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323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入行论101102课文档格式.docx

不应只注重短期的利益

长期的学习佛法,相续中虽然没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显示出神通神变,但通过周而复始地学习,我们相续中的善根没有退失,而且在此基础上再再地增长。

若干年后,我们再来回视,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学习,相续中已经累积了非常深厚的资粮,获得很多殊胜的取舍智慧。

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学习智慧的教言,反复地听闻、思维、串习,能够逐渐改变非常僵硬的、难以调御的心。

重点2:

内心中生起菩提心,本身就是快乐之道

如果把菩提心的方方面面彻底明了了,知晓得很透彻,就会发现菩提心非但不是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源泉及负担,反而自从有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有意义了,修行开始变得快乐了。

一方面,菩提心是度化众生趋向成佛的利他心;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有利他心,了知利他的利益之后,我们的痛苦和痛苦的来源,逐渐就可以消退。

重点3:

不应退怯的原因

现在我们所修持的、所安住的是乐,所要到达的目标也是乐,是从快乐之道趋向于快乐之果,从暂时的快乐趋向于究竟的快乐,当然是有欢喜之因了。

了知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不会退怯。

觉得我们现在有很多痛苦和烦恼,是因为还没有真正的入道,最多是入道的预备阶段,真正入道就开始从乐至乐了。

即便是现在准备入道的阶段,我们也能通过听闻佛法,把很多粗大的痛苦和烦恼压制住,比以前没有到预备阶段的痛苦要少很多。

因此,现在也是乐多苦少。

我们目前处于灭掉苦因、具足乐因的准备阶段,从这个方面讲,将来也是能得到快乐的。

重点4:

全知麦彭仁波切提出:

学习佛法最怕的“学而不精”

学了一点但没有精通。

比如菩萨道,了知是了知一点,但没有彻底了知。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理解,对整个菩萨道就会产生误解。

如果只是学了些皮毛,没有学精通,那我们每一个初学者都有可能产生恐怖、疲厌和退怯的心理,这时我们更需要专注地学习。

学习得越深,我们对这个问题了解得越透彻,怖畏、怀疑和不理解等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重点5:

解析《大乘经庄严论》菩提心品:

“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

”颂词讲到了四个时间段所得到的快乐。

a) 

 

首先是思利——思维利益众生。

我们单单思维利益众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在大乘当中有。

世间人不关心其他人的快乐,外道苦行者基本上也不关心,声闻缘觉只关心一部分,对于让一切众生得到快乐或成佛,他们也是没有想过。

所以,思维利益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快乐,只有大乘中才有。

b) 

第二是得方——得到了引导众生、利益众生的方法。

单单想到我要利益众生还不够,必须要有方法。

通过实践大乘教义我们就可以引导一切众生走上彻底觉悟之路。

第一个阶段我们只是思维利众,只是这样还不行,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地帮助众生落实快乐。

c) 

第三种快乐是“解义”。

我们得到方法,比如我们学《入行论》了,《入行论》法本得到了,或者正在听上师讲解,这很快乐。

但是得到法要之后还需要理解。

若我们对大乘的世俗和胜义菩提心的本体、力量、殊胜方便和功效,对五道十地,对于暂时究竟的果位,对于“我”、众生以及万法的本相,都完全理解了,这样自己非常高兴。

d) 

第四种快乐叫“证实”。

不单单是解义了,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证悟了佛法的真实义,这意味着自己真正有了度化众生的能力,可以去引导众生了,所以很高兴。

这四个时间段,思利相当于是苏醒种性的时候,得方相当于听闻的时候,解义想当于思维的时候,证实相当于修行得果的时候。

所以,从苏醒种性到闻思修,可以说是“从乐趋胜乐”。

重点6:

不应对密宗误解

密宗的基础或者说前行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整个密宗是大乘修法,不仅自己解脱也要让众生解脱。

密宗的根本建立在小乘和大乘显宗的基础之上,其见解综合了唯识宗、自空中观宗和如来藏他空中观宗的观点,依靠殊胜的窍诀,把究竟的实相完全显露出来。

密宗的见解,不管是本来清净的见解,还是本来平等的见解或者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其实和大中观、如来藏的见解,并没有差别,只不过其显示的方式或者直指窍诀的方面,可以说更直接一点。

我们学完之后,就会发现密宗的修法和显宗的修法完全都是一味的。

相关公案

《未生怨王除悔经》

三个小孩看见极为庄严的如来与两位尊者后,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把自己玩耍的珍珠璎珞供养了如来与两位尊者。

他们发愿的时间是一样的,供品是一样的,但因发心上有很大的差别,发愿成佛的孩子经无量劫的菩萨行后,成为释迦牟尼佛,而另两个童子分别成为释迦牟尼佛教下的舍利子和目犍连。

思维讨论

现实中遇到的痛苦究竟是不是乐,应该如何理解看待?

