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304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为了增强结构的受压稳定性及抗船舶撞击的能力,壁厚1.5~2.0m;

三个墩均采用46根Φ2.8m的群桩基础,钻孔桩呈纵向5排、横向10排行列式布置;

圆端形高桩承台平面尺寸为34×

76m,底面标高在-13.0m,顶面标高在-7.0m;

墩座厚4.0m。

2.3正桥边孔

正桥北侧边孔桥跨结构采用4×

84=336m连续钢桁梁梁。

南侧边孔桥跨结构采用2×

53=15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主梁截面为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体系。

箱梁顶板宽13.1m,底板宽5.23m,梁高4.5m。

北、南侧边孔桥墩均为φ2.0m钻孔桩基础,空心墩身。

2.4北、南两岸引桥

北引桥孔跨布置为49×

24.7+(32.7+40+32.7)+84×

24.7+81×

32.7+(48+60+48)+32×

32.7=7241.6m,另加283.931m路堤;

南引桥孔跨布置为23×

32.7=752.1m,另加18.369m与其他标段连接段。

引桥桥墩墩身均为实心矩形截面,基础均为φ1.5m钻孔桩基础。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整孔简支箱梁。

其中32.7m梁高2.8m,顶板宽13.1m,跨中箱底宽5.74m,端部箱底宽6.09m,预制架设吊重约890t;

24.7m梁高2.4m,顶板宽13.1m,跨中箱底宽5.86m,端部箱底宽6.21m,预制架设吊重约630t。

为减轻梁体吊装重量,挡碴墙于梁体吊装就位后现场灌注。

第三章

施工场地布置

3.1场地布置原则

1、尽量使用永久征地范围,减少临时征地。

2、根据施工的先后次序,利用永久征地或已完工程作未完工程的临时场地。

3、不妨碍施工测量放线,保障运输道路畅通。

4、依实际地形布置场地、修筑施工便道,减少建场费用。

5、靠近桥轴线,减少工地搬运距离,方便职工上下班。

6、考虑当地规划,减少复耕费用。

7、尽量集中,便于管理。

符合环境保护,满足使用安全、卫生。

8、尽量避免洪水及内涝对施工场地的影响和进场道路方便及受地方干扰少的用地。

3.2总体布置

根据本桥的工程量及其分布情况、桥位处的地形地貌和现有场地的交通、水电等情况,北岸设置生产、生活区三处,南岸设置生产、生活区各一处;

水上布置2座150m3/h的水上混凝土工厂;

北岸上设120m3/h的混凝土工厂两座,75m3/h混凝土工厂一座,南岸设120m3/h的混凝土工厂一座(见附图002)。

3.2.1北岸场地(见附图003、004)

北岸场地分A、B、C三个区布设如下:

1、北岸场地A区在里程CK330+500处,位于南京至芜湖公路与桥轴线交汇域,设有箱梁、混凝土桥面板预制场、混凝土工厂和钢梁预拼、存放场地(钢梁运输考虑水上和陆地两种途径运至预拼场),面积共265600m2,主要考虑设备和钢梁进场方便,且不受洪水及内涝的影响,施工前期可充分利用既有道路作主要进场道路以减少地方的干扰。

场内设2台50t和2台500t龙门吊机。

2、高旺河对岸场地B,布设工程项目部及生活区,面积40000m2。

3、北岸场地C在里程CK335+800处,场地内地势平坦,大部分是农田,略为平整、加固就能满足生产和部分生活区的要求。

占地面积为160000m2,该生产区向江中方向设置起重、砂石、交通码头。

其中起重码头栈桥宽10.0m,砂石码头宽6.0m,交通码头宽3.0m,长度均为600m。

栈桥均采用φ80钢管桩作为下部基础,在钢管桩上布型钢,上铺贝雷梁和混凝土桥面板,主要负责主桥北侧基础及上部结构和北岸连续刚构基础的施工。

场内设4台80t龙门吊机,一座码头吊机。

4、高旺河以南(32×

84)m梁施工采用双栈桥。

下游栈桥长1500m,宽8m,跨过高旺河;

