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87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学习生字

(一)芙蓉洛单砚乾坤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

(2)认识多音字

单chá

n单于dān单位单个

(3)我会写

芙蓉洛壶雁砚乾坤 

(4)识字方法

壶字源识字法

加一加:

减一减:

(5)指导书写

壶上边不要写成“土”

雁里面不要只写一个“亻”

(6)识字游戏

芙蓉砚台洛阳单于逃遁乾坤

(二)词语解释

芙蓉楼:

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吴:

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

天刚亮。

楚山:

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孤:

孤影。

楚山孤:

比喻友人离开后自己像楚山一样孤独。

冰心: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

指自然纯真的心。

朗读、思考、圈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自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理解词语,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感知:

1.朗读指导:

在唐朝,古人读诗都有一种规律,就是讲究声调。

主要注意的是词语后的最后一个字。

如果是一、二声的字尽量把这个字的声音延长;

如果是三、四声的字,就读短一点。

而且读的时候,每两个字停顿一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古诗吧!

咱们再来齐读这首诗,注意停顿。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短)∕连江(长)∕夜入吴(长),

平明(长)∕送客(短)∕楚山孤(长)。

洛阳(长)∕亲友(短)∕如相问(短),

一片(短)∕冰心(长)∕在玉壶(长)。

2.我会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地点

人物

事件

分析:

辛渐是诗人王昌龄的好朋友,也是诗人的同乡。

此次他将从芙蓉楼回到东都洛阳。

那里有诗人关系密切的亲朋。

诗人这时正在江苏南京任职,特意赶来为他送行。

4.重点赏析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赏析:

寒雨即是秋雨,渲染凄凉的氛围。

“连”“入”表现雨下得连绵,渲染凄凉的氛围。

“孤”表现“自己”的形影单只。

这两句主要是写景叙事。

(2)难点质疑:

楚山为何会孤?

其实孤的不是楚山,而是诗人。

自己的友人去了远方,从此相隔两地,不知何时能重逢,不免心生离愁,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了。

我们把这种看似写景,实为表达心情的手法叫:

借景抒情。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自比冰壶,暗指自己的清廉和高洁。

表白胸襟。

(4)难点质疑:

“冰心在玉壶”是什么含义?

当时正值诗人王昌龄被贬官离京任,正处于重口毁谤的恶劣出境之中。

但他看到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所以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诗人看淡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这一部分是强调重点、表明心志。

三、主旨归纳

(1)淡写朋友的离别情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2)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寂的出山,后两句自比冰壶。

(3)淡泊名利,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志。

四、拓展延伸

类似这样的送别诗题,你还知道哪些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已知知识进行及时回顾,整合相关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结实的基础。

关键词赏析,能够有效地抓住重点。

让学生走进诗文情境,去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堂小结

总结:

古诗中送别诗很多,表达离别的不舍,同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

珍惜友谊,所以才伤离别。

作者永葆纯洁品质、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正是我们所学习的吗?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课文内容

布置作业

一、选一选。

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B.清晨

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

()

A.纯洁的心B.冰做的心

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

三、《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品格。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复习《芙蓉楼送辛渐》。

2.读懂《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了解了《芙蓉楼送辛渐》中作者自比冰壶,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

这节课,我们继续徜徉在诗人的笔墨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怀。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古诗

明确学习内容:

《塞下曲》和《墨梅》

第一部分:

《塞下曲》

1.什么是边塞诗?

这类作品多是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

2.解题:

“塞下曲”,古代歌曲名。

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尝试对照拼音读准诗歌。

3.根据上节课所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再练读诗歌。

4.介绍作者:

卢纶(748-约799),唐代诗人。

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

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

他从军多年,所做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5.出示前两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重点理解“夜遁逃”,它表明可见敌人已经全线崩溃。

6.出示后两句: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结合注释理解后两句诗意: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重点赏析“欲将轻骑逐”和“满”,感受天气寒冷、环境恶劣和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7.古诗赏析:

读诗句通过联想和想象,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当时的场景吗?