请举实例讨论。

颂词2【勤利生助缘,信解坚喜舍,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己三(增上对治)分二:

一、略说;

二、广说。

讲增上对治,正面讲怎么样生发精进。

增进精进利益众生,必须要具足四种助缘(也叫四种力),即信解、坚毅、欢喜和放舍。

这四种助缘全部依靠希求力产生。

希求力的根本就是畏惧轮回的痛苦,思维解脱的利益。

希求力既信解。

善说海》)

“勤利生”的理解

其实包含了一切大乘的修法。

我们容易把大乘的修行和大乘的利生分开,好像修行是修行,和自己有关,利生和自己无关,只是利益其他众生。

其实,大乘的修行就是大乘的利生,大乘的利生就是大乘的修行,二者是完全没办法分开的。

大乘的修法或者精进利生的助缘一共有四个:

信解、坚、喜、舍

信解力:

在这里,是指对利益众生的大乘佛法具有强烈的希求心。

正如《前行》所言,如果没有希求心,对正法毫无兴趣,就像在饿狗面前放青草一样,自相续也不会生起点滴功德。

坚毅力:

光有一个希求心不行,还要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行持。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有能够战胜烦恼的自信,完全能够调伏烦恼的慢,这样我们会有一种坚毅的决心。

自信、佛慢也可以包括在这里面。

欢喜力:

对大乘佛法有不共的欢喜心。

有了欢喜心的话,也是对治烦恼一种强有力的方法,这也能够助长我们的精进。

放舍力:

暂时的休息、暂时地放舍。

暂时地舍弃是为了更长久地继续善法。

舍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我们不要贪著于某个善法,不要老是沉迷于以前的善法当中,觉得我修的这个善法多么多么殊胜,沉迷在这个气氛当中出不来。

做完之后就放掉,然后开始新的修行。

生起希求力的因

第一个因是畏苦,即我们要思维痛苦,如果我们把苦思维透了,就会产生对苦的怖畏无所谓,习惯而已,我们就会去想怎样才能从苦的状态当中出离。

我们这时就会希求正法,希求断恶,希求取舍因果之道。

所以,思苦有助于引发希求力。

第二个因是思利益,即思维修善法的利益、解脱的利益、帮助众生觉悟的利益。

畏苦就会希求断恶,思维利益就会希求修持善法。

因此,思维利益也有助于产生希求力。

颂词3【故断彼违品,以欲坚喜舍,实行控制力,勤取增精进。

因此,为了断除精进的违品即三种懒惰,应该运用希求、坚毅、欢喜、放舍四助缘,再加上实行力和控制力,努力断除懈怠增上精进。

1、实行力:

是通过正知正念来取舍,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

2、控制力:

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令身心获得调柔自在。

颂词逻辑关系

本颂词包括三个方面:

断违品、四助缘和实行控制力,通过这三个方面让我们勤取增精进。

前面已经讲过我们若要增上精进,违品一定要断掉,违品就是前面讲到的三种懈怠——同恶懒惰、耽著恶事懒惰和自轻凌懒惰,要断了违品才可以增上精进。

本颂词是前面的断除精进违品和后面将要讲到的增上精进的总结和略说。

如果我们要精进的话,第一要断除违品,第二是“以欲坚喜舍”,第三是实行、控制力。

与上一颂词有相似的地方,但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颂词讲到了四助缘,第二个颂词归摄了前面断违品的要义、四助缘和实行、控制力,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勤取增精进。

请分别讨论四种助缘和两种力在增上精进时的作用和意义。

颂词4【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庚二(广说)分三:

一、具备助缘;

二、依助缘精进修持;

三、主宰自己。

在华智仁波切划分的科判当中,把这一部分分成两个科判——积四助缘和出二力。

科判“积四助缘”讲的就是“具备助缘”的内容;

科判“出二力”当中讲到了实行力和控制力,这在本科判(《善说海》的科判)当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本科判的“以助缘精进修持”相当于实行力,而“主宰自己”相当于控制力。

所以,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和善说海的科判在要义上是完全一致的。

辛一(具备助缘)分四:

一、信解;

二、自信;

三、欢喜;

四、放舍。

这四个助缘,如果我们修持的话,都可以发起精进。

怎么样才可以引发精进呢?

