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85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Word下载.docx

2.1钛钢复合板材料必须满足《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的要求。

2.2用于制造的所有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必须提供材料合格证。

3洁净厂房

3.1钛设备的焊接和组装必须在一个空气中不含铁离子的厂房或封闭空间中进行。

高度抛光和无污染的铁制工具可以使用。

3.2在进行任何钛材的焊接前,必须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中规定的菲奥琳试验对周围空气进行无铁离子污染检测。

洁净厂房内保持无铁离子、过滤干净的微正压空气。

3.3钛设备制造人员必须穿着适宜的防护用服(包括衣服,鞋等),以避免污染。

所有的防护用品应保存在洁净厂房内。

4加热前的清洁和检测

4.1清洁

钛在被加热前,必须对钛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所有的表面污染物。

详见《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

4.2铁离子污染检测

4.2.1零部件在焊接或加热到370°

C以上前必须首先进行清洁,然后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的铁离子检测试验证明没有铁离子污染。

4.2.2必须记录铁离子试验的结果,并作为质量控制文件的一部分。

5材料保护

5.1钛或钛钢复合材料必须保存在洁净的条件下,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

钛、钛钢复合板在使用前应放置在空地中干净的木制支撑(不得含有钉子)上并覆盖保护膜。

5.2所有制造和运输的设备(例如:

辊子,搬运夹具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

毛刺,刻痕或其它表面缺陷可能损坏或者污染复层的地方应进行局部打磨和抛光处理。

必要时,设备表面在使用期间应进行覆盖以避免钛表面的损坏或污染。

5.3钛表面应使用保护垫或其它防飞溅物品以避免焊接过程中飞溅对钛表面的损坏。

5.4如果发生了金属污染或者表面损坏或划伤,污染物必须使用不含铁离子的氧化铝或金刚砂砂纸打磨去除。

钛的氧化保护膜应使用阳极化处理进行恢复。

6钛钢复合板和其它材料的切割

6.1钛钢复合板的切割可以是机械切割或者是得到认可的热切割方式(制造厂应事先提交热切割规程)。

当使用热切割时,切割必须从钛侧开始。

为了保证切割能得到最终尺寸,应为去除热影响物预留足够的尺寸裕量。

制造厂提交的热切割规程应充分考虑保护复层表面和机械切削量。

6.2制造厂应保证在采用得到认可的热切割方式时整个操作过程中对所有表面进行防污染保护。

6.3复层表面机加工后,被加工复层应该进渗透检测和用同一个探头在成直角的两个方向上100%超声波检测以确保没有分离和表面下缺陷。

7焊接坡口准备

7.1在机加工钛复合层前,应完成对基层的焊接坡口加工。

7.2所有的基层和钛复合层的焊接坡口准备规程必须得到合同方的认可。

8筒节和封头的成型

8.1成型必须保证复层和基层的结合不受影响。

8.2如果不能用一块整板加工成型封头,可以使用球冠加分瓣的结构。

应该使用最经济的分瓣数和最短的焊缝长度。

8.3封头成形后,应对所有表面进行超声波检测。

尤其需要注意过渡区。

8.4整个过渡区及封头直边段应在内部进行渗透检测,在外部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

测。

8.5上述要求适用于所有的冷成型、温成型封头。

8.6成形规程必须包括在最终资料中。

9组装

9.1容器内部施工

9.1.1在需要进入容器内部施工时,应确保在每一个出入口前有一片洁净区域。

洁净区域可以通过在每一个人孔前铺设木地板或者是塑胶地板来实现。

9.1.2人孔应使用临时的非金属衬里保护,防止损坏人孔和人孔法兰的表面。

9.1.3如果需要在容器内部搭建脚手架,脚手架必须是铝合金的,端部加橡胶套以避免脚手架和容器表面的直接接触和过大的点接触载荷。

9.1.4应该使用没有钢板加强的厚木板。

如果一定要使用钢板加强的厚木板,端部必须用布或者其它非金属材料包裹以避免其直接接触到容器表面。

9.1.5人员进入容器必须穿着专用的软底鞋或套鞋,以避免夹带其他金属进入容器。

人员一旦从容器里出来,必须马上脱掉专用的软底鞋和套鞋。

专用的软底鞋或套鞋可以考虑使用没有金属突出的布底或橡胶底鞋。

设置专用的软底鞋和套鞋时,应首先考虑进入容器内部的安全性。

9.1.6任何时候都要确保全面的洁净。

9.1.7当在容器上或容器内部施工时,应采用所有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避免钢、铁、或者其它金属设备(包括不锈钢、铜合金或铝合金)对容器表面的损坏。

