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320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藏描述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介绍现今油藏描述主要流行的工作站应用软件。

演示Landmark地震、测井综合解释软件常用功能。

使学生对工作站操作系统、硬件系统有所熟悉,对油藏描述SEISWORKS、RAVE、PETROWORKS等主要模块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二、实验原理

地震、测井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加载、处理,计算机可以更形象化、定量化的描述油藏各种属性特征,更形象化表现常规描述无法表达的地质概念。

三、实验内容

地震、测井数据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加载、处理。

四、实验材料

材料:

计算机和打印机

(一)、观察描述工作站硬件系统的组成(主要查看外置设备),分析其和微机设备的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二)、打开工作站电源键,等候输入用户密码,进入系统后了解工作站操作系统和微机操作系统的异同,掌握几个主要的操作命令。

(三)、输入OPENWORKS软件启动密码,观察、了解该软件主要包括的油藏描述模块。

(四)、激活SEISWORKS模块,打开已经加载的地震工区,了解各菜单的操作及所能达到功能。

(五)、激活PETROWORKS模块,调入已加载的测井、钻井资料,勾绘、编辑两条常规测井曲线。

(六)、打开RAVE、EARTHCUBE模块,了解菜单功能。

(七)、退出OPENWORKS平台,输入关机命令,等机器关闭后,关闭插座电源。

五、实验结果

地震、测井数据用计算机三维形象化、定量化的描述图件,以及油藏各种属性特征的简要分析。

六、实验要求

1、工作站运行过程中,不准随意按主机电源按钮以及键盘电源键;

2、注意观察不同模块之间,是否有界面、菜单风格的变化,注意工作站鼠标三个键有不同的功能,灵活运用鼠标右键。

七、问题讨论

谈谈自己对油藏描述软件发展的看法,认为LANDMARK软件应该增加那些地质功能,应该如何实现?

八、考核办法

主要根据以下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

(每个模块20分,供100分)

LANDMARK软件OPENWORKS平台主要包括的模块,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SEISWORKS模块菜单的主要内容,各选项的所能达到的主要功能。

PETROWORKS模块菜单的主要内容,各选项的所能达到的主要功能。

RAVE模块菜单的主要内容,各选项的所能达到的主要功能。

EARTHCUBE模块菜单的主要内容,各选项的所能达到的主要功能。

实验二实际钻井、地震资料的解释

为配合《油藏描述基础》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实际资料的了解程度及运用能力,设计“实际钻井、地震资料的解释”实验,作为《油藏描述基础》课程中必要的实践训练,通过运用实际钻井、地震资料,进行地层旋回划分与储集体的识别,巩固课堂教学中有关储集体识别、预测的内容。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油藏描述所涉及到的储层单元划分、储集体识别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相应分析成果的表达形式。

本实验涉及到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沉积相、测井地质分析、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分析等。

通过运用沉积相分析原理及方法,识别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

运用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在钻井/测井剖面中进行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内部构成特征分析;

运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在不同的地震剖面中识别与描述可能的砂岩储集体。

本实验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测井相与测井地层单元划分、地震层序识别、地震相与储集体识别。

具体要求有:

1、利用所给定的测井曲线(图1):

(1)识别地层的叠加样式;

(2)判别沉积相类型;

(3)进行地层单元划分。

2、利用给定的地震剖面(图2):

(1)进行地震层序界面特征、类型识别;

(2)以识别出的层序界面为依据,划分地震层序单元;

(3)以地震层序为单元,分析其内部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并解释其储集体的性质。

3、利用给定的地震剖面(图3、4、5、6),识别各种类型的特殊地震反射结构,根据结型形态,结合沉积相的基本知识,解释其储集体类型,以及储集体与上下地层的组合关系。

实验材料包括二方面:

1、基础图件资料:

共有基础图件6张,图1、2来自于中石油海外勘探区块(委内瑞拉Calegaoles油田)实际测井曲线;

图3、4、5、6的地震剖面选自胜利油田等油区的实际资料。

2、实验工具:

一套12色彩色铅笔。

在给定的图件上完成相关现象的勾绘或标注;

对相关分析内容进行文字描述;

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总结。

1、课前首先预习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明确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准备彩色铅笔等必要的工具。

3、进行相关现象描述、过程分析及完成实验报告。

思考题:

钻井资料分析与地震资料分析的结合点在哪里?

本实验报告评分标准按照百分制进行,报告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以便于期末计算课程总成绩。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86~100分:

运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正确,分析过程合理,基本结论正确,实验总结报告内容完整,字迹整洁。

70~84分:

运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正确,分析过程较合理,结论基本正确,实验总结报告内容完整,字迹整洁。

60~69分:

运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基本正确,分析过程基本合理,多数分析结果是正确的,文字报告内容能反映其主要过程与认识。

<

60分:

分析结果有明显错误,或没有完成实验所要求的基本内容,报告内容不完整,字迹不清楚。

提供的基础资料

图1某油田综合录井图

图2典型地震—钻井标定后的综合剖面

图3某油田实际地震剖面

图4某油田实际地震剖面

图5某油田实际地震剖面

图6某油田实际地震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