前面首先讲了违品要断除掉,之后还要修对治,也就是修持这四种助缘——怎么样生起信解,怎么样修自信,怎么样生欢喜,怎么样放舍。

如果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能够生起精进。

壬一(信解)分三:

一、无信解之过;

二、信解之功德;

三、以宣说因之方式生起信解。

信解就是希求的意思。

第一,没有希求的过失是什么?

第二,有希求的功德是什么?

第三,以宣说因之方式来生起希求,前面讲的“畏苦思利益”就是它的因,通过畏苦和思维利益的方式思维因果,从而生起希求心。

癸一(无信解之过)分三:

一、思维未行信解之事;

二、安立理由;

三、宣说思维于法无信解之过而不应舍弃。

第一,没有行持希求善法之事是一种过失;

第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第三是讲对法没有希求的过失,教诲我们不应该舍弃希求。

我们曾在佛面前发愿要净除自他众生的一切过失,但是我们要消尽每一种过失,都需要修持犹如大海一样劫数的时间,才能够断除。

断过失的理解

我们平时在讲断过失的时候,会把压制讲成断除。

比如戒毒、戒酒、戒一些不良的习气和喜好等等,这些事情都让自己上瘾,那我们要把它们断掉,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容易,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行。

而现在我们要断除过失,不是只是压制,上面讲的断毒瘾其实是压制,压制这种习气不让它现行。

但吸烟、吸毒的习气不去断根,仅仅是压制住都很困难,要把这些过失从根本上断掉则要非常非常大的精进才成。

因此说“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按照佛教的断证次第来讲

在加行道之前,所谓的断过基本上都是压制,对于烦恼都是压制,其实它的种子还在。

修行人登地之后,由于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烦恼就缺缘不生了,他的相续当中虽然还有烦恼的种子,但缺少了非理作意的缘故,不用刻意去压制,烦恼也不会现行。

到了八地,烦恼障的种子就断掉了,再到佛地,所有所知障的种子也都断掉了。

 

“真正要断过,我们需要三无数劫”如何理解这句话?

菩萨是否会觉得三大无量劫时间漫长?

浅谈为什么?

颂词5【若我未曾有,除过精进分,定受无量苦,吾心岂无惧?

此颂词是反观我们有没有精进。

如果我未曾有遣除过失的一分精进,那么我一定会感受无量的痛苦,想到这个后果,难道我不害怕吗?

本颂重点、难点

定受无量苦的原因

我们相续中过失是已经有了,而精进能遣除过失。

过失是因,痛苦是果。

如果精进,我就可以把过失遣除,也相当于消除了痛苦的因。

但我并没有为了消除过失而精进,因此过失在我的相续中还存在,而且新的过失在不断产生、累积。

这样的话,定受无量苦。

16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02课

【颂词1】发愿欲促成,自他众功德,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本颂安立于癸一(无信解之过)下的子一、思维未行信解之事。

由于我们对正法没有希求之心,对于净除过患或佛陀不可思议的功德从未精进修持过。

我应当承办自他的众多功德,当然即使要成办每一分功德也需要在如海劫中修习。

本颂重难点

深刻理解精进能够积累巨大福德,开显如来藏智慧。

我们既要发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过失、圆满一切众生的功德,同时还要了知功德不会自动生成,虽然从究竟本性而言每一个众生的相续中都天然具足佛的功德,但是单单发愿还不足以对治障碍,开显佛性。

还需要通过精进来遣除覆盖在如来藏上面的过失,开显如来藏智慧,精进修持福德,也是遣除障碍的方便。

想要得到佛陀如海般的功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上师在讲义中引用了《中观宝鬘论》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佛陀令人见而生喜的无见顶相,要积聚无量劫的福德才能现前,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产生的。

天眼通、宿命通等世间神通,也需要漫长的勤奋努力,高僧大德们的悲心和智慧,也是多生累劫修出来的。

因此,佛陀相好的福德非常殊胜,非常难以思议。

我们要成佛,也让众生获得佛果,不精进的话绝对不可能获得如此功德。

成就这么多功德中每一个功德,都要修持一海劫的时间。

怎样可以迅速获得成就呢?