9.2制造偏差

9.2.1复合板对口错边量禁止超过复层厚度的一半,除非限止在更小的数值内。

9.2.2必须尽可能减小接管的收缩。

在装配钛衬里前必须进行测量。

如果必要,可以采用机加工进行矫正。

9.3复层的连续性

9.3.1容器衬里

9.3.1.1主焊缝和接管上,复层的开槽可以使用经退火处理的铜垫板来填充。

铜垫板必须使用银钎焊焊接到基层金属上。

钛贴板条必须覆盖所有的铜垫板,而且钛贴板条必须两侧都连续角焊到钛复合层上。

为了保证和钛复合层的良好贴合,钛贴板和钛复合层应有适当的重叠。

制造厂必须提供关于垫板填充的细节和吻合方法供确认。

9.3.1.2在T形焊接接头处,应使用特殊机加工和冲压的钛复盖板。

钛复盖板应覆盖

接头处没有复层的部分,并且覆盖相交的钛贴板条部分和邻近的钛复合层。

钛复盖板应该与所有的钛表面有良好的贴合,以减小隆起和使全部焊缝可以承受载荷。

冲压成形的钛复盖板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和缺陷检测。

9.3.1.3连续角焊缝应采用多道焊。

最终表面应光滑,并且平滑过渡到相邻的钛复合层表面。

角焊缝应呈银色或非常浅的金黄色。

禁止焊后打磨。

9.3.1.4用于焊接钛贴条的保护气孔应设置在碳钢壳体处。

制造厂应根据每条焊缝的保护气体用量设置充气孔的数量和位置。

每一段必须有两个放空口,使用¼

”NPT的锻件碳钢堵头连续焊接到容器外表面。

堵头的最小等级是3000psi。

放空口应配置伸出保温层50mm长的检验管。

用于接管的放空口堵头,应考虑避免与法兰螺栓发生干涉。

填充垫板上应有合适的开槽,以利于惰性气体的流动。

焊接到复层的内件和焊缝的距离至少应为容器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50mm,包括垫板的焊缝。

在附件焊接前,应对附件及其周边100mm进行超声波检测。

在焊接后,附件周边100mm范围再次做超声波检测。

9.3.2接管衬里

9.3.2.1松衬里

9.3.2.1.1接管应使用预成型的与钢制元件相吻合的钛短节作为衬里。

吻合接管轮廓的马鞍形盖板同时应吻合容器内壁。

衬里应整件冲压成型,而且应与管口内壁很好的贴合。

不允许在衬里上进行堆焊。

盖板的外缘应覆盖一定的筒体复层以确保和复层完全接触。

最小的重叠宽度为50mm。

应确保盖板所有的点都有支撑。

禁止在管口壁上进行堆焊。

对于内径有公差要求的接管,在衬里安装就位前,要对公差进行检查,以确保内衬与接管吻合后内径的公差要求,衬里安装就位后,不允许对内衬进行再加工。

9.3.2.1.2用于垫片密封面的钛密封面板应在垫片外径以外固定在法兰上。

在法兰密封面板的外围使用纯银焊丝的银钎焊焊接到钢制法兰上。

密封面板不允许拼焊,最小厚度为6mm。

9.3.2.1.3衬里应能承受全真空工况。

9.3.2.1.4衬里应满足本规定中第11.4和11.5条的热处理要求。

9.3.2.1.5在接管衬面的背面应设置足够的检漏孔以提供保护衬里焊缝背面的惰性气体通道。

9.4人孔盖和盲法兰

9.3.1.3可以从经济性出发,选择使用纯钛或者钛复合板制造,也可以使用面板附着在背板

上的方法。

9.5内件

所有的附件焊缝应平滑,不得有凹坑,

10钛焊接

10.1通用要求

在制造工作开始前,制造厂应提供接头焊接坡口准备工艺,焊接工艺和焊材要求供确认。

10.2焊接工艺

10.2.1应确保钛材不被铁离子污染。

10.2.2所有的钛焊接应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

使用高纯度的焊接级保护气体(氩气)在焊枪和垫板背面等地方作为保护气体以保护钛材在370°

C以上不被空气污染。

10.2.3基层焊接时热输入量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在钛-钢的界面上产生易开裂的金属化合物。

