的材料结合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鲜明的个性的版面。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综合的材料结合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鲜明的个性的版面。

一、欣赏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班级和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配合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了解板报在社会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揭题。

1、欣赏讨论。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内容。

2、请学生为班级的黑报设计一个小样。

3、分小组进行设计。

三、作品展评。

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课题十七:

标志

1、通过欣赏、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2、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察,制作,体验设计的乐趣。

图片,绘画工具。

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一、导入新课。

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标志,说出它们的名字、形象以及含义。

1、教师介绍标志的起源。

丰富的生活情景和历史资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新课的同时渗透了民族文化。

2、欣赏讨论。

欣赏国内外的优秀的一些标志设计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密切联系的标志来展示。

3、交流归纳。

结合本课本上有的标志,归纳出标志的种类。

商标标志和公共标志。

文字标志、图形标志、综合标志、抽象标志、进而归纳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作业完成。

拓展学生的思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选择有兴趣的题材来创作。

四、分小组讨论,评析学生的作品。

课题十八:

包的世界

1、认识和了解各种各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一款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图片。

绘画工具

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包的设计新颖有趣。

一、欣赏与观察。

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包。

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造型和材质特点的。

二、分类与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角度了解包的世界。

三、鼓励表现。

画出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式,或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不妨写下你的设计构想。

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相互赠送,交流。

课题十九:

能干的脚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

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各种脚的图片资料

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

一、组织教学。

讨论引入:

人的脚有什么用。

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

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游戏:

用脚拿笔写字。

四、教学脚的重点。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课后拓展,多观察,多画速写。

课题二十:

美丽的鞋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图片和绘画工具。

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

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一:

我也能做鞋

1、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来。

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奇特的鞋。

一、故事导入。

由《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鞋。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鞋,鞋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鞋。

1、欣赏讨论鞋。

我们一起来欣赏鞋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这些鞋的造型,了解它的特点和装饰的纹样。

2、分析创作。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

3、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课题二十二:

鞋的联想

1、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由地选择多种材料和绘画媒体,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3、了解、欣赏鞋的变迁,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对大量的鞋的图片及鞋的联想作品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本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引导启发学生如何以鞋为载体,依据鞋的外形来设计新形象。

一、导入新课。

由绕口令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