如果我们的心量很猛很大的话,在短时间当中,单单通过精进的力量,可以让很小的善根变得非常广大,累积起正常时间需要千百万劫才能圆满的资粮。

上师在讲义中举了藏传佛教的公案说明:

若是独觉或者最后有者,可能会突然感召这些功德,或者遇到特殊的对境时,自己的发心若极为强烈,也能迅速获得成就。

相关教证

法王如意宝曾说:

“假如遇到及其殊胜的大成就者,自己的心极为纯洁,大悲心也相当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一种超规律的成就。

在藏传佛教中:

两位僧人在朝圣的路上途径湍急的河流,其中一位僧人奋不顾身的帮助了岸边得麻风病的女人,在过河的途中虚空中出现了本尊金刚瑜伽母,将其直接接引到了空行刹土。

平日里我们是否对佛法有很大的信心和希求心呢?

有没有很多时候是“应付差事,糊弄了事”呢?

在每天的供灯、供水、供香时,是否虔诚且极具信心还是每天忙忙乎乎着急了事赶着做世间法?

在每次有布施的机会时,是真的生起大悲心还是随意给点钱财就了事了?

念诵心咒时,是否认真思维还是只是嘴巴念绕口令一样,内心没有任何专注,只是着急圆满所报数量?

【颂词2】然我终未生,应修功德分,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对于这些功德,我也曾修习过,然而仍旧未能生起,而毫无意义地空耗了有幸得到的难得之此生,实在是莫名其妙,真是太遗憾了!

重点:

不要空耗光阴更不要急于求成,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有幸遇到善知识,又听闻这么殊胜的佛法,但由于业障烦恼深厚,对于佛法的信心意乐始终无法增上,导致行为从来都不精进,毫无意义白白空耗此生。

一旦堕入三恶趣,想修行也没有机会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登地,更没有成佛,说明福报欠缺很多,必须要更努力、更精进地去学习。

上师在这里也讲到:

我们要一直抱以学生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学了很多,可以“毕业”了。

在宁玛派《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里,有一个关于第三世多智钦活佛的故事。

多智钦活佛非常精进,他的弟弟也是一个大德,帮助他管理寺庙。

有一天弟弟问多智钦活佛:

“你这样每天精进学习,到底要学到什么时候?

”他的意思可能就是问活佛到底还要学几年,活佛回答说:

“当我成佛时。

在《大圆满前行》中,大成就者无等塔波仁波切说过:

“自以为不需要修行是更加需要修行的标志。

”产生这种想法,恰恰说明更需要学习。

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中讲,三地菩萨即使已经获得三地的果位,为了求得正法,还是愿意穿越刀山火海。

因此,在没有成佛之前,我们应该抱有一种长期精进的决心。

修持佛法的过程中,连八地菩萨还需要佛来劝请,还需要精进,何况差得很远的我们?

有了如此见解,我们就不会把修习佛法的时间定得太短,不会说只是精进几年,没有效果就放弃。

其实我们学得越多,智慧、心量和承受力就越大,我们也会越来越明白,只要没有获得殊胜佛果之前,都需要一再地精进。

所以,我们应该为希求福德而精进。

嘎达亚那尊者在91劫前由于父母阻拦没有出家修行,五百世转生成狗,经常饥饿难忍,阻拦其出家的儿子也堕落在三恶道受苦。

反思我们之前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是如何费尽心思周密安排的,相对于这些“世间大事”,我们对于生生世世的大事——学修佛法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做了哪些考虑和安排呢?

【颂词3】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乐,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未除怖者惧,未与苦者乐,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本颂安立于癸一(无信解之过)下的子二、安立理由。

具体分析为什么我们在“无义耗此生”?

从哪个方面体现“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因为未曾供养过佛陀,也没有给予众生大喜宴的安乐,又未遵循教规依教奉行,也未曾满足贫困者的心愿,未曾赐予怖畏者无畏,这以上是指没有发放法、财、无畏施,慧源与普明论师将供佛解释为供养佛堂。

也没有给痛苦可怜的众生带来安乐,我只是给母亲带来了痛楚而已,根本就没有体现出获得暇满人身的价值。

为什么要供佛?

怎么样供佛?

家中不具足设佛堂的条件或外出没有佛堂怎么办?

佛陀是殊胜的福田,对佛顶礼、赞叹、供养,可以引发很多功德,是累积福德的殊胜助缘。

供佛代表着对自己佛性的认同,以此来开显佛性,同时还可以遣除障垢并获得与佛陀无二无别的果位,断除悭贪我慢,累积资粮忏悔罪业,增上救度众生的能力。

可以去寺庙供佛,可以在自己家里面摆设佛堂,供养佛像。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讲,不管是纸画的像,还是木头雕的像,智者都会供养,因为它们代表佛陀。

不具备增设佛堂的条件,或者有时出门在外没有佛堂,可以观想佛陀安住在十方法界或虚空当中。

(但需要知道佛陀不一定只安住在虚空当中,佛是周遍法界的)然后放上供品开始供养。

什么是“喜宴”?