上游栈桥长1300m,宽4m。

主要解决高旺河以南至0#墩浅滩下部结构施工大型起重设备难以进入的问题,同时考虑4×

84m连续钢桁梁拼装施工,栈桥上设运输道及3台80t龙门吊机。

5、水、电分别由当地江浦水厂和城北供电局10KV高压电网引入

3.2.2南岸场地(见附图005)

生产区一场地设在长江主防洪堤与二道堤之间,可用临时用地约230亩;

生活区设在通往板桥汽渡公路北侧,桥轴线下游,临时用地约70亩。

施工场地总面积约300亩。

在主墩附近设置一座水上混凝土工厂,生产能力150m3/h,另配备若干施工船舶、水上起重吊船等。

1、生产区场地布置

生产区一内布置混凝土工厂、钢梁预拼场、钢结构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材料及成品堆放场、机械设备停放场、砂料堆放场、石料堆放场、水泥库、试验室、水塔(储水池)等主要临时设施。

钢结构车间主要制造钢护筒、定位桩、钻孔平台新制构件、钢模板等钢结构,主墩钢吊箱围堰另选有下河条件的场地进行加工制造。

由于主墩钻孔桩桩径大、桩长长、钢筋笼分节长度大、重量大,在钢筋加工车间内要设置专用钢筋笼加工台座、钢筋笼吊装专用门吊,钢筋笼从钢筋加工车间至起重码头间运输采用平车。

2、办公生活区场地布置

生活区项目经理部设有办公房屋、生活住房、食堂、澡堂、厕所、活动室、运动场、医务室、停车场、进出道路及供电、供水、通讯、排水系统等设施,所有设施按标准化形式建立。

3、临时道路

本项目位于南京地区,交通网发达,公路、内河水运条件优越,从南京地区采购的材料、机械设备可由公路或水运至现场。

钢梁杆件由制造厂通过铁路运输到转运站,再由转运站用平板车运至工地预拼场。

为便于文明施工,满足全天候施工的需要,场内施工便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宽6m。

4、临时设施

本项目在桥位下游约120m处设起重码头一座,起重码头下游50m处设交通码头一座,在起重码头下游80m处设砂石材料码头一座。

起重码头负责水上施工用钢结构、材料、半成品的下水。

码头侧设吊重能力为120t的全回转吊机一台。

交通码头负责水上作业人员的交通运输;

砂石码头负责砂石料的运输。

5、水上混凝土供应

水上混凝土工厂建在1500t的铁驳上,设置2台75m3/h拌和机,主要配有混凝土拌合机组、混凝土输送泵、水泥储存仓、粉煤灰储存仓、沉淀池、贮水仓、皮带运输机、自动配料机等,另配备砂石驳、运输船、抓斗船、储水船、拖轮等配套设备,确保混凝土正常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6、施工用水

对长江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后进行水上混凝土拌和。

生活用水利用自来水。

7、施工用电

1)南北共设4台容量为100KVA变压器,8台容量为800KVA变压器。

负责办公、生活以及加工场地内用电,以上均为双回路供电。

变压器至南主墩和北主墩采用水下电缆;

变压器至生活、生产区供电采用架空线路供电。

2)主墩施工用电从岸边箱式变压器中通过铺设水下电缆将电力引至主墩位置。

3)岸上设8台250kW备用发电机组;

水上设二台1000kW的发电船以备临时停电时保证正常生产。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案、步骤

4.1总体施工方案简介

4.1.1河道水文特征

1、潮汐:

桥址河段处于感潮区内,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较小,水流基本为单向流,河床演变即造床作用主要受上游径流控制。

平均涨潮时间为3.9小时左右,平均落潮时间为8.5小时左右。

2、潮位:

最高潮位+8.31m,最低潮位-0.37m,汛期最大潮差1.27m,枯季最大潮差1.56m。

3、流速:

长江流域以雨洪迳流为主,每年5~10月为汛期,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1月或2月水位最低。