示例:

我看到将士们拿着弓箭策马奔腾准备追击的场面……

我看到他们骑在马上拉起弓箭,箭在弦上就要射出去了……

学生模仿或自编都可以。

8.表现手法的学习:

夜遁逃和大雪满弓刀的对比、反衬表现战士们的英勇善战。

9.诗歌内容总结: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究竟结果如何?

令我们遐想呀!

10.再读诗句,读出边塞将士的英勇。

第二部分《墨梅》

(一)合作学习

1.读准断句和声调。

解题: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4.什么是咏物诗?

这类作品多是那些以“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发情感的诗歌。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

重点分析“淡”,隐含淡泊之意。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重点分析隐含清高之意。

读诗句通过联想和想象,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吗?

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傲然开放……

清雅高洁梅花不畏严寒,一朵朵绽放在枝头……

8.主旨归纳:

这首诗表面是对梅花的夸赞,实际上是诗人自喻“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这种“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是这首诗的亮点。

9.再读诗句,读出梅花的淡然、骄傲,注意红字部分要重读。

10.脉络梳理

11.主题交流:

《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友人离去的伤感以及作者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塞下曲》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手法。

《墨梅》表达了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

示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三)课堂练习:

1.试一试,根据提示写诗句。

(1)《塞下曲》表现边塞将士英勇善战的句子是:

(2)《墨梅》中表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2.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1)单于夜遁逃

(2)欲将轻骑逐

(3)只留清气满乾坤

3.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4.这三首诗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诗?

连一连。

《芙蓉楼送辛渐》咏物诗

《塞下曲》边塞诗

《墨梅》送别诗

5.你知道“岁寒三友”吗?

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松、竹经冬不凋;

梅则迎寒开花。

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从诗歌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交流探究对诗句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释疑能力。

理解诗歌的分类会让学生很快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同时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延伸。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知识的拓展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法,也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方法。

1.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

在剩下的五首古诗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也十分有名。

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

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总结全文,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

升华读加深对古诗的审美欣赏。

板书内容

凄冷、孤寂感高洁清廉

塞下曲

边塞生活大雪纷飞

充满智慧英勇搏杀

墨梅

梅树颜色好清香迷人

高洁有内涵

1.背诵《塞下曲》和《墨梅》。

2.我们还学过梅花的什么诗呢?

你能默写下来吗?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识记生字、朗读课文。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邮船即将沉入大海了。

我听到人们痛苦的嘶喊声。

2.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

让我们回到1870年3月17日夜晚,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照常行驶的“诺曼底号”被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维克多.雨果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的那个夜晚。

2.作者介绍

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其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谈话导入,课件展示遇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借助课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弥漫山脉剖开半裸哭泣汹涌维持酣睡机械可卑岗位主宰调遣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注意读准“脉”“载”

(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伦、腹、剖、窟窿、混、嘶、维、秩、卑、岗、宰、措、遣、践行。

重点指导生字“遣”。

“遣”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右边的最后五笔的笔顺:

竖横折横横折横。

2.识字方法:

加一加月+复=腹口+斯=嘶

减一减脾-月=卑

换一换轮—伦

准—维

错—措

3.易错字指导:

(1)“卑”字注意笔画穿插。

巧计:

白人少一捺,“十”字堵嘴巴。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和词。

(2)“窟窿”注意字的偏旁。

“窟窿”就是小穴,字义联系偏旁。

4.识字游戏—划船去救人。

5.词语解释

(1)惊恐万状: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相当害怕。

造句:

炸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他们一个个惊恐万状。

(2)势不可当:

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山洪吼怒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沟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汹涌湍急:

形容水流猛烈地向上涌,快速向前翻滚。

涨潮了,海浪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4)猝然而至:

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

一个大榴莲猝然而至,我直接被砸晕了。

(5)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着,孤独而又无助。

(6)井然有序:

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小朋友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接水喝。

(7)镇定自若:

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沉着镇静。

通过演习训练,消防员在出现火灾时能镇定自若,及时排除各种险情。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理解词语意思,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文中找到形容出事前的诺曼底号航船的词语或句子。

学法提示:

回读文章,圈点勾画。

小组交流,展示如下:

最漂亮的邮船之一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

“年轻”,它才七岁。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时间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3.读完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是一场()的灾难。

引导:

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概括。

一是当时的场面,一是人们的表现,一是船长的表现。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雨果先生一道目睹了一场灾难的发生,船上的人如何获救的?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一、抄写词语。

汹涌湍急惊恐万状势不可当惊慌失措

井然有序巍然屹立小心翼翼镇定自若

1.用来形容海水气势的词语、。

2.用来形容人们恐惧的词语、。

3.用来形容船长镇定的词语、。

二、形近字组词。

峡()栽()湍()

狭()载()喘()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邮船()的壮举()的灵魂

()的人员()的众人()的雕像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

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了解了遇难轮船上有60人成功逃生,只有船长被海水吞没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了解这位英雄的船长。

2.检查字词:

弥漫山脉剖开汹涌酣睡可卑主宰鱼腹秩序

3.检查课文的朗读,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坏了,船长在指挥船上的人有序撤离,唯独自己被海水淹没了。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学习课文

二、想象品读。

1.师:

快速阅读第一至五自然段,这是“诺曼底”号是遇难的原因,圈画出关键词。

(生自由回答)

环境描写,“夜”、“雾”为海难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师:

自由朗读六至九自然段,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发生灾难的过程。

“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船要沉了,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逃生。

最后履行了一个船长的职责:

人在船在、船毁人亡。

2.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从句中的哪些词能看出情况的危急?

生自由回答:

“全速”“撞过去”“剖开”等。

3.一场令人恐惧的灾难

(1)师:

细读这一段话,你从句中哪些词或句子看到人们的恐惧?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分析①我找到表现人们恐惧的词语是:

可怕极了、半裸着、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混乱。

②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火炉能被呛着?

还能喘着粗气?

明确:

拟人句,表现当时的情况危急。

(2)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人们恐惧的词语吗?

你推我搡、疯了似的、失魂落魄。

三、细读品味,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当人们惊恐万状的乱做一团时,哈尔威船长是如何表现得呢?

请大家接着读课文,并用笔圈画出能表现船长的词语或句子。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分析:

“听命令”“必须”让我们感受到船长的威严。

“放、先走、跟上、断后”又表现出船长的组织救援有条理。

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沉着威严的船长。

2.

(1)师:

文中有船长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三人之间的对话。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

补充语言(对话)描写的知识。

指导朗读:

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对话的简短有力,语速要稍微快一些。

注意读出船长的威严、船员们的紧张。

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临危不乱的船长。

(2)补充知识——对比

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惊慌失措的人们。

这就是“对比”,大家可以说说对比的好处。

3.二十分钟到了,船上的人终于得救了,此时哈尔威船长作出怎样的选择?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

(1)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表现出船长临死前依然镇定自若。

(2)……犹如……比喻句,造句练习。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①环境描写,烘托悲壮的气氛,也说明这场灾难留在人内心的恐惧感。

②把黑色的雕像比喻船长,凸显出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

③“凝视”换成“看”行吗?

不行。

凝视体现了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震撼着人们,并对他充满无限敬仰之情。

(4)有可能逃生的船长为什么选择与船共沉?

因为他是船长,这艘船是他的心爱之物,船就是他的生命。

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诺言:

船在人在,船毁人亡。

4.齐读最后三节,红字部分加重语气。

(出示课件)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哈尔威船长是位英雄?

用下面的句式说说。

通过哈尔威船长,我觉得他是英雄。

哈尔威是一位沉着威严、临危不乱视死如归、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船长。

的正直、善良、真诚与无私,深深震撼着我们。

所以这也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的船长。

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灾难到了时,人们的万分惊慌的心情。

细读品味环节,借助课件的展示,体会哈尔威船长惊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