10.2.4在焊接坡口的边缘,钛复层应被剥离至少5mm,剥离方法应经批准。

10.2.5在焊接前,所有的焊接表面应使用钛丝刷或者其它被认可的方法打磨到光亮的光洁度和清洁。

小型的工件可以使用喷砂。

10.2.6不能通过人孔或大接管的分离工件,必须在制造前,置于容器内。

应事先进行洁净和铁离子污染试验。

10.2.7清洁干净的表面应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进行铁离子检验。

10.2.8没有检验员的许可,不得对焊缝进行清理和打磨。

11热处理

11.1所有设备都要进行消除应力焊后热处理(不考虑厚度)。

在热处理过程中,最大加热和冷却速度不能超过100°

C/小时。

恒温温度应该在545°

C和565°

C之间。

保温时间根据容器厚度按标准规范确定,最少不能少于2小时。

11.2容器热处理应在所有碳钢部分焊接完成后钛层盖板焊接前进行。

热处理前,所有的钛表面应该进行清洁和铁离子污染检测。

加热炉必须清洁,空气必须进行铁离子污染检测。

11.3适合数量的温度计按事先规定的位置布置在容器的外侧和内侧。

容器壁厚较厚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测温点。

11.4在焊接到装配位置前,所有加工成形的钛工件包括接管的衬里和纯钛接管应该在545~565°

C下进行一小时的消除应力热处理。

11.5对于无法通过人孔的大接管衬里,应在焊接封闭焊缝前将它们放置于容器内部。

它们要经受两次热处理,应更关注它们的贴合质量。

11.6热处理应在电加热炉或燃气炉中进行,应保持炉内清洁的空气环境(弱氧化性)不得有火焰直接烧烤。

在热处理前,工件应采用被认可的溶液或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溶液(30%HNO3,3%HF)进行清洗(温度为40°

C~65°

C),随后用饮用水清洗。

热处理后,工件应进行铁离子污染检测。

11.7热处理工艺和温度记录图表应包含在最终资料中。

12射线检测和检验

12.1碳钢主焊缝

所有的壳体焊缝和主焊缝应该进行100%射线检测,且该焊缝在钛板表面覆盖垫板前,应进行超声波检测。

合格标准按相关标准的要求。

12.2钛焊缝

12.2.1预制工件

所有预制管,接管衬里和盖板条的对接焊缝都应进行100%射线检测。

12.2.2焊缝外形及其表面

需进行射线检测的对接焊缝表面及外形应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进行检查。

对于影响射线检测的焊缝应打磨成平滑过渡。

12.2.3焊缝标记

为射线检测的识别,焊缝周围应该做上标记,以识别其在容器上的相应位置。

在射线检测合格前,应保证标记是可识别的。

12.2.4钛焊缝的目测和无损检测要求

焊后未清理焊缝的情况下,通过目测或其它无损检测检测,发现任何下列缺陷,应该否决焊缝:

1)焊缝呈现完全或接近完全蓝色,或者呈现深色。

(注只有亮银色和金黄色是可以被接受的)。

2)打磨或未打磨过的焊缝厚度小于订单或图纸规定的零件厚度。

3)焊缝余高超过3mm和母材厚度二者中的较小者。

4)任何形式的咬边

5)焊趾焊瘤

6)明显划痕

7)根部弧坑超过1.5mm或25%接管壁厚或管口衬里厚度中的最小者;

弧坑导致焊缝总体厚度小于板材厚度。

8)焊根、中间焊道和最后焊道的未焊透

9)任何尺寸的裂纹

10)超出标准规定的允许存在的气孔

13试验

13.1初步水压试验

13.1.1在完成钛复合层前(见9.3节),容器应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13.1.2如果初步水压试验合格,进行后续制造工作前,应确保容器干燥。

为了确保复层没有剥离现象,对所有焊缝处复层的边缘应该进行着色渗透检测。

13.1.3应清除所有的铁锈,保持钛表面的清洁。

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铁离子污染检测确认没有铁离子污染。

13.2最终水压试验

13.2.1在贴条、盖板、接管内衬等钛层全部焊接完毕后,进行最终水压试验前,应完成如下检验:

(a)在清除所有表面缺陷后,对所有的钛焊缝表面进行渗透检测。

着色剂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并于24小时后去除着色剂,显影。

应使用色差强烈的白色显影剂。

(b)从钛垫板和接管衬里的背面试漏孔充入0.3kg/cm2的空气或氩气,用肥皂水检查焊缝是否有泄漏。

(c)钛焊缝应从容器内部进行氦检漏试验。

氦检漏试验压力取设计压力二分之一和0.7kg/cm2中的小者。

在检漏孔使用质谱仪或类似仪器进行检漏。

在氦检漏过程中,应保证通风,避免试验气体的聚集。

仪器的灵敏度应设置为10-6cc/sec。

如发现泄漏或者缺陷,应按照经认可的制造程序进行修补并重新进行试验。

13.2.2水压试验应按设计标准进行。

压力按固定速率提高,升压过程不得少于四个小时。

13.2.3水压试验后排净水,并将容器内壁擦干。

所有的钛衬里和钛垫板应进行渗透检测。

13.2.4最终水压试验后应进行热气循环试验。

13.2.5如果常规的清洗不能满足要求可以使用酸洗。

13.3热气循环试验

13.3.1在进行热气循环试验前,所有的钛表面应进行铁离子污染检测。

13.3.2容器应根据设计压力安装适合的压力表,压力安全阀。

容器应安装至少六个温度计,其中至少两个温度计置于容器内部。

容器应密封,并在常压用干氮气或干纯空气进行置换。

容器应置于炉中加热,从常温加热到设计温度,加温速率不能超过40º

在升温过程中,容器应处于放空状态。

当容器壁温达到设计温度时,对容器按固定速率进行加压直至设计压力,加压过程不得少于2小时。

注:

加热最高温度可以控制在比设计温度低20º

C,压力最高值可以控制在比设计压力低0.2MPa.

当容器达到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后,保温保压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后,炉温以小于40º

C/小时降至常温。

在降温过程中,容器内应保持设计压力。

当容器和炉冷却后,容器压力进行释放。

重复上述过程一次。

13.4试验后的规程

在热气循环后,应进行如下步骤:

(a)容器内部进行氦检漏试验。

任何泄漏都是不能接受的,若发现泄露,则应进行修补并重新进行热气循环试验。

(b)对所有的复层包括附件进行超声波检测。

(c)对所有的钛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渗透检测。

(d)对所有的钛表面进行铁离子污染检测。

14成品清洁

所有的制造、热处理和检验完成后,容器应彻底清洁,保证容器内部没有氧化皮、焊渣、灰尘和其它金属屑。

容器表面没有焊缝飞溅物,油脂,油漆和其它污染物。

在设备运输发货的密封前,设备内部应彻底清洁。

运输前,钛容器的内壁、接管及内伸管,换热器管板表面应使硝酸/氰氟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后对所有的钛表面进行全面的铁离子污染检测。

15阳极化处理

酸洗及铁离子污染检测后,按照《钛材阳极化处理规定》(T-EQ010218C-2006)进行阳极化处理。

16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16.1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采用强度焊加贴胀的方式。

焊接前,轻胀管子以使管子与管孔同心,焊接后再胀接管子。

禁止使用机械胀接方法。

16.2焊接至少应为2层,起弧点和结束点应错开,焊角高度至少与管子壁厚相等。

16.3管子穿入管孔时,要注意防止在焊缝边缘处产生铁离子污染。

管子组装前,要按照《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要求对钛表面进行铁离子检测试验。

16.4焊接前,要按照《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对焊接环境进行菲奥琳试验。

16.5焊接试验及检验

16.5.1在胀管前及胀管后,要对焊缝进行着色渗透检验。

16.5.2在完成焊接和胀接后,在换热器壳程筒体内通入氦气进行泄露试验,试验压力为0.1倍设计压力和0.1MPa的较小值,用灵敏度应设置为10-6cc/sec的质谱仪或类似仪器对焊缝进行检漏,任何泄露都不被接受。

16.5.3其它检验、试验按照相关规定和(或)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17设备保护

容器外表面应该进行清洁,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在运输和现场保存过程中机械破坏和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