设计洪水时断面平均流速为2.05m/s。

4.1.2工程地质概况

河道内覆盖层主要由粉、细、中、粗、砾砂及圆砾土层组成,厚度从38米至65米。

岩面在-64.0~-57.0m间,基岩以粉细砂岩为主,微风化岩面高程在-58.0~-64.0m之间。

4.1.3总体施工方案简介

根据工程概况、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总工期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小地挤占长江水运航道,确保水路畅通,同时考虑与正在施工的南京三桥施工水域对应,在施工总体方案上考虑在两个枯水期完成主桥三个主墩的基础施工,其中第一个枯水期先开工北主墩和南主墩,第二个枯水期再开工中主墩。

北主墩采用先平台钻孔,后钢围堰施工承台方案。

南、中主墩采用重锚+导向船方案,高桩承台采用双壁吊箱围堰施工。

主墩基础施工期间占用航位见附图006、007。

主墩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墩旁侧各设置一台塔式吊机辅助施工。

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

钢梁架设采用从两侧往跨中双向架设、跨中合龙的方案。

其中主墩采用双悬臂对称架设的方案。

钢梁杆件安装由可在平坡及24度斜坡上行走的新型架梁爬行吊机完成。

边跨钢梁在支墩上半伸臂拼装。

每侧设置2个临时支墩。

主跨钢梁从主墩对称双悬臂拼装,先合龙两个边跨,再合龙两个主跨。

引桥基础大部分按照旱地施工方法完成,在水中部分采用栈桥平台法施工;

连续梁部分采用支架法现浇或移动模架施工;

标准梁则在预制梁厂集中生产,架桥机架设完成。

4.2主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

4.2.1北主墩基础施工(见附图008、009)

平台设置为先分单元插打护筒,再分单元安装平台进行。

1、钢护筒插打

主墩φ3.2m钢护筒,采用300t水上浮吊悬挂APE400B锤插打,钢护筒壁厚25mm,入土深20m,即筒底标高为-29.0m。

由于钢护筒插打是无导向悬挂式插打,为避免水流速影响护筒插打后的垂直度,先插打φ4.0m大护筒,然后在大护筒内插打φ3.2m护筒,待该护筒插打至标高后,拔出φ4.0m护筒倒用,φ4.0m护筒入土深取10m~12m,每墩制作6个,以便加快施工进度。

横桥向两排或四排护筒插打完并焊好支承环后,即可整体吊装单元平台就位,安装钻机钻孔。

2、钻孔平台建立

钻孔平台按单元在工厂加工制造,单元分块与围堰安装方式对应。

整体吊装平台共分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尺寸为32m长×

14m宽,杆件采用焊接型钢梁,每个单元重约300t。

待四排护筒插打完焊好支承后,用500t浮吊整体吊装平台单元就位。

散拼安装平台共分六个单元,每单元尺寸为41m×

14m,重约330t。

3、钻孔

待两个平台单元安装就位后,即可安装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300t浮吊继续插打钢护筒,平台不断扩展,安装其余钻机进行钻孔施工。

4、填孔

采用300t浮吊安装钢筋笼,水上混凝土工厂泵送混凝土填孔。

5、钢围堰

主墩钢围堰采用无底双壁围堰,围堰高29m,壁厚2m,外廓尺寸80m×

38m园端矩形围堰,其拼装采用以下方案:

底节6m,上下分两层制造,每层重约600t,围堰在岸边整体装好后,运至墩旁。

第一节浮于水中,此时围堰吃水深1.3m;

第二层整体吊装,在拼装时围堰吃水深约2.6m;

上面各层按起重能力分节分层制造、整体吊装浮拼,围堰内支撑一并安装就位。

为防止围堰在下沉时定位问题,在上游布设4个5t铁锚,下游布设4个3t铁锚进行定位下沉。

该方案具有整体拼装、吊装及内支撑一并安装就位,避免散拼时内支撑无法安装,且施工速度快,其缺点必须具备大型浮吊方可实施。

6、围堰下沉

主墩钢围堰采用注水下沉,且不断接高下沉至着床,然后再对称填筑围堰内壁混凝土,辅助吸泥、射水等措施,使钢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

7、成桩

水中桩基桩身钢筋笼在工厂加工成型,浮吊起吊下放就位;

桩身混凝土。

混凝土。

8、封底

主墩采用围堰吸泥清基,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封底混凝土作业,混凝土灌注采用垂直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供应由2台水上混凝土工厂同时供应。