“喜宴乐”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喜宴是指修佛塔、修经堂、塑佛像、印经书等使众生享受到喜乐的善法。

在寺庙内,众生依靠寺庙可以培养福德,如听法、转塔、供塔等等。

所以,修建佛塔经堂,就像给众生摆下了欢喜的宴会。

如果没有修建的条件,能够提供自己的家作为修学佛法的场地,也是“布施喜宴乐”。

第二种对“喜宴乐”的解释,是指直接给众生做法布施,让众生生起法喜、得到快乐。

什么是“依教行”?

如何“依教行”?

“依教行”主要指法布施,即通过闻思修行获得智慧,然后给缺乏佛法知识的众生讲经说法,作各种开示。

这里的“教”一方面是指佛陀的教义;

另一方面是上师的教言,佛陀、上师告诉我们怎样做,我们就应该“依教奉行”。

首先应该仔细观察并智慧选择一位智悲力圆满的上师善知识,然后一心一意地依靠佛陀和上师的教言而行。

依教奉行也是在打破我们的邪分别念——当我们觉得应该这样修或者那样修时,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满贫者愿”?

贫穷者有两种,一种是财富的贫穷,一种是法义的贫穷。

我们如果有钱财,就可以满足财富贫穷者的愿望,布施给他们衣服、饮食、钱财等等;

如果有正法,可以布施正法,满足智慧贫穷者的希望。

在修学菩提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仆人,以这样的身份来利益众生。

什么是“除怖者惧”?

照顾垂危的病人、帮助被判死刑的囚犯、救护菜市场里的旁生、放生等做无畏布施。

上师教诫:

“每天都应该为众生做点事,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1. 

莲池大师说: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唯有让父母亲友远离世间尘垢,趋入佛门,才称得上是孝子贤孙。

2. 

华智仁波切说:

“想方设法让父母皈依佛门,方能报答他们的恩德。

3. 

“如果你是真正的活佛,那要为弘法利生的事业做出贡献。

否则只是为了自己的饮食、家庭而奋斗,这不叫修行人,更不叫大成就者。

依照颂词所说,我们观察自己的前半生是否体现出了暇满人生的价值?

【颂词4】从昔至于今,于法未信解,故遭此困乏,谁复舍信解?

本颂安立于癸一(无信解之过)下的子三、宣说思维于法无信解之过而不应舍弃。

对正法无有希求是有过失的,所以不应该舍弃希求、舍弃信解。

我从以前的世代直至现在的今生,对于正法没有信解欲乐,因而才遭遇如此乏少安乐的困境,此义是按《大疏》中解释的。

具有智慧者谁会舍弃信解正法呢?

所以遭遇到困乏,是因为对法没有信解、希求而导致的。

导致现在身心困乏、对世间出世间法的困乏和对前途迷茫的状态的原因,就是从未对正法真正希求过,或者虽然有但是力量很弱,否则绝不会招致现在的情况。

若以前希求正法,就会努力做取舍,也会很精进,像前面颂词讲到的供佛、施于喜宴乐、布施、依教奉行等等,都做到的话,相续中会累积很多功德,现在可能已经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了。

所以,要摆脱现在的局面只有一种方法——希求正法。

开始的时候,结果不一定会立竿见影。

但是应该认定这条道路,完完全全地落实下来,生起希求心,断除过失积累资粮,精进一段时间之后,状况就会慢慢改观的。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说:

“由于前世没有求学,今生终身成为愚者,因害怕后世继续成为愚昧的人,今生再怎么样困难也要精勤闻法。

《中观宝鬘论释》:

有位天神想害一个人,他先以庄严的身相出现在其面前,问其自己是否好看,那个人回答:

造善业的身体比天神化现的身体更好看;

又化现非常丑陋的身相,问其自己是否丑陋,那个人回答:

造恶业的身体比天神化现的身体更难看;

天神又捧起一捧水,问水多不多,那个人回答:

供佛的一捧水比大海的水还多,功德无量无边,天神感到非常稀有,在他面前恭敬皈依。

《阿育王譬喻经》:

一个人路过看到天人为前世的身体撒花,询问其原因,天人回答:

前世依靠它行持善法、孝顺父母、遵守因果、广造善业而投生天界。

我们是否一提吃喝玩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