待封底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抽水进行承台及墩身施工。

4.2.2南、中主墩基础施工(见附图010~013)

南、中主墩采用重锚+导向船方案。

钢吊箱围堰采用双壁自浮式结构,为圆端型,圆形部分外径为38m,平面尺寸:

80×

38m,壁厚2.0m;

钢吊箱总高29.0m,总重3000t(不包含护筒定位平台,不包含钢护筒)。

1、定位系统设计

桥址处水流呈单向流态,拟定定位系统由导向船组及重锚组成的锚碇系统(见附图014)。

定位系统组成:

1)主锚

主锚采用4个100t钢筋混凝土锚,φ84mm锚链,φ66mm钢丝绳。

2)边锚

导向船边锚采用2个100t钢筋混凝土锚,φ84mm锚链,φ66mm钢丝绳,前定位船边锚采用2个5t霍尔式铁锚,φ30mm锚链,φ19.5mm钢丝绳,后定位船边锚采用1个5t霍尔式铁锚,φ30mm锚链,φ19.5mm钢丝绳。

3)尾锚

尾锚采用2个100t钢筋混凝土锚,φ84mm锚链,φ66mm钢丝绳。

4)定位船

定位船起到确定、调整导向船组和钢吊箱的位置,调节尾锚、主锚受力的作用,并对钢吊箱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定位船上布置有马口、将军柱、绞锚机、固定座等设备,用于调整锚绳拉缆和兜缆。

5)导向船组(见附图015)

导向船组由2艘大型工程铁驳组成,外型尺寸:

100m×

12m×

4m,两铁驳通过联结梁连成整体,导向船体系既作为调整、确定钢吊箱位置的约束体系,又作为基础施工的辅助工作平台。

导向船上布置有马口、将军柱、绞锚机、固定座等设备,用于调整锚绳、拉缆,另外还布置有钢吊箱支承架,柔性连接固定座、起重吊机等。

6)柔性连接

柔性连接是连接钢吊箱与导向船组的可调钢丝绳,其作用是固定钢吊箱的位置,保证钢吊箱与导向船间相对稳定并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导向船与钢吊箱间的相互撞击,允许钢吊箱与导向船作上下相对运动。

7)拉缆和下兜缆

前、后定位船与导向船之间均设有拉缆,前、后定位船与钢吊箱之间均设有下兜缆。

其作用是将钢吊箱与导向船组所受外力传递给主锚和尾锚。

2、底节钢吊箱浮运、接高、精确定位

1)施工准备

(1)底节钢吊箱制造完毕。

(2)导向船加固、进行舱面设备设施布置。

安装4组支承滑道,安装联结梁。

(3)定位系统施工

该定位系统的特点是:

重锚+大直径锚链+大直径钢丝绳;

设置强大预拉力。

浮体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定位系统的弹性变形对钢吊箱定位精度的影响,该定位系统主锚、尾锚及导向船边锚均采用100t钢筋混凝土锚,锚型为重力空腹结构,抛锚施工难度较大,拟采用200t浮吊配合2000hp拖轮进行抛锚作业。

2)导向船组浮运

导向船组拼装布置完毕后,即可进行浮运。

浮运共布置拖轮5艘,其中设置领水主拖轮1艘(3000hp),帮拖轮4艘(1000hp两艘,2000hp两艘)。

选择气象、水文条件对浮运较为有利的日期进行浮运。

提前由港监和河道部门发布航行通告,浮运时由拖轮拖曳导向船组沿浮运航线航行,其航速不宜超过3.6km/h。

浮运期间需由港监部门派警戒船巡逻。

导向船组浮运至墩位处,将后定位船上的锚绳及拉缆分别过至导向船组上,导向船组下游侧的两根边锚锚绳暂不交叉,两根尾锚锚绳暂过至北岸侧导向船尾部系结,后定位船暂系泊于导向船组北岸一侧。

3)钢吊箱浮运

浮运方案采用底节钢吊箱在制造厂下水,浮运至墩位的方案。

具体浮运步骤如下:

(1)底节钢吊箱由制造厂入水自浮。

(2)帮靠拖轮,钢吊箱浮运共布置拖轮5艘,其中设置领水主拖轮1艘(3000hp),帮拖轮4艘。

(3)选择气象、水文条件对浮运较为有利的日期进行浮运。

(4)钢吊箱浮运至墩位处,临时停在导向船组下游偏南岸一侧,用拉缆将钢吊箱系泊于导向船组尾部,将下兜缆牵引至前定位船,此时在钢吊箱箱壁内注水2m,使之下沉2m以通过联结梁,然后撤走拖轮,开动系泊绞车将钢吊箱缓慢拖入导向船组内,在喂入过程中,导向船组与钢吊箱间的柔性连接应带劲,防止钢吊箱与导向船之间相互撞击。

4)钢吊箱初步定位

(1)溜放后定位船至设计位置,抛设后定位船边锚,调整锚绳及拉缆,初步定位钢吊箱;

(2)在钢吊箱井壁内注水,使钢吊箱底下沉,保证钢吊箱露出水面高度大于1.5m。

钢吊箱在下沉过程中应随时对锚链缆绳、锚碇和导向设施进行检查,随时调整缆绳的受力状态,使锚绳受力均匀。

5)钢吊箱接高下沉设计标高附近

6)钢吊箱精确定位

(1)在钢吊箱井壁内灌注1.0m水,使钢吊箱通过4个支承牛腿支撑于导向船上;

使每个支点反力控制在80t左右。

将支承牛腿与滑道栓接,钢吊箱与导向船组固定,

(2)对定位系统施加预拉力

3、首批钻孔桩施工

1)试插钢护筒

钢吊箱精确定位后,即进行试插钢护筒作业,试插作业的目的是了解掌握施工期间水流流速、水位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插桩精度的影响并试验所采取的调整措施是否有效,根据试插桩的作业时段及精度,选择正式插桩作业的时段以保证插桩精度。

2)插打钢护筒

(1)钢护筒接长:

为保证钢护筒制造精度,减少现场焊接作业量,缩短插打时间,每根钢护筒分为2节,在制造厂试拼,底节护筒长约50m。

(2)插打:

底节护筒采用导向船组上的WD120桅杆吊机一次吊装就位,插打顺序按照对角对称的原则进行。

采用2台APE400B型液压振动打桩机双机并联插打。

1~16号钢护筒作为钢吊箱的定位钢护筒,护筒底标高为—56.5m。

插打施工采取循环插打顺次跟进的方法,以确保每根钢护筒入土深度相差不大,保证单根护筒承载力基本一致。

钢护筒插打利用钢吊箱内上下导向环作为导向,上下导向环的制造、安装椭圆度不大于5mm,导向环采取在工厂制造,以保证其制造精度。

钢护筒分两节接高下沉,节间接头应可靠,耐拉、压,不漏水,并应使两相接护筒的轴线相吻合。

(3)静定钢吊箱:

16根钢护筒插打至设计标高后,钢吊箱壁内抽水上浮,然后拆除钢吊箱支撑牛腿,安装钢护筒支撑牛腿,解除钢吊箱顶部对钢护筒的约束,钢吊箱压水下沉,将钢护筒与护筒定位架连接,并将钢护筒局部加固。

此时底节钢吊箱支撑于16根定位钢护筒上,并与钢吊箱连接牢靠,形成固定平台。

柔性连接和下兜缆继续拉紧。

3)钻孔

(1)配备KPG3000钻机4台,中昇ZSD3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2台,上述三种钻机均可用于φ3.0m桩。

(2)ZX-500型泥浆分离器,泥浆净化能力500m3/h。

(3)CDJ超声波大孔径检测仪,用于成孔质量检测,检测孔径、孔斜率、孔底沉渣。

(4)由于钻机的排渣方式为气举反循环,钻孔深度不同时,所需风压不等,配备6台40m3/min,1.2MPa的压风机。

4)插打17#—46#钢护筒,钻孔

插打17#—46#钢护筒,准备钻孔,定位系统继续保持一定的预拉力,防止导向船组摆动撞击钢吊箱,影响钻孔桩施工。

本标段桩基础特点是桩径大,达到φ3.0m;

桩身长达104m。

钻孔桩混凝土由水上混凝土工厂供应。

4、1#—16#钻孔桩施工

待首批钻孔桩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完全解除定位系统,然后插打第二批钻孔桩钢护筒,钢护筒插打是在固定的钢吊箱上进行,且导向长度大为增加,可有效保证钢护筒的施工精度,钢护筒插打完毕后,将之与钢吊箱进行连接,然后安放钻机进行钻孔作业。

5、承台施工

钢吊箱堵漏,浇注井壁内混凝土,封底,待封底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抽水、整平封底混凝土顶面,切割钢护筒,进行桩头处理;

然后施工承台。

4.2.3墩身施工

墩身施工采用翻模法施工,墩旁侧各设置一台塔式吊机或浮吊辅助施工。

4.3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见附图016~019)

钢梁架设采用从两侧往跨中双向架设、跨中合拢的方案。

岸侧两边跨钢梁采用临时支墩半伸臂拼装,中跨钢梁辅以单层固定式吊索塔架全伸臂拼装。

4.3.1边跨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

两边跨108米钢梁采用临时支墩半伸臂拼装,每侧共设置2个临时支墩。

利用墩旁塔吊在支架上拼装前三个节间钢梁,并拼装架梁吊机。

利用架梁吊机完成第一孔剩余钢梁的架设。

继续悬臂架设第二孔钢梁四个节间后拆除架梁吊机。

4.3.2中跨钢梁架设施工

中跨钢梁架设为全悬臂拼装,跨中合龙。

由于悬拼跨度达168米,需辅以吊索塔架。

1、钢梁运送

钢梁预拼好后,经栈桥上运梁台车运送至码头处,通过码头提升站吊机吊至运梁铁驳上,铁驳运送钢梁至墩旁塔吊下,由塔吊提身至桥面系运梁台车上,运至前方,通过架梁爬行吊机提升、架设钢梁。

2、架梁爬行吊机悬臂拼装步骤

1)架梁爬行吊机悬臂架设钢梁,吊机走行在主桁拱上爬行。

2)在钢梁架设的同时,在2#墩、3#墩、4#墩墩顶钢梁上弦顶面利用墩身施工的塔吊安装吊索塔架,吊索塔架设临时缆风固定;

3)当钢梁悬拼过2(4)#墩边跨钢梁悬拼10个节间后,吊索塔架挂索并张拉初始索力;

3#墩钢梁对称拼装9个节间后,吊索塔架挂索并张拉初始索力。

4)架梁吊机继续拼装钢梁并边跨合龙。

拆除边跨上两台架梁吊机。

5)通过纵横移措施,将南主跨钢梁梁端合拢点的位移调整到允许范围,依次进行南主跨拱肋下弦合拢、上弦合拢,后合拢系杆相应进行结构体系的转换。

然后进行北主跨钢桁拱合拢。

6)钢梁架设完成后,进行顶落梁施工,进行钢梁纵横移,使其固定支座位置对位正确后压浆,然后调整活动支座位置,定位后压浆。

4.3.3跨中合龙施工方法

跨中合龙施工步骤如下:

1)钢梁高程及中线调整。

2)临时锁定及合龙杆件安装。

3)根据设计要求将中主墩临时固定支座改为活动支座。

4)将临时节点板更换成正式节点板,接着补装上、下平联等杆件,并使全部高栓终拧。

5)系杆合龙

根据设计计算值张拉临时预应力束,并辅以墩顶纵、横移,调整系杆的位置,安装最后两根系杆,打入冲钉,再使全部高栓终拧。

6)吊索塔架及压重卸载

合龙完成后,即可对吊索塔架进行卸载、拆除,同时撤除边孔钢梁尾端的压重。

4.3.4高强度螺栓施拧

高强度螺栓施拧采用扭矩法施工,紧扣法检查。

施工前进行工艺试验,测量扭矩系数、预拉力损失、温度与湿度对扭矩系数的影响,调整扭矩,确定施拧扭矩,紧扣检查扭矩,复验每批板间滑动摩擦系数等工作。

4.4北侧4×

84m连续钢桁梁施工

4.4.1桩基及承台施工

设施工栈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